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老祖宗留下了幾千年的中醫文化,到了我們這個時代,為什麼感覺變得落寞了呢?

1245688998


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五千年來繁衍不息,由弱到強。都是靠中醫為人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的。現代社會引進了西方醫學。人們就多了一項選擇,蘿蔔青菜各有一愛。西醫以輸液、手術直接干預的快捷方式而被人們所接受。而忽略了中醫。

中醫的理論基礎是望、聞、問、切,標本兼治。氣、血、經絡的關係。中醫湯藥多以治本為主。扶正祛邪固元守本。在祛除疾病症狀的表現上有沒有西醫的注射輸液顯得見效的那麼快。但對身體長久健康是有保障的。

至於你所說的落寞。是因為中醫學起來非常的緩慢。並且要有一定的實踐基礎,才具備一個能正常做診的中醫大夫。不像西醫那樣4年本科就成大大夫了。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報中一班學習的就很少了。在一般大型的綜合醫院中醫大夫也就有那麼幾個人。

再者中醫學習起來比較抽象,是一氣、血、經絡為基礎。氣與經絡是看不見的東西。但氣又是確實存在於機體之內的就像血液流動一樣是可運行著的保護人身機體的“警察部隊”。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是很難理解的。

但中醫確實有它的獨到之處。很多的疑難雜症甚至被西方醫學認為是絕症的疾病。用中醫治療卻能治癒。現在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專家不是已經驗證用中醫中藥治療是能起到很好的預防資料所用的嗎?

你感到現在的中醫落寞現象,是因為現在的中醫學院、中醫醫院少了些,人們用中醫治療的少了。不像西醫那樣求醫問診的多而顯得熱鬧了。

我相信社會在發展西醫在先進再科學,中醫也是不會被淘汰滅絕的。何況國家也正以全民大健康發展為契機,大力發展中醫中藥事業。中醫的春天將會來臨。而不再落寞。


南山說易


個人認為,改革開放後經濟飛速發展,走出國門,開闊眼界。人們對生活的需求不再僅僅是吃飽穿暖。為了提高自己的物質和精神上的追求,從最開始的人們下海經商到現在的自主創業,似乎一切都是金錢至上。當然這中間為證明自己價值和能力的大有人在。現代化社會,各行各業的節奏都是快!快!快!傳統文化已經乏人問津,許多瀕臨失傳,更不要提需要大量時間和耐心毅力去學習的中醫文化。神農遍嘗百草雖是神話故事,但也側面反應了現代西醫和傳統中醫的不同之處。西醫講究科學,有具體的標準,西藥的出產需要層層實驗。而中醫比較抽象,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經驗和摸索規律。儘管醫學生們在校系統學習就得5年,但是學習西醫遠遠比中醫需要的時間少的多,一個合格的中醫大夫需要歲歲年年的摸索和積累才能領悟中醫的玄妙,才能熟練掌握中藥的運用。所以人們常說中醫大夫越老越吃香。可是在快節奏的當今社會,有幾個人能有如此耐心毅力去學習中醫呢?要知道中醫也不是學了就能揚名立萬,帶來足夠財富的,這與大部分人的追求背道而馳。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很多產品的出現都是在迎合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電子書取代了紙質書,微信短信取代了書信,網上直播取代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人們生病了更願意吃幾天西藥暫時康復,也不願喝個把月中藥痊癒。這次疫情,中醫屢屢為新肺炎患者的康復作出貢獻,甚至有純中藥介入痊癒的病人,但是新聞只是偶爾提及並不被重視。因為疫情而被迫慢下來的我們,也是時候好好想想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取之精華,去其糟粕。好好弘揚下我們的中醫文化。


宮商角徵羽哆瑞咪發嗦


老祖宗留下的中醫文化沒有落寞。

有人黑中醫時,我總氣喘吁吁,欲辯駁幾句,因我不懂中醫,有理無詞,有勁使不上。但我信中醫,也受益於中醫。

當然,古代明朝有李時珍;北宋有錢乙;清朝有黃元御;現代中醫大師更是枚不勝舉,而且逢縣有中醫院,凡市有三甲中醫院,尤其北京有中醫藥高等學府,有頂級中醫院,中醫大師、教授更是雲集。

通過03年的"非典",和當下的新冠肺炎這二次大疫情的防治,中醫醫療隊作用不可替代,還是以中醫為主導,贏得好口碑。讓那些詆譭中醫者理屈詞窮,不攻自破。

中醫並不落寞,是在逆境中發展,在沉默中崛起。


老段康寧


中醫藥在我們的祖國發展流傳了數千年之久,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中醫藥都為人類的身體健康做出很大的貢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卻有很多人越來越不信任中醫了。

越來越多的“偽中醫”。降低了人們對中醫的信任,中醫學是一門極為高深的學問,古代人學習中醫從隨師學醫,到出師坐堂,一般都要十數年的功夫才能有所學識,可如今中醫醫生是越來越多了,但更多的是濫竽充數,完完全全的“偽中醫”。中醫的學習需要深厚的國學素養和文化底蘊,現在的人們能有幾個人會潛心學習這些東西,更多的是通過一些快速的培訓班,學習一些皮毛知識,考張證書便覺得自己學有所成,高枕無憂。

如今滿大街的掛著中醫名頭的店鋪,有幾個是真真切切的搞中醫,大多數不過是穿著中醫的外衣,做著賺錢的行當而已。真正的中醫是一種大醫精誠的醫者仁心,但如今卻被這些“偽中醫”弄得人心盡失,更是讓那些反對中醫的人找到黑中醫的理由。

越來越多的“劣中藥"。降低了中醫的治療效果,中醫的治療效果大都源自於中藥的療效,古代的名醫治病一般都會親自上山採藥,手工炮製。可如今有幾個醫生能做到如此?且不說上山採藥,親自炮製,現在的中醫能弄得到真正道地純正的好藥材就已經很難了。

時間慢慢的到了現在,西醫隨著科技手段的發展也越來越先進了。很多人治病都不願意等那麼久的時間,特別是現在這個爭奪分分秒秒的社會里面,很多人就更願意去看見效快的西醫,所以此消彼長此間就有人開始排斥中醫了。老祖宗留下了幾千年的中醫文化,到了我們這代,沒有很好的傳承下去,所以我們就感到落寞了!

現在的中醫大多都是醫藥分家,這就對中藥的發展造成很大的不利。中醫治病靠的就是中藥,但是現在很多中醫師不懂中藥,不識中藥,更別說去分辨中藥材的真假和優劣。如今劣質中藥材可謂是充斥市場,稍不留意便會買到假冒偽劣的藥材。加上現在人們造假製假的手法極為高明,藥材市場魚目混珠,我們很難尋找到治病良藥。雖然說一些老字號的藥店藥材質量有所保障,但是由於一些人的利益燻心,老字號藥店售賣劣質藥材的新聞時常曝光,更是增加了人們對中醫藥的信任危機。 時間慢慢的到了現在,西醫隨著科技手段的發展也越來越先進了。很多人治病都不願意等那麼久的時間,特別是現在這個爭奪分分秒秒的社會里面,很多人就更願意去看見效快的西醫,所以此消彼長此間就有人開始排斥中醫了。

中醫本身是一種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良好技術,但如今由於學習中醫的人水平參差不齊,學習中醫的目的複雜多為名利,加之如今中藥的質量難以保證,所以就造成了很多人對中醫藥的信任危機。中醫要想得到更多人的信任,就必須改變這種局面,嚴格控制准入的門檻,認真的把好中藥質量關,通過中醫藥的療效來獲取更多的人心!老祖宗留下了幾千年的中醫文化,到了我們這代,沒有很好的傳承下去,所以我們就感到落寞了!






淮安軍子


中醫想要做大做強,在醫療診治上,必須拋棄西醫,自己獨立出來,不再做西醫的附庸,跟屁蟲。

按照國家規定,國家資源評級中,醫院必須設立中醫科,才能評級。

這項規定間接導致了中醫地位的矮人一等,中醫就像一貼膏藥一樣貼在西醫的醫院內。

中醫和西醫理論,倆者可謂水火不容,本不應該結合。中醫想要獨立走向世界,必須與西醫分離走出自己的路。

中醫的獨立體系獨立運營,不僅可以發揚壯大中醫,更會間接拉動中國的經濟增長。

西醫醫院禁止設計中醫科,中藥房。西醫醫師禁止開中藥,中醫診療項目。同樣中醫醫師禁止開設西醫項目,開西醫藥方。倆者完全獨立運營,互不干涉。

藥店也分西藥藥店,和中藥藥店。禁止西藥藥店賣中藥,中藥店賣西藥的商業行為。

中醫的獨立會拉動商業房地產業的繁榮,藥店一分為二,醫院一分為二。

中醫的獨立,可為一座城市造就上千間商業網點需求。


Uncle七叔Seven


中醫進入近現代社會,命運坎坷,其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表達自己理論體系的那些概念,無法用當代科學語言解釋。許多名人和科學家,並不否認中醫治病有效,只是因為讀不懂中醫的語言,即認為中醫“不科學”。北洋軍閥和汪精衛政府曾經試圖以“不科學”為名,取締中醫。但由於中醫界團結一致,據理力爭;廣大人民群眾信賴中醫,中醫治病療效好,費用低廉;中醫隊伍人數多,擔負著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衛生保健任務,那時的西醫,完全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取代中醫。幾次“廢止中醫”的提案,最終沒有執行。


鏡緣說健康



我認為是受“西醫文化”的影響!


一、首先,我們發現沒有,現在我們的很多日常藥品都是西藥。

西醫文化似乎已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根發芽了,而對於中醫文化,我們只能在中醫藥醫院才能見到了,這是為什麼呢?我想,應該是中醫文化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吧,西醫的藥品大部分都是顆粒狀的,服用的話簡單便捷,而中醫的藥物大都是熬藥,耗費時間長,沒有西藥便捷,所以西醫文化可以“得以偏寵”,

二、其次,是我們的重視程度。

老祖宗留下的“中醫文化”是我們guojia的一大歷史財富,是世界不可或缺的醫藥文化,這應該得到"傳承"和"發揚光大",讓世界更多的人知道東方的中醫文化原來可以這麼的優秀。例如現在的“新型肺炎”,整個西南地區,大部分的醫院都在嘗試著使用中藥,用以治療“新型肺炎”,而且效果十分明顯,此前,很多醫院也在收集中藥的配方,用以研究“新型肺炎”。

三、最後,我想說,希望我們的醫院能重視中醫文化,不要把老祖宗留下的珍貴財富所弄丟了,要大力的發揚中醫文化,把中醫文化推向一個制高點,積極的幫助其他guojia的病人治療疑難雜病。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今日頭條文化領域創作者-客觀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對於我來說,是很幸運的、高興的。能從茫茫人海中看到這個問題併為你解答這個問題,這或許是一個緣分吧!初來乍到,點個關注再走吧,謝謝!

客觀看問題


我和您有同樣的感觸,中醫確實有些落寞了。

根本原因是:中醫理論缺乏科學嚴謹的精神 不符合當下的科學研究方法 或者說直白一點,就是中醫雖然在某些方面確有獨到之處,也能治療一些疾病,但是其根本的經驗主義,形而上學,缺乏邏輯清晰、科學完整的研究和論證方法,即便管用,卻很多時候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或者說出來的所以然也是從來沒有科學嚴謹論證的,不是環環相扣的邏輯縝密的。

我覺得科學精神和科學的研究方法既適用於西醫也適用於中醫,誰背離科學基礎而說自己好或者說別人壞都是“自圓其說”的荒唐做法。

以中醫確實經常有效的事實看,有必要有高人、專人去好好研究一下其背後的科學本質,我相信其背後肯定可以找尋得到本質規律,那時中醫就會徹底成為新中醫,成為科學的、有效的、應用廣泛的現代中醫學。


東華的深想簡說


中醫更注重經驗的傳承,臨床經驗望聞問切需要現場觀摩指導,中醫的藥劑使用雖有框架但並無準確的用量和確定的方子,用藥差異化明顯,例如一個藥方對年老者,婦人,少年,壯年,幼兒,病重的病輕的,照中醫理念,藥物種類要適當調整,藥的劑量也不應相同,即是一人一方,治病救人也不是單憑藥物也有輔助的功法,以及針灸按摩等理療方式,診療和藥物使用都更復雜。

以前的中醫傳承多是師徒傳承,而且時間比現代學醫時間長的多,每個中醫都不盡相同,中醫前期學習基本藥理治療,後期成就主要由個人臨床經驗增加和自身鑽研來提高,每個好的中醫都有各自的獨到之處且不盡相同,要繼承發揚難度大。

中醫看病多是依據臨床經驗處理的方式,治療目的比較模糊,如山水畫一樣多是意會,西醫多以解刨藥理實驗為基礎,易於形成學習研究體系。中醫的傳承從師徒單對單向學院派靠攏,但時間太短尚未形成真正的教學體系,且大環境不好人心浮躁不能潛心研究,中醫漸有與西醫結合輔助西醫之勢。

中醫的提前預防,防患於未然理念是核心理念之一,強調藥食同源,而且所佔比重極大,西醫卻是有病治病,開刀用藥直達病灶,顯的西醫好像有的放矢,中醫空泛悟虛,使中醫難以傳播。

所以綜合來說病可以分為前、中、後,中醫擅長前中期,西醫擅長後期(即病入膏肓時),中醫以調節人體機理來治療病痛,主要還是靠病人自己,西醫是待病情有外顯再外力介入。

綜合來說中醫較西醫傳承更困難,西醫的治療效果更直觀顯得更有用,目前是中國的中醫發展不行,並不是傳承了幾千年的中醫不行。




戒心不敢退


溫病學派的興起影響了中醫的療效,致使大家都認為中藥只能治慢性病,然而中藥在有西醫之前一直有治急危重症的。附子半夏炮天雄在溫病學派的方子是視為毒藥棄而不用的,中藥有君臣佐使之分,在古方里這些是君藥,發揮主要作用的藥,結果現在敢用會用的中醫無幾。傷寒論裡通篇都是附子半夏麻黃,唯有盧崇漢李可站出來主張。現在國人迷信清熱解毒,喜用寒涼藥物,結果說中醫無用。中醫的本源是通經絡,什麼時候學中醫的人弄清這一點,中醫便復興有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