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悄悄跟著彥彥重讀《道德圖》第三章:社會道德


宅家學習|悄悄跟著彥彥重讀《道德圖》第三章:社會道德


宅家學習|悄悄跟著彥彥重讀《道德圖》第三章:社會道德

彥彥講述摘錄:俗話說,社會道德就是人為設定一個標準,然後讓人們去爭奪它,實際上這個就是在套路民眾。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統治者都是在套路民眾,為了讓民眾能夠聽從他們的統治,所以當你回到現實當中,會發現很多人或者我們有意識無意識也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比如平時所說的別人家的孩子。當你設計一個別人家孩子的標準,實際上是為了讓你的孩子聽你的話,實際上別人家孩子未必就是像你所說的那個樣子,但是你會抓著別人家孩子的一個優點拿來教育你的孩子說,你看別人家怎麼樣怎麼樣,所以你要向他學習。

我的感悟:要麼說很多人其實是生活在黑暗當中的,在讀到這個之前,我很多時候也很容易陷入盲目崇拜、愚忠愚孝,沒有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實在太多了,包括我。很多年前,我那會兒讀初中,學過一首歌叫《賴寧》,講的是一個叫賴寧的孩子捨生救火的事情,國家號召全國的學生都來學習賴寧,我們唱著這首歌,想像著如果哪天我們的教室或者哪裡著火了,我一定第一個衝進去救火的壯烈,無比熱血沸騰。可是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這樣對嗎?國家給我們樹立這樣的一個榜樣對嗎?賴寧因為救火犧牲了,他還沒有好好看看這個世界,沒有長大成人,他的父母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孩子,餘生將怎麼去度過?而賴寧捨身去救火,身已舍,無法挽回,國家為什麼要大動干戈號召全國中小學生來學習呢?為了什麼呢?說到底,他們就是要宣傳一個價值觀,你自己的生命一定是從屬於集體才有價值、才高尚,否則,你一個個體,活的再好又有什麼意義?可是如果受到這樣的引導我們去捨生忘死了,那是我們的本意嗎?很明顯不是自然道德的體現。很多人是不是感覺經常這樣被“套路”?

回到我們小家,“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是好的,我以前教訓我兒子時動不動就會找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來消殺他,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愚蠢啊。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人人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拿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孩子的缺點來比,這不是很明顯不順應自然規律嗎?可惜,半生已過才這麼明白這個道理,從“無明”到“清明”這段路也太長了。

彥彥講述摘錄:作者在整個道德經裡都一直在強調如何防止被帶離自然之道,如何能夠去區別社會道德。就是要人們關心自己,強大自己,看淡名利,削弱貪慾。就是滿足自己的實際需求就好,不要去追求太過於不符合自己實際的東西,或者是守住自己的心,不要被激發出那麼多的慾望。

所以讀道德經其實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恢復到最初那種無知無慾的狀態,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別人告訴你,你想要什麼,所有的東西都是回到自己的心去找答案。使夫智者不敢為業,就是很多人都會去做這樣的事情,挑起別人的一種慾望,甚至於做出一些偽道德的事情,編造一些標準,建立一些標準,讓人們來參考。但實際上,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去辨別這種社會道德,讓這些人不敢去做這樣的事情,所以,如果整個社會的社會道德標準明顯違揹人性的話,那它就是一種偽善的存在。

我的感悟:我覺得無論是老子的《道德經》還是彥彥的講解,都太好了,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活的是沒有自己的,我是活給別人看的,直到把自己活成一副行屍走肉,靈魂不知道丟哪兒了,我忘了自己的基本需求,自己其實不需要那麼多。這個過程經歷了二十年,這二十年當中,我活的沒有自己,不知道如何愛自己。而這樣的生活真的很糟糕,雖然得到了世俗的一點點認可,但很悲慘。

所幸,自己所走的路大方向還是正確的,我沒被慾望帶溝裡,我還年輕,往後餘生,我要一次又一次問自己,什麼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你最在乎的到底是什麼?充分了解自己,活出自己的那份本真來。

前兩天有村子裡的一個嫂子來串門,她說了一段這樣的話:“現在的社會有錢就行,別人不管你的錢是怎麼來的,只要你有錢,就能得到人們的認可。”當時屋子裡包括那個嫂子共五個人,誰也沒吱聲,我知道,我明白,我們現在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已經偏離了人的本心,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很多人為了金錢已經活的毫無底線,社會風氣敗壞。重要的是人人都很忙,都在忙著追逐那些也許我們根本用不著的東西。很多人活在了矛盾當中,動輒自己和自己打架,像我自己其實是一個淡泊的人,只要我的精神生活足夠富足,物質生活其實真的無所謂,但是,在這樣的一個社會里,如何活好,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寫到這裡,我想到了“守中”和“平衡”兩個詞。從“無明”到“清明”,這段路誰也代替不了你,唯有自己親自走過,親自悟過。

宅家學習|悄悄跟著彥彥重讀《道德圖》第三章:社會道德

作者:丁曉莫,一個喜歡讀書、寫字、思考的餐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