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过后,你预计是卖房的多还是买房的多?

金融大鳄梦想生


这个不好估计,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房子是刚需,也是好多人追求的物质。


七月孙先生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解释一下,疫情对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

简单说:

这次疫情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是巨大的考验,是优胜劣汰的进化。而对开发商而言,短期是弊,但长期是利,老弱病残一定会死,头部企业做大做强。但只要能活过来的企业,就会迎来明媚的春天。在这期间,各房地产开发商一定会使用各种营销手段来实现资金回笼。

对于个人来说,疫情根本没必要焦虑,只需要按时还月供,耐心等待即可,一切行情,只是会延迟3-6个月,该来的一定还会来。

疫情过后,压抑1个季度的需求爆发,卖房的和买房的人都会多,体现在成交量上,参与买卖的二手房成交量会迎来一波小高潮,期间有学区房的带动作用,也有政策默许下的驱动。

对于新房来说,都是买房的人,急于回笼资金续命的开发商,会有让利,会吸引分流一部分新房成交量。


对于二手房来说,因为小学入学招生工作在5月底,之前的2个月会吸引一部分学区房用户的成交量。

到了下半年,政策工具箱会释放实质性的利好措施,比如降利率,低首付,二套条件放松等,届时,会迎来实质性的成交量高峰。置换的链条被润滑疏通,一买一卖的人多了起来,交易才能才生税收,所以卖房买房的人都会多起来。

若是一定要说个是非高低,作者认为,相比较去年主要是新房成交量的买方市场来说,后续的二手房市场,应该算是卖房人的春天。


二小姐谈理财爱美宅


我觉得可能是卖房的多,但房价不会断崖式下跌。

这次疫情,让中国整体经济受到重创,很多行业都面临毁灭性的打击,老板资金链断裂,员工无收入,生活无保障,很多人有房贷车贷,更是被逼得发疯。

这个时候,大家最迫切需要的,就是现金。

对于老板来说,他需要资金注入来度过难关,抵押或者售卖房产、车辆、古玩等来换取现金,这是最快捷、最正确的策略;对于员工来说,如果半年内收入无望,欠着贷款、征信降低、房产存在被银行收回的风险,还不如把房产变卖了,至少手里还能余留到部分现金,可以熬过现阶段。

这段时间和朋友聊微信,已经有3个人表达出卖房产的意愿了,他们觉得自己行业至少需要一年才能恢复,这一年间,苟且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房和车已经成为拖累了。生死之际,对于外物就看得淡了。

很多人为了挣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开更好的车......不顾健康、忽视亲人,这次疫情也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匆忙的脚步也应该缓一缓了,平安健康最重要。

我二表姐一家去年累死累活付了二套房首付,两口子在省城打拼,5岁小孩至今还丢在农村老家,前两天她就告诉我:等疫情过后就把二套房卖了,把孩子接到身边,好好陪伴他。

像她这样想的人,应该有很多。

我为什么认为房价不会断崖式下跌呢?

我感觉中国这十几年来,经济走偏了,房价疯涨,绑架了其余的一切,已经快成泡沫了。国家也认识到了这点,所以出台了很多政策来调控,但只能徐徐图之。

毕竟房价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中最重要的元素,如果房价动摇太猛,对大家的影响可能比疫情还恶劣。

所以,现在一是有政府的默认,二是业主、中介的抱团哄抬价格,二手房价始终是居高不下的。


蓉城女侠


最近和不少地产朋友聊了聊,疫情下的房地产市场。从他们不停的叹气和紧锁的眉头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可能有对有错,鉴于多数人已经好多天不出门闲的发慌了,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下。

01

疫情结束后,房企会降价卖房。

我不敢说,疫情结束之后,所有的楼盘价格一律下调,这样太不靠谱。但是有相当可观数量的新盘会打价格战。

为什么这么笃定呢?

老实说,让房企出血其实并不容易。因为绝大部分开发商宁可多发债,多借钱也不会降价促销。

因为市场上的小白向来是买涨不买跌的,房价涨的时候,即使连夜排队,需要百万验资也要买,房价跌的时候,即使开发商哭着喊着已经是赔到底裤的价格,大部分人也不认账。

更何况,如果降价的楼盘是老楼盘,前期买了房的业主,那是要砸售楼处维权的。

这都是以前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所以开发商不会轻易降价,除非到了发债融资难、销售回款也难,除了降价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

02

即使出台利好政策,也一时无法解决房企的燃眉之急。

比较关注房地产的朋友可能知道,最近两天很多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的对房地产利好的政策,不乏一些媒体和销售炒作,但总结下来,无非就是以下两种情况:

1、地方上发布减缓土地出让金交付、放开预售资金的监管等等政策。

2、部分城市房地产协会要求取消限购限贷等措施,积极救市。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利好是极其有限的。地方上的政策,根本目的是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至于房地产协会的一厢情愿,能不能执行也还不好说。

所以目前能救命的措施根本没有,对现金流紧张的公司来说,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如果接下来1-2个月依然没有销售额,很可能就是大房企割肉买房、小房企的生死抉择时刻。

我们来看更为关键的一些信息,来佐证如上判断:

1、从2020年1月25日到2月10日这段时间,95家典型房企完成春节发债融资的,仅仅有4笔,金额不足百亿,对比去年减少了86%。(数据来源:克而瑞)

2、更恶化的情况是,2020年3季度开始,房企们会进入偿债高峰期,如果2-3月融不到钱,卖不出房子,那很可能连债务都还不上。

3、还有一个细思恐极的数据:平安证券测算,A股上市房企货币资金对刚性现金流出的覆盖率是0.5年。也就是说在不考虑经营性收支的情况下,地产公司只能支撑约半年的工资、利息与税款支付。

如果考虑到经营活动流出(土地分期付款、预售房屋建安等),按照按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下降50%来看,地产公司只能支撑约3个月的工资、利息与税款支付。

看来不仅中小企业难,销售额千亿的房企也真好不到哪里去。这两天,旭辉集团CEO林峰说过让业内人感受至深的一句话:库存是房企的癌症。

“库存,特别是现房库存和滞重库存,就是消耗资金成本的癌症,会占用宝贵资金,吃掉仅有的利润。”

消灭癌症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快速的甩出库存。

03

乐观的分析,按照钟南山教授的说法,疫情有望4月份之前结束。那么4-5月份,是比较好的购房时机。

按照往常的惯例,开发商们每年春节后都会炒作小阳春,收割一波客户。

这么做,是因为开发商完全把我们的消费习惯看透了。一是大多数人有节假日拖延症。请想想,快到过年的时候,你是不是都没什么心思工作了,就想着赶紧放年假,即使有买房买车的打算,也习惯等过了年再说?

再一个就是,大多数事业、企业单位,都有年终奖,待遇越好的企业,年终奖越丰厚。拿了这么一大笔钱,不花都觉得对不住自己。

所以过年这段时间,市场上难得的积攒了一群有钱,还打算看房的人。换作你是开发商,不抢收一波,你也不好意思。

不过今年小阳春肯定泡汤了。疫情的影响,彻底打乱了这波抢收的节奏。

疫情过后,考虑到大家对疫情的恐惧,开发商不会立刻做出现大规模的开盘、选房活动,即使售楼处正式营业,也是逐渐的、陆续恢复带看量。那么大概在4-5月份这段时间,就是一个成交的空窗期。

空窗期是你进入的最好时机。这个时期多数人还在观望价格、担心疫情影响、甚至没有具体的买房目标,市场刚刚觉醒,开发商会拿你当亲人一样对待,尽可能给予最优惠的价格。

总的来说,我认为上半年的成交量不会很乐观,出现抢购潮的概率很低,小阳春也不会这么快反弹。

上半年买房捡漏的机会,可能比下半年要多。

推演下半年的走势:

最先一波入场的,永远是刚需。后续的市场情况,要看刚需群体的成交量带动。

如果成交量比较乐观,那么偏向于改善、投资的群体会第二波进入。市场也会由冷转热,由跌转涨。

所以不排除下半年市场小热的情况。

04

也没有必要因为降价而买不喜欢的房子。

目前市场炒房投资的人群已经很少了,大部分还是有真实居住需求的人在买。在家这段时间,不妨好好做做功课,到底需要买总价多少、哪个地段的房子。

归根到底,房子还是用来住的。即使楼盘降价,但户型你不喜欢,地段距离你上班、日常生活的地方很远,交通也不方便,又为什么要因为便宜而买呢。

买房的目的不是为了薅开发商的羊毛,而是为了改善生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在家宅着的这段时间,以前注意不到的琐碎小事,却成了来之不易的小确幸。

以前你可能嫌弃父母唠叨,但现在你会觉得家人健康最重要,能被唠叨也是一种幸福;

以前你可能抱怨老板抠门、同事事逼,但现在发现有个稳定的工作真好;

以前你可能很讨厌上下班堵车、外卖送货不及时、地铁人流拥挤,现在你会发现,一个秩序正常的社会是多么宝贵和难得。

所以房子并不是全部。

我闺蜜跟我说,她每年都不爱回老家,每次回去家里亲戚总问,买房了么。买车了么。一个月赚多少钱啊。

但谁又能想到,2020年的我们,需要的不是车自由,房自由,而是口罩自由呢?

如果说我能从这场疫情中感悟点什么,那可能也就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珍惜当下。








电影快看


卖房子的多了,因为今年经济不景气,很多贷款买房的月供都难了!还有很多企业也是很艰难,有的老板也是会卖房子坚持!我希望政府更多的扶持小的企业!当然最主要的是开发商支撑不了多久了,他们需要资金回笼!一手房降价!二手房也会降价!这样卖房子的就多了!买房的会继续观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c3000d8d64da736460\

千山飞


不好判断。俺身边熟悉的人中,确有两三位做企业的说是卖房变现救急,没有听说谁着急买房。公司有几个年轻人,外地的,倒是关心,但降一半他们也买不起。本地人和外来时间长的都有房了,有几个家境好的时不时念叨改善,但也仅仅是念叨而已。二手房基本上卖不动,新房子连看的人都不多。倒是做房产销售的很活跃,天天发朋友圈,时不时有将要涨价的消息。电话丶微信丶视频看房邀请非常积极真诚,连我都又被感动又被勾起了冲动。可惜呀,咱囊中羞涩。


益人愉己


复旦大学郑教授怒揭楼市黑幕:以前某些开发商和中介公司沆瀣一气,利用卑鄙的营销手段坑骗购房者,不惜掏空祖孙几代人的钱包,背负几十年房贷来买一处房子。他们推高房价,制造泡沫,到头来加大楼市风险。购房者怨声载道,增加经济危机和社会的矛盾。要警惕不良开发商和中介机构误导购房者借题发挥,哄抬房价。现在任何城市都不缺房子,20%左右的空置房被投资者和炒房者占有,还有20%闲置中,他们正寻找机会出手。当前购房者观望,各地开发商融资困难,成本增加。所有的楼盘如不降价出售,不但资金链断裂,更面临破产的危机。


景阳zzr


武汉之疫,从已公布数据看,截止到2月5日24时,全国累计肺炎疫情确诊人数达28060例,死亡人数达564例。

  而更严峻的是,无论是新增确诊人数,还是死亡人数,仍旧与日俱增。

  这次来势汹汹的疫情,在2月份已经无法彻底平息。

  到底什么时候能平息?没人说得准。

  风暴眼武汉之外,在超级城市北京、上海,无论是高楼林立的国贸,还是车水马龙的外滩,都让人怀念曾经的拥挤和热闹。

soso_tc_slider_img

  疫情下的上海外滩街景

  疫情下的北京国贸:我想念那个热闹拥堵的北京城

  1。房企之难: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回到房地产业,更是萧瑟秋风今又是。

  至于售楼处,那更是一个惨字来形容。

  现在对于疫情的预防还是在于隔离,自我隔离在家,降低人群的流动性,这意味着拉动经济的消费已经被卡住喉咙。

  老百姓去超市买个青菜都掂量着速去速回,还怎么去售楼处看房?

  当下,传统的分销、渠道已经断崖式下滑,对于来客几乎没有作用,没有客户的到访难以完成交易闭环。

  只要疫情不结束,人流则无法汇集。

  对于房企而言,大多数售楼处或是门可罗雀,或是直接关闭。

  对于大多数房企来说,营销是企业的财神爷,是主动现金流的提供者。没有营销,就要断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房企老板如同中年男人,一睁眼,上有老下有小,全是要依靠你的人。员工工资要发,物业租金要付,融资的钱要还,睁眼一看哪哪都是支出。

  对于一些极致高周转,资金流不足的企业,无疑是致命的。

  近日已爆出某大型地产广告公司账面资金不足225万元,发不起工资,号召员工共克时艰,房地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已经开始有反应了。

soso_tc_slider_img

  知名餐饮品牌西贝董事长贾国龙也在专访中表示,西贝400家线下门店基本都已停业,只保留100多家外卖业务,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7-8亿元。

  让贾国龙更忧心的是,2万多员工目前待业,但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工资要继续发,一个月支出就在1.5亿左右。倘若疫情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贝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

  贾国龙提出了一个谁也无法回答的问题,疫情能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控制?

  一季度疫情是否能结束?谁也不敢妄加预测。

  对于房企来说,一个现实问题是:假如疫情在一季度未能有效控制,其影响会延续到二季度。

  那么,房企上半年的收成可就岌岌可危了。

  对于各家房企,尤其这几年高周转的企业,口碑服务较差的企业,抗风险较低的中小型房企而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疫情下,客户变心了

  灾难性的事件往往会直接接改变客户的消费观。

  经此一疫,对于客户来说,购房消费观会发生什么变化?

  以2003年发生在香港淘大花园爆发SARS为例,其惨痛的经历让购房者的消费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soso_tc_slider_img

  在SARS之前的香港,购房者往往更关注地段和升值潜力,只要地段好有升值潜力,能炒楼赚钱就是王道。

  开发商大多追求对土地的极致利用,盖出了许多鸽子笼,塔式住宅风靡一时。

soso_tc_slider_img

  淘大花园是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划分为A至S座,共有居民4896户,按一家三口粗略计算,居民接近1.5万人。

  下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淘大花园的密度,典型超高密度社区。

soso_tc_slider_img

  2003年3月,噩梦来袭,SARS在淘大花园爆发。

  3月26日,港府卫生署证实,淘大花园E座有5个家庭7人受感染。

  3月28日,淘大花园的感染人数大幅增加到63人。

  3月31日,感染人数再激增至213人。

  4月15日,淘大花园的感染人数竟达321人。

  在全港因“非典”死亡296位名单中,“淘大花园”居民就占了42人。

  香港淘大花园的居民打死也想不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名扬世界。

  后经调查,SARS疫情在淘大花园爆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密度过高,建筑设计不合理。

  1)淘大花园是标准塔楼建筑群,为了通风设有风井,其中开敞天井最小间距仅有1.5米。按照香港大学研究,当风速达到3-5米时,这种狭小的天井中的空气流动会呈迟滞状态。

soso_tc_slider_img

  这意味着如果有一家人得了SARS,排出窗户的病毒会像毒气蔓延一样在天井中缓慢上升,造成住户交叉感染。

  2)淘大花园的下水道、地漏的U形水弯因使用不当而干涸,成为滋养细菌、外泄毒气的重要渠道。

soso_tc_slider_img

  3)塔式住宅采光、通风不足,导致居民免疫力低下,极易感染病毒。

  这场灾难教训深刻,吸取淘大花园的教训后,劫后余生的香港人居住消费观念迅速扭转。

  房子能升值那是最好的,如果住在里面,能要命那绝对不行。

  香港人置业关注点转移到社区密度、社区环境、空气质量、健康建筑等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住房设计是否合理:比如排水、楼道宽度、通风状况等,通风更好的板式住宅比筒子楼更受市场欢迎。

  二是配套设施是否健康:比如新风系统的房屋更受青睐,而集中式的中央空调可能面临病毒扩散传播的风险,市场遇冷。

  三是房屋区位是否宜居:环境优美、配套齐全、通透开阔地段将受到欢迎,环境优美的远郊楼盘和别墅开始畅销,健康住宅成为了发展趋势。

  从关注投资升值,到关注宜居安全,香港人的住房消费心理发生了剧变。

  以SARS的香港为鉴,经此新型冠状病毒之疫情,想必,大陆居民的购房消费观念也会发生诸多变化。

  距SARS爆发已经过去了17年,板式住宅已经普及,南北通透早已经是屡见不鲜,中国人住房也从“有房住”到“住更好”的阶段。

  盘叔由此推测,新冠病毒疫情之后,未来购房客户关注点,在基本居住空间之上,更在乎:社区规划、健康住宅、物业服务等方面。

  1)更优的社区规划:合理的社区规划变得重要,常规的兵营式强排会遭遇营销阻碍。塔楼,一梯多户,非标户型等会受到用户严苛的审视。

  虽然多出了面积,但是拉长了交易周期,甚至烂在手里,还不如做到更好规划,更合理空间,无论是房企营销,还是用户使用,都变得更好。

  低密度社区规划设计有更多发挥空间,居住人口更少,感染病毒可能性较低。近郊洋房、低密度产品会是新选择,迎来新生机。

  优质的文旅小镇也迎来新机会,或将成为中产阶层的国内生活别院。海外地产或许也会成为高端人群,在资产配置之外的生命配套。

  2)更好的健康住宅:自由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和安全的水源,是生命健康的保障。未来社区里,具备新风等科技系统的房子,不再是高端住区标配,而是生命标配。

  科技系统,健康住宅,绿色住区,将越来越多成为房企拼争规模之外,新的企业竞争力。

  3)更暖的物业服务:贴心的物业服务,不止是基本的保安保洁,更在于基础之上的主动服务。

  疫情期,许多社区物业不仅做好了更多的防护工作,更是主动帮业主代购,帮忙买菜送到门口,各种送温暖,让业主感受到房子之外,更重要的是贴心的服务。

  如果作为业主,别人家的物业消毒、代购、量体温一应俱全,而你家物业大爷坐在门口嗑瓜子,任由陌生人自由穿行你家小区,你是不是该换房子了?

  3。值得房企深思的事

  全民关注疫情的时代,房地产营销遇冷已是现实。

  在疫情持续乃至结束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将持续受到灾后应激反应的影响而不愿走出家门,畏于参加集体活动。

  人们都需要有心理恢复过程,大众的消费信心何时会恢复?这个过程需要多久?

  对比2003年SARS后,北京居民消费的变化,对如今新型冠状病毒仍有借鉴意义。

  从2002年12月SARS爆发,到5月19日,北京非典一共持续了6个月。

  5月19日算个里程碑节点,这一天,北京非典新增病例数降至个位。

  自6月份之后,北京消费逐步开始复苏,首先从餐饮、服装开始,憋了半年的人们需要用欢聚来释放一下,疫情期间压抑的需求开始爆发。

  房地产作为大宗消费品,疫情后恢复期相对于餐饮、服装等消费品,毋庸置疑会更长一些。此次新冠病毒疫情比非典传播面更广,更严重,对居民的影响也更加广泛。

  值得房企深思的是

  繁荣日子过久了,会忘了什么叫苦日子

  各房企正可以借此时机,思考下未来之路怎么走,仔细品一品“房子是用来住”的这句话,未来营销该怎么做?

  抛开写得天花乱坠的产品宣传册,看看自家房子在生存极限考验之下,它到底能不能承载用户安全健康的生活需求、全家庭型的日常需求?

  如果不能,请反思。

  非常规事件下,客户消费观发生改变,

  需求端的变化倒逼供给端变革,对于房企来说,

  产品的规划设计能否满足全新生活的功能需求?

  配置搭载的科技系统能否提供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在日常生活里,物业能否主动提供更贴心完备的服务?

  是时候回归产品本身,关注用户运营了,而不仅停留在口嗨上。

  这对于已经习惯了高增长,强规模的房企来说,

  给予一记警示,也未尝不是好事



致不平凡的青春


卖房和买房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说:可以简单的分为两个角度认为买房人的思想

首先有足够资金的,疫情一过房价下跌一些人就这么想了,房价降下来了,是不是该买房子升值了,这是对于有钱的人,也确实疫情这一阵有一些楼盘已经下跌,可以买几栋房子等着升值,这个是几方面原因.一是政策方面的.一个是投资方面的,政策方面原因无他.从房地产转型需要一个过程而且现在需要及时补充血液这个就是政策性的保障;投资方面来说还是只有商品房稳定.地价.建筑材料都在上涨.农村自建房的严控。这次疫情在国外买房投资的人从新闻媒体上看或多或少都遭到了排斥歧视.资产也受到影响.疫情结束后这些投资人回国投资房地产的可能性大增.种种因素导致房子在几年之内还会继续涨价!

其次是手头紧张拿不起很多房贷的,开始想着卖房了,一方面通过这次突发事件,让不少人看清楚了拥有现金流的重要性。真的是几个月没有收入的话,月供族的高杠杆生活压力非常吃力。做生意的起码也得要几个月才能完全恢复元气,会让很多人看到没有现金储备是不行的。到最后能满足我们基本生活需求的还是现金流。尤其是这次疫情暴露了更多企业高负债高周转的情况,此轮事件过后,那些手里有房的企业大概率会抛售手中的房产来维持公司的正常周转。毕竟与我们个人相比企业的现金流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王同志


不管实际房市行情如何,大多数人看到的只能是买盘稍微比卖盘多一点,从近期各种房市政策的走向都是在为房地产行业树立信心。

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疫情期间有人觉得生命之外一切都是渣渣,不能让房子影响自己的人生,让自己无法享受生活,但那些被租房小区物业挡在门外的租客,却更加坚定了租不如买的信念,憋着一口气等疫情过去后买房。

没办法,任何金融产品都逃不过上涨和下跌的命运,而随之而来的就是看多买入,看空卖出的不断交织。

从去年开始银行就有明显收贷的趋势,今年开发商都在急于楼盘变现,尤其一些小开发商更是如此,从年初到现在已经倒闭了不少。地主也看到地价太高的后遗症了,虽说已经开始收敛,但他们更怕的是发生雪崩式的下滑,一个雷爆了就变成连环炮了,所以房地产行业的关键词还是稳,局部可以小打小闹(因城施策),但趋向必然如此。避免恐慌的唯一方法就是买的比卖的永远多一点点就可以了,至少统计学上要这么体现。

既然说到了裸泳,裸泳会发生吗,该发生的早晚会发生,但不是现在,英明的领导不会干雪上加霜的事,更不会引爆连环雷,只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才会宣传开倒车的均贫路线,人的悲哀多数来自于此,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不是去努力争取让自己有,而是努力争取让别人也没有,互相伤害到最后,大家都一无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