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株洲:新科技赋能战“疫”

株洲日报记者 李军

借智防疫,精准防控。株洲市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数据多跑腿,让防控少接触,提高疫情防控精准度。

【找得到】

争分夺秒寻找密切接触者

“湘BYXXX车主,请您戴好口罩,做好自身防护。”1月23日,株洲市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湖北咸宁老家的株洲“的哥”邹先生,收到了这条来自株洲的温馨提示。

这条信息发自株洲市交通运输综合监管平台智能管理系统,该平台负责人朱振华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市交通运输局迅速对2092台巡游出租车进行监管,重点监管12台开往湖北地区的巡游出租车。

株洲:新科技赋能战“疫”

工作人员通过株洲市交通运输综合监管平台对巡游出租车进行重点监管。受访单位 供图

防疫期间,该平台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紧盯屏幕,对公交、出租车、营运船舶、“两客一危”车辆等进行动态实时监管,精准防范驾驶员违法违规和防控不当行为。“我们还与疾控部门联动,一旦发现驾驶员接乘疑似病例,会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朱振华说。

疫情袭来,每个深夜,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从未熄灯。

在该数据中心,市公安局主动衔接工信、卫健及三大通信运营商,及时汇总数据,在全省率先搭建涉疫情活跃人员、车辆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值班民警的“防疫十二时辰”是:全方位实时研判、全覆盖摸排核查、全时空溯源追踪,以科技信息手段助力切断疫情蔓延渠道。

株洲:新科技赋能战“疫”

株洲市公安局民警汇报疫情防控情况。受访单位 供图

确诊人员刘某有意隐瞒湖北旅居史,警方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为卫健部门开展流行病学溯源分析及后续防控提供精准支撑;东莞确诊对象陈某,曾开车回株过年,警方迅速对陈某及其密切接触者开展调查,及时阻断该家族向外扩散疫情。

截至2月23日,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累计报送各类涉疫数据32920条,完成核查32416人,核查率98.47%。对摸排出有发热或其他不适症状人员列入管控,管控期间有11例被确诊。

助力复工复产,市公安还提前部署,成立80个专班全面摸排返株人员,防控疫情反弹。

【服务好】

无微不至守护人民群众

2月5日,市卫健委开通抗击新冠肺炎免费问诊平台,居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在线问诊和专业咨询服务。“该平台既能线上分流轻症病人,避免交叉感染,又能减轻线下医疗机构的就诊负担,缓解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引导市民合理就医。”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株洲:新科技赋能战“疫”

市卫健委开通抗击新冠肺炎免费问诊平台。

科学研判、精准防控,全市上下借力大数据、智能化技术防疫,“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渌口区,“智慧渌口”战“疫”作用凸显。渌口区通过该平台实现了会议通过视频开,政务服务线上办。截至2月25日,该区通过“智慧渌口”政务平台办件663件,事项咨询2000余人次;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累计采集10.9万户35万常住和流动人口的基础信息,40多家单位从平台提取脱敏住户信息8000余条,为小区联防联控管理提供精准支撑。

“请问您近期有没有到访湖北,或与湖北人员有过接触?请您回答有,或者没有。”在荷塘区月塘街道,不少居民都接到了“5G智能语音机器人”打来的调查电话。如果回答“有”,机器人会反馈给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将进一步联系处理。有了这个机器人,社区工作人员摸排居民户数从每人每天200户,提升到上万户。

株洲:新科技赋能战“疫”

“5G智能语音机器人”服务。

天元区南塘社区,视小区情况设6个点,每个点都有小程序二维码,住户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在手机上填写信息。借助小程序,该社区可第一时间采集到住户或外地返株人员信息,再针对性地进行入户核实,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株洲:新科技赋能战“疫”

天元区南塘社区利用二维码采集住户或外地返株人员信息,线上线下结合。受访单位 供图

天元区文家冲社区,工作人员用电子表格自主设计出一套疫情防控软件。逐户采集数据信息录入后,社区后台自动更新数据,并导出上报。根据实时更新的数据,社区可对重点人员进行重点核查,有效排除疫情潜在风险。

“运用大数据分析,能立体化、多维度了解辖区居民的个人信息、身体情况、居住情况、往返历史,实现以点带面,全面管控。”文家冲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思说。


编 辑 | 孙晓静

审 核 | 李支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