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诗鬼李贺作“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直至宋朝出现下句

诗鬼李贺作“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直至宋朝出现下句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人用于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诗歌、诗歌,诗与歌是分不开的。

诗歌源于古代人民的劳动时的口号,还有当时的民歌。在《诗经》没有出现的时候,这之前很多诗歌都没有被传下来,直到有人把诗歌总结在一起,就形成了《诗经》,这也是中国当时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鬼李贺作“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直至宋朝出现下句

古代诗歌形式多种多样,有乐府诗歌,唐诗,宋词等等,百花齐放。诗歌在唐朝的时候达到巅峰时期,诗歌虽然只是一种文学体裁,但是他可以使诗人们得到慰藉,诗人内心的情感也可以通过诗歌加以表达。

唐诗,是中华文化史上不可抹灭的一笔。唐朝的诗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可以表达清楚。唐朝的诗歌也是创新的,它也继承了前朝的传统。体现了诗歌的优美。

唐朝诗歌的派别多种多样,呈现百家争鸣的局势。就比方说山水田园诗派,现实诗派,浪漫诗派等等,王维,李白,杜甫又是这些诗派的代表人物。唐朝的诗人,就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几乎每个人都是名流千古的人物。

诗鬼李贺作“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直至宋朝出现下句

今天我们就要说说中唐时期的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诗鬼”李贺。李贺可是可以和李白并驾齐驱的人物。他经历了相对稳定的中唐,也看见了晚唐的凄惨,李贺的诗歌转变的非常大,留下了很多的千古名句 。

李贺对现实的黑暗非常的失望,经常在自己的诗歌中写到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所以后人称他为“诗鬼”。

李贺,从名字里带“李”就可以看出他的不凡,要知道李姓在唐朝可是国姓,普通百姓家是没有人姓李的。李贺,其实是皇族的远亲,只不过家道中落,但李贺对自己有唐朝宗室的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

诗鬼李贺作“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直至宋朝出现下句

李贺自小聪明绝顶,七岁就能做诗。李贺成年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韩愈主持的河南府试,本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有人嫉妒他的才能,放出流言,说他父亲的“晋”与“进”犯冲突,即使有人为他说情,但是谁也不愿意担风险,李贺没有办法只好回家。

没有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的打击非常大。在元和六年的时候,李贺经宗人推荐,终于走上仕途。为官三年,都是小官,怀才不遇的悲愤,加上看见了许多社会的黑暗面,历经了职场的黑暗。

创作了很多的抨击官场,反映现实的诗句。由于升官无望,心中悲愤难以排解,加上妻子的离世,给李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诗鬼李贺作“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直至宋朝出现下句

李贺想要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来排遣自己郁闷的心情,但是体弱的他,不得已只能带着生病的身体,回到昌谷故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那一年他才二十七岁。

李贺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他的诗歌之中,正因为见识了黑暗,才能够更好的鞭挞黑暗。仕途的不顺利,使得李贺在诗歌的造诣越来越深。

李贺就创作过“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个名句。此句的意思是天倘若有情义,也会因为悲伤而衰老。光从意思上就可以感觉到强烈的悲伤情感。也指自然世界的无情法则。

李贺的这个名句,在此后的时间里引来了无数人对句。很多诗人都赞叹李贺优秀的天赋,不乏有一些诗人想要对句。比如“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鬼李贺作“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直至宋朝出现下句

在混乱的晚唐时期,没有人去管这些。直到宋朝时期,一个大才子,石曼卿在酒醉的时候,意外的对出了“月如无恨月长圆”。此句一出,惊为天人,立刻被人们传颂。

在如今的今天,有人说起“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时候,别人立马会说出“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说出这句话,意思是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时间会带着事物不断的向前发展,不同的事物不会永远停留在原点,有新生就会有死亡,这是不变的规律。

诗鬼李贺作“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直至宋朝出现下句

李贺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他的诗更是千古流传的经典。

天妒英才,才是最大的遗憾,在最好的创作年华,离开了人世。可能唯有这样的诗,才能够成为经典,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够得到人们的赞赏与追捧。

【感谢您的阅读,您的关注是我创作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