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24小时待命接返哈居民!“90后”小伙成了社区特殊时期的“顶梁柱”

24小时待命接返哈居民!“90后”小伙成了社区特殊时期的“顶梁柱”

1993年出生的文靖德,是新区平房片区建安社区工作人员中唯一的男士,不管大事小情,文靖德都随叫随到,从大年三十儿至今,他一天没有休息过,把“90后”青年的朝气、锐气和担当写在了平凡的岗位上,成了特殊时期社区的“顶梁柱”。

24小时待命接返哈居民!“90后”小伙成了社区特殊时期的“顶梁柱”

疫情防控初期发送酒精,文靖德秒变“力工”,从装车、卸车到逐户分发,他都全程参与,搬搬扛扛,一个人顶几个人用。考虑到小区楼长年龄都比较大,他就用车把酒精送到每个单元楼下,然后再一起入户分发。

24小时待命接返哈居民!“90后”小伙成了社区特殊时期的“顶梁柱”

建安社区有建安小区和建安花园两个卡点,疫情防控初期,文靖德每天在卡点执勤,一站就是一天。随着志愿者的逐渐增多,卡点执勤压力相对小了,但是外地返哈人员隔离这个硬任务又落到了文靖德身上。

为了第一时间更好地执行隔离任务,每个卡口都需要有工作人员进行对接,而夜间随时会有外地返哈分流人员,所以文靖德最近都是24小时待命,第一时间开车奔赴现场接回分流人员并妥善安置。每次接回返哈人员,他都要立即制作隔离公示板,写上具体隔离时间、各位负责人,每天要和隔离人员随时沟通,时时定位,确保他们没有出门,还要不定时视频通话,上门送生活用品。

24小时待命接返哈居民!“90后”小伙成了社区特殊时期的“顶梁柱”

朴实的文靖德干完一项工作马上接着干下一项,没有一句怨言,尽最大努力减轻同事们的工作量。 2月22日晚上11点多,文靖德接到航空城分流中心返哈人员消息,必须马上去接。就在同时,社区居民有发热情况上报。文靖德立即两件事情同时处理,一面抓紧和物业联系,让医院车辆把居民接走做检查,一面去接分流人员,将其安全带回,等两件事情都安置好了,已经快天亮了。文靖德说,自己年轻,多跑跑,多承担点工作没啥,就当积攒经验了,这些工作经验就是人生财富。

24小时待命接返哈居民!“90后”小伙成了社区特殊时期的“顶梁柱”

除了急难险重的任务,他还要面对居民的各种难题。居民的出入证每天都有丢失和破损需要补办的,还有些居民因为要看病或者需要照顾老人,每天外出都要一一开具证明。面对这些闲杂琐碎的工作,他从来没有怨言。文靖德说,社区工作真的很平凡,但是要干好也真心不容易。每天和老百姓打交道,事无巨细,来找社区的,都是急事、难事,而天大小事做好了才是社区存在的最大价值。

文靖德的女朋友在平房区人民医院工作,也一直在一线奋战,本打算今年5月份结婚的计划也不得不推后。说起这个,文靖德有些许遗憾,但是,眼下,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和社区居民一起携手奋战,守护家园。

于晓明 记者梁可心

24小时待命接返哈居民!“90后”小伙成了社区特殊时期的“顶梁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