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家父珍藏已久的一件瓷器,如下图,有懂的吗?可以交流下吗?

寻藏游记


怎么说呢?你这件就是真品也是无人问津。因为汝瓷仿品太多而懂的人又太少。几个半懂不懂的又被仿品吓破了胆。既是先辈留下的物品那就暂时别管新的老的,先留下来做个念想吧!








深海的鱼想上岸


您好,从图片看这应该是一件现代仿汝窑的作品了。原型是香港苏富比秋拍上那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2亿9千万港币成交。我们再说回您的这件青瓷小洗子,为啥说是仿品。一看胎色,由于图片看不出胎质,只能看到胎色,但就颜色而言,与传世的香灰胎就不沾边了。胎釉结合处也没有层次。二看釉面,汝窑无论标本还是传世品均有开片,目前只发现一件无开片的汝窑水仙盆藏于台北故宫。您的这件没有看到开片。釉面杂质较多,并不是土沁之类的,而是由于釉料不干净导致的,这个真品有较大差距。根据学者研究,目前汝窑大概可分为三类,清凉寺、张公巷、文庙类汝。这就是为啥有的汝窑呈哑光,有的汝窑玻化明显。简单区分其实很简单,张公巷的汝窑底足喜欢刮釉的直圈足,并且与支钉同时使用。釉色鲜亮。您的这件釉面经过杀光处理后明显偏向于仿清凉寺,但是支钉感觉又是张公巷的,清凉寺汝窑支钉比这个还要小很多。以上是我个人愚见,因为图片限制,可能判断不准确。以下是我从网上找了些汝窑图片,您可以看一下。图片是各种老师大神发表过的,我只是拿来学习一下,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哈。











品古仓


家父珍藏已久的一件瓷器,如下图,有懂的吗?可以交流下吗?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回到话题上来。


家父珍藏已久的一件瓷器,如下图,有懂的吗?可以交流下吗?


从图片来看,这件三圆支钉小笔洗应该是宋代张公巷窑的普品,之所以说是普品,是因为其釉色过于驳杂与普通,距离精品、珍品差距十分明显,但应该是宋代汝窑真品无疑,只是档次略低,价值相对也较低而已。个人观点,不足为凭。


上几件汝窑精品图片,以作交流:

北宋汝窑鼎盛期清凉寺窑神级臻品天青釉五芝麻钉弦纹三足小笔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file_sign": "7de62567f10d8098c411db3e961a909b\

以瓷惠友


首先凭图片來鉴定一件名品,是很残酷的事情!

但你这件是汝窑无疑,但不是精品!是后仿的,应是元末至明初的,因温度太高,把玛瑙袖烧飞了!此为个人之看法,勿喷!



迅捷风


发一下





陈育蕊


这是什么东东









用户5798679255556


我的收藏






鉴古藏珍





用户3559738307256


让你看看真正宋代的高古瓷长什么样,兴讦能明白些什么!哪有那么多宝贝,历经这么多战乱运动,我们现在买件瓷在家没三月就碰的不伐样子了何况八百年了能这么好?除非达官贵人差不多











独立思考的我y


现在不知为什么,老金定都卖不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