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青島某小漁村,我保證沒修圖

人說,最好的旅行,是內陸人看大海,塞北人看江南。

大千世界,風物瀟灑,總是要到自己不曾熟悉的地方去,看一看不曾見過的風景,品一品不曾嘗過的味道,感受一番他鄉的風土人情。

所以很多人為了看海,不遠千里來到青島。

8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哪一處才會是令你心動的觀海勝地?

青島某小漁村,我保證沒修圖

(攝影:@szf1988)

隨便點開一篇攻略,你就能找到幾個不會出錯的答案:五四廣場,棧橋,奧帆中心,海水浴場,八大關……

但是今天,我的答案跟它們不一樣。

這是位於嶗山區東北部的一個小漁村,早些年,村民主要靠海上捕撈、茶葉種植等謀生。它的名字叫“會場”。

聽名字好像莫名有股職場範兒?

這是個誤會。以前這裡的人用海蠣子皮燒成的灰當建築材料,村子因此而得名“灰廠”,可後來不知怎麼的,漸漸就被叫成了“會場”。

這裡跟開會沒有關係,跟吃喝玩樂關係頗深。

青島某小漁村,我保證沒修圖

(攝影:@爾心)

與青島其他知名海灘景區最大的不同,就是會場的海灘可以讓你親手體驗到什麼叫做——靠海吃海,多勞多得。

當地婦女對漲退潮的時間最是能掐會算,拿一把小鏟子在沙灘上蹲個半天,就把蛤蜊挖得盆滿缽滿。

遠在市區的遊客也趁週末趕來湊熱鬧,拖家帶口地挖上小半桶,就算賣了都不夠來回的油錢,可依然樂此不疲。

自己親手挖的,味道就是鮮!

青島某小漁村,我保證沒修圖

(攝影:@爾心)

臨走,還要去村裡捎上一袋正宗的王哥莊大饅頭。

有些頭腦機靈的,會在挖蛤蜊時就跟一旁的當地人交上朋友。​這裡的人四鄰八村都相熟,買饅頭時報上“朋友”的大名,饅頭店老闆一般都不會吝嗇給你個黃金vip的價。

如果你是個文藝青年,不屑於捲起褲腿下海挖寶,那麼建議你往高處走一走。

紗帽山,名字寓意美好,全國各地有多處山峰都這麼叫。

會場的這座紗帽山,大概是所有紗帽山中最平庸的一座,海拔幾十米,這裡沒有渾然天成的奇峰亂石,沒有巧奪天工的亭臺樓閣,有的無非山石、草木。

可它,卻是這附近最佳的觀海之地。

青島某小漁村,我保證沒修圖

(攝影:@爾心)

登上紗帽山,每個人都是速成的攝影師,不用昂貴的設備,不用複雜的操作,不用多餘的後期精修,拿起手機隨意一拍就是佳作。

最好是漲潮的時候,錯落的屋舍,蜿蜒的海岸線,狹長的碼頭,湛藍的海水,縹緲的小島,各自對比,虛實鮮明。

再換個方向,目之所及,良田美池,開闊蔚然,即使在冬日午後的薄霧中,也顯得溫暖清新。

青島某小漁村,我保證沒修圖

(攝影:@爾心)

是不是跟你想象中青島的海不太一樣?

的確,青島的海,有像青島的城市名片一般時尚、靚麗、開放的一面,陽光沙灘,快艇泳衣;也有它質樸、靜謐、傳統的一面,滄海餘生,漁舟唱晚。

來一座島城,看兩種海景,才算不虛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