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老子的“無為”與孔子的“中庸”是否有相似之處?

朱八戒CC


孔子為政以人道,老子為政以天道。孔子生活在禮崩樂壞的時代,試圖通過“禮”的方式達到仁,要求為官者施仁政,推賢人以教化百姓,描繪的是人的理想高度,主要面向普通士大夫等社會精英;而老子通過對“道”的研究,要求統治者尊天道,施德政以守成,以無為而無不為,推動人與社會自然發展,描繪的是社會的理想藍圖,主要面向是天子、王侯等至尊強者。二者分別適用於不同方面,儒中有道家的思想,道中有儒家的主張,其關係是辯證統一的。對當今領導幹部的啟示是創業用儒家思想,以人道由弱變強;守成用道家思想,以天道用柔弱勝剛強。

以孔子為聖的儒家和以老子為尊的道家都有著自己的為政思想和處世智慧,以至於形成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影響的兩大思想學派,儒家以積極進取以實現修齊治平的普世價值,奮發有為以追求內聖外王的終極目標而激勵著中華民族,尤其是吸引士大夫階層、知識分子們不畏艱難入世為政、封侯拜相,實現自身的理想抱負;而道家往往以消極避世,追求清靜無為而為人所詬病,然而其灑脫自然又常常成為眾多懷才不遇的失意讀書人們慰藉受傷心靈的治癒系良藥。經典歷經千年的解讀,世人對兩家的看法或多或少存在誤解。追根溯源,讓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品讀兩大哲人的原始思想著作《論語》和《道德經》,是從中比較孔、老兩人的為政思想,以期獲得適用於當今的啟示。

一. 對“為政”的理解

人們普遍認為“為政”指的是“治理國家與執掌國政”《詩經·小雅·節南山》“不自為政,卒勞百姓”說的是(君王)親臨政務。孔子對為政的理解在《論語·為政》中有明確解釋,“政者,正也”、“‘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為政即是正人,把“孝”和“友”做好就是為政,而“正人先正己”主要意思指治理國家、處理政務需要首先端正自己的德行,方能以德治國、教化百姓。老子對為政雖沒有明確的闡釋,但是其為政思想一直貫穿整個《道德經》,從老子的治國思想不難看出,老子的為道就是為政,為政是為道的一個方面。孔子曾問禮於老子,老子作為孔子的一個老師,其 “道”的思想必然對孔子的思想產生影響,接下來從儒家為政主張中的道家思想來比較孔子和老子的為政思想,試圖看到二者之間的辯證統一。

二. 為政思想比較

孔子的“無為”與老子的“中庸”。

無為並非老子專屬,孔子在《論語·為政》中“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君子不器”、“(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行”、“君子周而不比”以及“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首次提出中庸思想,強調執兩用中,對為政者提出了要求,在孔子看來,為政的人選至少是君子,再上則是聖人,強調君子為政,不為不義之事,不為小人之事,不為極端之事。在子張學幹祿一章,學做官為政大概是孔子最拿手的了,猶告誡為政者多聞多見,慎言慎行,可見孔子也有無為思想,只不過老子無為有違天道的事,而孔子無為有揹人道之事;

中庸也並非孔子獨有,天道中也蘊含類似道理,物極必反。老子在《道德經》中為政的人多是王侯,再上則是聖人、天下王,對象的不同往往為政的方法不同;老子多次提到事物到極端後往往將相互轉換的規律,難易、強弱、大小、有無等皆是如此,不難知道,當一個人成功到達極點也必將走到其反面,所以老子的“聖人“要想常為聖人必須做到為而不恃,功成弗居。身為權力最高點的統治者面對其下的個人是強者,面對下面的所有人是弱者,要想達到平衡一定要以弱者處事,為政亦然;強而趨弱,這又怎麼不是中庸呢?只不過孔子的中庸是人的中庸,老子的中庸是萬物規律即道的中庸罷了。

孔子的“自然”強調民眾對政令的心理認同和身份等級合乎禮的各得其所。

孔子通過對兩種治國為政方法的比較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指出行政、刑法難以使民眾從心理上認同政策。如季康子提出“殺無道,以就有道”這樣的為政措施時,孔子答道: “子為政,焉用殺?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風,必偃”( 《論語·顏淵》) 在孔子看來,“殺無道”這樣具體的為政措施正是前面所謂的“齊之以刑”,不能夠從根本上成就一個有德的社會。又如對統治者地位的看法,“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和老子的“太上,下知有之…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強調百姓對政令真正的心理認同,而不是靠殺伐刑戮使民畏而從之,遵循百姓本意,使從之自然而然的政令才是好的政策。

講自然而然不免要說“各得其所”,老子常為人所批判的政治烏托邦“小國寡民”不過是讓百姓各得其所,我們從下文“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可以看出,老子的各得其所是目的;而孔子講的各得其所既是目的更是方法。如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得其所;季康子問民敬、忠、勸,孔子答“臨之以莊,民敬;孝慈,民忠;舉善而教不能,民則勸”這裡面強調禮,然而禮的目的是維護等級尊卑秩序,就是各得其所;“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說的則是為政時要安分守己,各司其職,上下級間不要越權,平級不同分工不要越權。

孔子的“愚民”重在誠信,老子的“愚民”強調去機巧、絕民智。

孔子指明詩經的評選標準“思無邪”不作假,強調國與國之間、民與民之間的誠信,反對虛偽;又如子貢問政“足食,足兵,民信”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強調為政者當取信於民,這是君與民的誠信;而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後句與老子看法類似;“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這其實是老子對為政的統治者提出的目標,即“愚民”;但老子之“愚”遠不止此,在“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中對統治者提出去機巧的要求,即“愚己”。

類似儒道相通的例子還有很多,再比如《論語》中哀公問有若“百姓足與君足”君富民富的辯證關係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這種無私為大私、身後而身先內涵相同。

三. 對當今的啟示

孔子的為政思想以仁為體,以禮為用,中庸既是其核心思想,也是其最重要的方法論;做事講求人性,人心,人情,“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處處體現仁,為政用的是人道;同樣,老子以道為體,以德為用,自然無為既是其核心思想,也是其重要的方法論;從日常生活中尊道,從道,用道,“治大國若烹小鮮”,不折騰,處處體現道的玄妙,為政用的是天道。當今的從政者應當汲取儒道兩家之智慧,天道人道適時而用,才能為善政,為長久政。






林暮風清


無為和中庸,貌似有些相同之處,但其實不同。

無為在講出世的思想,中庸在說入世的態度。

無為是道家順其自然的思想,無為而治,不爭而天下莫與能爭。

中庸表面看似不上不下,頗似無為,實際是在為。只不過把為的尺度範圍掌握的更得當。

兩個詞代表了兩家的主旨思想,千百年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出世學道,入世學儒。正是無為和中庸的具體體現。

看看下圖:

一個老頭,騎著牛走了,世外高人,逍遙而去,什麼也不幹,無為;

另一個老頭,雙手合於胸前,恭恭敬敬,處事謹慎,誰都不得罪,中庸。[呲牙]




維摩居主人


你好,我是胡不喜。

一,這兩種思想都屬於適度理念。

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而老子強調的“無為而治”,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妄為,與儒家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有異曲同工之妙,提醒君王應遵循客觀規律,減少對國家對社會對自然的過度干預。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庸也》意為作為道德的中庸,它是至高無上的了。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

子曰:“師也過,商也及。”

曰:“然則師愈與?”

子曰:“過猶不及。”

此處在子張與子夏的論述中,孔子認為子張太激進,子夏太保守,從而得出“過猶不及”,

由此可見中庸之道並不是指折中主義,而是適度思想的表現。

綜上所述,老子的無為而治強調“無為無不為”,反對過度干預社會;而孔子的中庸之道也認為“過猶不及”,兩種思想在某種意義上同屬適度之道。

二,兩者的治國目的是一致的

老子提出無為思想的時候正值周朝衰微,諸侯爭霸,戰亂四起,民不聊生。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也是戰爭不斷。

儒家以天下興亡為己任,老子也提出過許多治國思想。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皆對後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無論是“無為”還是“中庸”,二者都是為了治國安康。


胡不喜


老子無為其實就是所為有所不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 ,而孔子中庸之道是一種立場,首先考慮是大家,然後才是小家。二者之間並不是相似也不是對立而是平行,對事我們可以無為而治,對人我們要中庸。人事本身是分不開,也是相併行。



長青開店日記


我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與孔子中庸思想是有相似之處的。

先看看兩種思想的出處和主張:

1.老子的無為出自老子《道德經》“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說的是人要遵循自然之理,順應自然的運行,不必去幹預自然的運行,不做不必的事。

2.孔子的中庸出自《論語•雍也第六》“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為“適中”,講求“不偏不倚,無過無不過”,凡事恰到好處,就是中庸之道。

再看下兩者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1.無為是一種境界,即我無為而萬物自化,中庸也是一種境界,就是不走極端;不唱高調。兩者有其共同的目標,只是一個從從否定的方面給予警示,一個則從積極有為的角度提倡。

2.無為並不是什麼也不做的絕對的空無,而是否定毫無原則的妄為,而中庸要求無過與不及,做到恰當適宜、恰到好處;無為與中庸都反對無原則的行事,注重順應萬物本性。

無為作為一種手段,其目的也是為達到“無為而治”,中庸本身而言是一種境界,但從整個儒家思想來看它又是達到無為而治的一種手段;二者可謂殊途同歸。





博仁書畫


老子的無為。不是說沒有作為,不去作為。是把之前能想到的缺陷,能想到發生的意外,都做了預防。

再放手讓它自然生長。好像大地生長萬物一樣。大地提供了土壤養分,還有水分之類的。萬物再自由生長。

無為是一個很高級的詞。

孔子的中庸之道。我認為是平衡了利害關係,而選擇了一個合適的處理方法。不是大家想的耍滑頭,左右逢源。有點像我們說的雙贏模式,我們可以找到一種解決辦法,你也得利,我也得利,第3種方式。事情一般都沒有我們想象的難,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容易,只有去做了才知道。勇敢的去嘗試也是一種中庸。

我感覺無為和中庸是兩種做事或者處理的辦法,沒有相似之處。





夏飛讀書


老子講的無為/無不為與孔子講的中庸\\反中庸,《易經》講的陰與陽,《黃帝內經》講負陰抱陽,它們之間是道不同,不相為謀,都在講道德,卻所講的道德各不同,正如老子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都在一條縱向線上,而層次高低不同,故認知不同,道亦不同,形象的比喻尤如樓梯的臺階一樣,都是在講一條縱向道德,但所站的臺階層次高低不一樣,我們必須要“求大同而存小異"的來認知理解,故老子又說:萬物生於有,有名萬物之母,有生於無,無名天地之始,即萬物之道德,生有之道德,生無之道德,自然之道德,在一縱向線軸上卻層次高低各不同,其形象尤如小孩子吃的糖葫蘆,老子把它又詳解說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它們之間粗大看是相似,實則細小看又各不同的,《黃帝內經》以治病為主,講的是中和之道德,即負陰抱陽衝氣以為和。《易經》講的是中正之道德,孔子講的是中平之道德,老子講的是中人之道德,人在天地之間,老子講的守中就是守天地之間的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又分:有為之守中,無為之守靜,無不為之守一,三個階層次:即萬物守中是有為,生有守靜是無為,生無守一是無不為,老子所講的道德分三階層次(萬物,生有,生無),五個步驟(法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易經》講中正之道德就是不偏左不偏右的不偏不倚之道德,孔子講的是中平之道德,就是高者抑之,下者舉之,知止者不殆也,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知足者不辱也,《黃帝內經》講的中和之道德就是負陰抱陽衝氣以為和,陽勝則陽病,陰勝則陽病,陰陽之更勝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是謂寒熱之病,欲治病者,熱則寒之,寒則熱之,這說的是寒熱之病治(即寒熱溫涼,反從其病治,陰陽之氣)。陽盛則陰虛為病,陰盛則陽虛為病,正虛則補之,邪盛則瀉之,這說的是虛實之病治(即寒熱溫涼,衰之以屬也,以補虛為首主,瀉邪為輔次,高下之理)。陽盛則外熱,陽虛則外寒,陰盛則內寒,陰虛則內熱,這說的是表裡之病治(即寒熱溫涼,盛衰之用也,太少之異),


養生男人699


“無為”是到道家文化。

遵循萬物的自然趨勢而來,不爭,就是無為。也是道家的執一、貞一、守一思想。無為的境界是以順其和,一切順其自然,不爭不搶,謙卑的修行自己即是無為。

“中庸”是儒家文化。

孔夫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持之以恆,不要頻繁換目標,不能沒有主張。這裡“中”有中正,平和之意,做事情,只有中正,平和才能長久,才能健康發展。且“庸”有“用”之意,告訴人們,要有一技之長,做一位有用之人。

學生不才,只能回答到這兒了,請原諒!




小張老師


“無為”不是“中庸”,但老子也講“中庸”,就是“守中”,不要做過頭事。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虛而不淈(hù),動而俞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TonyDeng


無為而治和中庸之道是我們工作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話題,所包含的思想也成為很多人的處世準則,然而對它們的理解不同,對人們的行為影響差異就會很大。

如果把無為理解為什麼也不做,顯然是消極的,也是不對的,這種理解跟聽天命沒有分別。如果把無為理解為不去刻意作為,而是順應事物的發展規律,這樣的理解更加貼合道的思想。在一個單位裡,如果大的方針策略已經確定,領導沒必要處處指手畫腳,更不要搞新官上任三把火,原本好好的發展形勢,因為某個人的非理性作為思想,而被打亂節奏,甚至是事與願違。

至於中庸,也是各有各的理解。如果理解為做什麼都不偏不倚,做老好人,顯然會帶來消極的思想和結果。如果一個單位一直是一團和氣,沒有好壞之分,沒有高下之別,還怎麼鼓勵先進,摒棄落後,單位還如何發展?如果把中庸理解為不偏執,這種理解就可以更好地體現出道的思想。現實工作生活中,物極必反、過猶不及的事情太多了,如果一個人思想偏執,很可能會做出出格的事,對個人對家庭對單位都是一種非常大的隱患。

由此可見,無為和中庸的相似之處是,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辦事,因為這種思想對社會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