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让高校博物馆不再是清冷“储物间”?

舛驰


博物馆听起来是高大上,很多高校都建设了自己的校史博物馆,又有多少人去参观?

高校的博物馆大多是校史博物馆,缺乏专业建设,大都是在一些空间用照片展示自己学校的发展历史,校址变迁,知名校友,奖励成果等等。

一方面是资料累计少,以前很少有人关注这些资料。后来发现很多高校都有,尤其是校友返校,看看校史是很不错的选择。

但大多数校史博物馆是犄角旮旯的摆设,本校读书的学生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场地。

去过的校史博物馆里,南大是不错的。南京的几所百年高校,同根同源,但论校史博物馆还是南大的最好。十几年前便对外开放,好像展厅有2层,里面的物品也足够丰富,有早期的物品,手稿,还有前领导人的成绩单、学生证等等。

如何改变,其实很难。大多数高校来讲,领导重视不重视是一回事,建设起来花费巨大,又不像重点高校有校友捐赠,普通高校只能是物品展示,后期的维护缺乏,也就是偶尔有人参观一下,平常可能都是锁着的。


大学专业深一度


面向社会,公益开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