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人與自然關係目前在什麼層面上?

要利民


首先我想先說我們必須敬畏自然,愛護自然,如果只是站在過度利用或者短期利用那是萬萬不可取的,個人覺得目前人與自然還沒有達到和諧得地步,至少還在對自然破壞和掠奪的過程中,雖然我們已經看到了也已經在擔憂,只是從自然生態方面去改變是不行的,要達到一種物質生態、人類精神生態和自然原生態的和諧、人類自然平衡的關係,從價值觀念方面來說,應該是人對自然的認識,人處理和自然關係的一個方向。保護自然與之和諧發展才能更好的讓我們的文明長久


會飛的UFO愛好者


在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上,理論家和實踐者存在三大不同主張:   

1。 " 人類中心說”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論述在西方思想史上一直佔居統治的地位。根據這一觀點,人類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理性思維和價值判斷的生命形式,具有內在價值和評判準則,在大自然中處於主宰和中心的地位,而大自然的其它存在物本身並不具備內在價值,只有當對人類有用時才具有價值,因而只有工具的價值。“人類中心說”強調了人的價值,對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發展物質生產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由於這一觀點忽視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干擾和破壞,忽視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性,而受到當代越來越多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的指責。有人甚至把這一觀點看作是導致今天環境汙染的罪魁禍首。

 2。     "環境倫理學派以反對“人類中心說”為標榜,並因側重點不同而形成了“動物權利論”、“生物中心論”、“生態中心論”等不同流派。“動物權利論”把道德範疇從人類擴展到了有感覺的動物,並從法學和宗教等角度提出動物與人類應具有同等的生存權利,人類不應該為了自己的私利而犧牲動物的生存和發展的權利。“生物中心論”或“生態中心論”則進一步把道德範疇擴展到整個地球存在物,認為人類和大自然的其它構成者在生態上是平等的,共同構成生物聯合體。人類只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系統利益高於個體利益,人類個體必須服從整個生態系統的要求,不應為人類的私利而犧牲生態系統的利益。環境倫理學派針對“人類中心論”只重視人類利益的弱點,喚醒人們必須高度重視保護大自然。在環境問題和生態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這一觀點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和認同.

     3。環保主義者主張“迴歸大自然”,提倡簡樸和節約資源的生活方式,拒絕現代工業文明和生活方式,反對捕殺動物,保護環境,並試圖按照大自然的本來面貌恢復大自然。更有甚者,瑞典的科學哲學家格斯特隆列舉了科學技術的罪狀,最後提出要求停止發展科學技術。應當說,環保主義者對保護環境做出了一定貢獻。但由於其反對現代文明,拒絕現代生活方式,反對人們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與時代發展的要求不符,很難為人們所普遍接受.


AI小離


個人認為,目前在 重返人與自然的和諧的層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方面人的主體意識和自我意識不斷增強, 物質文明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另一方面科學技術也給人的生存造成了許多日益緊迫的環境危機, 這迫使人們開始反思自然的地位、觀念和價值。這對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之間 關係的重構提供了現實的生存基礎。現代與後現代主義者們認為,現代人類的進步始終擺脫不了它所面臨的日益緊迫的環境危機, 這種危機來自於人類破壞整個自然環境而帶來的,歸根到底來自人類近現代以來的對自然的征伐。

而要重返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們:一要轉變“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範式, 堅持“以人為本”,反對“人本主義”,二要吸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天人和諧”等思想精華。

總之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已成為當今世界人們高度關注的問題,人們普遍認識到目前面臨的人與自然不和諧的問題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複雜嚴峻,但是人類不可能再回到被動適應自然的道路,只有依靠科學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自然觀,才能重新回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路上去.


阿飛羅號飛船


與自然的關係盧克謙人與自然關係反映的是人類文明與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類的生存發展依賴於自然,同時也影響著自然的結構、功能與演化過程。人與自然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與自然之間具有一體性人類作為一個生物物種的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體的生命活動始終遵循自然規律。在自然界的長期演化中,人類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種的智能,並建立起極其複雜而嚴密的社會組織體系。雖然人類同其他生物和無生命的物質相比具有許多不同的特徵,特別具有高度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但是人類本身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而且始終同自然之間保持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沒有人類,自然照樣存在,即自然不依存於人類;但是人類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才能生存,即人類始終依存於自然。二是人類對自然的影響與作用人類對自然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包括從自然界索取資源與空間,享受生態系統提供的服務功能,向環境排放廢棄物;三是自然對人類的影響與反作用自然可以反作用於人及其影響,包括資源環境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制約,自然災害、環境汙染與生態退化對人類的負面影響。人類社會是在認識、利用、改造和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不斷髮展的。人與自然關係的歷史演變是一個從和諧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諧的螺旋式上升過程。馬克思說過:“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 不斷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人類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共同的價值取向和最終歸宿。要從根本上實現人與自然的關係從衝突走向和諧,必須放棄傳統的經濟發展觀,積極發展生態經濟,努力實現經濟生態化。所謂經濟生態化是指在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更替中,通過建立與推廣應用與環境協調的技術體系、能及時準確收集與處理有關環境與發展信息的動態監測與預測預警體系、能靈敏反映自然資源及其諸種功能變化經濟後果的市場價格信號體系、能引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行為規範體系以及民主化、科學化的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體系。簡而言之,經濟生態化即人類經濟活動日趨符合生態規律要求,日益實現在生態上合理的過程。其本質和核心內容即:使基於勞動的經濟過程所引發的人與自然之間物質代謝及其產物,逐步比較均衡、和諧、順暢與平穩地融入自然生態系統自身的物質代謝之中的過程。因此,只有發展生態經濟,才能徹底克服人與自然的尖銳對抗狀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重新實現天人合一。2、 人與自然的關係,排除了所有教條化、概念化的定義和歸納後,到底還剩下些什麼?無疑,我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生存,在向自然索取的過程中,同時以自身的思想以及由思想派生出的行動反饋於自然。在一些傳統說法中認為:勞動是人區別於其他自然生物的主要標誌。但事實上,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懂得思考。正因為思想的連接性和溝通性,人才能與自然建立起一種看似形而上,卻真實潛隱暗藏著的聯繫。這樣的聯繫是和別的生物被動地適應周遭環境不同的、帶有強烈主觀性和能動性的性質。都說有靈性的事物之間是相通的。陶淵明可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李義山可以“留得殘荷聽雨聲”;蘇東坡可以“亂石穿空,驚濤拍案,捲起千堆雪”……這是自然在締造文學,還是生命意義在切近自然呢?高山流水一豎琴,邀知己與蒼松共賞。當人把自身的精神存在寄託于山水樹石的時候,他同時獲得的是一種容百川而乃大的廣闊的自然生存空間。中國古代的知識,很大部分是建立在對人和自然的關係的思考上的:“比德”方式對人的精神操守的評價;《周易》中對風水環境的探索;山水田園詩的興起發展與壯大;魏晉玄學給戰亂和權力鬥爭的消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就像是隨著歷史發展而流動的江水,人類越是發展,這樣的關係也就越明顯而深刻地反映在歷史的軌跡中。因此,我不願意將我的眼光和論調再簡單停留於物質層面上,人與自然的關係,若沒有思想深處與精神理念上,人性與自然性的和諧,所有的“持續發展”、“循環利用”都是一幕幕滑稽可笑的“一手栽樹,一手砍樹”般的鬧劇。而精神層面上的契合,肯定也不是簡單的技術型、機械型或者經濟型的,過於表面和膚淺的行為上的尋求只能讓我們上演出《摩登世界》裡描述的那種滑稽與嘲諷。它應該是如同古希臘的神廟雕像,古戰國的編鐘箏瑟般優雅、恬靜,消解了功利與膚淺的人的靈魂的自然迴歸。其實,保護環境,拯救自然的口號已經喊了很多年,可人們真的意識到了對於自然保護的重要性了嗎?世俗非常實際的功利主義導致了人類總得在經歷了切膚之痛後,才會像寒號鳥那樣呻吟出要壘窩的哀叫。洪水流了幾年,抗了幾年;乾旱抗了幾年,也就旱了幾年,人類在災難中自救的手段不可不說是聲勢浩大:科學的尖端、理論的經典、宏大如史詩般的前仆後繼、可歌可泣……這些,究竟改變了些什麼?又能改變些什麼?人與自然的關係,在自然漸漸厭倦了與自己愈走愈遠的人類後,其結果就是《聖經》中提到過的那場大水,滌淨了它自己的懷抱。或許,真正讓我們悲哀的是到那個時候,連一艘諾亞方舟的機會,上帝都不會再給我們。當慾望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和社會高擎起的一面大旗,我們身不由己把它瞻仰和跟隨之後,物質與功利便輕易而舉地解構了靈魂的意義,墮落和悲傷,頹廢和失望,便是當代人普遍自然而然的心理狀態。在這樣一種精神層面上的人與自然的關係,又有什麼可能去展現完美、和諧、相依相隨、相輔相成呢?當然,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上,我並不是去否定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運用已漸趨完善的自然科學。我只是想呼籲人們是時候去走出毫無底氣的自大,附庸風雅的自戀,墮落腐朽的自私以及被物質、功利侵染得麻木的精神荒蕪,讓心靈復歸平和,讓靈魂走進自然。在中國傳統文明下誕生的對於人與自然關係的完美表述“天人合一”,現在往往被人們理解為與小農經濟聯繫在一起,應找尋它對我們現在工業文明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有何借鑑意義一個概念範疇。我本不想說這個詞語,因為“天人合一”在近些年被人們用濫了。這裡既然說起,我想我應該澄清一些對這個詞語的理解誤區。“天人合一”其實講的就是一種精神境界,它不侷限於某一學派,儒家有,道家也很突出,禪釋同樣理解深刻。這樣一種思想,原本就是滲透在藝術之中,以建築、書法、繪畫、詩詞等藝術形式與我國古代文明一脈相承而源遠流長。我不太贊成人們把“天人合一”的理解和闡釋束縛和侷限在封建小農經濟的社會形態上,而因此來判定它與現在的生活和文明不再適合,這種理解的角度顯得太實際,太直接。然而,恰恰是“天人合一”為代表的春秋戰國文化思想,是我們整個民族三千年不斷研究而無法超越的宏偉寶藏。“天人合一”的意義就在於它的模糊性、不可預測性、難以定義性和神秘性。因為這樣一種思想正是通過這些特性來暗暗吻合著自然的特質。我們眼中的自然,不正以這樣的特質展露於我們眼前的嗎?又有誰可以拍著胸脯說,我眼中的自然是清晰的、條理的、邏輯的、如同螺絲釘和螺絲帽那樣絲絲入扣、緊緊相連的呢?人們並不是謙遜的,在自然一步一步與我們靠近的時候,我們想到的,不是繼續保持一顆敬畏和真誠的心,卻自以為是地去打破那種在人和自然之間悄悄隱含的平衡。其結果,勢必是我們心靈與思想中自然本身意義的喪失。永恆的是古典,持久的是自然。在文明的不斷髮展中,能震撼我們心靈的,不應該是五百萬的偶中;也不應該是一場精彩的NBA比賽,那麼,應該是什麼呢?人與自然的關係,不應該成為一種獲取經濟利益的文化現象;也不應該停留在人類是否可以持續發展和對自然循環利用的自然科技的推動因素之上。我們應該轉換角度了,自然到底教會我們的是什麼?是讓人們變成機器或者電腦?還是變成藍天或者白雲呢?最後,我想用一個比較來結束此文:當後工業文明財富的標誌世貿大廈,在它所代表的文明形態所異化的人性惡的撞擊下倒塌的時候,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天府盆地的青山綠水之間,那造福了一方熱土幾千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單純的物質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