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从浙大优秀博士到基层抗疫战士——茶陵虎踞镇选调生夏懿这样行动


从浙大优秀博士到基层抗疫战士——茶陵虎踞镇选调生夏懿这样行动


“我是博士,更是战士。一级响应就是战备状态,战士就得奔赴前线!” 正月初四,这位浙江大学毕业的90后博士选调生、虎踞镇党政办主任、水源村党总支副书记夏懿在多次请求返回岗位后,自己开车300多公里奔赴抗疫前线,而那天本该是他的大喜之日,本该是他和相恋10多年女友终于修成正果、盟定终身之日。面对汹涌疫情,他白天下村做劝导,晚上开会写报告,他连续30多天连轴转,几乎没有什么休息,准妻子“每天半小时的视频要求”也满足不了,用行动和知识诠释了选调生的责任与担当。

从浙大优秀博士到基层抗疫战士——茶陵虎踞镇选调生夏懿这样行动


他是防疫战场的参谋员

今天湖北回来的有多少人?与确诊对象有亲密接触的有多少人?买了退烧药、感冒药的有多少人?今天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落实了没有?党政办是镇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处,他每天要掌握全镇的防疫形势和工作部署,写好工作动态,整理防控报告,这些问题他每天都要问自己,问别人,也要被别人问。作为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他积极为推进智能化防疫出谋划策。他制作了防疫线索匿名举报微信小程序,收集了多条有效线索,积极发动了群众参与摸排管控,实现全员防疫。他推广了“钉钉app”软件进行电子化办公,开展无纸化签到、公文签转、健康监测登记和视频会议,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加强了一线干部自我防护。他还在水源村发动组织了一支11个人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分组统计村民生活物资需要,为村民基本物资供应保障作出贡献。

从浙大优秀博士到基层抗疫战士——茶陵虎踞镇选调生夏懿这样行动


他是冲锋在前的先锋官

“您想要给母亲‘风光下葬’的孝心我们理解,也很敬佩。但现在是特殊时期,大操大办风险很大。请您顾全大局,为了大家着想,为了这个大家族的安全健康着想,从简从快从少办丧事。” 作为水源村的副书记,下村宣传劝导是他的每天的日常工作,发放宣传单,用扩音器宣传防疫知识,劝导群众不串门、不聚餐、不聚会、戴口罩,劝散聚众打牌群众等等,这其中最难的就是劝导婚事延期,丧事从简,多的时候一天就要劝2起。“红白喜事在农村传统观念里是大事,很难做工作。不过,我现身说法,以自己举例子,大多时候能够得到对方的积极响应。” 他还包联了包括疫区返乡人员在内的重点人员5户15人,每天要掌握他们的隔离情况和身体指标,要登门上户了解需求,进行心理疏导。

从浙大优秀博士到基层抗疫战士——茶陵虎踞镇选调生夏懿这样行动


他是物资保障的后勤兵

“夏博士,还有口罩没有?我们这里急需口罩。”“夏主任,有消毒酒精没有?”“还有温度计没有?”党政办负责后勤保障,夏懿每天都被这样的电话轰炸。“防疫物资是一线干部在前线的唯一武器,但这是场遭遇战,防疫物资很缺乏,所以都是宝贝。”谈起防疫物资,夏懿眼睛里都有光。40000多只口罩、500余支温度计、200多斤消毒酒精、600多斤84消毒液,他每天要对这些“宝贝”进行清点核对、搬运保管、登记分发,还要经常向领导准确汇报防疫物资情况。“防疫是场战役,得时时让将军们知道我们有多少杆枪、多少颗子弹。不然军心不稳,这仗没法打。”

他还是引导舆论的宣传手,挖掘了镇里很多先进事迹、模范人物,撰写了6篇新闻稿在红网时刻等主流媒体报导,弘扬了正能量鼓舞了士气;为封闭集市,他在赶集日凌晨5点就要去做文明劝导的巡逻兵;甚至突发火情还要去充当消防员······

“有点累,精神上、身体上都累,以前半天睡不着觉,现在倒床上就睡着了。也有点怕,这个病毒传染性太强了,薄薄的一层口罩有多大作用?我心里也没底。这个时候,我想起了黄文秀,都是选调生,如果是她在这里,她会怎么做?再怕再累,我们都要咬牙坚持。危难时刻,选调生更要挺身而出、勇往直前,这是我们的职责,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初心!”(图文/曾珠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