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光山县十里镇:三对“父子兵” 战“疫”守家园


光山县十里镇:三对“父子兵” 战“疫”守家园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尹小剑 翁应峰 通讯员 吴德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光山县十里镇政府动员广大干群积极行动,同心协力,多措并举,联防联控,在“疫”线涌现了一个又一个战“疫”先锋,站出来一对又一对“父子兵”。

特殊的春节:李昌文和李辉

“乡亲们,疫情严重,大家今年不要拜年,减少外出!”李昌文拿着小喇叭,逐个村民组大声吆喝。

李昌文是十里镇五里店社区支部书记,今年65岁了。“自退役后回村当村干部以来,他数十年如一日为群众服务,为人公道正派,深得群众信服。”村民李超说,自疫情防控开展以来,他始终身先士卒,带领党员群众冲在一线。无论是值守卡点、走访巡逻,还是入户宣传、信息采集…哪里需要防疫,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为本村群众拉好了一张“防护网”。

光山县十里镇:三对“父子兵” 战“疫”守家园

(雪后,李辉到各村街、卡口发放防护物资和后勤物资)

李昌文的儿子李辉是十里镇武装部副部长、办公室主任。该镇一名干部说,李辉1月21日连夜到外地采购15000个口罩、体温计等防护物资,一个多月他就没停下忙碌的脚步。驾车历程4000公里见证他的奔波:到省内外接收运送爱心人士捐资的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到县拉帐篷、扛消毒液,找企业、合作社筹集米面油和蔬菜,每天到46个卡口和13个村街分发防疫物资和后勤物资,他竭尽全力为防疫一线人员提供物资保障。

光山县十里镇:三对“父子兵” 战“疫”守家园

(李昌文值守劝返点)

因为疫情影响,父子俩度过了最难忘的春节。县里发了通知,要求不拜年、不聚餐、减少外出,为了让群众知晓遵守,李昌文一大早就拿着小喇叭挨家挨户喊话,听见他的声音,群众都自觉宅家里吃团圆饭。与此同时,李辉此时正在沪陕高速十里检测点执勤,他带头上前对入境车辆进行消杀,逐人测温登记。因大年三十返乡过年的车辆尤其的多,必需不漏一车一人,无论午饭、晚饭都不能回家,都是执勤间隙草草吃碗泡面。家里的亲人尤其是两个孩子也是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外边是爷爷喊着大喇叭忽远忽近的声音,手机上是父亲匆匆挂断的微信视频…

光山县十里镇:三对“父子兵” 战“疫”守家园

(大年三十执勤间隙吃的泡面,一顿特殊的年夜饭)

两公里的守望:王国良和王殿胜

“一个共产党员就应该这样!”十里镇吴明村会计王国良经常这样说。自疫情阻击战打响后,每天一大早,王国良和王殿胜这对父子都约好一同走上防疫一线,在相距2公里的吴明村和街道居委会相互守望。

王国良是吴明村干部,他每天除了到所负责包片村民组开展常态化巡逻,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告知近期不要外出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还要询问填写重点人员体温等信息并上报、查看身份证和复工证明等材料办理外出证明、摸排统计本村受疫情影响的贫困户和务工意向、发放宣传资料…每天都在村里不厌其烦地把一项项工作落实到位。

光山县十里镇:三对“父子兵” 战“疫”守家园

(王国良和王殿胜的互相守望)

王国良的儿子王殿胜是街道居委会村干部,每天在交通要道卡口站岗执勤,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对过往车辆逐一消毒,为出入人员测体温登记、凭证出入、严防紧守,为街道居民守好防疫的第一道关。因为工作繁忙,从节后到现在,他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连春节都无法全家好好团聚一下。

俺爷俩儿能为大家做些事情,我很骄傲!

“俺爷俩儿能为大家做些事情,我很骄傲!”孔祥喜说这话时精神抖擞,就像刚打胜仗的士兵。

孔祥喜是十里村村主任,嗓门是出名的大,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他整日都忙碌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排查上报本村外出返乡人员,监测上报返乡人员体温,关注他们在隔离期间的健康和生活情况。积极向群众宣讲防疫知识,提高村民的防护意识。每天,他还要在村劝返点执勤,宣传政策、维护秩序、询问来处、登记信息,禁止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劝导村民不要外出,外出必须戴口罩…用自己的言行为村民把好安全大门。

孔祥喜的儿子孔波是2019年退伍的军人,分配到十里镇政府工作。初一早上因沪陕高速光山站十里检测站过往车辆增多,需要增派力量,当接到电话通知马上到高速检测点值班的消息后,一声令下,他就火速赶到,冲上前逐车消杀,逐人测温登记。“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是他无怨无悔的心声。一个多月以来,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检查站值班、督导宣传、到组巡逻、住户信息采集、区域消毒、防疫物品发放…没日没夜的战斗在十里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出色的完成交办的各项任务。

光山县十里镇:三对“父子兵” 战“疫”守家园

据了解,在十里镇,在光山县,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像他们这样父子齐上阵,共同守家园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恪守着对生命的守护,演绎着感人的“逆行”故事,诠释了什么才是新时代的“父子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