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皇帝可以公开赐死太皇太后吗?为什么?

宝黛钗凤琏平尤



中国古代最尊贵的人有几个:第一是皇太后(包括太皇太后)、第二是皇帝、第三是皇后、第四是长公主、第五是皇太子。

以汉代为例,皇太后位高权重。皇太后可以废除皇帝。皇帝却拿皇太后没有办法。

例如:汉朝大将军霍光与太后一起,废除荒淫的皇帝刘贺。

在华夏政权中,没有一起皇帝废除皇太后,诛杀皇太后的。因为皇帝没这个权力,更没有这个能力。

并且,汉朝理论上,皇后比长公主尊贵。其实汉朝长公主的地位、权势远高于皇后。


汉代长公主的权势。相当于半个皇帝。例如,汉景帝时,长公主要求皇帝废除太子刘荣,立刘彻为太子。汉景帝便依姐姐之言而行。景帝甚至指使法家酷吏,罗织罪名,把废太子刘荣处死。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皇帝杀皇太后的案例,是金国完颜亮。完颜亮弑君即位后,封嫡母为皇太后,封生母为皇太妃。皇太妃需要以妾侍奉妻之礼,侍奉皇太后。这使完颜亮极度不爽。后来完颜亮被皇太后斥责后。完颜亮便诛杀皇太后。

因为完颜亮荒淫残暴、杀害皇太后。导致死后不被承认为皇帝。下场可谓悲惨。


杨朱学派


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是皇帝法律意义上的母亲和奶奶,对应的就是生母和亲生奶奶,按照古代继承法,这两者常常不一致。古人治国讲求孝道,礼仪纲常是国家基石,皇帝必须垂范,所以,即便是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一般都不能处罚,更不能赐死。

不过,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不是一般人,她们首先是政治的产物,既然是政治人物,就不可避免陷于政治斗争。由于政治斗争,被皇帝赐死的皇太后至少有两位,太皇太后还真没有出现过。

皇太后、太皇太后与皇帝的关系

古代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位男子可以有多为妾,但是只能有一位妻,皇帝也不例外。皇帝的妻,即皇后,其她的嫔妃统称妾。妻,亦称嫡妻,妾,亦称庶妻,妻所生儿子称嫡子,妾所生儿子称庶子。嫡长子是家族政治遗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只有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庶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父亲的政治遗产。

自然,皇帝去世后,随着新皇帝上位,原来的皇后就升任皇太后,原来的皇太后就升任太皇太后。从太皇太后、皇太后,到皇帝、皇后、太子,统称嫡系,身份是君。

也就是说,从法律意义上讲,皇太后、太皇太后和皇帝是平等的,是法统唯一承认的亲缘关系。假如皇帝跟太后、太皇太后不存在血缘关系怎么办?对不起,你必须承认,因为你继承皇位的前提条件就是嫡系,必须与原来庶系生母割断母子关系。

历史上很多皇帝登基后,都不敢对亲生母亲有超越礼仪的封赏,更谈不上承认母子关系,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其实远离生母恐怕也是避免尴尬的最好办法,否则母子相见,母亲还得给儿子叩头。这就是宗法制的死板,带来的负面效应。按照这个规定,皇帝赐死皇太后、太皇太后,就等于杀了亲生母亲和亲生奶奶。在古代,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上讲,都是不被允许的。

皇太后、太皇太后犯罪了怎么办

可是,万一皇太后、太皇太后犯罪了怎么办?处罚还是不处罚?

比如,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与假太监嫪毐私通生子,甚至阴谋作乱。再比如郑庄公的母亲,暗中帮助公子段谋反。

当然不能用法律直接处罚了,因为在古代礼法才是根本大法,按照礼法,子为父隐是合法的,也就是说,长辈犯法,晚辈有义务替他隐瞒,不算犯罪。自然,皇太后、太皇太后犯罪也不能处罚,否则反而是皇帝违法。

所以,郑庄公和秦始皇只能发誓与母永世不相见,作为对母亲的精神惩罚。

臣民会不会有意见?没人会有意见,因为太后和太皇太后,不光是皇帝的母亲和奶奶,她们还是天下臣民,所有人的母亲和奶奶,谁敢说三道四?皇帝想处罚,天下人还不干呢!

历史上死于皇帝之手的皇太后

凡事都有特殊,虽说皇帝不能公开赐死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但是她们的身份毕竟不同于普通百姓,她们首先是政治人物,逃不脱政治利益的纠葛,当她们与皇权产生矛盾冲突时,结局恐怕就不一定按理出牌了。

晋武帝第二任皇后杨芷,是第一人皇后杨艳的堂妹。杨艳是晋惠帝的生母,杨艳去世前,怜惜儿子年幼,恳求晋武帝立堂妹杨芷为后,以照顾晋惠帝。晋惠帝登基后,杨芷被尊为皇太后。

可是,杨芷的父亲杨骏,与皇后贾南风陷入了残酷的政治斗争,结果杨骏失败被杀,家族一千多人被灭口。杨芷也被牵连,剥夺太后尊号,反过头来给儿媳贾南风磕头,求她饶过自己的母亲庞氏。

后来杨芷被圈禁于金墉城,连续八天不给供食,被活活饿死!杨芷之死,虽然贾南风是幕后黑手,晋惠帝的默许罪责难逃。

如果说晋惠帝杀母还有点遮掩,海陵王完颜亮杀嫡母徒单太后,则非常露骨并极其残忍!

海陵王完颜亮是金朝唯一不被承认的皇帝,没有谥号和庙号,后人只能称他为海陵王。完颜亮靠政变杀害金熙宗上位,按古代法律,完颜亮登基后,册封嫡母徒单氏为皇太后,生母大氏为太妃。

不过徒单氏对完颜亮残暴的行为并不认可,多次训斥他弑杀金熙宗,及酒后失德的行为。本来就对生母不能立太后就很不满意的完颜亮很生气,多次威胁要杀掉嫡母皇太后。好在大氏与徒单太后关系良好,在大氏的劝阻下,完颜亮隐而不发。

后来,完颜亮决定发动对南宋的全面军事行动,徒单氏激烈反对,惹怒了完颜亮,他恶狠狠地说:“非朕母,乃梁宋国王之小妻也。”于是派人将徒单太后,杀害于宁德宫,连她身边的十几名奴婢也一起杀光。

事后,完颜亮仍觉得不解气,又把徒单氏的尸骨,扔进河里以泄愤!

这可能就是历史仅有的皇太后被皇帝杀害事件,太皇太后被杀还真没发生过。

可见,作为地位最尊贵的女性,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哪怕有违法犯罪行为,也不会遭到皇帝的杀害,相反,由于政治斗争,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反而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那时候,皇帝再也顾不了孝道了,也不在乎天下人的指责了!


寻根拜祖


当然不行,皇帝虽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却不能赐死太皇太后,公开赐死更是不可能。



太皇太后这个称呼的由来

太皇太后是打从西汉叫出来的。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每次父亲刘太公见到自己也要下跪,因为皇权,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可刘太公毕竟是刘邦的父亲,孝顺的刘邦心里不忍,于是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自己的父亲刘太公封为“太上皇”。既然有太上皇,那么太皇太后也就应运而生了。

此后的唐、宋、明、清一直效仿汉朝做法,太皇太后的叫法就这么沿袭下来。

皇帝不能赐死太皇太后有两个原因

一、跟“孝”有关系

中国是礼仪之邦,尤其是古代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而孝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重要指导思想。太皇太后作为皇帝的奶奶辈儿,皇帝权力再大,他首先是太皇太后的孙子,其次才是皇帝。


所以如果皇帝为了自己的统治,为了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即使太皇太后有什么不轨行为,他也不可能为难她,只能是对其孝顺有加。

而且太皇太后这个名称的由来,也是因为刘邦对其父亲的孝顺才有的。因此皇帝必须孝顺太皇太后,否则会受到满朝文武和老百姓的诟病。

二、太皇太后一般都积威厚重,有很大的权势

太皇太后久居深宫,其能够从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坐到这个位置,能力和手腕当然不可小觑。这就意味着,老太太虽然不管事,但不代表她不能管事。

而且太皇太后一般出身都很不一般,其家族肯定和皇族紧紧相连,家族势力盘根错节,皇帝要动太皇太后,怎么能不考虑自己皇位的稳定,不顾太皇太后背后庞大的家族势力呢?从这一点来讲,别说当众赐死了,惩罚她都不可能。比如汉武帝时期的窦太皇太后,皇帝还得看她脸色行事,何谈敢赐死她。


综上所述,所以说尽管皇帝有莫大的权力,但于孝道和皇位的安稳这两方面来说,皇帝都不可能当众赐死太皇太后。


墨雪问心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有点弱智,这不是明摆着的问题吗?

太皇太后的这一称呼源自于西汉时期,刘邦建立西汉之后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但是当时他的老爹还是在世的,结果每次刘太公见到了刘邦都要行跪拜刘邦,毕竟在古代皇权为大,刘邦也就得这样不自在,老爹跪儿子这不是折寿吗?于是刘邦发挥了他出身布衣的智慧,将自己的父亲封为太上皇,而自己的亲生母亲刘媪就称为皇太后(举个例子,其实如果已死就能成为皇太后,刘媪生猝年不详)。

那么太皇太后与皇帝又是什么关系呢?皇帝的奶奶就称为“太皇太后”,例如康熙皇帝的奶奶就是“孝庄太后”,而康熙也称呼其为“老祖母”。试问,康熙会将自己的奶奶赐死吗?

百善孝为先

中国历史上历来注重孝道,“百善孝为先的”的观念更是从小贯彻在我们的脑中,常人都如此更别说皇帝了,要是皇帝不守孝道势必会造成统治的不稳定。再者,能当上太皇太后的女人基本上都很老了,所以就算太皇太后犯了什么错误皇帝都要善待,毕竟那是自己的长辈。

题主说公开赐死太皇太后,那不就是向天下人宣告自己要杀死自己的奶奶,告诉天下人自己不是人?我想没有一个皇帝会这么的傻。

<strong>太皇太后的权力很大

先让我说几位历史上有名的太皇太后:西汉吕后(把戚夫人弄成人彘的那个)、东汉董太后、明朝周太后、清朝孝庄太后、慈禧太后..所以说不要惹太皇太后,因为她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血雨腥风才坐上了这个位置,不要被他们女性的外表所蒙蔽,要说手段皇帝根本不是她们的对手,她们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不仅如此,太皇太后手中还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从孝庄太后中就可见一斑,为了康熙的顺利继位花了多少的心思,没有杰出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了。


综上所述,皇帝不可能公开赐死太皇太后,除非他抽风了。


七七谈历史


皇帝的正妻是皇后,母亲是皇太后,奶奶是太皇太后,皇帝可以废后,但不能废皇太后,也不能废太皇太后。在一定条件下,皇帝可以杀皇后,但不能杀皇太后,也不能杀太皇太后,公开赐死太皇太后更是没有发生过的事。秦朝以法治天下,汉朝以孝治天下,不论是法治还是德治,都不允许皇帝杀母亲或者奶奶;皇帝要废黜皇后,都需要大臣与宗正府认可,杀奶奶是无法合法化的,更不会公开赐死。

《汉书·外戚传》汉兴,与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

汉武帝的奶奶窦太皇太后是汉武帝亲政的最大敌人,不过汉武帝从来没有动过杀奶奶想法。当窦太皇太后薨逝后,汉武帝才开始大展身手。历史上,郑庄公、秦始皇都囚禁过自己的母亲,但没有杀母亲的勇气,更没有动过他们的奶奶。皇帝杀皇后都会遭到世人非议,皇帝杀母亲或者奶奶,不论对错,都会被认定为暴君、禽兽,因此没有那位皇帝会公开赐死太皇太后的。

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外戚专权,有的皇帝会立下“立子杀母”的制度,这相当于皇帝杀后。被杀的皇后将来会成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当她们死于丈夫之手,而不是死于儿子或者孙子之手。朱元璋还定下后妃殉葬制度,这种办法跟“立子杀母”在效果上是一样的。不论是“立子杀母”还是“后妃殉葬”都饱受诟病,因此被后世明君给废止了。

金废帝完颜亮,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虎水人,金朝第四位皇帝、文学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母为大氏。完颜亮还有一个称号,那就是大名顶顶的海陵王,这位皇帝集残暴与武功于一体,是一位争议性较大的皇帝。完颜亮夺权称帝后,将金太宗一系后裔全部诛杀,还将嫡母徒单氏虐杀。在古代,嫡母的地位高于生母,杀嫡母跟杀生母一样罪大恶极。

徒单氏是宗干的嫡妻,完颜亮的生母大氏是妾,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得看徒单氏的眼色行事,大氏"事之甚谨,相得甚欢",通过小心谨慎,来换得表面上的平等关系。完颜亮称帝后,派遣大怀忠、习失、高福等人将太后杀戮于宁德宫,并将太后侍婢十余人一并灭口。完颜亮杀死了太后还觉得不过瘾,又投其骨于水,其行为几近疯狂的地步。


大秦铁鹰剑士


公开赐死当然不会。

但是,可以采取其他办法。

比如,你熟悉的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说过这一段历史。

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拥立自己的外甥汉少帝刘辩。妹妹何皇后成为太后。此时汉灵帝母亲董太后就靠边站了,虽然她是新皇帝的祖母,得到太皇太后身份。

董太后自以为辈分高,看不屠户出身的低等人何进,也一直很喜欢自己抚养后来的汉献帝刘协,当时是渤海王/陈留王。

当初,董太后与汉灵帝母子争相卖官,汉灵帝卖官好歹入国库,董太后自己收,当然竞争不过皇帝儿子,就干脆三折标价。可见这个女人很不正常。

到了现在,手上无官无权,董太皇太后就应该消停下来啊。可是不,董氏依旧折腾,在太监们支持下对朝政指手画脚。何太后后面正式宴请婆婆,中间劝说和平相处:外朝事我们女人就不插手了。

董氏不知道怎么的,口出狂言道:

何进又怎么样。

我侄儿董骠骑,断何进首,易如反掌。

董重确实是骠骑将军,但只是管辖1000多士兵的空头,更不是霍去病霍骠骑,何进即派士兵包围董重府邸索要印绥,董重只能无奈自杀。

随后,何进指使官员上书,言董氏原本只是藩王妃,请迁移出去安置。董氏就被何进以少帝名义安置在河间,不久死去。传说是何进派人杀害的。

虽然何进杀人手狠,但董氏这样能公然把自己的太皇太后玩丢了,再逐出首都,暗杀在乡下,也算自己做死的。


四川達州


先来说说问题,皇帝可以公开赐死太皇太后吗?

第一,公开赐死,第二,赐死太皇太后。

个人认为皇帝的权利很大,有权利可以处死任何人。但在仁孝治天下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更何况是公开赐死太皇太后。

我们先来说一说太皇太后一词。一般是君主祖母的称呼。有记载的最早的是秦孝文王王后华阳夫人,秦庄襄王时为太后,秦始皇时为太皇太后。近代大家比较熟悉就是清朝的孝庄太皇太后,还有就是慈禧太皇太后。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不能公开赐死太皇太后

第一,骨肉至亲。

太皇太后一般都是祖母与孙子共同存在,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不会出现孙子公开赐死祖母的事情。即便不是亲生的,因为礼法的原因,继承皇位的人是要过继给上一任皇帝当儿子的。自然要奉养太皇太后。



第二,仁孝。

自古都在发扬仁孝二字,又怎么会出现赐死祖母的忤逆大罪呢!更何况是公开赐死太皇太后,这就相当于公开说明皇帝不孝顺,会让天下人耻笑的。

第三,太皇太后本身。

身为一国的太皇太后,历经三朝,早已经暗查朝廷几十年,与朝臣得关系更是紧密。对于朝堂之事洞若观火,是不会制造出让皇帝赐死的事情来的。

综上这三点,就足矣看出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蛏子历史


在中国古代,皇帝在很多人心中地位,真的是相当神圣,整个国家都在他掌握之下。皇帝万一发怒,效果可是不堪设想。套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天子一怒,血流千里。不光是官员,老百姓,见了皇帝可以说诚惶诚恐。也包括很多后宫嫔妃,上一秒你是“高高在上”的娘娘,下一秒有可能被打入冷宫。不过在后宫中,有一个人身份比较特殊,哪怕犯了太大错误,皇帝也不便公开处死。她就是太皇天后,也就是皇帝的“奶奶”。为什么皇帝不敢公开赐死太后呢?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太皇太后辈分过大,皇上唯恐挨骂名

在古代讲究以孝治国,甚至到了愚孝的地步,甚至延伸到了“天下无不是父母”的地步。太皇太后是皇上的奶奶,按照辈分来讲,她就是皇上的长辈。皇帝应该对其格外尊重,哪怕是“面子上”,做给外人看的,也必须维持双方的关系。哪怕太皇太后犯了再大的错,像夺权,干涉朝政等,最重的惩罚就是打入冷宫。

担心朝政生变,影响大局

能够坐上太皇太后的人,基本上没有泛泛之辈。毕竟能够屹立三朝,岂是寻常女人能够做到的,否则根本坐稳这个位置。要么就是前朝有人支持,后族实力特别雄厚,家族握有军权。这种也是皇帝比较忌惮的,就像汉武帝何等雄才大略,刚开始登基为帝时,也是受制于祖母窦太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她本身能力足够强,像武则天,赵娥等,典型的政治女强人。这种在朝堂上经营多年,重臣都依附于她,能够左右朝政,甚至皇位人选。通常皇帝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为了避免引发兵变,通常都不敢赐死太后。


为了皇族内部的团结

某种程度上来讲,太皇太后和皇帝算是“亲人”,虽然有的没有血缘关系。不过在朝中大臣,还有天下老百姓看来,都是一家人,都是亲戚。彼此的关系,算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如果贸然赐死太皇太后,难免让皇族内部成员,觉得心狠手辣,不利于内部团结。一个江山的落败,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内部开始,这种也是统治者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以史正衣冠


分不清的亲娘媳妇

公元1161年的八月,华北的天气是秋高气爽,城外的金黄色麦子波浪滚滚,谁也无法想象血腥的屠杀,正在金国都城北京上演。只见一队荷枪实弹的侍卫,黑压压的押着数十人奔赴菜市口处决。而同时皇宫是惊人的浓烟滚滚,定睛一看着火的地儿是宁德宫,再找旁人打听着实心寒,因为住在里面的人是当朝太后徒单氏。

因此接下来有必要分析,徒单氏究竟是何人?杀掉她的皇帝又是谁?据《金史》记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子叫完颜宗干,他总共有三个媳妇,大媳妇就是上文的徒单氏无子,二媳妇名李氏生郑王完颜充,三媳妇名单氏生育了海陵王完颜亮。而海陵王的前任皇帝是金熙宗完颜亶,他是金太祖的嫡长孙。

——海陵王完颜亮「1122.2.24——1161.12.15」

想必各位通过上文的人物关系,得出了完颜亮与完颜亶的矛盾。而太后徒单氏是完颜亶忠实的粉丝,并且时常欺压完颜亮的生母大氏,故而在金正隆六年的八月,因阻止完颜亮南伐大宋,使矛盾迅速激发导致太后徒单氏被皇帝完颜亮所杀。

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史记》

说完关于上面大屠杀的表面原因,接下来扒一扒鲜为人知的因素。妇孺皆知女真人的祖先在唐朝为肃慎,若把时针再往回拨数百年惊讶的发现,肃慎又起源草原霸主匈奴。据《史记》记载,匈奴人的礼俗颇为奇怪,老爹死了儿子娶老娘为妻,哥哥挂了弟弟可夺嫂为妻。待到轮转至大唐盛世之时,他们的习俗变得更加怪异,据《隋书》载明他们是贱淫丑事屡禁不绝,究其原因竟然是带绿帽子的丈夫,通常会怒不可遏把奸夫及告密者一同杀死,从而导致没人愿意揭发贱淫的两人!

其俗淫而妒,其妻外淫,人有告其夫者,夫辄杀妻,杀而后悔,必杀告者,由是奸淫之事终不发扬。——《隋书》

通过详细的阐述,不难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毫无人伦礼法可言的女真等少数民族,只要阻拦了自己的前进道路,哪怕是自己的亲娘媳妇,对其举起屠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子杀母的惨剧绝不会发生在汉族人建立的朝代,因为汉族人的孝顺是出了名的!

生性狡黠的完颜亮

说起完颜亮的处境,与大明朱棣还有几分相似。其爹完颜宗干本来是完颜阿骨打的次子,如此算下来完颜亮只能屈居庶孙的位置。但不巧的情况出现,完颜阿骨打的长子早夭,完颜亶的生父完颜宗峻上升为长子,不过很快于天会二年死于攻打天祚帝的战斗中。可完颜阿骨打并没按惯例,将完颜亮的生父完颜宗干升为长子,反而是确立完颜亶为皇长孙,这就导致完颜亮一直不服他!

皇统九年四月的时候,完颜亮从大理卿乌带处,得知当朝左丞唐括辩与右丞相秉德正密谋废掉完颜亶。感觉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完颜亮暗地里找到二人,要求他们拥戴自己为帝。但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原来他二人的心仪的对象是完颜常胜与完颜阿懒。诡计多端的完颜亮指出,这二人可是完颜亶的亲兄弟,不怕报复的你们尽管选他好了!

——辅佐两代帝王的孝庄太后「1613.3.28——1688.1.27」

时间最容易从手指缝溜走,同年的12月一个天衣无缝的陷害开始了,完颜亶的兄弟完颜常胜、完颜阿懒、完颜查懒等皆被除掉,羽翼被剪的完颜亶遂为孤家寡人。几日之后月明星稀的夜晚,把手皇宫大将兴国蹑手蹑脚的推开厚重的大门,完颜亮带领唐括辩等心腹杀进去,把惊慌失措的完颜亶砍死在寝宫。

心狠手辣的完颜亮称帝后,一股脑的把金太宗的子孙全部处死,包括金兀术的子孙也在内,由此整个朝堂除了完颜亮的人外,其他人都均噤若寒蝉,这也是导致徒单氏太后被杀无人求情的缘由!

综上所述,徒单氏太后被完颜亮所杀原因有三:一她作为完颜亶的粉丝,没在关键时刻帮衬完颜亮;二是金国的统治者女真人,还残存着人伦混乱的现象;三是完颜亮生性残忍,为其母大氏扬眉吐气。同样的道理对于汉族朝代来说,断不会出现太后被皇帝所杀的丑事,毕竟汉族讲究以孝治天下,并且有人伦法则完备的儒家经典做治国准绳,所以和金国是两回事!

——END——


惜缘小历史


皇太后、太皇太后的辈分比皇帝都要高,辈分上是皇帝的母亲、祖母。因此从法理上来说皇帝是无法公开赐死或者处死皇太后、太皇太后的,辈分越高一般死于非命的概率越低,尤其是辈分最高的太皇太后理论上是最安全的。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皇后死于非命的非常多,而皇太后死于非命的很少,太皇太后死于非命更是凤毛麟角。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死于非命的皇太后应该就是绝代佳人赵飞燕。

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她能歌善舞美若天仙,但她淫乱后宫,与妹妹赵合德一起害死很多皇妃皇子,导致汉成帝断子绝孙。

汉哀帝继位以后,对汉哀帝有拥立之功的赵飞燕成为皇太后。但汉哀帝在位七年就英年早逝,赵飞燕彻底失去靠山。

汉平帝继位以后,赵飞燕按理应该成为太皇太后,但她却被她的婆婆即汉成帝的母亲太皇太后王政君贬为孝成皇后,不久又被贬为庶人赐死。

而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于非命的太皇太后是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去世,汉少帝刘辩继位,刘辩的母亲何皇后成为皇太后,祖母董太后成为太皇太后,董太后虽然是太皇太后,但权力却不如儿媳何太后,由何太后垂帘听政,何太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大权。

何太后临朝摄政后,董太皇太后的侄子骠骑将军董重与何太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互争权力,宦官们依靠董重做为党援。

董太皇太后每次想要干预国家政事,何太后都加以阻止。董太皇太后忿恨地责骂道:“你现在气焰嚣张,是依仗你的哥哥何进!我如命令骠骑将军董重砍下何进的人头,只是举手之劳!”何太后听到后,告诉哥哥何进,何进决定先下手为强。

中平六年(189年)五月,何进与三公以及其弟车骑将军何苗等上奏说:“董太后指使前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与州、郡官府相互勾结,垄断各地的珍宝财货,全部送进永乐宫。按照过去的惯例,藩国的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请把她迁回河间国。”

何太后于是批准这一奏章。五月初六日,何进派兵包围董重的府第,逮捕董重,免除他的职务,董重被下狱处死。

中平六年(189年)六月初七日,董太皇太后因忧虑恐惧,突然暴亡,民间百姓都认为董太皇太后是被何太后与哥哥何进等人杀害。

由此可见,即使何太后以皇帝名义公布了太皇太后董太后卖官鬻爵等罪行,但也只是废黜董太后的太皇太后身份,而不敢公开赐死董太后,即使暗中杀害了董太后,对外公布也是突然生病而死。

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何太后杀害婆婆太皇太后董太后终究不得人心,后来军阀董卓进京掌握朝廷大权,就是打着为董太后报仇的名义杀死了何太后。

而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公开斩首示众的皇太后是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香儿。

唐中宗李显非常宠爱国色天香、千娇百媚的皇后韦香儿,他继位不久就要提拔皇后韦香儿的父亲韦玄贞为宰相,被顾命大臣裴炎反对,李显一气之下,口不择言地说“我把天下让给韦玄贞也没有多么不可以”,于是野心勃勃想做女皇帝的皇太后武则天勾结裴炎废了唐中宗李显。

李显与韦香儿在房陵被幽禁期间,共同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因而两个人的感情十分深厚。

李显每当听到武则天派使者前来的消息,就惊惶失措地想要自杀,韦香儿含情脉脉地安慰李显说:“祸福并非一成不变,我们最多不过一死,您何必这么着急呢!”

在风情万种、善解人意的娇妻韦香儿的陪伴下,李显熬过了十四年艰苦的流放岁月,他曾经私下对韦香儿发誓:“如果日后我能重见天日,一定会让你随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

公元705年,皇太子李显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周王朝的女皇帝武则天,恢复大唐王朝,唐中宗李显成为中兴名君,韦香儿也重新成为皇后,她像武则天一样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李显与韦香儿恢复唐朝以后,也做了很多拨乱反正的好事,为被武则天冤杀的仁人志士平反昭雪。


但在唐中宗李显的纵容下,皇后韦香儿与皇妃上官婉儿等淫乱后宫,韦香儿与武三思、武延秀、宗楚客、杨均、马秦客、叶静能等大臣肆无忌惮偷情。

韦香儿为了做女皇帝,她竟然与想做皇太女的女儿安乐公主等人一起毒死了溺爱她们的唐中宗李显,立庶子李重茂为皇帝,韦香儿成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并调集军队进京准备做女皇帝。

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等人发动兵变,皇太后韦香儿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都被斩首示众。

韦后惶惑走入飞骑营,有飞骑斩其首献于隆基。安乐公主方照镜画眉,军士斩之。斩武延秀于肃章门外,斩内将军贺娄氏于太极殿西。及隆基入宫,上官昭容执烛帅宫人迎之,以制草示刘幽求。幽求为之言,隆基不许,斩于旗下。《资治通鉴》

皇太后韦香儿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公开暴尸,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于是枭马秦客、杨均、叶静能等首,尸韦后于市。崔日用将兵诛诸韦于杜曲,襁褓儿无免者。”

在太平公主废掉唐殇帝李重茂,拥立唐睿宗李旦即位以后,追贬皇太后韦香儿为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