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河南汝州《风神说》‖秀岩山人 (原注:载林志)

風神說1 秀岩山人

(原注:載林志)

河南汝州《风神说》‖秀岩山人 (原注:载林志)

图:汝州风穴寺

《风神说》一篇,载清乾隆《汝州续志·艺文》。历史演变,沧海桑田,该志惟称作者曰“秀岩山人”,文章“載‘林志’”,一时竟不知作者为何朝何代之人,真实姓名并事迹若何?考稽起来,煞是困难,仅能略作探寻,莫敢为之定。又,纵览通篇,皆以《庄子》《易经》《诗经》等为典,颇蹉踬于句读释读。勉力为之,聊作汝州地域文化并凤穴寺文化研究者参。

庚子年二月,汝州杨占营谨识于抗拒“武汉冠毒”蜗居日

河南汝州《风神说》‖秀岩山人 (原注:载林志)

图:龙山风穴洞

秀岩山人2逃名海嶽,避地嵩少之陽曰箕山者,葢即巢許掛瓢之箕頴也,因逸其名姓,自號箕山處士。環山素封,五日一風,十日一雨。客有問於處士者,曰:“雨從箕山來,何謂也?”處士為之三顧而長嘯,曰:“子欲窮箕之說乎?吾將語子。”

河南汝州《风神说》‖秀岩山人 (原注:载林志)

夫在天之象,固在地之形也。今汝雒為天地之中,處鎮星3之位,崧高維嶽,峻極於天,鼎峙中央,是曰中嶽,故周公臬圭測景,立䑓制以中央4。《爾雅》曰:“北戴斗極為崆峒。”天中㵳泬,空空洞洞,一無所有,名曰崆峒。今嵩南之山,以崆峒名者,應其象地之中耳。廣成子居千二百年,而軒轅問道於其處者是也。若箕之為星,司天之象,其象為巽,為中女,封家十八姨侍焉5。其神曰風伯,又曰箕星,好风。然巽二6起風,爰從地始,清傳天籟,節調八音,天地之使,陰陽之怒也。《易》曰:“利有攸往,申命行事。”7關王者之聲教焉。莊子稱“大塊之噫氣”,管輅謂“少女之㣲風” 8。

河南汝州《风神说》‖秀岩山人 (原注:载林志)

是以箕形為山,其東有穴,風之自也。未起而先聲,竅而出之,則為八方之氣9,曰炎風、滔風、熏風、巨風、淒風、飂風、厲風、寒風,生於地中而升,積小以高大,進於山上而漸得位,以正邦行於地上。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為君子之德,疾於偃草,命太史陳以詩,保章氏10察其和,十二辰協其律,小人之音為亂亡之風,君子之音為治安之風11,漻漻乎廣莫之野,徐徐于于乎清明之鄉。冀其明庶,拉朽吹枯,妬其不周,飛沙拔樹12,復仰藉神明之休以主張,是爰廟以尊之,象以奉之,犧牲苾芬13以薦之。箕之陽有穴,穴之前有廟,廟有祀,所繇來爾。

河南汝州《风神说》‖秀岩山人 (原注:载林志)

儼其神,史巫紛若14,主其禋祀,有孚顒若,巽之時義,若斯乎。至夫㣲風到樹,陽鳥和鳴15,玄雲四集而雨施,品物流行16,其從箕山而來者,吁咈之由徵乎!神之格思17,享祀豐潔,播教徵仁,吹彙風動,醸太和之元氣,追沕穆18之皇風,際會龍虎,飛塵夢兆19,入七絃而解慍,隨八使20而巡行,深猛士之歌,乗萬里之浪,江陵滅火,海宇同風,風之神,其神矣哉,神之靈,其靈矣哉。勿謂飛廉之力迅非兆祥也,何虞承風者亶不聰21。客視而笑,曰:“今而後,知箕星之象箕山之形矣,併知箕潁之清風矣。”處士曰:“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如之何22?吾其處於箕!吾其處於箕。”

河南汝州《风神说》‖秀岩山人 (原注:载林志)


【注释】:

1、風神說:说为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广雅·释诂二》“说,论也。”《说文解字》:“说,释也。”風神說,即关于风神的讨论、议论。2、秀岩山人:按本文题下所注“秀岩山人 載‘林志’”一语,是说该文的作者是“秀岩山人”,文章来源于 “林志”。所谓“林志”,乃指清顺治年间汝州知州林中宝所纂之《汝州志》(已佚)。文章即无注作者真实姓名、何朝何代人士,是以给确定其创作年代增加了困难。查百度,见有宋刘克庄《挽李秀岩二首》,曰:“耆旧凋零尚秀岩,可堪华表揭新衔。甘泉颂就抛荷橐,宝苑方收入枕函。宿昔山人来少室,暮年太史滞周南。嗟余去速公归晚,不得埋腰立雪参。”其中“宿昔山人来少室,暮年太史滞周南”一联,不仅点明“李秀岩”与嵩山、汝州有染,更证实 “李秀岩”有“秀岩山人”之号。然不知“李秀岩”真名之为何?百度显示:李心传(1166-1243),字微之,又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宝五乡四颗村)人,南宋大臣、史学家,早年科举失利,绝意仕途,闭门著书,晚年受宋理宗起用为史馆校勘,专修《中兴四朝帝纪》,后官至工部侍郎,因言去职。有著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查《宋史》,卷四百三十八有《李心传传》,惜不载其有嵩少隐逸之经历。依此,“ 李心传”果然可称“秀岩山人”,然又不知其与“刘克庄”可否为同时期人。又查,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 ),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吏部侍郎刘弥正之子,福建省莆田市人 。南宋豪放派诗人。若此,刘克庄诗中的“李秀岩”即“李心传”,毋庸多疑也。又有明代李言恭(1541-1599)字惟寅者,号青莲居士,又号秀岩山人。南直隶凤阳府盱眙(今属江苏)人。明开国功臣李文忠八世孙,万历三年袭爵临淮侯,守备南京,累官知太保总督京营戎政,万历二十七年卒。故关于《風神說》一文的作者,尚待深入考究,虽然,宋代李心传嫌疑为大。 3、镇星:即土星。 我国古代以为土星每二十八年运行一周天,好像每年坐镇二十八宿中的一宿,故名。《文子·精诚》:“四时失政,镇星摇荡。”《史记·天官书》:“太岁在甲寅,镇星在东壁。”《旧唐书·代宗纪》:“壬戌夜,月晕南北河、东井,镇星入舆鬼,久之方散。”《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镇星行至角亢。” 胡三省 注:“镇星,土星也。”镇星又称土德星君、土神,全称中央土德地侯镇星星君。中国民间信仰之一,源于古代中国人民对星辰的自然崇拜。北宋皇祐间抱腹山人杨在《还丹众仙论》曰:“镇星者,土也,受火土宿之。” 宋李思聪《洞渊集》卷七曰:“中央土德星君,黄帝之子,其精下降为灵星之神,光照十二万里,径五十里,二十九年一周天。星君戴星冠,蹑朱履,衣黄霞鹤寿之衣,执玉简悬七星宝剑,垂白玉环佩。管人间兆庶形踝虫蚁之类,雾露虹虹之属,土宿主信侯万物之事。” 唐宋间佚名作者之《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详述五星之职掌,称中央土德星君“主四时广育万类,成功不愆。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忧塞刑律之厄,宜弘善以迎之”。4、故周公臬圭測景,立䑓制以中央:此句言指周公姬旦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所筑之測景也,其迹仍存。5、箕之為星,司天之象,其象為巽,為中女,封家十八姨侍焉:关于“箕之為星,司天之象”,指天宿箕星而言。箕星,即箕宿。属水,为豹。中国神话和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之一,为东方最后一宿,为龙尾摆动所引发之旋风。箕宿好风,毕宿好雨,古人认为月亮经过箕星时风多,经过毕星时雨多。《尚书·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 《风俗通义》:“风师者箕星也。箕主簸扬,能致风气,故称箕伯。” 东汉蔡邕《独断》:“风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风。”中国古代的风神崇拜起源较早。《周礼·大宗伯》:“以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郑玄注:“风师,箕也。”意为“月离于箕,风扬沙,故知风师其也。”另外,楚地亦有称风伯为飞廉的。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晋灼注:“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高诱注:“蜚廉,兽名,长毛有翼。”此当以动物为风神。唐宋以后,风伯曾作“风姨”、“封姨”和“风后”,即风神作为女神。但以箕星作风伯之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关于“其象為巽,為中女”之说,出自《易经》。《易经·说卦传》:“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 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 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注:男女,指卦中一阴一阳之爻而言。关于“封家十八姨”,亦作“ 封夷 ”。古时神话传说中的风神。亦称“封家姨”、“十八姨”、“封十八姨 ”。典出《太平广记》卷四百一十六《草木十一•花卉怪•崔玄微》。6、巽二:古时传说中的风神名。《易·说卦》:“巽为本,为风。”后因借巽为名。 《太平廣記》卷四百四十一《畜獸八·雜獸·蕭志忠》:“若祈滕六降雪,巽二起風,即不復遊獵矣。” 注:滕六,雪神名。唐牛僧孺 《幽怪录·滕六降雪巽二起风》:“若令滕六降雪, 巽二起风,不復游猎矣。”此两则,当为“巽二”之典出。宋范成大《正月六日风雪大作》诗:“滕六无端巽二痴,翻天作恶破春迟。”《西游记》第四五回:“慌得那风婆婆捻住布袋, 巽二郎箚住口绳。” 7、《易》曰:“利有攸往,申命行事。”:《易经》:“《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其意为, 《象辞》说:本卦为巽卦相迭而成,巽为风,因而长风相随,吹拂不断,是巽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长吹不断的风,从而不断地申明教义,反复地颁行政令,灌输纲常大义。8、管輅謂“少女之㣲風”:管辂(209年-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丞。北宋时被追封为平原子。管辂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三国志•方技》中有《管辂传》。宋髙似孫《緯略·卷一·少女風》:“劉孝威《雨詩》:‘雷舒長男氣,枝揺少女風。’《管輅别傳》曰:‘輅過清河太守,時天旱,輅曰:今夕當雨時,樹中已有少女㣲風,又有隂鳥和鳴,又少男風起,衆鳥亂翔,其應至矣。湏㬰風雲興,������氣四合,大雨注傾。《易》曰: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又曰:兊,為少女。” 9、八方之氣:即八方之风,省称八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陆德明 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閶闔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10、保章氏: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理天文星历,观测其变异而测吉凶。《周礼·春官·保章氏》: “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现象。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凡此五物者,以诏救政,访序事。”11、小人之音為亂亡之風,君子之音為治安之風:小人,指庶民,也指学见浅狭或卑鄙的人。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亂亡之風”与“治安之風”当出于孔子。汉刘向《说苑•卷十九•修文》载:子路鼓瑟有北鄙之声,孔子闻之曰:“信矣,由之不才也!”冉有侍,孔子曰:“求来,尔奚不谓由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为中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故君子执中以为本,务生以为基,故其音温和而居中,以象生育之气也。忧哀悲痛之感不加乎心,暴厉淫荒之动不在乎体,夫然者,乃治存之风,安乐之为也。彼小人则不然,执末以论本,务刚以为基,故其音湫厉而微末,以象杀伐之气。和节中正之感不加乎心,温俨恭庄之动不存乎体,夫杀者乃乱亡之风,奔北之为也。昔舜造南风之声,其兴也勃焉,至今王公述无不释;纣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至今王公以为笑。彼舜以匹夫,积正合仁,履中行善,而卒以兴,纣以天子,好慢淫荒,刚厉暴贼,而卒以灭。今由也匹夫之徒,布衣之丑也,既无意乎先王之制,而又有亡国之声,岂能保七尺之身哉?”冉有以告子路,子路曰:“由之罪也!小人不能,耳陷而入于斯。宜矣,夫子之言也!”遂自悔,不食七日而骨立焉,孔子曰:“由之改过矣。” 12、冀其明庶,拉朽吹枯,妬其不周,飛沙拔樹:明庶:即明庶风。指东风。《淮南子·天文训》:“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条风至四十五日,明庶风至;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史记·律书》:“明庶风,居东方。明庶者,明众物尽出也。”《易纬通卦验》:“春分明庶风至。”亦省作“明庶”。《国语·周语下》:“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 三国吴韦昭注:“正东曰震,为竹,为明庶。” 明文徵明《进春朝贺》诗:“气转苍龙当法驾,风回明庶动宸斿。” 不周,即西北风。13、犧牲苾芬:犧牲(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书·泰誓上》:“牺牲粢盛,既于凶盗。”《周礼·地官·牧人》:“凡祭祀,共其牺牲。”郑玄注:“牺牲,毛羽完具也。”《国语·周语上》:“使太宰以祝、史帅 狸姓 ,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无有祈也。”韦昭注:“纯色曰牺。”《汉书·礼乐志》:“河龙供鲤醇牺牲。”颜师古注:“醇谓色不杂也。牺牲,牛羊全体者也。”《后汉书·鲁恭传》:“《月令》, 周世所造,而所据皆夏之时也,其变者唯正朔、服色、牺牲、徽号、器械而已。” 苾芬,其义有二,一犹芬芳。本指祭品的馨香。《诗·小雅·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饮食。”二指代祭品。《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乃敢擅损牺牲,不备苾芬。” 宋王钦若《翊圣保德真君传》:“太平宫神,受命上穹,降灵下土,苾芬致荐。”14、史巫纷若:《易经·巽》“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巽,俯顺,俯卧。史、巫,祝史和巫觋。古代司祭祀、事鬼神的人。祝史司祭,巫以降神,祓除不祥。孔颖达疏: “史,谓祝史;巫,谓巫觋;并是接事鬼神之人也。” 高亨说:“纷,疑借为衅。衅是一种巫术,用牲血涂人身或器物等,以驱逐鬼魅,清除不祥。” 纷若,纷杂混乱的样子,若,形容词词尾。得中,此以九二爻象、爻位为据,九二阳爻居下卦中位,是得中其位。在此处喻人病情有好转之兆。《汉书·地理志下》:“好祭祀,用史巫。”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史巫大概是执掌当时教育的……当时的教育不消说只是教人迷信。”15、㣲風到樹,陽鳥和鳴:㣲風,和熙的风,多指初春的东南风。到樹,吹拂到树上。陽鳥和鳴:阳鸟,义项较多。①指鸿雁之类候鸟。《书·禹贡》:“彭蠡既猪,阳鸟攸居。” 孔传:“随阳之鸟,鸿鴈之属。”孔颖达疏:“此鸟南北与日进退,随阳之鸟,故称阳鸟。”②指鹤。《说郛》卷十五引南朝宋浮丘公《相鹤经》:“鹤者阳鸟也,而游于阴,因金气依火精以自养。”③指太阳。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名。张协《七命》:“阳乌为之顿羽,夸父为之投策。” 和鳴,互相应和而鸣。《诗·周颂·有瞽》:“喤喤厥声,肃雝和鸣。”16、品物流行:品物,万物。流,赋予。《易·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17、格思:格,来,到。思,语助词。《诗•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毛传:“格,至也。” 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三灵格思,百神咸秩。”18、沕穆:深微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司马贞索隐:“沕穆,深微之貌。”张守节正义:“沕音勿。”唐李白《明堂赋》:“淳风沕穆,鸿恩滂洋。”明宋濂《黄文献公祠堂碑》:“阳乌高骞耸觚棱,庭宇沕穆森巨楹。”雷昭性《名说》:“盖在疏仡,循蜚之上世,睢盱其俗,沕穆其天,各安其澹泊,各循其食游,而无有争竞攘夺之是非存焉。”19、飛塵夢兆:飛塵,喻轻微的事物。夢兆,梦中所预示的征兆。《晋书·挚虞传》:“河滨山岩,岂或有怀道钓筑而未感於梦兆者乎?”20、八使:此处指风神派往八方的八个使节。具体名称待考。21、承風者亶不聰承风:承風者,承迎风之吹拂者。借喻得风之惠者。亶,读音dǎn。实在,诚然,信然。《尔雅》:“亶,信也。又,诚也。”《诗·大雅·板》:“不实于亶。” 不聰,不聪敏。《诗经·祈父》:“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祈父,周代掌兵的官员,即大司马。22、如之何: 怎么,为什么。《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孟子·梁惠王上》:“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礼记·檀弓上》:“子柳曰:'如之何其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不可。'”明高攀龙 《答袁节寰(袁可立)中丞书》:“事穷则变,变则通,如之何坐而待毙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