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他的“逆行”是为了更多医护人员的“顺行”

2月17日,上海的延安高架、南北高架上出现久违的黄色拥堵信号,赵保纯驾驶的车辆渐渐放慢了速度。赵保纯是第一批加入滴滴上海“医护保障车队”的司机。他是一名退役军人,得知医护们上下班不便,他主动请缨加入。

赵保纯说:“1月25日晚上,我就接到公司的电话,准备成立医护保障车队,问我是否愿意加入。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赵保纯天天关注疫情的发展,总想着能在此刻为社会做点事,出一份力。自1月26日起,赵保纯就一直奔波在路上,一旦医护人员有需求,随叫随到。

当被问是否感觉辛苦,他笑着连连摆手,“我不辛苦,那些医护人员才最辛苦。我做不了多大的事,能出一份力也是好的。”

疫情暴发后,赵保纯每天上午8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8点结束,每天的接单量大概在7-8单左右。相较于以往每天平均20单的量,减了不少。“其实我报名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补贴的事情,工作和过去一样,只是乘客变成了医护人员。”

他的“逆行”是为了更多医护人员的“顺行”

赵保纯清楚地记得,1月26日一大早接到的第一单,接一位上海东方医院北院的医生回家。“他一上车就跟我说谢谢,之前半夜下班地铁都没了,车也叫不到。现在能有一支服务于医护人员的车队,真的是太及时了。”赵保纯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决定为医护人员解决了大难题。

“我们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并不多,很多人一上车就睡觉了。”从早上7点半开始已经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非常时期,许多医护人员超时工作成为了常态。此时,赵保纯会习惯性的放慢速度,让医护人员能坐得更舒适些。

他的“逆行”是为了更多医护人员的“顺行”

每次接完一位客户,赵保纯都会给车辆内部用消毒水消毒。

心若向阳,便无惧黑暗;疫情虽险,若众志成城,黎明终究会到来。在这个特殊的冬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的坚强与勇敢,医务工作者、社区干部、公安民警、小区保安、物业经理……无数像赵保纯这样的逆行者在我们看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砥砺前行,为社区、为上海、为祖国筑起防疫的铜墙铁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