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原創首發」 陝南話的記憶

文/聞祥雲(原鐵一師二團學兵七十六連)

「原創首發」 陝南話的記憶

​我是一個不善於辯別、學說地方口語的人,不象略陽一帶戰友、同學,那帶有川味的漢中話,河南調的鐵路沿線話,說的都跟大眾普通話一樣順溜。短暫兩年半的襄渝鐵路建設生涯,在鐵道兵、民兵、學兵這支近百萬的建設大軍中,南腔北調的各種語音聽了不少,如今都回歸原點,沒記住幾句。能留存在腦海中近五十年的那點話語兒,應該是有故事的。

「原創首發」 陝南話的記憶

下雨了

“下汝(ru)了(Iiǎo)”,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語是一九七一年冬月,我和謝利民弓著腰推著滿載石砟的斗車出洞。快出羅向巖橫洞口時,只聽負責軌岔轉換的女民兵拖著長音呼喊“下汝了”,我和謝互相望望,滿臉滿身的粉塵,缺少扣子豎道道的棉工裝上繫著一根導火索,滾動的斗車在軌道上運行,出風筒呼呼作響......沒什麼情況,我倆推著斗車一鼓作氣衝出洞外。學兵連由部隊直接管理,制定了嚴格的紀律,不允許和女子連的學兵、民兵隨意搭腔,再說也真沒明白她喊什麼。天空淅淅瀝瀝飄著雨絲,雲霧在山峰間行走,地上溼漉漉的,岩石上還滴著水珠,路邊水溝也流淌著雨水,山風一吹寒氣逼人。此刻,洞外的工地上卻呈現一派熱氣騰騰的勞動場面。山腳工棚下,空壓機震耳欲聾的轟嗚,幾位機械連的戰士忙碌著操作、巡檢設備;洞口前,攪拌機"咕嚕咕嚕"地轉動,用木板搭建的上料平臺,民兵連的同志們踏著梯板正將水泥、沙石倒入灰鬥。裝滿砟石、滿載灰漿的進出洞斗車在女民兵的吶喊聲中來回穿梭。在橫洞口工作的女民兵是平利民兵團的一個女子排,當時我連在展園隧道出口和羅向巖隧道進口施工。七一年底,襄渝鐵路建設進入攻堅階段,為解決中段這個咽喉區域兵力不足的問題,鐵道兵一師二團奉命進駐旬陽,插入四十六團與四十七團結合部。學兵七十六連劃歸二團管轄,施工點移至距駐地兩、三里外的羅向巖橫洞。山裡的天氣小孩臉,一天三變。那天上班路上,出門的時候天還晴朗,快到橫洞時,突然間烏雲密佈。"下汝了",又聽到那熟悉的腔調在山間響起,漢江邊上民兵連正在搶卸水泥,為首的一位大個子女民兵兩隻胳膊各挾著一袋水泥,一邊呼喊一邊帶領女民兵沿著山道向水泥庫奔去。莽莽群山,霧雨的天際;奔流江水,蜿蜒的小路,連同女民兵搶運水泥的勞動場景,組成一幅沸騰的建設工地水墨畫。巾幗不讓鬚眉,尤其是那位挾著兩袋水泥的女民兵排長和她帶的那些"兵",讓我們這些幹活如拼命的青少年學兵,也不由得刮目相看。陝南多雨,那句帶著濃郁巴山韻味的鄉村土語----"下汝了"在工地上流傳起來。山裡人淳厚朴實,她們是用這樣簡潔的語句,告訴出入橫洞施工的鐵道兵戰士、民兵兄弟,還有我們這些學娃子:下雨了,地面溼滑,注意安全......。日子久了,每每聽到這樣的呼喊聲,內心都會泛起一絲莫名的感動,也會學著她們的鄉音回應一句:"下雨了"。星移斗轉,幾十年過去了。我想用如今流行的話語真誠地問候一聲,昔日同一隧道中並肩戰鬥的民兵兄弟、民兵姐妹們,你們現在過得可好?今天,女媧故里----陝南家鄉平利縣下雨了嗎?!

饅頭記

四十年後,我曾和戰友重返過一次陝南,那是我們揮灑熱血的地方。在烈士陵園,戰友們默默地將一個一個蒸饃祭擺在犧牲戰友陵前,同行戰友家人看著我們的舉動,流露出不解的目光。當她們聽到我們敘說當年飢餓的情景,很多犧牲戰友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上一頓飽飯.....,這些沒去過三線的同齡人竟然哭得唏哩嘩啦,似乎比我們更傷痛。"一個饅頭還要搭一碗糊塗那( nei)"。

「原創首發」 陝南話的記憶

​一個久遠的聲音把我們拉回那個年代,一組數據可以顯示,當時襄渝鐵路旬陽段施工有多艱難。旬陽,全國四個不通公路的貧困縣之一,當地山高水險,物資供應困難。鐵道兵四十七團從蜀河隧道進口至磨子溝隧道進口約十三公里多的施工區域,部隊、民兵、學兵,投入兵力最多時達一萬六千餘人,光解決吃飯就是一大難題。特別是學兵連隊,匆匆組建、遠離家鄉,沒有一點生活物資儲備,那真是難上加難。

當時有句口號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死都不怕,苦點兒算什麼?可飢餓的感覺還是令人難受。戰友的目光瞄向關口,關口公社位於秦嶺南麓、漢水北岸,離連隊有五、六里地,我們曾在那兒背過糧,鎮上好像有個小食堂。一個秋天的早晨,收工之後請了兩小時假,幾位戰友結伴同行,乘渡船過江去了趟關口。小鎮是什麼模樣,至今都恍恍惚惚,沒啥印象,只覺得過江之後進入一條山谷,溝里長著幾棵桔樹,上面掛著紅、黃小燈泡似的果實。比起江南喧鬧、奔騰的建設工地,這裡溪水潺潺,山林恬靜,彷彿是一處"世外桔源"。我們用糧票和山民換了點桔子,山區缺糧少吃,糧票比錢好使,算是嚐個鮮。桔子再好也不能當飯吃,備戰備荒要備點乾貨,最實惠的當然是饅頭。走進食堂,我們每人要了幾斤饃饃,服務員用山裡的方言告訴我們:"一個饅頭還要加一碗糊塗那"。那語音說"加"還是言"搭"不曉得,但意思很清楚,買個饃還要再來一碗"糊糊"。當時雜糧供應比例極高,估計小食堂經常會有學兵連的學生光顧,目標當然是買饃,這樣的套餐搭配也算合理。饃好說,塞進挎包即可,"糊糊"怎麼辦?只好稀湯灌大肚。這肚子也難伺候,你說你經常飢腸轆轆,七八碗"糊糊"糊糊塗塗下去,竟然有些飽漲。望著餐桌上餘下的"糊糊",這可不能浪費,它是家人節糧縮食擠出來的。在計劃經濟供應時期,糧票可以說是最金貴的票證,沒有之一。商品糧是按城鎮居民勞動強度、生活所需定額配置,在某些情況下,糧票比貨幣更有價值。很多學兵家庭為此做出很大犧牲,他們舉全家之力,將省出的口糧換成糧票或做成炒麵寄給遠在陝南的子女,他們用這樣的方式為戰鬥在襄渝工地的兒女排憂解難,為鐵路建設添磚加瓦。喝完最後一口"糊糊",背上挎包離開小食堂,由於時間較緊,只好遺憾地放棄在小鎮上轉轉的念頭。回去的路上戰友有說有笑,冷不丁誰吼了一聲:"一個饅頭還要搭一碗糊塗那",那惟妙惟肖的腔調還真像那麼回事,惹得大夥捧腹大笑。笑聲驚起林中幾隻鳥雀,撲撲哧哧向江邊渡口飛去。站在如今的關口鎮,記憶中的山鄉小鎮已蕩然無存,一條沿江公路從谷口穿過,公路兩旁矗起一排三、四層小樓的商鋪。眺望對岸連隊駐地、施工場點,沒留下多少痕跡,只有遠處的羅向巖隧道和磨子溝大橋在大山中若隱若現,彷彿向世人訴說著什麼......

襄渝鐵路已融入大山,那個火紅的歲月伴隨著我們苦澀的青春年華也一齊融入秦巴山水。

「原創首發」 陝南話的記憶


「原創首發」 陝南話的記憶

「原創首發」 陝南話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