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论语》、梦想和“写作社群”


《论语》、梦想和“写作社群”

我17年6月开始在网络平台练习写文章。

第一篇文章,从早上写到天黑,憋了两百多字,我至今印象深刻。

后来就一直写,到09年末尾,写了两年多的自嗨文。

也特想写别的,比如自媒体文,书评影评,小说等,但是能力实在达不到。期间倒是生了二胎,却没能在写文章上更进一步。

2020年春节,我许了个小愿望:希望今年能开始写书评影评。

人都是有上进心的,谁也不想总是原地踏步,总想更进一步,看看远方未知的风景。

但是“想”和“做到”之间隔着很远的距离。

有多远呢?就像我的07年到09年那么远。

很漫长。

按这个速度,我可能要到2022年才能写出不错的书评。

也可能提前实现愿望,更可能努力两年还是一无所成。

以前想到这一点会特别焦虑和抑郁,人近中年年纪一把,还期待通过努力很多年去成为梦想的那种人,是不是痴人说梦,是不是幼稚又好笑?

可是,如果不去做,几年后,我们难道就会变得更好吗?

也许终其一生我也不会成为梦想的样子,但是我曾带着一腔热血和长久的努力去争取过,这也是我生命里的传奇。

2

美好的体验是需要有人分享的。

即使偷偷追求梦想,不好意思给周围人知道,也很希望能有志同道合的灵魂互相慰藉和鼓励。

我从一开始就选择加入某些写作社区,那些五湖四海素未谋面却惺惺相惜的人,带领着我,鼓励着我,一直走到现在。

以文会友的体验真的非常好。

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我开始精读《论语》,当我看到开篇第一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突然醍醐灌顶。

像我现在的社群,一群热爱学习的父母们,把自己通过在读书、实践、写文交流学到的育儿知识,再更好的运用到生活里,这个过程,不就是《论语》第一篇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吗?

我们因此结识了来自各地的朋友,真诚不伪的交流分享,不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吗?

每个人的观点,可能会被赞同,也可能不被赞同,但我们并不因此而生气恼怒,而是真诚接受改进成长,不正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吗?

人生长河,有良师益友相伴十年,又有几人能享有这样的快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