02.26 2020考研分分数比去年b区国家线高一分,应该怎么办?迷茫?

分离是最痛的距离


我是四眼学长,这个问题我来谈谈。

2020年考研成绩已出,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依据目标院校专业的历年复试线,觉得自己有机会进入复试的考研党当然是值得庆幸的,即使最终无法被第一志愿录取,也有机会参与校内调剂进入目标院校,再不济也有更加丰富的校外调剂机会。

而对于没有通过国家线的考生,则比较可惜了,国家线是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也是判定是否具有读研资格的基本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下的话,那说明今年跟研究生无缘了(破格复试除外),明年继续逐梦,或者参与春招了。

相比于前面提到的两种考生,有一种考生最为头疼,那就是刚过国家线的“擦线党”。有些考生要么刚好处在国家线,要么仅高过1~2分,即使不是对目标院校特别执着,愿意参与校外调剂,机会理论上也不太多,还需要看调剂院校的“脸色”。

我们都知道,研招高校分为A区、B区(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其他是A区),且两个区各学科门类的国家线都是不同的,A区一定是高于B区10分左右。

很多学生问,A区可以调剂B区吗?B区可以调剂A区吗?答案是:调剂不分A区、B区,满足调剂院校的要求即可。

不管你的第一志愿是报考的A区还是B区,假如你在得知考研分数以后,判定自己没有过A区国家线,而仅过了B区,且仅仅超过1分,调剂B区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还有机会调剂到不错的院校,因为B区不管是第一志愿报考,还是调剂,其热度远远低于A区,分数高的一般也不会选择往B区跑,个别考生如果幸运,还能调剂到宁夏大学、昆明理工,云南师范等这些相当不错的大学。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知道自己的分数以后,如何判定自己是否能通过A区或者B区的国家线呢?

仅仅通过19年的国家线是不够的,至少要用近5年的数据作为依据。这里,用学术型硕士的国家线进行大致的说明。

近5年,13个学科门类里边,仅有军事学、农学的A区、B区国家线呈不变的趋势,其他学科门类均在上涨。按照当前的考研形势,这种趋势应该会延伸至今。

按此分析,如果你所考专业属于军事学或者农学,那超过19年A区或者B区国家线的话,今年肯定能过线。而如果是其他学科门类的话,如果没有超过19年A区或者B区国家线10分以上,就有可能无法过线。但即使没有过A区线,也有可能过B区线,因为A区往往比B区高10分。

总之,别迷茫,放松心态,静静地等国家线公布吧,去年是在3月15日公布,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应该会推迟1~2周左右,时间还很早,提前预判自己是否会过线很重要,早做打算,早准备。

加油,祝你读研成功,期待你的留言与关注~


四眼学长


很多地区考研分已下来,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也是考试这事本身固有的性质,否则不能称其为考试了。

今年考研试题,普遍认为数学难于去年,英语一比去年难一些,英语二和政治与去年难易持平,加上考研人数增加50多万,所以综合看,国家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你比去年b区线高1分,如报的是b区(除兰州大学)的大学,还是有可能有复试的机会的,在现阶段要做可以下工作。

1,积极查看b区相关专业有调剂名额的院校,给学校招生办或主管招生导师,发邮件或打电话。

2,查小木虫看看是否有b区相关专业导师招研,给他发邮件或打电话。

3,查找b区相关科研院所,跟它联系,因为科研院所除国家级名所以外,招不满可能很大,早联系会有机会。

4,准备春招,大疫当前,春招以怎样的形式举行还不请楚,有的说可能网上进行,总之早早准备为好。

5,如想二战,那么这一年的考研经历,会给你带来很多优势,首先经验优势,有这一年的经验,在二战的复习中,你会更好的调整复习时间,什么时复习什么,怎么复习等等,会有更完整细统的规划,不会象一战那么茫然。其次是自我认定优势,通过这次考试,你会清楚了解自己的弱项,如数学不好可选不考数学的专业,英语不好可选考英语二的院校,能使自己的选择更准确。

综上这些个人意见希望能帮到你。


乐游易海


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准备复试,一是准备好调价。关于调剂要知道以下几点。对你调剂应该有帮助。

考研调剂更要拼实力,许多同学在调剂的时候,会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学校会因为报考人数过少等原因,扩大调剂生的名额,实则不然。许多名校不仅不会因此增加调剂名额,更不会因此来降低分数线。很多时候招调剂生或者是让更多同学参加复试只是为了精挑细选适合的生源。因此,换个角度说,调剂真正在拼是实力。

调剂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等"和"慢",有些考生把调剂看得过于简单,从不积极主动的去搜集信息,只等着学校公布调剂信息,然后再去选择合适的学校发送调剂申请表。更有些同学在某些网站上发布调剂信息之后就不管不问,等着学校和导师来联系自己。这两种做法都是考研调剂失败的直接原因。另外,有些学校的调剂信息是不对外公布的,这就更需要考生主动联系学校,积极的去打听。首先,要在通话中了解到今年有没有调剂名额。如果老师的回答是让你留意网上信息。此时,不要过早地挂电话,你可以侧面问问往年有没有调剂的情况,并以此来判断今年的形势。其次,要注意与校方沟通时的语言,要尽量给校方留下好印象。介绍自己时要实话实说,不可夸夸其谈,要向招生老师表明你求学的决心和热情,希望对方能给你复试的机会。建议同学们,当确定自己的成绩达到分数线后,首先要查看一下自己所报学校、所报专业历年的复试线,并且要时常与所报考招生单位的研招办联系,以尽早知道自己能否能参加该学校的复试。如果觉得希望不大就要立即着手联系调剂院校,否则研究生生活可能会与你失之交臂。

调剂成功,关键在于锁定目标范围,首先,关注校内调剂。校内调剂优于校外调剂,这是公认的原则。部分学校很看重考生的初次选择,对其他学校自主出题阅卷的专业课分数并不信任,遵从先校内再校外的调剂复试策略。

调剂中的两个平行志愿很重要,考生在调剂报名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缺额信息查询来查询各招生单位各专业缺额人数或缺额状态,考生可参考各招生单位缺额状态和发布的调剂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剂志愿填报。在填报调剂志愿的时候,每个考生可以填报2个志愿。在填写志愿之前,建议考生主动和调剂单位联系,防止拟填报的招生单位调剂名额已满。另外,值得考生注意的是,在填报两个志愿时要有梯度,不能全是所谓的"好学校",如此,才能提高调剂效率。

调剂不能太"专一",有些同学在选择调剂的时候,只找与自己所考专业完全相符的学校去调剂,这样可选择的范围就相对小了一些。如果,考生对自己所报考专业的相关专业不是很排斥,那么可以适当放宽选择的条件。另外,有的学生在调剂的时候,看好了一个目标学校,就将自己的材料给校方邮寄过去,而不再关注其他的院校了,这样的做法也是万万不可的,除非你只认准了这一所院校,别无他选。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考生可以同时接受两个院校的"复试通知",互相不会有影响,并且接受了一个志愿,也不会影响其他志愿,但是招生单位可以看到考生收到复试通知的历史记录。如果对方没有特殊要求,考生可以多联系几个学校,这样调剂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不过也不建议考生奉行广种薄收的原则,给所有认为可能的学校打电话发申请,这样不仅耗费精力,效果也不好。一句话,确定目标院校有名额有调剂的需求,才是成功的前提。

调剂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与调剂服务系统有本质的区别。在调剂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中,一位考生最多可填写10个平行调剂意向。调剂服务系统开通24小时内,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考生可将调剂意向转为调剂服务系统中的调剂志愿。已转移成功的调剂志愿与直接在调剂服务系统填报的调剂志愿一样,在招生单位设置的锁定时间内不可取消或更改;未转移成功的调剂意向在调剂服务系统中有效。

专业硕士调剂名额多,近年来新设立的专业硕士在很多学校都有空缺名额。特殊研招单位是考研调剂又一村,除了传统名校、西部高校,还有一些特殊的研究生招生单位大量招收调剂生,包括各大科研院所,各地的党校,以及具有硕士点的民办院校。以上这些不同于大学的特殊研招单位,往往具有大学不具备的资源,比如补助津贴高、就业前景好、参与项目的机会多、出国交流的机会多等。但由于这些研招单位往往不做招生宣传,或者仅仅在很小范围内做招生宣传;或是考生误以为科研院所、党校等招生单位报考门槛高,不敢报考;再或是考生的"名校情结"等种种因素,造成了考试不知道能报、不敢报和不想报,最终导致报考人数少,调剂需求也就相应增大。


邵敬勇


不是重点大学的话,且是工科,还是有希望。今年工科数学难得很,今年研究生大概率会扩招。不过,重点大学要求还在那里,所以要坚持这个前提,祝金榜题名,不得行明年再上[呲牙]


熊SWUST


可以准备调剂,收集信息

第一,通过小木虫网站

第二,通过考研帮分类汇总

第三,通过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看看去年的调剂信息

第四,通过学院的官网去找导师信息联系导师

学姐已经分享视频,如何搜集复试经验和调剂信息。

如果实在不想读书,或者二战或者找工作。祝福你,加油


小爱师姐


塔里木大学考虑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