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花父母的钱有负罪感的子女,是知恩图报的人,对此你怎么看?

农在天涯


对于花父母的钱有负罪感的子女,是知恩图报的人,我个人是赞同这个说法的。

01

因为我是农村家庭的孩子,在我生活的周围大多数都是和我家庭背景相似的。

家里条件并不富裕,自懂事以来就知道父母赚钱不容易,特别到外求学的时候,每个月的零花钱永远都是固定的,父母就算是多给100元,他们都会觉得收下了会很不好意思,甚至会有负罪感。

02

特别是他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会三番五次的考虑这个东西真的是必要的吗?因为兜里放着的是父母的血汗钱。他们会很纠结,会指责。

他们能够体会父母的不容易。俗话说得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在很多孩子上了大学,即成年了,他们会特别不好意思向家里要钱,因为他们不想有更多的负罪感。他们会选择自己做兼职来减轻父母的压力。

因此我们总能听到这样一些身边事例,谁谁上了大学之后就已经经济独立了,连学费都是自己交,生活费更是自己用零碎的时间赚的。

03

等他们出来工作时,就算再大的工作压力,在外面混的很苦,他们都会坚持,因为他们秉持着一种信念。想要父母过得更好,父母把他们含辛茹苦的养大,他们有义务赡养父母,让父母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好。他们懂事又孝顺。

所以花父母的钱有负罪感的子女,这也恰恰说明了他们很善良,懂得知恩图报。

我是韫词,一位努力做得更好的女子。

关注我,每日跟你分享情感内容~♥♥♥


韫词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花父母的钱会有负罪感?

其中一个回答是这样的:

因为我没有那么优秀,我觉得自己的努力配不上父母的付出。

这个回答戳痛了无数网友。

有人说:「花父母的钱和吸父母的血没有什么区别。」

有人说:「我从小就希望快点长大,不再花他们的钱。」

还有人说,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就是「你知道我们挣钱有多辛苦,多不容易吗」,以至于花父母的钱一直很有罪恶感。

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总是带着付出感来养育孩子,却浑然不知,这其实是一种裹挟着「爱」的控制。

我的一个朋友,上小学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她跟着妈妈一起生活。

她的妈妈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为了照顾她,于是申请调到了她就读的小学教书。

妈妈一直耳提面命地跟朋友说:「妈妈放着好好的高中不教,做这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你,你可要好好学习啊。」

一旦朋友学习成绩下降,妈妈就会质问她:「你这个成绩,对得起妈妈吗?」

朋友特别怕妈妈说这样的话,因此从小学习就非常努力,也很乖巧听话,可是她过得并不快乐。

高考时,她背着妈妈,放弃了离家近又好的名牌大学,偷偷地选择了海南的一所大学,目的就是为了远离妈妈。

她说,妈妈的付出太沉重了,她不想要了。

父母过多的付出,可能成为孩子无法承受之重。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也一直被父母的这种付出捆绑过。

所以,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每当我妈用教育我的口吻告诉女儿:「妈妈把最好的都留给你,长大你要孝顺妈妈」时,我都会告诉我妈不要对孩子说这样的话,生孩子是我自己的选择,不需要孩子回报。

健康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是互相滋养的一个过程,我们给了孩子生命,孩子完整了我们的生命。

因为深爱着孩子,我们愿意成为更好的大人,因为深深爱着我们,孩子愿意成长为更好的小孩。

多少父母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号,强行把孩子和自己捆绑在一起,然而这种讲条件的爱,往往会让孩子感到窒息。

前段时间,热播剧《小欢喜》中,英子在连续失眠34天后,一个人离家出走,远赴深圳。她站在桥头上崩溃大哭,面对父母喊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就是要逃离你。」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绝对不会用付出去控制孩子。

他们不会让孩子背着「付出感」负重而行,只会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让他轻装简行。

我们最该对孩子持有的态度是,你能成为我的孩子,让我体验养育的苦与乐,本身就是一种恩赐和回报,无关其他。


暖小喵


不必有负罪感!只是要理解和感恩父母养育自己付出的二十多年的艰辛!有时孩子哭闹,连饭都无法吃,回想起自己带孩子,工作,做家务,真的不容易!买菜时一定是买孩子喜欢吃的,营养好的,吃饭时孩子喜欢吃的自己很不舍得吃,让孩子吃得差不多自己才吃。吃的穿的用的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养大后孩子还嫌弃父母,和父母顶嘴,不努力上进…… 父母会很伤心的!所以才会有人说,要是回到从前,就不想要孩子了!


知足常乐7064


逻辑上不成立,负罪感是做了自知不该做的事,多少带点自责的意思。感恩则是人家帮了我或为我做了有益的事,所产生的感激之情和心存报答的愿望。

感恩与负罪感不是一回事。一个饿极了的人采食了农民的瓜果,他可能有负罪感,但不能说他对农民感恩。


陈燎原776


做为子女有这种内疚感也很难得,说明孩子是有善良的心,也许是迫于什么原因而无奈而为之,若父母有多余的钱给孩子点弥补生活困惑也不是不可以,但不是给孩子养成寄生虫,必须吃苦耐劳奋力拼搏,因父母不会陪你一辈子。


凌云志841


我认为花父母的钱,那时还在读书,是应该的。工作以后刚出社会,也花父母的钱,这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结婚以后在父母退休以前还花父母的钱,这是父母对孩子成家后困难的支持,父母永远是爱孩子的!父母不图子女的钱,只想该子过好了就是对父母的回报,当父母真的动不了,你帮帮父母就好!


用户8483872770569


这样的子女懂得父母的钱来之不易,为了学业或者事业又不得不花的时候,心里会非常纠结,甚至有负罪感,这也说明子女心里已经成熟。


万能顾问


子女年少求学,没有经济能力,花父母钱是很正常的,不必有负罪感。如果到了有谋生能力阶段还要啃老 ,那就应该有负罪感了。可以这么说 ,自强而上进的人多数比啃老而懒惰的人孝顺。


飞云阿成


花父母的钱知道感恩是好事!有负罪感就知道回报,将来父母不能自理,加倍偿还,学会回报,学会感恩!既然有负罪感,那就找动力赚钱,实行财务自由!孝敬父母!


fuyoutaiping


这类人实属不易,但是应该想办法,寻找出路,尽早独立自主,自己养活自己与维持小家庭的生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