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怎樣看待姜昆與郭德綱之間的恩怨?

絕世神僧大輪明王


郭德綱和姜昆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媒體關注的話題。面對姜昆的批評,郭德綱來者不拒,曾在微博上發表56字小詩,矛頭分明指向了姜昆,第一句就是:楚河兩岸硝煙障,從來暗箭起同行。那麼二人“樑子”是這麼結下的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扒一扒,看完相信大家心中就會有答案了。

本來按照姜昆在相聲界的地位,根本沒有必要和郭德綱針鋒相對,我當我的主流,你幹你的小劇場。從最初的採訪來看,一開始姜昆還是比較欣賞郭德綱的。

可是後來隨著姜昆地位的提升,勢必要提倡主旋律,加之同行們的推波助瀾,最後發生了姜昆點名郭德綱的事情。

早在2006年,相聲界就針對郭德綱的相聲,提出要抵制相聲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但後來反被郭德綱信手拿來當了包袱。隨後郭德綱藉此創作了相聲段子《我要反三俗》,被諸多人稱之為“郭式相聲”之中的經典。

姜昆和郭德綱的恩怨,其實是姜昆先在媒體面前說郭德綱道德有問題,不知道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他。對此郭德綱在微博上發表56字小詩,矛頭分明指向了姜昆,第一句就是:楚河兩岸硝煙障,從來暗箭起同行。後來郭德綱在說濟公傳時,用了個橋段,濟公說幫皇帝治病的條件是要跟太后親近親近,這時旁邊有個太監說:“你道德有問題!”,濟公就說:“這是哪個太監說的!”,從此兩人就結下樑子。

隨後,姜昆還聯合廣大相聲界同行發起抵制三俗倡議書,主題是自覺地拒絕低俗、庸俗、媚俗等相聲界的“三俗”現象,並在期間暗中批評過郭德綱則拿反三俗作為笑料調侃,稱其會遭到公眾的拋棄。

但是郭德綱似乎越戰越勇,在相聲界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旗下德雲社的規模也逐漸壯大,自己和弟子也紛紛涉足各大綜藝節目和影視界。相比比較姜昆近些年卻很少有經典的作品出現了。

其實,無論姜昆還是郭德綱,作為相聲演員,他們面臨的困境是相同的。在文藝形式更加多樣、娛樂手段無處不在的今天,要想包袱個個抖得響,受到大眾持續不斷的掌聲,已經越來越難,但是郭德綱做到了,至少他讓很多人重新喜歡上了相聲,算得上是相聲界的“一股清流”了。


楚陽丶錫波哥哥


姜昆本來是個很好的相聲演員,上山下鄉時和我的老師在一起下鄉了!那時他還啥也不是,只是比較有心機、把大家平時說的段子都記下來,後來才拜馬季學了相聲、也算是半路出家!混口飯吃!郭德綱當初就是個“小企業主”,為了生存,才拜的侯耀華為師,就是掛了個名,就象小企業掛靠大公司要口飯吃,背靠大樹好乘涼!避免別人欺負!拍良心講、挺不容易的!但這畢竟也是個企業,姜怕郭起來搶了他的飯碗(現在看,果然如此),肯定打壓郭。其實,姜的肚量太小,你作為前輩(雖然輩分一樣、但是姜出名多少年了)就不應該打壓新生代!應該扶持一下郭,這樣不但發揚了相聲事業還賺了個好名聲!說白了,就是心眼小、目光短淺,小肚雞腸,弄得現在不好做人了!我想那時姜要幫了郭,郭絕對不會虧待姜、相聲傳承更會發揚光大一些、也不會整天窩裡鬥了!



寶力道影視


姜昆與郭德綱之間出現的恩怨,其實歸咎到底就是兩人爭的是名利,或者說是相聲圈的生存之爭。兩人關係不好在那段時間讓媒體當作話題炒作的不可開交。一直是經常熱搜霸屏的存在,簡直就可以組CP了。

兩人都是侯寶林的徒孫輩。姜昆的師父是馬季,馬季的師父是侯寶林。郭德綱的師父是侯耀文,侯耀文的父親是侯寶林(父子傳承),侯耀文的師父是趙佩茹先生。

姜昆人家肯定是侯寶林的徒孫,這個是正統傳承。郭德綱是侯寶林兒子的徒弟,也算是徒孫。儘管在時間軸上感覺他們不是一個輩分,但二人確實在一個輩分。沒有誰不尊重誰的輩分關係。

說到兩人的矛盾源頭是在2006年,相聲界就針對郭德綱的相聲,提出要抵制相聲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但後來反被郭德綱信手拿來當了包袱。隨後郭德綱藉此創作了相聲段子《我要反三俗》,被諸多人稱之為“郭式相聲”之中的經典。

2007年姜昆還聯合廣大相聲界同行發起抵制三俗倡議書,主題是自覺地拒絕低俗、庸俗、媚俗等相聲界的“三俗”現象,並在期間暗中批評過郭德綱則拿反三俗作為笑料調侃,稱其會遭到公眾的拋棄。

2011年9月底,姜昆講座時指出郭德綱“這個人在道德在倫理上出現問題,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他?”郭德綱哪容得下被批評,隨後郭德綱發微博反擊:楚河兩岸硝煙障,從來暗箭起同行。觀棋不語真君子,大人何必小雞腸。你且揚威修棧道,我自低言度陳倉。堪嘆人生終有老,莫叫無才笑江郎。並號召徒子徒孫發起了猛烈攻擊,這場罵戰罵了幾天才消停。

後來,姜昆助理對姜昆的言論進行了否認,稱並不是指向性。時隔半月,姜昆在一場座談會上再次指稱不少人追捧下三濫的惡俗藝術,不少網友認為姜昆諷刺的就是郭德綱。

姜昆和郭德綱明面是"雅跟俗"之爭,實際上相聲主流之爭。相聲對於觀眾來說是一種娛樂方式,但是無論是高雅相聲還是草根相聲。只要不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都是在為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做努力。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拉拉愛看視頻


他們只不過對相聲的理解不同!造成了針鋒相對的局面!其實本身他們都沒有錯!只不過代表了相聲的不同見解!很多人批評姜昆!我感覺這是不對的!因為他也是為了淨化相聲!打個比方!以前的東北二人轉為什麼沒落?為什麼只能在東三省火?為什麼推廣不到全國?其實這就是文化領域的不同!滿嘴黃段子!怎麼能登大雅之堂!在這種局面下趙本山才提出綠色二人轉!從而使二人轉衝出來東三省走進了全中國!姜昆提出了淨化相聲其實和趙本山的綠色二人轉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大家都質疑姜昆而沒有人去否定趙本山呢?

不可否認郭德綱對相聲的貢獻!但是每次都拿別人的家庭來開玩笑,大家感覺對嗎?真像郭德綱說的那樣:郭德綱佔20剩下的80%于謙和他的家人!搞笑的段子很多!為什麼全是拿人家的家人開玩笑?于謙的心裡承受能力真大!試想一下如果別人拿我們的家人開玩笑即使給你錢,你能像于謙那樣談笑風生嗎?

郭德綱的相聲大家可能都有一個感覺,在劇場好笑,但在正規的電視臺就沒那麼好笑了!仔細一想不難明白,你在劇場能說的在電視臺就不能說!以前我們聽馬季,姜昆,馮鞏等藝術家的相聲沒有拿別人的家人開玩笑但一樣好笑!這就是功底!

最後就說一句:郭德綱是相聲演員但永遠成不了相聲表演藝術家!奧!對了!除了自封的!


低調攢人品678


同行之間的利益博弈,無非就是一塊蛋糕誰都想獨吞,理論上姜昆資歷老點,在那兒倚老賣老;郭德綱民心所向,但也被人詬病,二者都是藝人,咱們只是個觀眾,聽聽就好了!



一凡亦不凡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境遇。姜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與特殊的方式進入了特殊的舞臺,成就了其特殊的藝術人生。郭德剛沒有趕上文藝界的好時候,那時候,國有曲藝團體人滿為患。留給郭德剛的只有靠自己闖市場,三次闖京師,以自己無怨無悔的執著,以對傳統藝術的熱愛,以自身原實、無可挑掦的深厚的基本功,終於被廣大相聲及曲藝愛好者所接受丶認同、歡喜。郭德剛成功了,難辛不容易,但也表示了必然性。當舞臺及電視的表演不關聽眾痛癢時,當空活,假話充斥舞臺時,當電視相聲被觀眾用腳投票吋,表明部德剛的成功是必然的


小剛238252430


姜昆為了相聲事業,郭德綱成就了相聲事業的新生命!前者站在相聲事業發展的高度上,後者發展相聲事業在於生存下去!一個為目標一個是過程,如同自駕遊北京前往重慶,一個就要求走高速途經西安入川抵達重慶,大氣簡單目標明確;另一個在高速已經堵上了,大雪封山之時還要堅持就成了難為自己,必然選擇國道和能通行的鄉鎮街道!前者看到小路的風險和漫長旅程,後者知道當前路程需要變換思路!只有實踐而且成功了才能算數!個人經歷告訴我:你站在戰略上講問題就有人跟你講現實,你講現實就有人跟你談戰略目標,你講了目標人家跟你說自身條件!這就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矛盾是世界進化的途經!是發展的客觀規律!


旗幟---邵長山


我覺得每個行業都有新舊交替的時刻,郭德綱的相聲不被主流看好,是因為加入了老一輩藝術家不能接納的東西。其實一個藝術的傳承包括繼承傳統裡那些精華的東西,同時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推陳出新的東西。

其實姜昆和郭德綱之間的問題本來不是恩怨問題,可以理解成是一個代溝,就像大人和孩子之間的代溝。不管你怎麼不喜歡我,我都終將代替你成為時代社會的主流。我繼承了你優良的傳統,我也有自己獨特的被社會認可的長處,那我說我一定能有出息你還不信嗎?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如果非要說勝出不用疑誨一定是郭德綱,當然得要熬到主流們主流不了了。所以說,都是為了國家傳統藝術發揚光大,主流們可以考慮給新生代一點活路,畢竟挑好學生選拔才有希望獲勝。


歸來不再少年


正規軍和草臺板子的那麼點事,可是市場是檢驗的標準,群眾喜歡才是硬道理 正規軍也要不斷拿出好作品 也要為相聲事業不斷創新,我本人很喜歡姜昆 也喜歡郭德綱,但是更佩服那些靠自己的力量,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一直奮鬥在這個事業裡的人,最後成氣候是必然。



蘭格旅行


每個人的人生境界不同見解和觀念不同,就如同十個手指伸出來不一般齊一樣。作為前輩應該多關心愛護晚輩,適當的批評指點是對的,關鍵看用心。作為晚輩應牢記前輩的教誨吸收他們的經驗。有的事,人們有不同看法,很正常,不可小題大做,過去了就算了,昨日之事不可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