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什么雍正和同母的老十四不合?他妈也不待见老四呢?

朕133478846


80、90后这一代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可能无法理解多子女时代父母的一些想法。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手心和手背有时候真的不同。皇家也不例外,大清第五任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就有这样一位母亲,而她的表现还十分强硬。

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清世宗实录》

看到了吧,这就是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在其子即位后的态度,她不满意。而其她也将不满意落实到行动之上。

雍正即位之后,作为雍正生母的德妃本应从妃子居住的永和宫移居太后居住的宁寿宫,她却执意不肯,诸臣为皇太后上徽号,她也不允。摆明了不承认雍正的皇位,让继位之路本来就饱受争议的雍正更加尴尬,也因此被人拿来当做话柄质疑雍正继位的合法性。

为何母子之间如此冷漠?这要从乌雅氏的出身说起。

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下皇四子,即后来的雍正皇帝,不过乌雅氏是包衣之后,身份低微。按照当时的情况:1、清宫中分位低的嫔妃没有抚育皇子的资格;2、清初后宫为防母后专权,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3、康熙为了安慰当时刚失去孩子的皇贵妃佟佳氏(即后来的孝懿仁皇后),就将胤禛养在了佟佳氏膝下。

所以说,胤禛的儿时,是在佟佳氏的宫中成长起来的。而且佟佳氏性情温柔,喜爱孩子,她自己没有儿子,康熙二十二年生下的皇八女也早殇,对雍正这个唯一的养子还是很不错的。雍正帝对这位养母感情也是颇深,很多年以后,四阿哥即位登极成为雍正帝,对于孝懿的养育之恩依旧铭记于心,在给孝懿的册文中说道:“孝懿皇后亲自哺育尔主”、“徽音淑德,慈抚朕躬,恩勤备至”、“抚冲龄而顾复,备萌鞠育之仁,溯十载之劬劳,莫报生成之德”、“慈抚朕躬,恩勤笃挚”,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另一面的乌雅氏呢?她一直受到康熙的宠爱,共生育了三子三女,地位也是逐渐升高,成了德妃,也有资格抚养皇子了,可惜十几年的生疏,即使是血缘之亲也不能很快冲破那层阻隔。此时,雍正已经有了自己的性格,德妃也有了其他的孩子,虽然皇六子胤祚和皇七女早夭,她膝下还有皇九女、皇十二女和皇十四子胤祯,德妃对自己抚养长大的胤祯感情更为深厚,母子相处十分和睦。几年之后,雍正出宫建府,与生母的交流就更加少了。

在史料记载中,德妃乌雅氏并没有干政的表现,但她喜爱自己的小儿子是可以理解的,她也满心希望自己的小儿子能够继承大统。而到了康熙末年,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恰恰是她的两个儿子,这也是为何兄弟俩一直不和的原因,两人是竞争者。最终她的大儿子胜出。这对乌雅氏的打击是挺大的,才有了前面对雍正的不配合。

失落的乌雅氏很快就病了,雍正帝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不过就在雍正元年的五月,乌雅氏病逝,终年64岁。

无论德妃生前给了雍正帝多少为难,母子二人有多少恩怨,雍正帝都在其死后给了她足够的哀荣。将她追谥为孝恭仁皇后,与康熙帝前面三位皇后一起祔奉太庙,谕旨:

“恭惟孝诚仁皇后元配,宸极,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继位中宫。孝恭仁皇后诞育朕躬,母仪天下。按先儒耐庙之仪:一元后、一继立、一本生,以次并列。今母后升祔位次,当首奉孝诚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如此庶于古礼符合,而朕心亦安矣。”

最后要说的是,乌雅氏的去世也给雍正不小的冲击,在野史中留下了他弑父逼母的说法。应该说,雍正确实狠辣,但乌雅氏并没有对雍正进行实质性的伤害,更多是老母亲的那种不配合罢了,对于同是政敌的同胞弟弟胤祯并没有痛下杀手,相比八阿哥和九阿哥,十四阿哥胤祯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葬孝恭仁皇后于景陵。乾隆、嘉庆间累加谥,全部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该有的,乌雅氏也都有了。


黑水布衣


在大清,“九子夺嫡”的历史一直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康熙一共24个儿子,参与争夺皇位的有9个。其中四皇子胤禛和十四皇子胤禵就是一对“劲敌”。胤禛和胤禵的矛盾主要源自这场皇位争夺战,当然母亲态度的转变也是因为这场内斗。


一、四皇子的过继,点燃母子间隙

四皇子胤禛的生母是德妃乌雅氏,胤禛跟后来的十四皇子胤禵同为其所生。但我们知道,乌雅氏当时不受宠。当时康熙比较宠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康熙十七年,乌雅氏生胤禛,但由于受宠的孝懿仁皇后正遭受丧子之痛,所以康熙就把胤禛过继给了佟佳氏,以慰其心。

康熙二十七年,乌雅氏又生了十四皇子胤禵,胤禵从小就跟着生母一起,所以母子感情颇为深厚。第二年,佟佳氏死去,14岁的胤禛回到生母乌雅氏的身边。但由于跟母亲分别太久,虽为母子,但关系却比较生分,而且胤禛看到母亲对胤禵呵护备至,感觉自己受了冷落。这种冷淡的关系,也给年少的胤禛留下了阴影。


二、处心积虑,争夺皇位

正是由于这种不正常的母子关系,才引燃了后续手足之间的互相猜忌和敌对。作为一国之君,康熙在立太子这件事上,面对八爷党、太子党和四爷党确实难以快速决断,毕竟儿子太多。如果皇子少,那么康熙爷也不会如此费尽心思,要么二皇子胤礽,要么四阿哥胤禛,但此时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所以迟迟举棋不定。

再回到老四和老十四身上。在“九子夺嫡”事件中,胤禵一开始旗帜鲜明地支持老八胤禩。在第一次康熙废立太子的时候,康熙在众皇子面前责罚胤禩,说他蓄谋篡位,大不敬。而此时的胤禵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为胤禩伸张辩护,此举当然引起康熙不满,也狠狠批评了胤禵。后来,胤禩被圈禁的时候,胤禵还是跟老八誓同生死,这些引起了胤禛的不满。

康熙晚期,太子之位仍然悬而未决。八皇子胤禩显然已经失去了羽翼,也没有了争夺太子的锐气,所以在胤禛心里,他逐一分析并排除后,觉得自己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人选,只要静待时机便可。

逢噶尔丹叛乱,康熙正愁派谁去比较合适。在朝中,大臣议论纷纷,都认为胤禵年轻有为,可以担此重任。胤禵又是积极出头,认为诸兄弟当中,自己最适合,也最惹眼,而且也是在父皇面前表现的大好机会。就这样,康熙为胤禵准备了盛大的践行仪式,期待皇子能得胜凯旋。



三、皇权面前无亲情

皇位面前无亲情,从古至今,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政治法则。胤禵经历了许多事情以后,也渐渐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要留贤明于朝野,于是他极力拉拢九阿哥胤禟。因为胤禟比较善于搞政治投机,在胤禵出征前后,都传胤禵要成为太子的呼声中,胤禟认为胤禵可以“投资”,而且在胤禩事件中,胤禟就极力维护胤禩,替他说话。胤禵此番拉拢胤禟就是要他继续在朝廷里为自己摇旗呐喊,而且对于打探宫中消息也十分有利。

另外一边,胤禛也在胤禵身边安插了眼线——年羹尧。因为年羹尧的妹妹是胤禛的侧福晋,所以争取年羹尧的支持比较容易一些。如此一来,胤禛如果举事,年羹尧就能很好地钳制胤禵,为自己争取时间。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逝,临终前遗诏胤禛继位。虽然遗诏已经成为铁定的事实,但胤禛怕事中出乱,所以他立即命令封锁紫禁城,立即启动登基大典。等到自己坐上皇位之后,才把康熙驾崩的消息对外公布,此举不得不说胤禛胆识过人,有政治预见性。

胤禵知道消息后,一切都晚了。胤禛(雍正皇帝)召回胤禵,缴了他的兵权,并将他永远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兄弟相残、同胞互弑,虽然母亲乌雅氏心有怨恨,但在天子、皇权面前,仅存的亲情又能说明什么呢。


山城小哲


虽为同母所生但非同母所养,不同的生长环境加上都比较优秀成为新君热门人选,造成了兄弟二人的互相猜忌,最后反目成仇。至于他妈不待见老四,没有明确证据。


首先,清朝前期是有一个惯例,皇子出生时如果其母身份低微,则交由位份高的后妃,甚至是太后、太妃等抚养。这个制度在康熙早年是非常明显的。雍正之母乌雅氏,康熙十四年入宫,十七年生皇四子胤禛,那时她还没有任何封号。康熙十八年才获封德嫔,二十年才获封德妃。所以,胤禛出生后,被送往时为贵妃的佟佳氏(后晋升皇贵妃,并成为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懿仁皇后)处抚养。胤禛在佟佳氏身边一直呆到康熙二十八年佟佳氏去世为止。这类情况其实不少,比如皇五子胤祺生母郭络罗氏当时位份低,由康熙嫡母孝惠太后抚养;皇八子胤禩生母卫氏当时地位低,就交由皇长子胤禔生母惠妃抚养;皇十二子胤祹生母万琉哈氏当时地位低,交由苏麻喇姑抚养等等。


但是,当皇十四子胤禵出生时,已是康熙二十七年,此时母亲乌雅氏已经是德妃,高居妃位(康熙年间皇贵妃、贵妃非常少,有封号的妃已经是高位)。所以便是亲自抚养胤禵。巧的是,康熙二十八年,也就是胤禵出生的第二年,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去世,胤禛回到了生母身边。而这时候,德妃的全部精力显然都用于照顾刚出生的小儿子,这对年仅十二岁的胤禛来说,实在有些残酷。


故而,我们甚至可以推断兄弟二人是对彼此有明显不满的。哥哥胤禛会妒忌弟弟胤禵得到的母爱,以及自己养母佟佳氏去世的“不公”。童年的阴影应该对胤禛之后的成长有所影响,父亲康熙给他的评语是“喜怒不定”,恐怕真的跟童年的变故有关。胤禵呢,小儿子往往骄纵任性一些,胤禛比他大十二岁,再加上哥哥这个“喜怒不定”的性格,显然也是不能玩到一起。胤禵反而跟胤禩、胤禟、胤䄉这些异母哥哥关系比较好,恰恰这些人也都与胤禛不合,自然越来越远,互相影响,嫌隙更深。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最后皇位的争端。胤禛、胤禵在康熙众多皇子中都属于出类拔萃的人物。随着康熙两废太子,在储位斗争中,二阿哥废太子胤礽、大阿哥胤禔、八阿哥胤禩等先后出局。胤禛、胤禵成了皇位最大热门。胤禛因为相对年长且办事得力,在康熙晚年比较受到重用,也有过受命替康熙祭祀之事;而胤禵因为在夺嫡斗争中豁出性命为八哥胤禩力争脱罪,被康熙认定心性纯良,无害人之心,于是另眼相看,最后还任命其为大将军王,代天子出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种情形就造成了二人各自将对方定位为首要对手。

皇位之前无父子,更不要说兄弟。作为竞争对手,自然是你死我活,谁还管什么兄弟之情。

至于所谓雍正的母亲乌雅氏不待见雍正,这个就有点野史的味道了。作为母亲,偏爱小儿子多过大儿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说多讨厌大儿子也不是很现实。只是雍正即位后伴随着他的即位疑云,加上雍正对读书人不是太友善,就有他“杀父逼母”的传言,说他们母子关系相当恶劣。这个就不是很可信了。


伊耆角木


其实不是说不合,也不是说不待见。

雍正只是与自己的弟弟、母亲关系生疏罢了。他们之间没有什么亲情可言,有的只是单纯的血缘关系,这三人只是血缘相近,其他的别无关系。说白了,就是空顶着“儿子”、“哥哥”、“母亲”、“弟弟”的名号罢了,其他的啥关系都没有。



雍正出身时,其生母德妃乌雅氏出身低微,身份卑贱(在生下雍正时,乌雅氏还只是一个宫女,并未被册封为妃),因此在雍正满月后,他就交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

想想看,一个从小就远离自己的母亲,不被生母抚养的孩子,他能跟自己的母亲关系亲密吗?说的直白点,乌雅氏对他只是有“生育之恩”,并没有“养育之恩”。如此,可以想象雍正与乌雅氏关系是较为生疏的,远远不能和长期陪伴在乌雅氏身边的十四子胤禵相比的。



而正是因为雍正与乌雅氏关系的生疏,才有了后来“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要以身殉康熙帝,拒绝封为皇太后,拒绝移居到太后应住的慈宁宫中等事情的出现。

对于乌雅氏而言,雍正这位不是儿子的儿子登基,远远没有胤禵这位“亲生儿子”登基来得开心,在她的心里,这个皇位是胤禵的,而非雍正的。胤禵之所以失去皇位,就是因为是被雍正的阴谋给夺走了,所以自雍正登基后,乌雅氏就对自己的这位儿子保有着一方敌意。

只得说,乌雅氏与雍正都是可悲的,明明是母子,但却因生在皇族,最后却是反目成仇,弄得是母不母,子不子,这是何等的可悲。



而胤禵与雍正的关系说实话,同乌雅氏与雍正的关系是一样,都是明明是亲兄弟,但却因关系的生疏,最后弄得也是反目成仇。

胤禵想当皇帝,雍正更想当皇帝,历代为了皇位,父杀子,子杀父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更何况是兄弟呢?为了皇位,再加上关系的生疏,胤禵与雍正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仇人,而后雍正虽然成功登基,但胤禵却是不服的,为此曾三番几次“戏弄”于他,最终逼的雍正只能是将他囚禁。



当然,雍正对胤禵还是保有一份兄弟之情的,不然对于这位经常与自己作对的弟弟,他是不会放过他的,没看到胤禟、胤禩的下场是何等的悲惨吗?胤禵能留下一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雍正顾及亲情。

不过,不管如何,胤禵、乌雅氏与雍正关系的生疏是真实的,他们之间没有亲情可言,这也是真实的。只得说,生在皇家,虽能享受到常人无法享受到的地位与荣华富贵,但却也要去承受常人无法承受的磨难。


澳古说历史


这有比较复杂的原因。

第一,雍正被收养

雍正出生时生母乌雅氏身份很低,就是个普通宫女,没有资格抚养儿子。雍正就被佟贵妃抚养。第二年,乌雅氏因生育儿子功劳晋嫔,嫔已是主位妃,独自享有一个宫殿,因此第三年生育皇六子,再后面封妃。

不过,传说乌雅氏是佟贵妃的宫女,所以佟贵妃不大喜欢乌雅氏。想来,雍正在养母身边,与生母弟弟毫无往来。关系很淡漠。

第二,回归生母身边

雍正9岁时,弟弟皇六子死,然后乌雅氏又生育十四,还有三个女儿。

本来这样的日子注定雍正不会再与生母弟弟有什么深入交往。可11岁时,一直没儿子的佟贵妃生病了,很长时间都没起色,最后康熙封皇后冲喜也没有挽救。

一天皇后佟佳氏:

尚未成年的雍正只能回归生母,但乌雅氏此时有一子三女,显然不会对已经隔绝十多年的雍正仔细关照。雍正也就自风光的皇后养子成为一个不怎么被生母喜欢的儿子。

第三,政治冲突,兄弟异路

生活上的巨大反差,人心上的冷暖,都令雍正早熟。此后被太子胤礽拉拢,逐步成为废太子党的死党。十四则因为年龄问题,逐步与八、九、十这三人靠近,集体成为了皇长子胤禔的外围成员。

失去明珠支持的胤禔,应对失误太多:

两大集团的冲突自然难免。皇长子胤禔被废后八阿哥集团成立,八、九、十四也就成为核心。八阿哥抱废后十四与八调换位置变成十四党,依旧是这三个核心,与收拢废太子部分势力的雍正竞争。如此,雍正与十四的关系自然持续紧张。

安亲王势力打底的八阿哥:

九、十是紧密的九阿哥党:

前面说了,乌雅氏从来都不喜雍正,非常疼十四,自然也就始终站在十四身后,甚至还拒绝太后尊号。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川達州


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十四五岁就进宫,估计是一个美女,颇受康熙皇帝喜爱,但是这个乌雅氏属于没有心机的那种女人,有什么说什么,在正史中没有什么负面评价。乌雅氏在康熙十七年生下了雍正,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其实在雍正之前还有七个哥哥,只是都没成年就夭折了。

乌雅氏生下雍正以后,因为她的地位还比较低,是没有资格抚养皇子的,所以雍正一直都是由贵妃佟佳氏养大,但是到了雍正十一岁的时候,佟佳氏去世了,雍正原由乌雅氏照看。这时候的雍正与乌雅氏的交流很少,只不过是每天去请安,用雍正的话说:生恩不及养恩大!当时的佟佳氏地位尊贵,不是乌雅氏所能比的,所以雍正总是将佟佳氏挂在嘴边,强调自己是佟佳氏所养,这也导致了乌雅氏的不满。

乌雅氏一共生了三个皇子,老大雍正,老二早夭,老三就是十四子胤禵,这时候乌雅氏地位高了,亲自抚养十四子。于是她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小儿子身上,与雍正的关系一直都是不冷不热。

在《清世宗实录》中记载着这么一件事,当老四胤禛即位的消息传到乌雅氏耳中时,她是惊讶的:

“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

这句话乌雅氏说的毫不掩饰,可见乌雅氏对雍正的不满,毫不在乎雍正的想法。因为皇位没有传给自己的小儿子,乌雅氏对雍正即位毫不买账。按道理来说,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作为母亲应该高兴,可是乌雅氏却以死相逼,不买雍正的账。雍正继位以后,乌雅氏作为太后,应该搬到慈宁宫居住,但是乌雅氏宁死都不肯搬到慈宁宫,一点面子都不给新皇帝。

老十四因为乌雅氏对大儿子的态度,也一直不买自己哥哥的账,夺嫡争斗中,老十四属于八爷党,是雍正最大的敌人,处处跟雍正作对。所以雍正继位以后,对老十四这个亲弟弟也是态度冷漠,打击毫不手软。


历史大观园


根据《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记载,可得出以下原因:

1、在于清朝皇室皇子,在出生后都必须让其她妃嫔抚养。雍正出生其母德妃还没有抚养权利,便给了佟佳氏抚养,所以雍正与孝恭仁皇后关系不好。

所谓生恩不如养恩大,从雍正一出生到6岁去书房学习,一直在佟妃处生活,所以跟亲生母亲德妃关系并不亲近。

而雍正的亲弟弟十四阿哥出生时,德妃已经处在妃位,十四阿哥是德妃亲自抚养长大的,感情自然不一样。所以给予雍正的关注越来越少,一直希望十四阿哥当皇帝,这也导致雍正和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2、政治目标不同。由于成长经历造成兄弟感情一般,再加上“九子夺嫡”中,兄弟俩始终处于对立面。

作为胤禛夺嫡的最大障碍,八阿哥一直以来是以贤明笼络了一大批人,十四阿哥就是八爷的坚定支持者,也正因为如此,雍正继位后,十四阿哥被罚去守灵。

相对于“八爷”和“九爷”的悲惨遭遇,雍正对亲弟弟还是留了一丝情面。

扩展资料:

胤(yìn)禵(tí)康熙皇帝的第十四个儿子,其生母为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他和雍正本是同母兄弟,可是在康熙末年宫中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这亲兄弟二人反目成仇。

雍正帝登基后将胤禵幽禁起来,直至雍正帝死后,胤禵才得以恢复了自由。雍正帝胤禛(zhēn)登基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禵"。

康熙五十七年,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兵征讨策妄阿喇布坦。胤禵出征之前,康熙皇帝在太和殿亲自授印。胤禵一身戎服,上殿受印。所有不出征的皇子以及二品以上的大臣,全部身穿蟒服,等候在午门之外,为胤禵送行。

这样的阵仗,无限荣耀。康熙皇帝把这份荣耀给了十四子胤禵,要说康熙皇帝没有一点想法,那就实在太过麻木。同时,胤禵在众位兄弟当中脱颖而出,要说他对未来没有一点想法,更显荒唐。

康熙六十年十月他被召回北京,康熙皇帝面授机宜。第二年三月,胤禵重新返回西北,那以后不久,康熙皇帝突然去世。

雍正皇帝下令召回胤禵,可是,当胤禵快到北京的时候,雍正皇帝又禁止他进城,要他等在景陵,等待父皇的丧葬大礼。

雍正皇帝的做法,首先是让胤禵与他掌握的西北军队脱离开,然后再禁止他进北京城,又把他与其它的皇子们分隔离开。胤禵留在景陵,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实际上,就算胤禵一直留在西北,他的机会也不大,因为雍正皇帝早已经在他的身边安排了自己人,那就是年羹尧。

胤禵一直被晾在景陵,按照雍正皇帝的说法,是让他时时可以瞻仰父皇的陵墓,痛改前非。胤禵的心中必定怨恨交加,对雍正皇帝的态度当然不会好。对此雍正皇帝一样一样都记在心里,说他:“在朕前放肆傲慢,犯礼犯分”。






宅男看影视


小编来回答这个问题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步步惊心》这部剧。这部剧其实比较完整地展示了雍正跟其他皇子的斗争。

首先你要你要了解雍正的出身。自古以来身在帝王家,哪一个不为皇位的你死我活。头破血流。清世宗出生时,其生母乌雅氏只是一个地位较低的庶妃。

这其实只是清朝初年制度,还未建得很完全。用后来的话讲叫宫女子。什么叫宫女子呢?就是刚刚被皇帝宠幸的宫中女子。还没有得到封号。因为要跟普通的宫女相对比,所以叫做宫女子。

而当时雍正出生后便被他的生父康熙皇帝给了他的无子的表妹,贵妃佟佳氏抚养。因为当时宫中规定嫔以上的妃子才能自己带孩子。虽然古代没有过继一说。但其实当时的情况跟过继差不多。这就是为什么后来雍正会把贵妃佟佳氏的弟弟隆科多称为舅舅。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其实就是因为当雍正被抱走的时候,它就不属于他原来的生母。而直到贵妃去世后,才又认回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怎么会有亲情之说呢?而十四子出生时, 孝敬仁皇后地位提高了。可以带孩子自然把十四子看得很重。而十四子跟雍正的年龄相差太大。雍正当时跟他的亲生母亲关系又不合。兄弟俩自然就反目成仇。而当时康熙去世时,十四带兵打仗。回来就被他的亲兄弟雍正皇帝夺了兵权。这自然引起了最疼爱她的亲生母亲。孝敬仁皇后的不满。因为他也认为其实皇位应该是给十四子,这也是至今为什么雍正继位存在诸多疑点的问题。以上就是小编的观点希望大家多多点赞评论关注,谢谢大家。


最强大的我们


说起来的话,其实电视剧里面一直看着都挺邪乎的!雍正和他的生母之间究竟是有什么样的事情?后来也去看了一下,大致的话!我分析,可能是这么个原因!

早些年雍正刚出生那会儿呢,雍正的生母也就是德妃是一个包衣,包衣在满语里面就是奴才的意思!也就是说德妃再生雍正的时候身份十分低下,这就导致了在皇宫里面你身份低下的嫔妃,奴才!是不能单独养育皇子的,你必须得把他交给一位嫔妃代替你去养育皇子!所以德妃在自己生下雍正没几天以后,把雍正骄傲到了康熙另外一位妃子手里,这为妃子呢,是佟佳氏!

雍正对于这段时期的感受是十分幸福的,他十分怀念这段时光,并且也一再的缅怀佟佳氏儿童,佳士得也确实除了早些年养育一个皇女以外,当然这个皇女后来也夭折了,对于这个雍正也是尽心尽力的在养育!(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所以这二人之间的感情非常好!雍正逮到人也在那里夸赞自己,这个养母对待自己太好了,简直就跟亲生母亲一样,结果这个时候雍正的生母水涨船高!

雍正的生母连生了两个皇子和三个黄女身份,一下子被提拔到了嫔妃的地位!而此时雍正的养母反而去世了!按这规矩,那当然雍正得回到自己生母身边,但这个时候雍正的生母反倒并不和这个雍正关系太好了!

但是外面人的猜测可能就是因为这个雍正的生母德妃养育了14皇子!把这14皇子当做心头肉,俗话说的好,头胎照书养二胎,喂狗粮!归然这个雍正是先生出来的,但事实上大家也都知道雍正后来给其他人当羊子去了,所以德妃是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到了他后面两个孩子身上,当然前一个孩子皇六子早些年已经夭折了,而能够让他尽心尽力倾注全部心血的就是这个14子。

雍正也是一个人精啊!不自己生母之间的感情也并不深厚,没记事的时候就已经被家人给抱走领养了!一个母亲摆出这样的态度!自然看出母亲到底是什么意思,当然他本人也比较怀念自己的养母,所以二者之间算是保持一种默契,我呢,虽然回来了,但事实上我只不过是象征性的回来一趟,您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当然对于雍正来讲,她和德妃之间也就是自己生母之间关系恶化的最终一步,是她同父同母的弟弟,14阿哥卷入到了皇位之争里!

皇位之争向来以残酷性著称,而雍正夺取皇位的手段确实让人感觉有一些些疑惑,雍正到底有没有使手段?毕竟他做的事情的时候确实有些不光彩,甚至有些东西他还是秘密地执行的!所以大家都在猜测是不是拥着自己使了手段,然后才把这个皇位拿到自己手里,变得包括雍正的生母德妃在德妃心里面,其实更加希望能够继承皇位的是14子!为什么?因为她生雍正的时候是包衣奴才,而生14阿哥的时候是真正的嫔妃,但二者之间身份地位差距可以说一目了然,如果雍正继位当了皇帝,那势必会大书特书生,他的时候是包衣奴才这个一个事实,对于他来讲他脸上无光,而且雍正也是一个念旧的人,她十分想念自己的养母,那势必会把自己养母给说出来,到历史上面这么重重的记录一笔,说德妃以前是个包衣奴才,这种事情一说出去,那德妃脸上就无光了呀!

Ye他对雍正继承皇位这件事情绝对是表示不认同,虽然木已成舟,但母子两个之间的关系一直十分冷淡!

但是事实证明雍正也是一个念旧的人,不仅是对自己的养母,更是对自己的生母,对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弟弟!无论是谁,雍正都做到了仁至义尽,不可能叫一个皇帝跪下来去求这些人原谅,把那其他大臣也不同意!

正是雍正也确实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记录下自己的母亲,生自己的时候是个奴才,而且还清楚地记录下自己的养母佟佳氏。


漩涡鸣人yy


【我是浮生若浅,很高兴和您一起探讨!】

在康熙帝晚年,众位皇子的夺嫡风波中,有这样一对兄弟,同父同母兄弟,却势同水火,甚至连亲生母亲都十分偏心小儿子。他们就是雍正帝胤禛及他的同母弟弟十四阿哥胤禵。

雍正帝及胤禵的生母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在生育雍正帝的康熙十七年,仅是一个还没有正式位份及封号的庶妃。因此雍正帝生下来后不能自己亲自抚养,被交给了当时还是贵妃的孝懿仁皇后抚养,直到孝懿仁皇后崩逝后,才回到已是四妃之一德妃的生母乌雅氏身边。

此时的雍正帝已经长大,是有记忆有感情的孩子了。自小与生母乌雅氏分离,养母佟佳氏对他也十分尽心照顾,两人感情还算不错。而回到乌雅氏身边,虽为秦母子,却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再加上,此时他的弟弟胤禵刚出生不久,乌雅氏的心力可想而知都放在了幼子身上,对胤禛的关照远远不如弟弟多。渐渐的,母子二人的感情愈发疏远。

跟胤禛不同的是,弟弟胤禵出生时乌雅氏已是四妃之一,可以自己抚养孩子,所以胤禵自出生起,便在乌雅氏身边长大,情感上比胤禛要深厚了许多,且又是幼子,乌雅氏便是更加偏心十四阿哥胤禵,而不太待见雍正帝胤禛。

母亲的偏心,寡淡的兄弟感情,性格也不契合,让兄弟二人在康熙帝晚年选择了不同的阵营。康熙帝废太子之前,胤禛是太子胤礽阵营的支持者,胤禵则与八阿哥胤禩性情更为相投,是八阿哥的支持者。到废太子之后,胤禛韬光养晦经营争储,而胤禵则颇得康熙帝恩宠,转成了八阿哥阵营的主角,这一对亲兄弟在皇位争夺上,彻底站到了对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