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中国航母第一人、国民党唯一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陈绍宽(1889-1969) ,今福建福州市人,一生致力于发展中国海军,被誉为中国近代航母事业的先驱,中国航母第一人。曾任中华民国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海军一级上将;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等职。

中国航母第一人、国民党唯一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陈绍宽出生于贫寒之家。10岁入私塾,15岁考入福州教会学校,两年后,入江南水师学堂航海科。1908年,陈绍宽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先后在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海军中服役。

1916年,陈绍宽被派往美国学习飞机和潜水艇技术。回国后又奉命于1917—1919年先后在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参观考察各国海军建设情况,期间参加了英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对德作战,目睹了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暴怒”号的战斗威力;先后出席了巴黎和会和伦敦万国海路会议,亲身经历了英、美、法、日等列强假和平、真分赃的卑劣行径,深刻认识到“强权即公理”、“弱国无外交”的世界政治现实,从而激发了他献身中国海军、实现富国强兵的志向。

中国航母第一人、国民党唯一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在三年的考察时间里,陈绍宽撰写了多份关于各国海军发展状况的报告,敏锐地认识到飞、潜两项技术在未来海军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航空母舰的威力给他带来的巨大震动。也就是从那时起,航母之梦在他的心里扎了根——中国要成为海军强国,就一定要有航空母舰!

1919年,陈绍宽从欧洲回国,先后任“通济”练习舰舰长、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海军中校等职。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时任北洋海军第二舰队少将司令的陈绍宽,立志投向革命。1927年,北伐军逼近长江。陈绍宽临阵倒戈,参加北伐,大获全胜,荣获国民政府一等勋章和“中流砥柱”大勋旗。

中国航母第一人、国民党唯一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1928年,陈绍宽就任南京国民政府海军署署长,晋升海军中将。他制订海军铨叙法规,强调任人唯贤、量才录用,以改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海军内部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的状况,并首先在自己管辖的闽系海军中实行。这是陈绍宽在旧中国海军建设中的创举。

另外,陈绍宽也是中国历史上提出建造航母的第一人。就任海军署署长后,陈绍宽马上编写了《条陈扩充海军呈文》:“兹拟以最低限度,请添造驱逐舰四艘,约须1200万元;潜水艇二艘,约须600万元;巡洋舰三艘,约须3000万元;航空母舰一艘,约须2000万元。”结果遭到蒋介石的拒绝。

中国航母第一人、国民党唯一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1929年,国民政府恢复海军部,陈绍宽为海军部政务次长兼第二舰队司令,再次提出中国海军在三年内开建航母,六年后拥有包括航母在内的10万吨军舰、60架飞机的计划,同样被搁浅。1930年陈绍宽代理海军部长兼江南造船所所长,1932年晋升海军上将,出任海军部长。陈绍宽对于我国海军实力远远落后于其他列强的状况,深感痛心,一再表示:“海军建设一定要跟上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根本问题,否则,不能在世界上站住脚,只有等着挨打。”

中国航母第一人、国民党唯一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为增强中国海军实力,培养人才,陈绍宽决定在福州海军学校每年定期招生海军学员,聘请英国海军教官到校任教。即便是在抗战的动荡年月里,海军学校仍克服各种困难,每年招收新生100名,从未间断。为进一步提高海军指挥官的战略技术水平,海军部成立了留学生考选委员会,令各舰队保荐优秀军官到海军部应试,合格者先后数批被派往英、德等国深造,为海军培育了一批骨干力量,为民族培养了一批海军人才。

中国航母第一人、国民党唯一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当时的中国,军阀连年混战,拥兵自重,海军建设一直处于停滞状态。1913—1929年,中国海军舰船总吨位仅由29286吨增加到35503吨,尚不及外国一艘大型战斗舰的吨位。由于所拨经费不足,陈绍宽多次拟订的购舰计划,大都没有实施。陈绍宽决定独自经营海军,从1928—1937年的10年间,海军部勒紧裤带,多方筹款,以建立最基本的海军力量。

陈绍宽将第一次北伐西征时截留的关税款50万银元,用作建造新舰。此外,对于海军部长每月2万元的特别费,他也分文不取,全部用于造船,然而总是杯水车薪。于是,他将目标瞄准了由英国人毛根全权控制的中国江南造船厂。为夺回自己的造船厂,陈绍宽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选派回国的留学生进厂任职,费时10年,终于将毛根“送走”,使其真正成为中国海军舰艇的建造基地。在他的努力下,中国海军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先后建造7艘军舰、10艘炮艇,并改造了13艘旧舰,下辖军舰57艘,海军军舰总吨位达5万多吨。

中国航母第一人、国民党唯一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陈绍宽献身海军、振兴海军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贵的成效,不仅为抗战培养了一批共赴国难、为国捐躯的忠贞之士,而且培养出了一批精通业务、掌握现代船舰科学、能够圆满完成出国接收新船只设备重任的技术人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正在欧洲考察的陈绍宽立即回国,主持海军备战事宜,表示一定要抗战到底。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等2人驾军车直冲虹桥飞机场大门,进行挑衅。机场守兵喝令停车无效后遂开枪将之击毙。

中国航母第一人、国民党唯一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虹桥机场事件发生后,8月11日晚,陈绍宽奉命率第1舰队主力舰艇驰往江阴,沿途轰毁水道航标,拆除江阴舰炮,以沉船方式构筑江阴封锁线。8月16日,日军企图炸开水上通道,中国海军主动出击,江阴海战由此拉开序幕。江阴海战历时108日,至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共击落日机20架,但中国海军第1、第2舰队主力损失殆尽,这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海军最重大的损失。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陈绍宽带领全体中国海军,不畏牺牲,浴血奋战,显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勇气。

中国航母第一人、国民党唯一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江阴海战是中国抗战期间唯一一次海军战役。一位在战地观战的德国顾问感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最为激烈也是最为奇特的海空大战。”保卫江阴封锁线的战斗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四川大后方的安全转移,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航母第一人、国民党唯一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南京失守后,陈绍宽撤往武汉,指挥海军多次击退日舰的进攻。1938年,海军部改组为海军司令部,陈绍宽任海军总司令。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要建设强大海军的梦想,哪怕只剩下几条小艇和水雷,也坚持每天唱军歌,升降旗,以证明中国海军的存在。1940—1945年,陈绍宽不断上书蒋介石,提出了在中国沿海规划4大战区、拥有20艘航母的计划。在当时沿海已被日军占领,海军几乎片板无存的抗战中,这个规划无疑显得有些异想天开,当然耗费也是天文数字,蒋介石自然是又一次否决了他的提案。

1945年5月,陈绍宽赴美参加联合国大会,参与制订“联合国宪章”。日本投降后,陈绍宽以海军总司令的身份任受降官,代表中国海军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出席盟军对日受降仪式;9月9日,以中国海军代表身份,在南京出席中国战区对日受降仪式。

中国航母第一人、国民党唯一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抗战胜利后,他深明大义,不愿中国同胞骨肉相残,拒绝帮助蒋介石打内战,陈绍宽被免职。此后,他解甲归田,隐居故里。归隐期间,国民政府多次威胁利诱他出山,都被他断然拒绝。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才欣然复出,先后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等职,为国家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宝贵的力量。

中国航母第一人、国民党唯一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陈绍宽生不逢时,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都不可能使陈绍宽实现他的航母梦。首先是国内战争频仍,经济条件不允许,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当权者对航母根本不感兴趣。

陈绍宽毕生都在追求他的“航母梦”,他的海权观、海防观、航母观对当代中国海军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海军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