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我和博士的妈妈一见如故,原来这就是博士家族成功的秘密


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到的高知分子不少,各种知名学者、教授,都是在自己的领域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专家。每次见到他们,我总是带着一股崇拜的眼神。


一、初识博士妈妈,惊叹于她的毅力。

这一天,教授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她50多岁的样子,一张白皙却极其自然的脸,不施粉黛,却没有一丝斑点。穿着深色运动衣运动鞋,随便扎了一个马尾,很是精神。她手里提着好几个行李包,其中最醒目的是一个两米长的圆柱型包裹。

乍一看,像跳广场舞的大妈,但是细看又多了一份恬静,却又不失刚毅的气质。

一问,才知道是教授的亲戚,于是便和她攀谈起来。

原来,她那个圆柱型的包裹是一些剪纸用的布料。她已退休,业余爱好最爱的便是剪纸,各种各样的花式剪纸。

她给我看了她手机里的视频,很长。里面记录拍摄了她做的剪纸作品。好几十幅作品,都配上了精致的画框,一一挂在墙壁上,或竖摆在桌子上,俨然一个小小的陈列室。

越往后看越好看,我不禁惊叹起来:太美了!林林总总的剪纸什么样式都有,而且,比市面上的好看得多,都是鲜少见到的。

我看过的画展不少,直觉告诉我这些作品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她一看有人欣赏她的作品,很是开心,便涛涛不绝地介绍起来。

原来,这些都是她自学的。完全没有人教,都是自己看着书一点地学起来的。她自创了一些剪纸的独特手法,而且用料也和市面不同,所以看起来好看得多。她已经做了好几年了,这里算是她自己弄的一个工作室。

我又一惊,问:“哇,这么厉害,已经做成工作室了?难怪这么多作品在这里!”

她解释说:“不是的,这里的作品,还没有几个人看到过!除了帮朋友做过送人,目前还没有公开售卖……”她本来想等着把所有想做的作品都做好后,再公开售卖。

我就更惊诧了:完全自学,自己静悄悄地做了这么多年,一幅又一幅的作品做了这么多,还没有其它人知道?

真能沉住气!这是怎样的一种恒心和毅力!


我和博士的妈妈一见如故,原来这就是博士家族成功的秘密


二、她有一名心脑血管医生儿子

原来,她的母亲就是一名剪纸爱好者。在十多年前,她的母亲过世之前,她一直贴身照顾母亲。那一年恰逢过年,母亲剪了一个剪纸,非常好看。并写了一首诗,以此赞美它的风骨。

她很是喜欢。便也试着剪了下,这一剪不打紧,就开始对剪纸爱不释手,再也放不下剪刀了。不知不觉,一路剪着剪着,就出了这么多作品。

我问她:“既然你还没有卖出,那为何设工作室?如何负担得起这工作室租金?”

她回答说:“这是我儿子买的房子,给我放作品用的,不用给租金的。“

原来,她儿子在当地是三甲医院里的一名心脑血管医生。平时非常繁忙,孙子也是她帮忙带,所以她在带孙子之余,就拾起自己的爱好,渐渐地就做出了这些作品。算起来都快十年了。

又一波震惊袭来!她竟然有一名心脑血管医生儿子!还是博士!

据我所知,教授的家族里就有好几个博士,还有双博士后!家族基因太强大了!

如果别人乍一听,可能并不觉得奇怪。只会想说:哦这是基因遗传的问题,他们家族优秀的基因太强大,一定会繁衍出优秀的后代来,所以家族里有这么多超高学历成员也不足为奇。

但是,我却从她的作品看到了原因所在。她十年如一日,有如此的恒心和毅力完成了这么多好作品,却不骄傲,不张扬,也不图利。这绝不仅仅是家族遗传的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本人的学识并不高。

这里面一定有原因的。(我暗自想:学习的机会到了,我一定好好向她取取经)

拾起以前做过小记者的经验,我对她进行了采访式发问。

”你的剪纸都用的什么材料?为什么这么好看?“……

”你儿子小时候成绩就一直很好吗?……

你觉得你对他的教育起作用最大的一点是?“……


我和博士的妈妈一见如故,原来这就是博士家族成功的秘密


三、她的故事:工人出身的她把孩子培养成了博士

她的父亲是军人,自小对他们的要求十分严格。

他给孩子们,只有一条铁律:一定要认真读书!读好书!·

那个艰苦的年代,她的母亲养了七个兄弟姐妹,愣是勒紧肚子培养出了好几个高材生。在他们的家族里,读书好的孩子非常多。堂兄弟姐妹,都非常优秀。

只是她例外 ,她不爱上学。

她和她那些后来又读研读博甚至出国留学的兄长不同,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很早就缀学出来工作了,当工人。后来也嫁给了一名工人,生了一个儿子。

但是优秀的家庭教育的好处就在于,它最终培养的不只是高材生,而是不管孩子做什么行业什么工作,都能优秀,都能有出息。

所以她从工人做起,从基层到管理层,企业里大大小小的官都做过了。后来到当厂长,公司副总也干过,自己也出来办过企业。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

对于孩子的教育,她虽然读的书不多,但是俨然严格遵守了父亲的教诲:一定要认真读书!她告诉孩子:你的几个表兄弟姐妹读书都很优秀,你要多向他们学习,请教。

她兄长的孩子确实也全都很优秀,现在都是有极高声望和地位的。有的还到美学名牌大学留学,拿了双博士后。

我想,这就是环境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不优秀也说不过去了。这是优良的家庭行为习惯导致的。

平时孩子的问题她也非常上心,孩子一有什么事都是主动找班主任老师来沟通。平时工作就算再忙,也不忘督促孩子的学习。

她很想孩子学医,当个医生。然而她儿子并不想当医生,大学学了别的专业,然后准备出来工作了。

她觉得这样不行,这一定不是孩子的实力。于是,她找孩子彻夜长谈。问他是否就这样决定放弃了?

最终,孩子被她说服了,开始换了医科读研。后来,看到表姐在美国拿了双博士后,他又一咬牙,又攻读博士,还选择了心脑血管领域。

于是,现在终于成了一名出色的心脑血管医生。

而她,也并不甘于平凡。

十年前她照顾生病中的母亲时,学会了剪纸后,一发不可收拾。她平时很是崇拜母亲的,于是她决定拾起母亲擅长的剪纸活,开始了一路的探寻和学习。

这几年,不管她去到哪个城市,她一定会去当地的购书中心,找出版的剪纸的书来看。然后去全国各地采购材料,全国大大小小的市场她都去过了,尤其是去了很多次义乌。

就算是退休后,她也并不甘于只带孙子。一有空闲,就钻研她的剪纸。

终于钻研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我和博士的妈妈一见如故,原来这就是博士家族成功的秘密


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优秀

听完她的故事,我突然就明白她儿子乃至她的家族如此优秀的原因了。

1、不管什么年代,努力读书,永远是正确的选择。

虽然今时今日,时代不同。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现在成功的路有千千万万条,但是读书永远是提升自己的最正确选择。

也许不能给你带来巨大的财富,但一定能改变你的命运,改变你的精神世界,改变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读的书多了,你会发现,你身处的角度更高,看到的世界更宽更广。看到的领域也更深。

也会发现,以前从未注意过的大千世界,竟然如此鲜活,手机屏幕之外,自有一番万水千山;读的书多了,你会发现,在无涯的知识海洋面前,再大的烦恼,也只是沧海一粟。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认真读书。

2、不管做什么,一定要认真对待,刻苦钻研。

博士妈妈她儿子成长过程中那些故事我知道的并不多,但从她自己的身上,我们就看到了优秀的品质。

剪纸这么普通的一件事,她学会了,但却并不停止于会,而是继续追求和提升它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她开始了路漫漫兮而求索的钻研精神。到各种书店去找剪纸书学习,到各种批发市场寻找最好的最贴切的面料。到各种剪纸市场去取经,到各种展览去欣赏和学习,提升审美……

她自己对自己都有这种高度的自我要求,相信对于孩子就更不会马虎了。

告诉孩子:不管做什么,只有认真去做了,才有可能获得出色的成果。如果不努力不认真,什么都无法做成!

成功的机会,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


我和博士的妈妈一见如故,原来这就是博士家族成功的秘密


3、多接触优秀的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

同样是穷苦的岁月,动乱的年代,但是有些家庭并不放弃努力,而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爱读书的氛围。而且所有的家族里面的人都是爱读书的孩子。

当你身边的人都如此出色和优秀的时候,你还只甘于整天和爱玩的小伙伴去捞鱼、玩泥巴、玩石子、打陀螺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让孩子处于什么样的一个环境,接触的什么样的人,很重要。


4、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一定是你自己的原因。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们知道一名医生做手术,需要极大的耐心,专注,和极度冷静的,而且体力上也不能弱。

这种优秀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家长一朝一夕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中形成的。

能够一点一点地剪出如此细腻优秀的剪纸作品的人,一定是极度有耐心的,有毅力的。

如果你是个懒散的、粗心的、暴躁的人,又怎么能教得出勤快的、细心的、有耐心有毅力的孩子呢?

所以,要想孩子优秀,家长要自己先变得优秀起来。

她告诉我:你想要改变孩子,你自己先改变自己,自己先做好来!

是的,育人先育己!

育儿路上,应当是一个不断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儿,国际IP绘本作者,绘本阅读指导师,早期教育研究会会员。分享国际前沿育儿理念。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