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唯論文論”可以休矣!

“唯論文論”可以休矣!

環球網轉載的一篇關於國家將改變對科研人員的評估標準的文章,反響強烈,影響甚大。短短數個小時,閱讀量就近五十萬,點贊得近五千,發評論的近三千。

文章說到點子上了,指出了“唯論文”

的癥結所在。尤其是對比疫情的大難面前,有學者不抓實際問題,不是敏銳察覺病毒的危害,而是想到了撰寫論文,到國外發表。這更讓長期以來為大眾所詬病的“唯論文”成了眾矢之的。

網友們評論踴躍,意見中肯,也是說出了大眾的心聲吧。讓我們來看看吧。

網友一

一有研究成果就發表到西方學術雜誌上,中國的研究體系幾乎都在為西方打工,根本不公平。軍工體系和需要保密的科研,社會評價遠遠低於為西方服務的專家,中國數學家幾乎都是拿有美。國。籍成為美。國體系的徒。子。徒。孫,反觀俄羅斯數學家幾乎不在西方週刊發論文,人家俄羅斯數學體系比中國強得多,俄羅斯人認為你要我的學術最基本的就是讀懂俄語。

網友二

以實際成果來判定學術成果比SCI論文判定標準難度提高一到兩個數量級,大部分高校SCI數量還是非常可觀,按照新標準實際成果可能為零。高校排名可能會重新排位,一些實力真正強的高校會顯現出來。

網友三

希望不要矯枉過正,文章還是要發的,不過要鼓勵往國內的期刊發,打造國內高質量的期刊和學術圈。發文章,產業創新等多指標並重。一定不要一個極端到另外一個極端。

網友四

這次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在國際會議上表彰中國科學家對本次疫情的流行病學研究,病毒基因的公佈,病情特徵的研究,就是根據中國專家發表的SCI論文,如NEJM,JAMA等雜誌。如果論文登中文雜誌,外國看不懂也不看,這個總幹事會了解中國科學家的貢獻嗎?

網友五

中國應該徹底放棄以論文為多少評定職稱的不科學的不公平的政策,根據科學家的實際發明創造成果,來作為晉級漲工資的依據!讓那些真正為祖國發明創造的人獲得實惠和更大收入,激勵科學人才努力投身到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中去。相信在這一優惠政策的感召下,科學家們必定奮勇向前。重獎有重大發明創造的科學家和發明家。我國的科學技術和製造技術必將會有一個快速的大發展!

網友六

現在的轉。基。因就是如此,一切是論文說明好處,實際上根本沒多少研究是否有危害,危害有多大,對環境是否有破壞,是否改變周圍環境?不是抵制對轉基因的研究,而是抵制急切的轉基因商業化,現在已經開始了商業化,全球那麼多國家,為什麼別人都那麼牴觸,就中國那麼急切?沒有商業因素才見鬼了!那挺轉的是為什麼就可想而知了。

網友七

絕不能搞論資排輩,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才。真正搞科研的是沒有小人的,因為他沒精力去搞小人那一套。縱觀很多的科學家,他〈她〉們都是以報效祖國為己任而成為人民永遠懷念的科學家如錢學森、袁隆平、馬偉明等等,我們崇尚科學,我們更崇尚為祖國服務的科學家。這應該成為全體人民的追求。

網友八

行不行,國家開始重視了就一定行,毋庸置疑!社會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這些默默無聞的科技工作者應該時常出現在銀屏和各種媒體中,文藝工作者必須更有創意的為推動科技創新而自制新型題材,娛樂中而且科普。

網友九

我們需要一種最有效科學的評價方法,而不是最“低成本”的,評價的成本是低了,但有什麼用呢,我們搞科研到底是用來升職發財的,還是用於實踐造福於民的。千萬別再本末倒置了,每年幾萬億的研發費用,現在好多領域還是處處受人挾制,我們必須改變了,間接說明過去那套方法失靈了。

網友十

通過這次疫情國家會更強大!從SCI開始,頂層設計者,在考慮一個合理的平臺,篩選優劣!希望能夠推動社會進步!既不要紙上談兵的那種,也要堵住圓滑世故的,我們需要實幹的有能力的!如果人盡其才,我們國家的戰鬥力會很恐怖!讓那些裙帶關係,跑位的歇歇菜吧!

原文選段

中國教育部、科技部近日聯合印發通知,表示將改變評價數百萬科研人員的方式,其中研究論文像以前那樣對未來職業至關重要。

按照該通知,在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等指標,將不再是評價學術水平與創新貢獻的直接依據。

相反,今年7月後生效的新評價體系,將基於創新、對(中國)社會或經濟的貢獻,或在西方科技主流以外有所突破等方面獎勵科研人員。

許多科學家認為,該通知出臺,是受到中國科學界對此次疫情略顯遲緩的反應的推動,這預示著中國的研發政策或將出現幾十年來的重大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