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你为什么要读研?

l那个他


为什么读研。我觉得要看自己想要什么。

1.更好的学历

这是一大部分同学的梦想。尤其是普通大学的学生。若你有很强烈的想法,建议你考研。

2.更好的就业机会

本科不好 ,影响自己的就业。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考研。

3.工作不如意 ,想改变自己

这是大部分同学的想法。毕竟学校比较单纯。 社会太复杂,有一部分同学不适合复杂工作环境。

4.陪同考研

同学们都考研,那我也考。

5.父母要求考研。

还有很多原因。主要就是为了自己。


tonny272


学历低,是硬伤

过去是,现在是,以后还是

所以,一定要读研!

由于自己严重偏科,与其说是数学没有学好,倒不如说是智商不够,没有能够考到自己理想的大学,其实上一所外语类院校,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我一直追求的梦想。

没有能考到好的大学,一直以来,对名校或者是高学历的人,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工作以后,自己也一直有意识接触这一类人才,学习他们身上的各种可以学到的东西。由于对于名校的这种情愫,每到一个城市,我会去当地著名的大学走走,感受一下里面的氛围,至少学到一点读书的感觉。

说一下经历,就知道学历不但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它还限制了我之后的出路和人生轨迹。

10年,师范专科毕业,两条路,一半的人选择乡镇事业单位,一半的人选择去中小学教书。英语当时算是比较吃香的专业,同宿舍6个人,两人考了乡镇干部,一人先当老师后转行去干了刑警,一人自由职业,几年过去,坚守教育一线只有2个。都是参加基层事业,三支一扶,进村进社等。名额有限,必须考试。没得其他选择。

同年普通本科毕业,省内文科直接签约,理科考试,但基本上本科基本全取,后来听说三本也算。

省部共建大学,211, 985 毕业,或者研究生,市里有人才引进计划,直接签约,基本都是政府机构或者事业单位,高中学校。

学历决定了你的就业层次和选择,我们是一群没有选择的人。

工作以后,取得在职本科,也去了苏州大学学习,那半年,去复旦,华东师大,同济,上海各个名校转了转,正值学生开学新生入学军训报道,碰到一复旦学生拿通知书拍照留念。我们几个一起的老师把人家的复旦通知书拿上也拍照,见识见识名校的通知书,有点阿Q的悲凉感。

后来也陆续有机会去广州大学学习,学习别人的经验,开阔眼界。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中时候,我半个晚上反复修改背诵发言稿,生怕出一点错误。给我们提供后勤保障的全是当地上研的学生,和他们相处,感觉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也由于工作原因,陆续接触到清北学生来我们学校调研,在华留学生,或者国外名校毕业高材生,比如,麻省理工学院,言谈中,我感觉到另外一种世界,他们是天上的,我们是地下的。

总结一下,一定要去读研

借用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一段视频,他谈到【被人欺负】的话题:

“不读书,就是人家怎么欺负你,你怎么欺负回去。但如果你书读多了,你会选择不再跟这些人有关系。”




英语教师小郭


我有一个研究生同学,他从一个不那么好的本科毕业,做着一份自己不甚满意的工作,后来他考研来到我们学校,然后在读研期间找了女朋友(也就是我的室友),毕业后他回到自己的家乡考了公务员,现在的他有一份自己还算满意的工作,有媳妇,有小孩,简直就是天下大同,获得了生命的大和谐。

他觉得读研还不错。

我高三的同桌,热爱法国文化,人生梦想就是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当大使。大学他考去北外,大四顺利考进外交部,现在每天傍晚都在塞纳河畔跑步。

他没有读研,但却是我的同学里唯一一个无比精准地实现了自己年少时候梦想的人。

我有一个朋友,从一个不那么好的本科毕业,考到武大。我记得受家庭条件所限,他曾经因为高昂的学费想要放弃,最后他还是去读书了。毕业后据我所知他有两个offer,一个在我所在的城市,另一个在上海。后来他去了上海,相亲认识了一个女孩,现在已经结婚了。

我有时候和他聊起来,如果他毕业没有去上海而是来我在的城市,生活不知道又是什么样子。

最后和他一起感叹,生活朝哪个方向走,充满了机缘巧合,和读研好像没必然联系。

我高二的同桌,大学同样考去北外,毕业后保送本校研究生,现在在北京工作,每天做着空中飞人,去了很多我可能一辈子也没有办法去的地方。闲下来和我聊天,我说很羡慕她,她却说大城市压力大,最幸福的生活还是早点生娃养娃。

最后是我。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结束后,我有一份还不错的简历,上面写着读研期间我参加社会实践的成绩,和我的专业成绩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另一方面,毕业的时候教研室主任告诉我因为某些原因,我的毕业论文无法参加“省优”的评选,这对于一个三年来在专业上投入了无数精力和时间的人来说无疑是迎头痛击。这个时候我有一种读研没有卵用的感觉。

后来我参加了现在单位的面试,非常莫名的,面试我的副总提问我的都是专业问题。我压抑住心中的狂喜对答如流,顺利找到工作,觉得自己在专业上投入的那些时间也不是那么不值得。

再后来工作三年。单位有一个比我高一届的姑娘,没有读研,本科毕业就进入单位工作,现在已经是一名部门负责人,而我却还只是一名苦逼的普通员工。有时候我也会想,要是那时候不去读研直接工作,说不定今天也能做到这个职务了。

然而没有如果。

我们永远都只能生活在当下,没有人能够预见未来,然后回过头来,告诉现在的自己做出怎样的选择会更值得,会获益更多。读研到底值不值得,这个问题要我回答,我只能说“抱歉我不知道”。有可能你本科毕业时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但读完研后你反而失去了这样的机会。但是我想那么多人不管是自主选择,还是随大流也罢,走上了考研读研的这条路,大概还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意,想要寻求一个更高的平台。不管读不读研,清楚自己要什么最重要,否则我们永远只能看到自己因为某个选择失去的,而看不到自己因此得到的。

我只是想说:没有一条路是必须要走的。题主所有的困惑其实也是我的困惑。年轻的时候我们有太多的纠结,好像走错了一步棋自己的人生就可能满盘皆输。但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花了很多的力气来思考来做抉择,最终还是只能度过平凡的一生。我们处在某个时间点上,总是想看到未来,却忘了最该做的是走好现在的路。我在读研期间看书的时候,压根就没想到将来面试的时候考官会问到专业问题,但如果我没有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就一定回答不出考官的问题。也许读完研你会觉得它没有卵用,但是不读研你未必就能成为一个有多少用的人。而我当时能做的只能是带着同样的疑惑,认真地看着专业书,写着读书笔记。

研究生毕业那年,答辩已经结束,我在学院外的马路上遇见了一个学妹,问起我为什么要读研,如果毕业后还是要和本科生们一起竞争,会不会觉得时间被浪费掉了。

我那时候一片少年意气,回答她的是:“三年的时间,跟着最喜欢的老师,读热爱的专业,时间就算被浪费掉了也是值得的。”

三年后的今天,当我被挫败感包围,觉得前路迷茫看不到方向,无意中翻出了当年的毕业论文,才发现当年所写的每一个字饱含着自己对专业的热爱,现在读来仍然让我觉得激动不已。毕业的这三年里,每当我觉得情绪低沉的时候,我都会看看专业方面的书,了解一下现在专业的研究动态,然后能够很快平静下来。

有时候我也和题主一样,觉得读完研了生活是不是会好点,觉得工作了生活是不是会好点,觉得更有钱了生活是不是会好点,结婚了生活是不是会好点,但现在我才明白,哪怕我实现了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不代表我就能一直享有快乐和幸福。但好在我找到了一样东西,能够成为我在遭遇痛苦的时候的避风港,让我得到暂时的宁静。

这或许就是读研对我的意义。




小行家233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当年考研究生很朴素的想法就是希望能站在一个更好的平台,进而可以相对从容的规划自己人生和生活,(当然希望以后能有一个好工作,那是人之常情),现在十多年过去,依然认为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阳光心态,阳光作为,阳光生活!人生不短又不长,但愿每一阶段都有每一段精彩!



阳光成长与学习


你为什么要读研?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为了改变命运,为了让自己将来的生活更好!

你要不读研会怎么样?

一,有些特殊的岗位只招聘研究生及以上,你不读,不能去这样的单位工作。

二,不读研,早早的开始工作,如果你的专业不好,也没有一技之长,就业竞争压力那么大,可能从事的工作就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三,你不读研,别人读了,单位晋升,工资待遇,奖金发放等,人家就会比你多一些,比你早一步。

读了研会怎么样?

一,如果你本科学校和专业不理想,读了研使自己有更大的资本去找工作。

二,读了研使你的社会地位会有提升。

三,读了研能让你结交到更好的人脉,能让你将来的社会圈子更加丰富。


宝爸萌娃


为什么要读研?

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学术研究的需要。

部分大学生可能更喜欢或者更适合做学术研究,他们会走一条研究学术的道路,直至最后留校任教或者进入某些实验室工作。

第二、个人兴趣。

有一部分大学生可能对自己本专业或者其他专业的知识更感兴趣,这时候,他们就会通过考研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以满足自身的兴趣需要。

我大学时候有个学长,本来是学习汉语言专业。但是他对历史很感兴趣,当时我们学校有没有双学位的设置,而他课外的学习并不能满足他兴趣探索的需求,所以,他毅然选择了考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幸运的是,他考上了。

第三、就业后工作的需要。

有些大学生工作几年后又选择了读研究生,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因为在工作中,他们发觉自身的很多不足,觉得自己需要深造一下才能更加胜任目前的工作。我的堂叔就是一位,他是学医的,而且是外科,前年他选择了读博士,因为他觉得他需要更多的学习。

第二种情况跟职位的晋升、薪资待遇有关。有些人工作后发现了学历对于职位晋升和薪资待遇的重要性,也选择了去读研。

第四、就业压力。

有一些大学生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读研的。这部分人主要是大学过得并不充实,没有学到足以工作的本事,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

第五、对高学历的追求。

这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追求高学历,觉得考个硕士或者博士会更好看。另一类是看中了考研背后的机遇,现在各省市都有高级人才引进计划,待遇非常好,有些人看中这个去考研。

第六、通过考研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这主要针对那些考名牌大学的人来说。例如,我的一位学姐,她就有北大情结,而且有股上进不服输的气质,她就是要上北大,高考没有做成的事情,她要通过考研来实现,过程中她真的付出很多,经历很多挫败,顶住了很大的压力,最终她如愿以偿!

其实,现实中很多人考研不会单纯只考虑一个因素,往往是多种因素都考虑的结果。


忘忧老师


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总得往高处爬,现在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每年都有大量中职,高职,本科毕业生,在能力相当的时候就只能靠学历了,高一级的学历可以帮你淘汰掉很多人,用现在一句流行语“你将来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赶紧抛弃掉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吧,磨刀不误砍柴工,读研三年顶你毕业后奋斗五年甚至十年都不为过。我身边就有很好的例子,我是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职位晋升科级以上干部,都要求研究生以上或者中级职称,如果职称没达到那就只能靠学历啦。



酒红水晶杯


这个应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综合评估,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第一、专业需要

如果你所学的专业必须是读到研究生才能找到合适且不错得工作,我建议可以考虑深造,因为这个是给自己一次深度提升的机会。也是拓展一身人脉很关键的几年。如果你读的专业是偏向实践,比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之类,我觉得大学毕业可以直接工作,边工作,边积累。

第二、个人志向

如果你一开始就计划未来要在某个领域做顶级专家,那考研是必须的,而且考研只是你真正学习研究的一个开始,读博,交流访问都是以后必经之路。反之亦然。

第三、前两个都不是(自己没有明确目标,人云亦云之人)

有一部分人,考研完全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暂时不想工作,就想在学校再混一混,走一步看一步。那我觉得考不考随个人了……

以上。



成子规


一、躲避就业压力。一项针对2011届大学毕业生流向的网上调查显示,排名第一的读研理由是因为“就业前景好”,达到36%的比例。通常在工作招聘中,只招硕士学历以上的占28%,只招本科的仅占11%,剩下的61%兼招研究生和本科生,而且一般研究生优先。就业期待成为大学生们读研的最大动力。因为中国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挤到大学里来,造成了大学生们的就业压力。不好就业,怎么办,高不成低不就,就只好选择继续读研究生,以此来缓解就业的压力。

二、追求高学历。读研究生是一件颇为荣耀的事,意味着拥有美好的前程,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社会地位。现在的社会虽然说看中能力,可是实际上,对于学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所以很多人因为学历低、收入低而选择继续读研,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学历,以便未来能有一个好的生活。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都已制定相关政策,研究生在晋升晋级等方面均要比本科生起点高而且速度快,企业方面虽然没有硬性政策,但出于争夺人才的考虑,研究生更被看重,发展前景也要更好。

三、人生规划和目标。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依赖家庭,父母年轻时没有实现的理想转移到子女身上来了,父母们拿出“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架势,谆谆告诫子女,如果不提高水平,没有研究生头衔,就会落伍,甚至可能被淘汰。当然,当中也有很多考生是想通过研究生阶段的深入系统学习,从而使自己能够迅速成功的。有些学生是很有想法的,对自己的规划很明确,他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和规划,找准自己的方向和确定自己的未来。

四、素质追求。在就读研究生期间,学生的知识结构、道德修养、身心素质和适应能力等方面会得到大幅度提高。提高学历的同时,文化素质也得到相应增高。为了追求提高素质和增加知识,从而进入到研究生生活之中。

五、喜欢校园环境。有些同学之所以喜欢继续读研究生,就是因为喜欢学校这个气氛,不用去勾心斗角,不用去想防人害人的事,一直求学,实验再忙也是十分美好的事情。


大宇老师


分享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吧,这个问题在自己选择读研的时候身边朋友都不停的问我,你工作已经那么好的平台上了,咋还考虑去读研究生呢?工作都工作了,很多企业不是最看重工作经历吗?还有必要去读研究生吗,在我决定的那一刻我没有犹豫过,如果考研对自己面临毕业后重新找工作,会面临初入社会的恐慌,还可能担心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的同学比自己更游刃有余,在当前本科毕业生全天下的时代我决定去突变自己,多读书可以结实更多人脉,让自己学以致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