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芍药 + 向日葵观光栽培年收益 9 万元

芍药 + 向日葵观光栽培年收益 9 万元 /hm 2 左右 ,效益可观

秦广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各种城乡观光旅游迅速发展 ,各类经济栽培模式不断涌现 。 本文介绍了芍药 + 向日葵高效经济栽培模式 院 芍药 , 又称离草 、 没骨花 , 品种丰富 , 春季开花 , 花大艳丽 , 花色多样 , 有彤红 、 绛紫 、 米黄 、 雪白等多种颜色 , 一片姹紫嫣红 , 花开时十分壮观 , 常成片种植 ; 向日葵秋季种植 , 葵花簇簇 , 叶如蒲扇 , 花若金盘 , 高矮相间 , 茁壮挺拔 , 具有较高的观光价值 , 同时还兼顾较好的经济效益 。


芍药 + 向日葵观光栽培年收益 9 万元 /hm 2 左右,效益可观


芍药 + 向日葵观光栽培年收益 9 万元 /hm 2 左右,效益可观


1 效益分析

芍药鲜切花一直是花卉市场的高档产品 , 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 。 仅以澳大利亚市场为例 , 年需求牡丹 、 芍药鲜切花 3 000 万枝 , 其价格是国内价格的 5 倍左右 。 按国内市场收购情况计算 , 种植密度 1.5 万株 /hm 2 , 第 1 年每株 3 个枝条 , 市场收购 1 元 / 枝 , 收益为 4.5 万元 /hm 2 , 逐年翻倍 , 有的芍药品种每株可产 60~70 枝芍药鲜切花 , 一旦达到高产期 ,收益可达 15 万 ~20 万元 /hm 2 ; 加之每 4 年 1 次块根收益 , 按照栽培成活株数 1.5 万株 /hm 2 、 年产干品 2 kg/ 株 、 鲜品保底价 5 元 /kg 计算 , 收益达 15 万元 /hm 2 , 去除成本后年均收益可达 4.5 万元 /hm 2 。

向日葵鲜切花是国内市场的新宠 , 市场收购价一般在1.5 元 / 枝 , 鲜切花产量 2.5 万 ~3.0 万株 /hm 2 , 收益 3.75 万 ~4.50 万元 /hm 2 ; 油料向日葵产量 3 500~4 250 kg/hm 2 左右 ,2019 年收购价格为 7 元 /kg, 收益达 24 500~29 750 元 /hm 2 , 去除成本年均收益 4.5 万元 /hm 2 。

综合分析 , 在不计算观光门票收入的情况下 , 芍药 + 向日葵年收益 9 万元 /hm 2 左右 , 效益可观 。


芍药 + 向日葵观光栽培年收益 9 万元 /hm 2 左右,效益可观


2 栽培技术

2.1 芍药栽培技术

2.1.1 地形整理 。 芍药耐寒喜阳 , 忌湿畏热 , 以选择背风向阳 、 土层深厚 、 排水良好的肥沃砂质壤土为佳 。 观光景区为了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 , 土地整理有别于一般的农田 , 必须做到平地起坡 、 高坡放坡 ; 坡度急缓相间 、 坡面无棱角 ; 顺其自然 , 利用为主 、 改造为辅 。 地形整理时 , 除水面外不能出现明显的低洼地 ; 表土需要妥善堆放待用 , 不能深埋 , 尽量保护耕作层 ; 景观最高点要放至花海的最深处 。

2.1.2 品种选择 。 品种选择原则 院 优先选择品种 , 适当兼顾经济效益 。 宜选花大 、 瓣多 、 色艳 、 美 、 花期长 、 梗长且硬 、 根系发达 、 分蘖力强 、 产花率高 、 生长势强的品种 , 如大富贵 、粉银针 、 杨妃出浴 、 高杆紫 、 桃花金带围 、 平头紫等 。 植株要选择生长健壮 、 无病虫害 、 花芽饱满的壮龄植株 。

2.1.3 耕翻施肥 。 通常在 8 月就应着手耕翻 , 初耕宜深 ( 或用铁锹耕翻 ), 一般耕翻深度 跃20 cm, 并施用腐熟有机肥15.0~22.5 t/hm 2 , 然后纵横耕耙 2~3 遍 。 栽植前还需整理平整 , 设置畦沟 。 具体采用平畦还是高畦应视地势灵活应用 。

2.1.4 移栽 。 现赏型芍药的栽植除花后孕芽至芽满期间不宜栽植外 , 任何时期都可栽植 , 但一般是与分根繁殖同时进行 。春季虽可栽植 , 但栽后根系受损 , 吸收肥水能力差 , 往往生育不旺 。 因此 , 一般不在春季栽植 。

以观赏为主的芍药栽植行株距为 1.0 m×0.8 m, 栽植密度1.05 万 ~1.50 万塘 /hm 2 , 栽植时点状排列 , 便于观赏和富于层次变化 , 以 “ 品 ” 字形或方形排列为宜 。 一般穴深 18~20 cm,穴口直径 跃16 cm, 最好上狭下宽 ; 栽植过深 、 过浅都不相宜 ,过深苗不易顶出土面 , 即使顶出土面 , 叶片发黄 , 植株生育不旺 ; 过浅则根颈露出地面 , 夏季曝晒 , 植株容易死亡 。

2.1.5 肥水管理 。 施用的肥料多以人畜粪尿 、 厩肥 、 饼肥为主 , 分为基肥 、 花前肥 、 花后肥以及根外补充追肥 。 施堆肥 30~45 t/hm 2 、 氮钾肥 200~300 kg/hm 2 、 磷肥 300~450 kg/hm 2 , 其中基肥 30%~40%、 花前肥 20%~30%、 花后肥 40% 左右 。

2.1.6 病虫害防治 。 芍药病虫害主要有褐斑病 、 蛴螬 、 蚜虫等 。 褐斑病可用 65%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进行防治 ; 蛴螬在 1~2 龄幼虫盛发高峰期 , 可选用 48% 乐斯本乳油1 000 倍液或 50% 辛硫磷乳油 1 200 倍液等地面喷雾防治 ;蚜虫可用 40% 乐果乳剂 1 000~1 500 倍液或者 80% 敌敌畏1 500~2 000 倍液进行防治 。

2.1.7 收获 。 芍药鲜切花在适合采摘时期及时采摘 , 根茎每4 年收获 1 次 。


芍药 + 向日葵观光栽培年收益 9 万元 /hm 2 左右,效益可观


2.2 向日葵栽培技术

2.2.1 品种选择 。 品种选择主要考虑生育期长短搭配 、 高矮搭配和不同颜色搭配 。

(1) 按生育期选择 。 向日葵按生育期可分为早熟型和常规型 。 早熟品种有金辉 、 芭奇多 , 金辉株高 、 冠幅分别为 160、90 cm, 分枝性很强 , 株型紧凑 , 开花极其繁茂 , 花色为金黄色 , 花径达 15 cm; 芭奇多为矮生性品种 , 株高仅 50 cm, 株型紧凑 , 分枝量大 , 植株呈饱满的圆球形 , 是一个完美的盆花品种 , 有金黄黑心 、 金黄黄心 、 柠檬黄 、 红色 、 红黄双色 5 种花色 。 金辉 、 芭奇多从播种到开花只需 60 d。 常规型向日葵品种主要有 哇噢 、 秋日时光 , 从播种到开花需 70~90 d。

(2) 按株高选择 。 向日葵按照株高可分为矮生型和中高型 2 种 。 矮生型品种主要有芭奇多 、 哇噢 、 金秋 、 艳阳等 , 株高都在 60~70 cm 之间 , 属于株型紧凑 、 分枝较多的品种 , 适宜作为园艺采摘和鲜切花品种栽培 。 中高型的品种主要有秋日时光和金辉 , 秋日时光株高 120 cm, 是一个混色品种 ,花色有金黄色 、 红色 、 棕色 ; 金辉株高 160 cm、 冠幅 90 cm, 能长出大量的金黄色花头 , 形成一个金黄色的隔离带 , 明艳的金黄色大花 , 花径达 15 cm。 秋日时光和金辉 2 个品种的主干能产生大量分枝 , 具有很强的分枝性 , 植株非常紧凑 , 开花极其繁茂 , 非常适合用作切花 。

(3) 按开花颜色选择 。 有金色 、 金黄黑心 、 金黄黄心 、 柠檬黄 、 红色 、 红黄双色 、 红色 、 棕色等不同品种 。

2.2.2 整地施肥 。 向日葵适应性较强 , 种植地以土层深厚 、腐殖质含量高 、pH 值 6~8 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宜 。 在芍药行间用小型机械深翻 20 cm 以上 , 施优质农家肥 30~45 t/hm 2 、45% 复合肥 750~900 kg/hm 2 , 翻后及时耙耢整地 , 拣净杂草根 , 做到地平 、 土细 、 无坷垃 , 耕层土壤上松下实 。

2.2.3 适期早播 。淤 选种 。 选用适应当地环境 、 抗病性强 、 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和杂交种 , 挑选纯度较高 ( 种子纯度 、 净度分别为 97% 以上 、98%)、 色泽纯正 、 粒大饱满的种子作种 ,同时清除病粒 、 杂粒和瘪粒 。 播种前做好发芽试验 , 确保发芽率 90% 以上 。于 播种 。 向日葵种植适宜时间为 3要4 月 , 播种的适宜温度为 18~25 ℃, 可以制钵移栽 , 也可以在芍药行距中直播 , 然后地膜覆盖 。 出芽时间一般 5~7 d, 播种后 50~80 d 开花 , 因品种不同各项略有差异 。

2.2.4 合理定苗 。 定苗原则 院 高杆大粒品种 , 宜稀 ; 矮杆及小粒品种 , 宜密 ; 油料型品种保苗 2.5 万 ~3.0 万株 /hm 2 , 食用型品种 1.8 万 ~2.0 万株 /hm 2 。 早疏苗 、 早定苗 , 当幼苗长至 2 对直叶时定苗 ; 出苗至现蕾期 , 结合中耕除草培土 , 防止倒伏 ,注意不能伤根 ; 现蕾至开花期 , 非切花用途的向日葵分杈 ,一旦发现立即除杈 , 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 , 保证主茎花盘对养分和水分的需要 。

2.2.5 肥水管理 。 向日葵追肥应适时且合理 , 现蕾至开花期 ,追施尿素 150 kg/hm 2 , 沟施或穴施 ; 盛花期 , 根据长势喷施1~2 次 0.2%~0.4% 磷酸二氢钾 。 花盘形成阶段 、 开花期和灌浆期 , 应适时 、 适量灌水 , 尤其遇到干旱应及时灌溉 , 满足向日葵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 。

2.2.6 病虫害防治 。 向日葵常见病虫害有白粉病 、 黑斑病 、盲蝽和红蜘蛛 。 白粉病发病初期 , 叶片出现白色圆形粉状斑 ,扩大后连成一片 , 以后白粉层上又生褐色小点 , 植株生长停止 。 黑斑病发病时 , 叶片生大小不一的深褐色或浅黄色病斑 ,后发展成褐色斑 , 病斑相连成大斑块 , 使叶片变黑枯死 。 发病时可以清除残株 , 同时喷洒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进行防治 。 虫害可用40% 氧化乐果乳油 800 倍液或 73% 克螨特乳油 1 5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

2.2.7 及时收获 。 鲜切花品种在盛开期及时采摘 , 油料品种在籽粒饱满成熟后采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