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援鄂日記】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

地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Z14重症病區

作者:南昌大學一附院援助武漢國家醫療隊 黃先豹


2月20日

2月12日晚上10點,我正在哄小女兒睡覺,突然接到醫院的電話通知:我們醫院成立了一支141人的醫療隊伍馳援武漢協和腫瘤中心重症病區,我榮幸地成為了其中的一員,最快明天中午出發。放下電話,坐在女兒床邊,心裡百感交集。

去年11月底我剛從美國回來,出國留學兩年期間,不能陪伴家人尤其是小女兒,內心有很多愧疚。我出國時,她才兩歲多,在國外的時候,每次和她視頻通話,她總是問,“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陪我玩”,每次聽到這話,心裡著實酸楚。

她這個年紀,正是需要父親陪伴的時候。兩年沒有陪伴在她身邊,本以為這次回國後可以好好盡父親的責任,陪在她身邊,補償她這兩年沒有父親陪伴在側的遺憾。但現在,這個計劃被突如其來的任務所打亂。

看著女兒,雖然內疚,但我心裡無比清楚,作為一名有二十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作為一名醫生,這個時候作為隊員馳援武漢,既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職責所在。

我內心矛盾著要不要告訴女兒,擔心她知道了會不開心,但不告訴她的話又害怕明天沒有時間跟她告別。最後我決定還是告訴她,我跟她說爸爸明天要去武漢,又有一段時間見不到爸爸了,她天真地問,“爸爸為什麼要去武漢,難道武漢沒有醫生嗎?爸爸能不能不去武漢,在家陪我玩?”聽著她的問題,我的眼淚早已奪眶而出。

2月13日早上,我出門去醫院的時候她還未醒來。本打算出發前還能回家看她一眼再走,但到了醫院之後就忙著開行前動員會、培訓、理髮、和同事們告別,也沒有時間再回家一趟了。下午14時登上奔向武漢的專列,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景色,想起女兒說的話,想想這兩年對她的虧欠,忍不住熱淚盈眶。

但是不捨小家,哪有大家?這場疫情不僅給武漢、給湖北人民帶去了災難,更是深刻地影響了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不僅是一個父親,更是一名抗疫的戰士!作為這場戰役的戰士之一,我必須傾盡全力去戰鬥!與女兒的分別是短暫的,短暫的分離是為了未來更好的陪伴!想到這些,我心中充滿了鬥志!

2月13號下午4點到達武漢後各種忙碌,搬運物資、院感及防護培訓、開會、生活安置等等。

2月14日上午就接到通知,下午4點就要開放病房收病人,接著就是值晚班,收病人,下醫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一個班下來,早已累得汗流浹背,筋疲力盡。一回酒店洗漱完倒在床上就睡著了,都沒有時間跟女兒說上幾句話,心中歉疚。

但想到除了我,馳援武漢的兩萬六千多名的各地同仁,哪個不是舍小家為大家?哪個不是和我一樣在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努力?想到這些,心中感到無比充實和自豪,希望女兒能夠理解!

【援鄂日記】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

地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Z14重症病區

作者:南昌大學一附院援助武漢國家醫療隊 餘愛雲


春天要來了,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前幾天,我們所有人忙忙碌碌,培訓,適應新環境,學習新系統……上班的第一天,在病房中碰到曾振國醫生,那刻就如親人溫暖相遇,眼淚就在眼眶中打轉,但我不能哭,淚水會模糊護目鏡,如果能用手機拍下我們的相遇,那該多好。

援助武漢的第二天,黎鳳來接我們這一組的班,看到我,她高興地像個孩子,興奮的說:“愛雲老師,愛雲老師,我是黎鳳啊”,我忙於交班草草回應,但心裡早已流淌過一陣陣暖意。

昨晚,我上班後不久,可能是低血糖,感到頭暈頭痛,全身冷汗。原本腹痛的王麗暉護士長急忙把我扶到醫生辦公室,黃江主任迅速地拿好了椅子扶我坐下來。他們溫柔地對我說:“別急,慢慢呼吸,別逞強,堅持不住,就回去休息,這裡有我們在,放心。”領導們、同事們每5分鐘便來看望我一次,像親人般呵護我,我內心特別感動,熱淚盈眶。我不斷鼓勵自己:“一定要挺住,一定可以,不能浪費防護服,深呼吸。”很開心,我最後還是完成了本班工作。

雖然我們被一層層防護服包裹,但我們的心中早已像親人般擁有彼此,這6天來我感受到了什麼叫做“患難見真情”,有院領導強大高效的決策力和相關科室的執行力,兄弟姐妹像被部隊召喚的戰士一樣迅速集齊,朋友們天降雪花般噓寒問暖……這一切都讓我心內充滿了力量,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加油!

【援鄂日記】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


“眼下正是一年中顏色最為單調的季節,目之所及,四處是裸露的黃色土地,以及遒勁的灰色樹枝,但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中國加油,湖北加油,江西加油,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加油。


【援鄂日記】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


地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Z14重症病區

作者:南昌大學一附院援助武漢國家醫療隊 楊陽

“千”萬珍重 “鶴”你一起

2月19日

天空湛藍,陽光甚好,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我在距離華南海鮮市場400米的“戰營”進行換場休息,新冠疫情的爆發把這個普通、不起眼的市場推向了風口浪尖,在所有的諱莫如深和閉口不談裡,我們醫療隊接管了協和腫瘤中心14樓的重症病房。

獨自立在落地窗前,看著往昔喧囂熱鬧、人潮湧動的漢口火車站現在空無一人,隱隱約約感受到這個城市的焦慮、壓抑和緊張。“叮~”是戰友徐潔的微信:“我們折千紙鶴好嗎?讓病房多一些生機。”如果天空陰暗,何必等候炬火?我們也可以成為照進心底的那束光!

我們援助武漢國家醫療隊護理七組,將此次活動命名為“紙鶴行動”。很快,不同顏色、不同姿態的千紙鶴在酒店不同房間陸續現身,它們或許粗糙、或許笨拙、或許沒那麼生動,但有著同樣的寄語和祈盼——望珍重,我們和您在一起。

下午三點,所有的千紙鶴在防護服的護送下,出現在病房的各個角落。“謝謝你們,既給我們治病,還關注我們心情!” “雖然,在這裡我不知道外面現在如何,雖然我也很懼怕疾病,但你們總讓我覺得心安”“我記得以前,洪山廣場有很多白鴿,春天,我會帶著孩子們自由地奔跑,等我好了,我一定好好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

【援鄂日記】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安慰,總是去幫助。你所理解的打針發藥,從來不是護理的全部。千紙鶴,千顆心,因疫情蒙難,我們願將幸運分享予你。親愛的武漢,它只是“咳嗽”了,沒有關係,好的心情也會增強免疫力。

冬將至,春可期。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希望在您和疾病鬥爭的這段艱辛的時光裡,因為有我們的呵護和陪伴,也會有那麼一絲眷戀。2020,我們都會更有勇氣!


編 輯:朱怡芯

審 核:葉 萌

終 審:李君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