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2020年,鼠年春節,開局異常艱難。大年夜,許多人奔赴戰場,許多人放棄假期走上防控疫情的火線,更多人宅在家裡看每天的疫情地圖和數據。全國人面色凝重,失去了春節本該有的喜慶祥和、幸福歡樂的顏色。

我們曾經幻想有個很長很長的假期,2020年春節突然實現了,但沒想到是這樣的形式。若干年後再回想起這個春節,你會有什麼感慨?還會記得這群原本跟我們一樣的人,只是讀了跟我們不一樣的專業,然後換了一身白色衣服,就為了他們身後的人去跟病毒搏鬥的人嗎?還會記得從這個國家的四方八方湧向湖北的一車車援助物資嗎?還會記得寒冷的冬天在各個路口、各個村口、各個小區門口24小時值班的人嗎?若干年後,我一定會跟後代講:“2020年的冬春之交,我們放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假,進行了一場戰爭,每個人都是戰士。這場戰爭中,前方有一批人在拼命,後方的人閉門不出,但是,全國人的心,在一起……”

1、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叔叔,抱抱我,我要出去!”武漢某醫院,一個醫生路過一個兒童隔離病房時,那個兩三歲的孩子跑到玻璃牆前伸出雙手,他求抱抱,他要離開這裡,他想爸爸媽媽了。看到這一幕,醫生轉頭就哭了……災難無情,但溫暖無處不在。那天早上,黑龍江援鄂醫療隊的代美薇,接隊友電話讓她打開房門站到門口,她打開房門的剎那,看到隊友們站在各自房間門口,高唱”生日快樂”。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另一個賓館的救援隊身上,隊友們站在門口,祝隊友李沐航生日快樂……

2、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我想像平常那樣去一天班……”那天,我被鳳凰衛視的一段採訪感動得留下眼淚。鳳凰衛視主持人視頻採訪了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鐘鳴是第一批到達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專家之一,他經歷過2003年SARS,2008年汶川地震的緊急救援,這一次又在大年夜趕到了武漢,接手了一個重症病區。鐘鳴說:“這個疾病超出了很多人的認知範圍,在我人生中肯定是難以忘懷的一次,就像2008汶川地震那樣,有非常多印象深刻的永生難忘的東西。疫情初期醫護人員被疫情打得措手不及。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周圍的人、點點滴滴的小故事,都在身邊真情上演,不是大道理,不是電視劇演的那樣,沒有大口號。但是每一天都在這種小的感動之中。”


當主持人問“疫情過了之後,您第一件事情最想做什麼”時,鐘鳴思考了一會,然後平緩地說:“我想去平常地上一天班,我想平常地過一個週末,然後重新體味一下過去的每一天,(之前)我並沒有意識到這麼重要……” 最後,鐘鳴說:“我下次還要回來,我要脫掉口罩回來,自由地呼吸著武漢新鮮的空氣!這是我的想法!”聽到他的話,主持人哽咽了。我看著視頻也流淚了……

3、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媽,我不能送您了,您走好!”還記得這張淳樸的臉以及敦厚的笑容嗎?那天她從隔離病房出來,蹲在走廊吃飯時被別人拍到,一臉嬌羞的樣子。她是火神山醫院護士吳亞玲。11日下午,吳亞玲的母親突發疾病在雲南昆明過世。噩耗傳來,她失聲痛哭,淚如雨下,再也沒有媽了,本打算出了火神山就回家看媽,跟媽說說心裡話,說說有多想她,可是媽媽不辭而別了……想起戰友們還在病房戰鬥,她擦乾眼淚,面向家的方向,給媽三鞠躬,大喊一聲:“媽,我不能送您了,您走好!”然後,轉身走向自己的崗位……


4、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我雖然不認識你們,但我認識你們的衣服!”一個大姐和她18米長的繩子……看到過河南衛視這樣一條報道,平頂山某小區住在6樓的一位大姐,看到樓下那個24小時值班的交巡警執勤點,到了吃飯時,警察們啃涼饅頭、涼鹹菜,於是萌生念頭,給警察做飯。每頓飯做好幾個菜,每頓花色品種都不重樣,做好後用一根18米長的繩子吊到樓下。記者視頻採訪了她。她說:“我給他們送飯,我連一個人也不認識。我就認識他們那一身衣服,他們是警察,我就知道他們在保護我們……” 這是一個大姐樸素心聲。疫情期間,每個人品味寫感動也輸送著感動。

5、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媽媽的味道。一個三歲的孩子,跟正在火神山醫院做護士的媽媽視頻說:“媽媽,我想抱抱你,我都快忘了你身上的味道了……”

6、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暈倒的護士。連續高強度工作七八個小時,走出隔離病房的剎那暈倒在地。我們只看到迅速增長的治癒數據,只期待疫情快些過去,但不知道這批人是怎麼工作的。隔離病房,他們一進去就是四五個小時,無法按時吃飯,尤其不敢喝水。只為節省一套防護服,每人墊著一塊尿不溼……

7、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給電梯消毒的護士。小事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素養。有一段監控視頻讓人感動:一個醫護人員,下電梯前拿出酒精棉球擦拭自己用過的按鍵。特殊時期, 我覺得這不只是職業習慣,還是道德品質……

8、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醫生,能幫我拍張照嗎?”2月11日,一位60歲的男子,借送藥的機會來到隔離病區探望他83歲的父親。他趕到病房時父親剛剛入睡,他不忍心打擾,但又捨不得離開,只能站在病房門口遠遠地望著,眼裡含著淚水。站了一會,他請求身邊的醫生:“能幫我拍張照嗎?我想告訴父親,我來過。”醫生答應了他,拍下兩張照片。10分鐘後,男子臨走時對醫生說:“等老人醒來,麻煩您轉告他,兒子來過了,兒子沒有忘記他,全家老少都在等他回家。”這一刻,醫生的眼淚也在眼眶裡打轉。這個男子深愛他的父親,家人深愛這位老人,可這特殊時期,親人都不能陪伴……

9、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小區門口每天24小時執勤的人。 他們雖然不在戰場,但也在抗疫一線。當大家都蹲在家裡時,他們在前沿站崗放哨。小區裡每一個憑出入證進出的人,每次進出也要在測了體溫後再拿一個登記條,註明幾點幾分進出的。一天下來,登記條就這麼多,可見他們的工作量。而且,冬天的晚上,很冷,他們只有一個簡單的棚子。2019、2020的歲末年初,真是需要每個人銘記。

10、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您彆著急,有我們在!”疫情初期,一位乘坐高鐵的阿姨因為沒買到口罩,只能尷尬地用衣服捂著臉,眼裡充滿驚恐和不安。她怕別人嫌棄,也怕被別人感染。當乘警問阿姨為什麼不戴口罩時,她像犯了錯的孩子,急哭了。乘警掏出了自己的口罩遞給她,並教她戴好。乘警說:“保護好自己的安全最重要,您彆著急,有我們在!”

11、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我很好,不用掛念……”隔離病房裡,那個重症患者示意記者到他床邊。記者走過去後,他一把拉住了記者的手。記者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他已說不出話。問了幾個問題,他都搖頭,當問他“想讓我幫您拍張照片?”他點頭,並把手機遞給了記者。他想給家人發張照片,告訴家人“我很好,不用掛念……”愛是一種牽掛,我再難,哪怕面臨死亡,也要讓你知道我很好、我愛你……

12、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您走好啊,我替親人送您了……”我想象不出一個26歲的女孩子,怎麼能在30分鐘內,給剛離世的老人脫掉身上的衣服,為老人仔細地擦拭完遺體,再用酒精泡過的紗布將口、耳、鼻等身體所有的孔洞堵塞起來,給老人換上衣服,再用專用袋將遺體包裹好,然後在袋子外面標明逝者姓名、性別、年齡等信息,最後含著淚向逝者深深地鞠一躬。她叫賈曉陽,退伍軍人,現在是河南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護士。作為河南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她在武漢市第四醫院隔離區負責消毒,送別了好幾個逝者。每送別一個,她都很認真地給逝者清理身體,她說:“因為家人都不能在身邊,我要讓逝者體面地離開……”

由於新冠病毒過於惡毒,為避免感染,患者住院期間親人不能在身邊,離世後更不能送行,逝者的遺體都由醫護人員料理。看過另一則新聞,也是一個90後護士,她不僅把逝者身體擦得乾乾淨淨,還幫逝者颳了鬍子、梳了頭髮,她說:“親人不在身邊,我就是他的親人。我要讓他有尊嚴、有體面地走。”她料理完逝者的一切後,看到他還沒吃完的車釐子,哇地一聲哭了……

13、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我包一年的家務!”人到齊了,車子就要開動。車外那個小夥子隔著車窗聲嘶力竭地喊了一句:"趙英明,平安回來!你平安回來,我包一年的家務!"妻子要去武漢一線救治病人,他來送行。車子發動時,他對著車窗這樣喊著,眼裡蓄滿淚水。記者問他送誰,他說:"那是我老婆,我希望她平安回來!"你聽,這是不是2020年春天最美的情話?現代人經常叩問愛情的模樣,你看這對老夫妻是不是?

有一對老夫妻均感染了新冠肺炎,住在不同的病房。87歲的老大爺儘管打著吊瓶,每天都要從隔壁病房過來陪老伴,給老伴鼓勁加油。老大娘自己不能吃飯,需要別人喂,但護士喂她不吃,老大爺便一口一口地喂,像哄小孩一樣。大爺眼裡的柔情能融化這個世界,大娘微笑著慢慢咀嚼,很滿足……

14、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我抱抱你好不好?”武漢普愛醫院住著一位老人,她丈夫、妹妹都因新冠肺炎去世,當醫生的兒子也被感染。短短几十天裡,她遭遇了接二連三的打擊,處於崩潰邊緣。入院後,她表情呆滯,神情麻木,幾乎不跟醫護人員交流。那天,溫州醫療隊的胡丹紅醫生查房時,輕輕問了她一句,“我抱抱你好不好?”老人的眼淚瞬間決堤,放聲痛哭。哭完後,老人向陳丹紅深深鞠了一躬,並說了一聲“謝謝”。陳丹紅說,“老人的情緒沒有得到宣洩,她內心的脆弱沒有被看見,一旦讓她感受到有人願意接納自己、幫助自己,瞬間就釋放了內心的情感……”

15、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我的水果給你吃。”山東援鄂護士李穎霞,自己的水果不捨得吃,帶到病房給病人吃。這消息傳出來後,護犢子的山東人坐不住了,立馬送去40噸萊陽梨,讓全體醫護人員吃。 山東人的思維很單純:孩子們在前方打仗,怎麼能讓他們為難……

另一位山東援鄂醫療隊的醫生,進入病區前收到兒子一封信,內容是“明天的我,也是你,我們等你回來。你若有事,我誓必從醫,對病毒報復到底!”看著兒子的信,他淚流滿面。信的結尾,兒子命令老爸帶點武漢熱乾麵回來,兒子說:“吃到熱乾麵,就說明你安全回來了……”

16、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你有什麼事隨時跟我們說。”醫生查房,看到一位大爺不吃不喝,不言不語,醫生過去跟他交談,他說一家四口都住院了,現在生死不明。醫生聽後流著眼淚,哽咽著跟他說:“大爺,都會沒事的,你一定多吃飯,養好身體,這樣才有抵抗力。你有什麼事隨時跟我們說,我們都會幫你。放心吧,你很快就能出院,到時候家人就一塊團聚了……”說著說著,醫生說不下去了,她也不知道這家人還能不能團聚……

17、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嚥下嘔吐物的姑娘。隔離病房內,山東援鄂醫療隊一位95後的小姑娘,胃酸突然反胃,想嘔吐。她不捨得那身隔離服,不能跑出隔離區,只好把嘔吐物又咽回去,反覆了三四次……這一段時間,更多的人像我一樣通過電視圖像和手機文字感受前方醫護人員的辛苦,但究竟多苦多累,我們沒有感同身受。我們只是知道,他們從未退縮。隔離病房那批90後的姑娘們,小時候何曾穿過紙尿褲?可現在她們一穿就是四五個小時……

18、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我知道有任務有艱鉅,但我必須去。”一個90後護士要去武漢一線了,媽媽來送她。記者問這個女孩,“你知道這次任務多艱鉅嗎?”女孩淡定滴回答:“我知道啊,但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的使命。”站在一旁的媽媽一直在流淚,當記者問舍不捨得讓女兒去前線時,她強忍淚水,努力控制著情緒回答記者:“其實家裡都這麼一個寶貝,真的讓他們上前線的時候,心裡真的很不捨。但是,祖國需要,武漢需要,我們家裡人一定支持。作為年輕人應該有家國情懷,但是作為母親,確實真的不捨……”

這次戰爭,外地馳援武漢的4.1萬多醫護人員,一半以上是90後,一個個年輕的護士,一張張稚嫩的臉,在家時爹媽寵著,親人疼著,到了戰場,他們一個人就是一個堅強的碉堡。曾看到這樣一個場面:某省援鄂醫護人員集合起來,馬上就要出發去機場,一對中年夫妻急匆匆跑來,把女兒叫下車,媽媽趕緊從兜裡拿出飯盒,滿滿一飯盒餛飩,爸爸快速掏出湯匙,一口一口地投餵女兒……

19、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謝謝您!”被這張照片感動過嗎?一個三歲的孩子,這深深的一躬,讓多少人眼圈發紅,而護士曹玲玲這深深的還躬,又讓多少人忍著的眼淚流下來……這個孩子叫澤澤。照顧他的護士曹玲玲說,他剛來醫院時,看到白大褂就哭,拒絕檢查和輸液。護士們一次次安慰他,誇他乖,誇他帥,慢慢地與他建立起信任,從此他不再害怕,配合治療,還喊曹玲玲“護士媽媽”。住院期間,護理人員24小時照顧這個小病人,很快,他各項指標恢復正常。22日下午,澤澤和幾位患者一起出院,爺爺奶奶帶著澤澤在住院部門口等爸爸媽媽來接,曹玲玲也來送他。曹玲玲說:“當時天氣很好,我帶著孩子在門口玩了一會兒,爺爺和澤澤說,‘護士媽媽照顧你辛苦了,你要謝謝她’,然後孩子突然朝我鞠躬,說‘謝謝護士媽媽’。”看到這一幕,曹玲玲立即還禮,恰巧有同事在拍照,於是有了這幅照片……

20、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請你先不要說,我受不了!”隔離病房的護士劉錦鳳,那天給一個患者家人打電話,想告訴家人給病人送點生活用品來,她剛介紹完自己,電話那頭一個女性就哇的一聲哭了,一邊哭一邊說:“你先別說,我心臟受不了。求求你不要告訴我不好的消息,我真的受不了……”

病人家屬的話讓劉錦鳳護士哭了。她說:“在這個特殊時期,多少病人家屬盼望病房傳來親人的消息,但又不敢接醫護人員的電話。他們怕按下接通鍵,聽到的是噩耗。”從那以後,劉錦鳳再給病人家屬打電話,都是笑著,顯得很輕鬆、很從容……

21、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高規格禮遇。山東第一批援鄂醫療隊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抵達武漢,是最先進入災區的國家醫療隊之一,到今天整整工作了31天。2月25日,他們赴湖北羅田三里畈溫泉養生酒店休整6天,養精蓄銳,以利再戰。一路上警車開道,官員護送,到達酒店後受到列隊歡迎。湖北人民的熱情,不僅是對山東醫療隊的感激,也是對白衣戰士的敬重。他們表達的,正是全國人民的心情……

22、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偶遇的夫妻。2月4日,紹興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的一對夫妻,多日未見,那天偶然在醫院走廊相遇,妻子最先認出了丈夫,叫住了他。 丈夫也聽出了妻子的聲音,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彼此都控制著淚水,不然護目鏡就會起霧。短暫交流後,互相整理了一下防護服,各自又要投入工作。妻子轉身走出去很遠了,丈夫又大聲喊住她,並且跑過去,再次給妻子整理一遍防護服……

23、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隔著玻璃的擁抱。母女倆都在武漢一線救治病人,25天沒見面了。那天媽媽路過女兒所在病區,看到女兒正專心填寫病例,媽媽敲了敲門,女兒跑過來,母女倆就這樣隔著玻璃相處一分鐘,互相安慰,互相鼓勵,眼裡蓄滿淚水。為了更多人,多少家庭做出了犧牲。平時我們覺得醫生或護士只是他們的職業,大事臨頭我們才知道,這不僅僅是職業,還是責任,還是擔當,還是家國情懷……


24、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師傅,您吃完飯再走。”一位志願者開著大貨車往武漢運送援助物資,路過宜昌,當收費站執勤人員得知他一天沒吃飯時,快速拿出自己的盒飯,跟他說:“師傅,您吃完飯再走。”“我們是一家人”,這句話平時品不出什麼味道,但國難當前時,這句話處處得到體現。沒錯,我們是一家人!

25、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我就是你老婆!”1月22日,武漢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劉興華和楊倩的一次夫妻對話,一夜之間刷爆微信圈。當事人披露了事情的原委:那天上午,劉興華醫生因身體不適,主任強令他回家休息。閒不住又疼老婆的他,當天中午輸完液就去醫院給堅守崗位的老婆送飯,到達後發現忘記帶醫院門禁卡,只好站在隔離門外大喊老婆的名字,楊倩聽到後趕緊出來開門,但她穿著隔離服,劉興華沒認出來,於是有了下面的對話:

劉興華:“我是本院的。”

楊倩:”我知道。”

劉興華:"我是來給我老婆送飯的。"

楊倩:"我就是你老婆!"

這一時期,前線上那些穿著隔離衣、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口罩的醫護人員,我們只看到他們堅強的身影和不屈的目光,但不知道他們長得什麼樣子,縱然夫妻面對面也難以辨認。有個危重患者轉到普通病房後,一直不捨得洗手,因為他的手心裡寫著一串名字。他說:“我認不出他們誰是誰,只能把他們防護服背後寫著的名字記下來,他們是我的救命恩人……”是的,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只知道他們是白衣戰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整個民族構築起一道防火牆……

26、


整理26張照片26個故事,只為若干年後還記得淚水浸泡過的感動

用盆吃飯的孩子。看著這個狼吞虎嚥的護士,你有沒有心酸?搶救病人,有時候十幾個小時不能吃一頓飯。這個孩子從ICU出來後,直接端起盆子吃飯……

青山綠水,藍天白雲,有多麼美麗就有多麼堅強,有多少柔軟就有多麼剛強。明媚的臉本來與漂亮、青春、愛和幸福相關,如今卻佈滿汗水和傷痕。汗水和傷痕背後,是昇華了的愛和家。她們說:“這點苦算什麼,我們必須打贏這一仗!就算我倒下,我的戰友會跟上!”

我們要記住這些人,民族要記住這些人。我們的風平浪靜,就是他們的衣冠凋零;我們的從容淡定,就是他們的赤膊衝鋒,我們的闔家團圓,就是他們的血淚交融。等春天來了,等疫情過去,我們摘下口罩,讓我們給全體醫護人員鞠個躬,給挺立在防控一線的全體公職人員敬杯酒,他們辛苦了,真的辛苦了。也給自己敬杯酒,在這場戰役中,我們表現得都不錯。慶幸我們生在這樣的國,災難面前有靠山,不焦慮,不懼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