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沒投資私募基金,感覺自己錯過了幾個億?別急,先看看私募基金的風險

本文節選自北大金李教授新作《與財富同行》

“世界上最可怕的差距是:私募基金的規模已經超過十萬億了,而你從未投資過私募基金”,你是否恍惚之間感覺自己錯過了幾個億?私募基金的收益是否絕對優於公募產品或其他金融產品,又存在哪些風險呢?

没投资私募基金,感觉自己错过了几个亿?别急,先看看私募基金的风险

先來看看私募證券基金,它的收益來源主要是資本利得、分紅等。2018年以來,受國內外環境變化的影響,金融市場波動率明顯加劇,金融市場風格和金融行業的輪動加快,導致以股票為投資策略的私募產品整體虧多賺少。其實,私募證券基金的收益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高,甚至可能比一些更安全的投資產品的收益還低,這與產品背後的操盤手和策略有很大關係。

創業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對象是非上市公司股權,通過被投企業上市、兼併收購的資本增值實現盈利。被投企業一旦成功上市,投資者就可以獲得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投資收益。

然而,私募股權基金在所有投資工具中處於“高風險、高收益”的最高點,為什麼呢?

没投资私募基金,感觉自己错过了几个亿?别急,先看看私募基金的风险

首先,它的高風險在於單筆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項目的失敗概率般都很大。越是早期項目,越容易投資失敗,10個投資項目中往往只有一兩個賺錢。在持有企業股權的過程中如果企業倒閉破產,那麼股權基金將會血本無歸。其次,創業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金額都比較高。創業投資的單筆投資金額通常是數百萬元,私募股權由於投資處於成熟期的企業,單個項目的投資額一般要數千萬元,近年來,一些項目的投資額已飆升至億元級別。由此可以看出,做好私募股權投資並不容易。

私募股權投資前,考驗的是投資團隊的眼光和判斷;投資後,投資團隊往往還要為被投企業提供領先的管理經驗以及再融資、拓展銷售渠道等附加增值服務。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這樣做有利於被投企業成長、增加被投企業的價值,從而確保投資公司在股權基金退出時獲得可觀的回報。

没投资私募基金,感觉自己错过了几个亿?别急,先看看私募基金的风险
没投资私募基金,感觉自己错过了几个亿?别急,先看看私募基金的风险没投资私募基金,感觉自己错过了几个亿?别急,先看看私募基金的风险

未來財富管理知識

更新財富觀念

找準理財姿勢

金李老師讓你不再為錢所困

一鍵直達財富管理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