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高效英語課堂如何打造7-名校教師21條建議,防止學生上課走神

對於如何防止學生上課走神的這個問題,下面一些網友給出得有趣建議,我們來看看。

網友1: 對於那些上課容易走神的同學,就使勁扇自己,扇到臉腫想哭為止。

網友2: 上課發現自己走神的時候,就用鉛筆猛戳大腿,或者點風油精在眼睛和舌頭上。

網友3: 上課之前先吃辣條,如果一包不夠,就兩包,賊辣的那種。這樣上課,就不會再走神了。

網友4: 吃帶刺激口味的糖,最好能夠一秒提神醒腦!

上課學生走神不聽講,幾乎是所有老師都會面臨的難題。中國社會心理學協會給出一組研究數據:有42%的孩子上課時不能很好集中注意力;60%的孩子不能堅持聽課30分鐘以上;20%的人“經常走神”。尤其是小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差,上課走神都是分分鐘趁著老師不注意的事情。很多同學走完神,突然從“夢中”驚醒,然後又沮喪的認為自己沒救了。


為什麼孩子上課時,特別容易走神,但在玩遊戲的時候卻不會呢?我們從以下一些維度來探討一下。

1. 認知心理——大腦的本質是讓人避免思考的。

首先,上課的時候,大腦需要工作,也就是思考。然而大腦本質上是想讓我們避免思考,上課需要大腦快速大量思考,如果課中需要思考的和需要接受的知識難度過大,那麼大腦就會避免讓自己思考,因而就不用承受學習的枯燥和痛苦。大腦想永遠待在舒適區,如果課堂上需要學生思考的任務有一定難度,且剛好在學生能力範圍之內,大腦還是很願意嘗試努力一下,並接受成功完成任務的快感和高峰體驗。如果玩遊戲也需要大量思考,且難度總是超過孩子本身能力之外,那麼,玩和上課都會讓孩子經常走神,且難以控制。

其次,學生上課經常走神,也會因為感覺英語學科學習難度很大有關。學生的學習能力欠缺,也就是學生對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和傳授的信息無法理解,無法從長期記憶中任意提取與之相關的背景知識,並無法將這些信息在工作記憶中進行加工。這類學生是“嘴比肚子優秀——肚子小,吃太撐了,但胃沒跟上。”

第三,學生上課經常走神,也與學生感覺課堂上所教授課程的難度特別低有關。

當老師講的新授內容,學生都掌握,學生極容易感受到課程無意義,於是會陷入間歇性的“隱形失學”的狀態,這類學生是典型的“吃不飽”類型。

2. 小學生的思維是具象的,極易發散的,且自控能力較弱。

首先,小學生普遍來說,自控能力都較弱,一般專注力能維持的時間在15-30分鐘時間。再加上他們還處於先天愛玩耍的階段,在面對知識比較抽象的課程中,就很容易感覺枯燥乏味,併產生思想意識偏離的現象。於是我們很容易發現學生東張西望,且偷摸著桌子裡的某個小玩意兒,這種現象在課堂上非常普遍。

其次,小學生的思維是具象的,且極容易發散。當課堂中某個新奇的事物出現,就很容引發他們的聯想,將他們的“魂兒”輕易勾走。即使是在班級管理非常嚴格的課堂上,很多孩子也會表現出“認真假學習”的狀態,於是我們就會看到這樣的一種現象,學生會端坐在課桌前,兩隻眼睛炯炯有神的看著老師,似乎在很認真的聽講,其實他們的腦子已經放飛自我且天馬行空的遨遊在白日夢的世界裡。

3. 學習任務量大,強度高,導致學生過度心理疲勞。

現在學生學習的競爭壓力很大,很多孩子都在熬夜式做作業,而且學生學習的強度也非常高,甚至超出他們的身心素質能承受的範圍。再加上很多孩子還各種補習班一條龍式的服務,可想而知,日復一日,學生是很容易產生過度心理疲勞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孩子上課其實是沒有多少興趣可言的,因此上課走神也很容易成為一種常態。

4. 迷戀網絡遊戲,沉陷武俠言情小說

現在的中小學生是,在家裡都普遍迷戀網絡遊戲,在學校都普遍迷戀言情武俠小說。甚至白天上課時偷偷摸摸的看小說,晚上經常還會熬一整夜。晚上不睡,白天崩潰。白天困的精神狀態模糊,肯定上課走神開小差了。現在學校裡所有的老師都對小說進行了嚴加管制,因為很多不良小說對學生的思想毒害很大,而且一旦身陷小說情節裡,會成癮一般日思夜想,嚴重影響和耽誤學生的學業。

網絡遊戲也是導致學生上課會經常走神的重要原因。甚至很多寄宿制的中學生,晚上翻牆跑到校外的網吧打dota三國殺等大型網遊,一旦沾染上,上課完全毫無心思,成績一落千丈。

5. 身體素質很弱,缺乏鍛鍊

身體也是學習的根本,強健的身體素質,才能讓孩子有精力從事大量的腦力勞動。現在很多孩子從小到大都是溫室中長大,缺乏鍛鍊和運動,身體素質很弱,於是很容易感到學習疲憊勞累,不堪重負。對於很多高年級學習壓力很大,學習強度也很大的學生來說,一個強壯的身體素質一定是能在課堂上表現精力充沛的重要保障。

6. 跟老師產生敵對情緒

很多學生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喜歡這個老師所帶的課,雖然看上去很幼稚,但這的確是一個廣泛存在的事實。有很多學生私下反應,老師講課枯燥,而且聽不懂,真的很想讓人睡覺,更何況走個神了。作為教師,我們儘量不要讓學生對我們產生敵對情緒,最好是及時發現並化解。學生對老師的看法改變了,上課的表現和專注度也就一定會有很大轉變。

7. 原生家庭問題困擾

很多孩子上課經常走神,是因為家庭原因導致的。父母因為情感不和,天天為瑣事罵戰,甚至拳腳相加,想必兒女內心一定是痛苦萬分和敏感卑微的,更別談上課認真聽講和好好學習了。沒有中途輟學,離家出走,或者輕生尋短,就對得起夫妻倆當年孽緣下那段激情燒壞了腦袋的歲月。而且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單親,而且獨生子女,因此對孩子的教育極為看重,帶給孩子的壓力也是非常大,這並不利於親子關係培養,也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情緒,很多孩子都是在家裡鬧了情緒,將這種情緒又帶進了課堂,極大的影響了孩子在學校裡的學習質量。

8. 早戀因素

早戀也是促成孩子上課經常走神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師和家長都視之如洪水猛獸一般。我的班上曾出現過6對小情侶,為了不被我這個班主任發覺,在地下跟我打游擊戰,而且早戀的問題甚至在小學更加“猖獗”。早戀很難有情人終成眷屬,總是伴隨著各種愛情的酸甜苦辣,一般苦辣會多一些。

學生談戀愛,如果談成功了,那最先崩潰的是老師,然後是父母,最後是學生開始被動上演生離死別一般的恩怨情仇,最終的結果是,兩個人都上課毫無心思,成績一落千丈。如果是雙方沒談成,那最終結果是,單相思的學生會上課毫無心思,成績一落千丈。

9. 人際關係壓力較大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因此在人際關係方面感受到的壓力較大,很容易跟同學產生矛盾和情緒,而這種情緒又很容易被帶入進課堂,從而導致學生在課堂中會經常走神。其次,校園欺凌事件,也是課堂內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罪魁禍首。


學習是孩子客觀上必須要完成的事情,就像成人不得不工作一樣重要,不以個人主觀意志的好惡而改變。因此為了控制孩子上課走神,就需要三方面的努力:學生本身的意志控制,家庭以及老師的外部環境影響。

作為學生,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努力來克服上課走神呢?

  • 第一、勤記筆記。在課堂上,在聽老師講課的同時,要儘量全記錄重難點筆記,通過記錄重難點知識來提醒自己對上課進度進行強關注。
  • 第二、利用課堂上擠出的零碎時間,刷配套習題訓練。可以每次課程安排一個配套章節的練習題,題目不多,任務清晰,難度適宜。這樣做能讓課堂學習效率更高,也能減輕課後任務。
  • 第三、對老師講的知識重點內容,都進行低聲複述和默背。這個方法用來提升課堂專注度也很管用,而且課堂效率很高。
  • 第四、老師提的所有問題,都必舉手。倒逼自己對老師的問題進行認真思考。
  • 第五、永遠保持課堂領先。力求自己最先完成每個訓練環節,並每節課都保持領先。
  • 第六、站在課桌旁聽課,精神特別好。如果上課感到疲憊有睡意時,不妨在不影響其他同學的前提下,站著聽課,精神很好,而且感覺和體驗也很不一般,這樣就不會走神。
  • 第七、每天備一杯咖啡和一杯茶水。咖啡和茶葉能讓我們時刻保持頭腦清醒,也就能避免走神。
  • 第八、準備一條溼毛巾或一瓶滴眼液。當感覺快因為疲憊感到睏意而走神時,不妨用毛巾擦個臉或是滴一滴眼液在眼睛裡,立馬就可神清氣爽。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努力來幫助孩子克服走神呢?

  • 第一、父母跟孩子保持一定距離。當孩子在家靜心學習時,父母儘量躲的遠遠的,不要總是去打擾孩子。在孩子學習時,有的父母一會兒來問孩子餓不餓,一會兒來問孩子渴不渴,一會又打開電視聲音調的很高,一會兒又兩口子吵一架,這就打斷了孩子學習時的專注習慣。孩子在家都不能養成學習專注和不開小差的習慣,更何況在學校的表現呢!跟孩子保持一定距離,並一言不發的保持安靜,是很好幫助孩子培養專注力的方法。當孩子在學習和做作業時,父母如果能在一旁安靜閱讀,或者靜心忙自己的工作,這也是對孩子培養持續專注學習的能力有幫助。
  • 第二、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讓學習變得觸手可及,於是學習就變得像我們呼吸一樣頻繁。什麼是優秀的家庭學習環境呢?一個乾淨簡單,整潔有序的房間,書櫃和書桌足夠舒適到能讓學習觸手可及,且足夠安靜舒適。這樣當孩子一走進家,就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想學習的衝動。就像孩子一走到麥當勞或肯德基,就想進去吃一頓一樣,臥室的學習環境和餐廳的環境一樣重要。當餐廳的環境很好時,孩子就很有食慾,當家庭的學習環境很好時,孩子就想去學習。
  • 第三、給孩子設置一些專注力訓練的遊戲,讓孩子參與。很多小孩子專注力不強,是因為訓練的不到位,家長可以給孩子找一些舒爾特方格等類似的專注力提升的遊戲訓練,會對孩子提升專注能力有很大幫助。
  • 第四、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和時間用來自由支配。當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不能在旁邊厲聲訓斥,不時還耳光伺候,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是精神負擔,不利於孩子養成專注且不走神的學習習慣。
  • 第五、營造一個恩愛美好的父母感情。孩子的情緒是由父母帶動的,當父母彼此深愛對方,孩子才能感受到濃濃的安全感和被愛。很多孩子在課堂上的不良表現,是由於家庭原因造成,並被帶到學校的。當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愛,他就會做出更多良好的學習行為。

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努力來幫助孩子克服走神呢?

  • 第一、不斷提問。課堂上大量提問且多樣性提問,並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回答,從而讓孩子沒有時間走神。
  • 第二、多佈置課堂任務。課堂上要佈置較多的任務,讓孩子在較短的時間內去完成,增加孩子學習的緊張感,讓孩子沒有功夫走神。
  • 第三、實行課堂行為積分制管理。通過課堂積分制管理,來控制學生上課聽講認真的程度。加分和減分,可以幫助老師規範學生擁有更良好的課堂行為表現。
  • 第四、加快課程節奏。課程節奏設計的更加緊湊一些。一個教學活動緊接著另一個教學活動,當課程中不存在較長時間的空隙和真空時間,學生就沒有時間走神了。
  • 第五、設計難易適當的教學內容。設置難易適當的教學計劃,讓所有孩子都能在課堂上都能聽懂並參與進來,也能收穫習得知識或某種能力的成就感。
  • 第六、多組織體能訓練。老師每天組織學生進行30分鐘的體能訓練,一個強健的身體,才能讓孩子有足夠精力來應付強度很大的學習任務,並做出更好的學習行為。有一所寄宿制重點中學,甚至每天3次讓全校孩子進行體能訓練。
  • 第七、為學生打造一個安全且管理嚴格的班級。一個管理嚴格的班級,班級學習氛圍會非常濃厚,學生的學習安全感較強,就會認真且心無旁騖的學習,校園欺凌現象就會極少發生,甚至是沉迷網絡遊戲和早戀的現象也會相應減輕很多。
  • 第八、鍛鍊和打造老師個人的教學魅力。如果一個老師講課能風趣幽默,妙語連珠;如果一個老師講課能激情澎湃,全情投入;如果一個老師講課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讓學生聽懂的全會做,會做的還全不錯的化,老師一定會非常喜歡和崇拜這樣的老師,更別談上課會有學生開小差了。
高效英語課堂如何打造7-名校教師21條建議,防止學生上課走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