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陶弘景为何被称之山中宰相?为何会在句曲山隐居?

l湖湘客


中国历史上少有真正的隐士,即便是那些求仙访道,啸吟泉林的道士或心怡伽蓝、避世浮屠的僧人,也未必就是真正的出世者。

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身在山林,却心系庙堂,常常以在野之身参与政务 ,名不为朝臣,实无异于官吏。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就是其中的的一个典型,甚至被冠以“山中宰相”的美誉。据《南史·陶弘景传》载,他在“山中”隐居修道,梁武帝每有疑难不决之事,常常咨询于他,把他看作是不在庙堂之上的“宰相”。

“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谘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南史·卷七十六·陶弘景传》

既然陶弘景有如此治事之能,为何又要隐居于“山中”,既然已经隐居于“山中”,又为何能成为“宰相”?难道是徒有虚名,隐居山中只是为了靠“终南捷径”攀附权贵吗?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1、入世到出世——比起宴饮郊游仕途新贵陶弘景更乐于茅山修道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生于宋孝建三年(456),死于梁大同二年(536),八十一年的人生历经宋、齐、梁三朝。因隐居华阳,自称华阳隐居先生。

陶弘景出身士族家庭。祖父陶隆善药术、精书法,官至南海西平县令,监新会郡(五品郡太守)。其父陶贞宝除了擅长医药、书法之外,亦好读书,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陶弘景天资聪颖,四五岁时就可以以芦荻为笔,画灰学书。

六岁书法已成,八九岁时读书千馀卷,十一岁做司徒左长史王钊之子王昊的侍读博士,十五岁写出《寻山志》,可见文采斐然。

“倦世情之易挠,乃杖策而寻山,既沿幽以达峻,实穷阻而备艰。渺游心其未已,方际夕乎云根。”——《全梁文·卷四六陶弘景·寻山志》

成年后,他与南朝士子一样,怀着懦家修齐治平的政治志向,奔波于求仕之途,先后做过诸王侍读和振武将军、齐左卫殿中将军、奉朝请等。加之其人神仪明秀,学识宏富,又善琴棋书画,精通草书隶书。因而,年纪虽轻,却已声名远播,与当时著名的文人褚炫、刘俣、江斅一起并称为“昇明四友”,为世人所推许。朝中一班文人学士争相与之结交,甚至一些位至鼎足的朝阁重臣也乐于与之来往。久而久之,陶弘景声望日隆,宫廷内外,上至王公贵胄,下至一般庶民百姓,莫不钦慕他的才华。

尽管陶弘景在朝野内外享有崇高的声望,但他本心并不乐仕进。于是在他37岁的时,脱下了朝服,隐居茅山,专心修道,完成由入世到出世的重大转变。

2、上书《解官表》——道教盛行的大背景下,仕途坎坷的陶弘景选择隐逸似乎合情合理

一面是隐居林泽野,生活清贫,一面是犬马声色,荣华富贵,出生于官宦世家的陶弘景是如何做出归隐山林的决定呐?这都要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说起:

第一、时代风尚的影响。

南北朝是历史上的分裂期,政权交替频繁,时局动荡不安,战争连绵不断,乱世求安是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此时,追求长生不死的道教逐渐为士族上层所认可、接受,并从民间走向官方。上层社会中信道者众多,乃至出现了许多道教世家。受其濡染,陶弘景亦潜心钻研阴阳五行、风角推算、方图产物、医术本草之术,对隐逸的生活十分倾慕。

第二、坎坷多磨的仕途遭遇

如果说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种吸引力,那么坎坷多磨仕途生涯则成为了陶弘景隐逸的推动力。

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废帝刘昱被谋杀,刘準登基,是为宋顺帝。录尚书事萧道成掌握实权,欲发动政变,篡权夺位。出于忠君和建立功业的热情,年仅二十二岁的陶弘景第一次投身于政治斗争,他参加了司徒袁粲和刘秉等在石头城起兵讨伐萧道成的队伍,并与韩贲、糜淡三人共同起草了战斗檄文。然而,萧道成势力强大,讨伐斗争很快失败,袁粲、刘秉及其子均遭杀戮,混乱中,陶弘景侥幸逃脱。政治失败的血腥惨痛,打击了他,也警醒了他,欲通过政治上的“立功”而走向仕途的梦想由此破灭。

“元徽五年七月戊子夜,废帝殒,奉迎王入居朝堂。壬辰,即皇帝位。”——《宋书·卷十·本纪第十》

四年之后,即建元三年(481),陶弘景的父亲不幸被其妾害死,这给陶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发誓“终身不娶”。三年服丧期满后,按惯例,他应正式被任命官职,但齐武帝却只授他为左卫殿中将军。陶弘景这才幡然醒悟,知萧氏并未解除对他的戒心。永明二年(484),清溪宫修缮落成时,陶弘景进献《清溪宫颂》,博得齐武帝的赞赏。齐武帝有意要提拔他,却恰逢其母病逝,丁忧三年再次失去了升迁时机。永明四年(486),服母丧期满后,却仅仅获得了一个有虚名无实权的“奉朝请”。

石头城政变惨败、求仕的艰辛以及家庭的不幸,一连串的打击使陶弘景身心俱疲,以致“于石头城大病七日,自此形神大变”。身在朱门广厦,虽能锦衣玉食,声色犬马,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官场又确实是一块是非之地,或进或退,稍有不慎,则差舛缠身,祸患临头,甚至连身家性难以保全。相比较而言,隐居山野林泽,物质生活虽然清苦,但无案牍之劳形,无飞来之横祸,足保生命无虞。何况访名山,游大川,求仙问道,还能陶冶情操、颐养心性呢。两相权衡,陶弘景选择退隐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望髙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且永明中求禄,得輙差舛;若不尔,岂得为今日之事。岂唯身有仙相,亦缘势使之然。”——《南史·卷七十六·陶弘景传》

于是,永明十年(492),三十七岁的陶弘景上《解官表》,毅然辞官,入山修道,自此再未出仕。

3、隐而不仕——虽名声在外但不侍其中主,坚定而过果决的华阳隐居先生

未隐居前,他汲汲于功名利禄,壮志难酬而处境窘迫。归隐之后,反而声名鹊起,成为超尘绝俗的髙洁名士,受人敬重。在最初隐居的五六,先后两位帝王诏请其出山,皆未果。

“虽萧萧独往,眇吵真贵,而亲旧书驿,远近参同,盖未能抑绝 ”——《华阳陶隐居内传》

1、拒绝了齐明帝的出山诏请

就在陶弘景隐居的第二年,即永明十一年(493),齐武帝驾崩,皇太孙萧昭业继位。一年后,齐尚书令萧鸾独揽大权,不久又相继废杀萧昭业与继立的萧昭文,自立为皇帝,即齐明帝。萧鸾即位后,大杀齐诸王,自知杀戮过重的萧鸾,命陶弘景“东祈名山”三年,为自己消灾祈福。祭山事毕后,萧鸾欲敕迎他出居蒋山,但政局的动荡使官场外的陶弘景不愿再置身于血腥腐朽的官场,不愿再见残酷野蛮的政治屠杀,

以诗作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婉转地拒绝了萧鸾的征召。

2、谢绝了梁武帝的入世征诏

萧衍早年与陶弘景交游时就慕其高风,在夺权的过程中又多次得到陶的支持,因而即位后对陶自是青眼有加,恩礼愈笃。对待陶弘景这样身负奇能异术的得道高人,萧衍自不愿他就这么整日炼丹修道,终老于山野林泽,

而是希望他能出山佐助自己治理天下。于是,萧衍三番五次备厚礼,派人入山礼聘陶弘景。为了彻底打消萧衍的念头,陶弘景特意画了一幅《二牛图》送给萧衍。画中有两头牛,一头牛散放于水草间,悠闲自得;另一头牛则套着金络头,任人执绳驱使劳作。梁武帝看后,自是心领神会,知陶弘景欲效 庄子之老龟曳尾泥中,作逍遥游,也就不再强邀其出山。

由此而可见,陶弘景的隐逸决心是坚定而果断的,

然而,隐居就意味治生涯的终结,他真能实现“灭影桂庭,神交松友”的髙蹈之志吗?他真能割舍下对苍生、家国的忧虑情结吗?显然是不可能,否则“山中宰相”的称号又是从何而来呐?

4、“山中宰相”——一身两任,不受羁绊,无所挂碍的不隐不仕、亦隐亦仕的独特角色

尽管悠然陶然的隐居生活逍遥自在,但陶弘景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自己能像张良那样成就不朽之伟业。因此,当齐末宗室间为权势名利而相互争夺时,陶弘景便密切关注着时局的变化,思欲有所作为。

(1)大造舆论环境,助力萧衍登基

永和二年(500)十一月,当他获知齐雍州刺史萧衍起兵反齐的消息时,似乎已预见“英主”的降临,陶弘景即作“水丑木”歌,三字合而为“梁”,明示萧衍封国之名,暗指“梁”将代“齐”,为萧衍夺权制造舆论。

及萧衍屯兵新林,陶弘景又令弟子假道奉表称颂,以表拥护。萧衍攻占建康(今江苏南京)后,陶弘景更是施展平生绝学,以阴阳五行,风角星算之术,援引图谶,推演新王朝的国号,数处皆成“梁”字,随即命弟子往建康进呈,萧衍欣然受之。他不但证明了梁代齐为“天意”,且萧衍登基选定“祭天吉日”并卜答“享国之期”。显然陶弘景迎合梁武帝的一系列拥戴举动,深得梁武帝的“敬重”,数次欲召其出山任职。

(2)身在林泽,心在朝堂,资政顾问,风头无两

然而,陶弘景虽然介入了萧衍篡齐建梁的机密,但是他早已参透了政治斗争的玄机,决心不再卷入其中,自然数度拒绝了梁武帝的征召。但这并没有断绝他的济世之路。

“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南史·隐逸传·陶弘景传》

每每遇有征讨吉凶之类的军国大事,萧衍总是派人入山向陶弘景请教咨询,对他的一言一语,奉为圭臬,言听计从。每次接到陶弘景从山中捎来的书札,萧衍也必焚香虔受。由于陶弘景的资料死佚严重,现已无法考实他与梁武帝征答“征讨大事”的具体内容,但仅从史载来看,似乎陶弘景真正充当了梁武帝的资政顾问。在呈给梁武帝的《上梁武帝论书启》中,一口一个“臣”的自呼,而不是像隐士自称“某”,

显然他未完全视自己为脱离红尘的方外之士。以出世之身做起了入世的事情,且朝中的达官显贵无一人可与其争锋,故时人称其为“山中宰相”

“时人谓为山中宰相。二宫及公王贵族要参候相继,赠遗未尝脱时”——《南史·隐逸传·陶弘景传》

结语:

在陶弘景归隐山林四十三年的隐居生涯中,其内心所潜存的济世之志始终不曾泯灭。一边在山中修身养性,求仙问道;一边又参预朝政,筹划军国大事,一身二任。

这双重身份粗看无疑自相矛盾,殊不知这正是陶弘景的高明之处。选择归隐但又不与朝廷完全隔绝的生活方式,与世俗生活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既能修道养生,又能介入朝政,一举两得,而不受任何羁绊,无所挂碍。


历史系老阿姨


陶弘景出身士族,经历了宋、齐、梁三个朝代,学识十分渊博,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不到20岁,就做了帝王的伴读。后来虽然做了官,但由于官场的倾轧,仕途不利,三十六岁时,仍任六品文官“奉朝请”。且当时南朝盛行佛教,陶弘景信仰道教受到排斥,迫于压力于齐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出走远游,最后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潜心修炼,继续研究学问,不与世交。

由于陶弘景与梁武帝的关系非常亲密,又极其信任,所以朝中的事务,仍常以书信的形式请他参与决策,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陶弘景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十分喜爱医药学,他推崇葛洪的著作,其经历也和葛洪有异曲同工之妙。受父亲影响,陶弘景一生执迷道教的“神仙之术”,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

茅山自然风光清新秀美,山区形胜独特,枝繁叶茂,景色迷人。山中物产资源也很丰富,盛产林茶果尤其是药材,是天然的药物宝库。这对喜爱医术和炼丹的陶弘景来说是绝佳的修行场所,所以陶弘景隐居茅山达四十五年之久,在此期间他整理弘扬上清经法,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对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药养生、金丹冶炼诸方面也都有所著述,据统计,全部作品达七八十种。


足下三尺


1、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37岁的陶弘景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远离尘世,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今茅山),后移居积金东涧,潜心炼丹修道成为道士,并开创道教茅山宗。并遍历诸多名山,访求仙药,自号“华阳隐居”,成为著名的道教人物。

2、史称陶弘景幼有异操,年四五岁乃好书,“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九岁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春秋》、《论语》等儒家经典,颇以属文为意。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及长,“神仪明秀,朗眉疏目”,“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3、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咨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诗雨花魂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南北朝时期上清派的一代宗师陶弘景。

年少成名

陶弘景,字通明,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药物学家,文学家,道教宗师。历宋、齐、梁三朝,我们中学时候学过的课文《答谢中书书》,便是陶弘景隐居时给好友的一封信,是南北朝时期山水小品文的佼佼者。

陶弘景从小喜爱钻研道教领袖葛洪的《神仙书》,有修道之心,年少成名,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尚未到弱冠之年,便被当朝宰相,后来的齐高帝萧道成聘为侍读。

归隐山林

陶弘景虽然在朝为官,可他天性洒脱,不愿意陷身红尘之中,为俗世羁绊。终于在永明十年,他顺从心意,挂印封金,归隐山林。

那么为什么陶弘景会选择句曲山隐居呢?

句曲山,别称茅山,著名的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有“第一祖庭,第八洞天”的美称。

茅山

句曲山的修道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帝喾高辛氏展上公曾经在句曲山伏龙地修炼。到西汉景帝之时,茅氏三君茅盈,茅固,茅衷修道有成,居于句曲山,因此句曲山逐渐有了茅山的别称。

句曲山位于句容,而句容正是三清山道教祖师,东晋道教领袖葛洪的家乡。当年葛洪在句曲山隐居,采药炼丹,写出了《抱朴子》、《神仙书》等道教名著。

前面我们知道陶弘景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葛洪的《神仙书》,所以我认为,他之所以选择在句曲山隐居,主要原因是,这是道教圣地,自己的偶像葛洪也曾经在此隐居著书。

葛洪

山中宰相

梁武帝萧衍即位之前,陶弘景“援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令弟子进之”,因此取得了梁武帝的宠信。

梁武帝即位之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屡加礼聘”,“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虽然陶弘景隐居深山,不愿出仕,但每逢有国家大事,梁武帝还是会写信征求他的意见,这就是“山中宰相”的说法的来源。

不过后来梁武帝一心礼佛,陶弘景迫于压力,在阿育王塔前受佛教五大戒,这就是后话了。


煮酒放歌


因为看透官场险恶和人世的混浊且深受隐逸思想影响。

1、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37岁的陶弘景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远离尘世,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今茅山),后移居积金东涧,潜心炼丹修道成为道士,并开创道教茅山宗。并遍历诸多名山,访求仙药,自号“华阳隐居”,成为著名的道教人物。

2、史称陶弘景幼有异操,年四五岁乃好书,“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九岁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春秋》、《论语》等儒家经典,颇以属文为意。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及长,“神仪明秀,朗眉疏目”,“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3、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咨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