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行业主题ETF再添一员,首只创新药ETF来了

行业主题ETF再添一员,首只创新药ETF来了

记者丨夏悦超

来源丨国际金融报

图片来源丨图虫创意

首只创新药ETF即将开售。

近日,银华基金发布公告称,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ETF将于3月2日至3月13日公开发售。根据基金招募说明书,该基金投资标的为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及其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更。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7日,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累计涨幅达到134.72%(起始日期按基日计算)。

1 首只创新药ETF

公开资料显示,银华基金成立于2001年5月,大股东为西南证券。截至目前,银华基金共有6只股票型ETF在市场存续,这6只ETF类型主要包括规模指数型和行业主题类型,规模合计超60亿元。除股票型ETF外,银华基金还布局其他类型ETF,比如银华日利货币ETF,目前最新规模已超过500亿元。

根据基金招募说明书,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ETF跟踪标的为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及其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更。拟任基金经理共有2名,分别是王帅和马君。资料显示,王帅旗下管理的5只基金均为ETF,马君旗下管理的7只基金大多为股票型基金。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网显示,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包含36只成分股,选取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作为待选样本,包括但不限于研发投入强度高的公司、有创新药品在海外或国内上市的公司,以及处于创新药研发产业链的公司。

该指数行业权重主要包括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品等,这两大行业在指数行业权重中占比达到5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是药明康德、恒瑞医药、泰格医药、乐普医疗、康泰生物、智飞生物、复星医药、上海医药、科伦医药、凯莱英。

按照2014年12月31日的指数基日计算,截至2月27日,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累计涨幅为134.72%,跑赢同期生物医药指数54.69%的表现。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整体盈利能力较强,自2014年以来,ROE(净资产收益率)始终保持在11%以上。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目前市场上存续的医药行业主题ETF共有9只,大部分属于医药卫生主题ETF,此外还有华宝中证医疗ETF、华安中证细分医药ETF和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ETF若顺利成立,将成为市场首只创新药主题ETF。

2 政策红利不断助推

近年来,市场有关创新药的政策不断出新,间接扩大了创新药产业公司的发展空间。自2015年以来,CD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对药品审评审批新政逐步推进,加强审评管理,使得药品注册申请积压情况得到较好改善,同时在相关政策鼓励药品创新的背景下,新药上市也获得较好进展。

2017年10月,为进行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满足公众临床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2018年11月,CDE对申请人提出的优先审评申请采取即到即审方式组织专家进行审核,确定优先审评的品种,特别是“具有明显临床价值,未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的创新药注册申请”也包括在优先审评审批的范围内。

2019年11月,CDE发布关于《突破性治疗药物工作程序》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征求意见的通知,对突破性治疗药物工作程序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做了说明。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附条件批准程序、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特别审批程序是为我国鼓励创新和满足临床急需而设立的四个加快通道。其中,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定位于药品临床试验研制阶段,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定位于药品上市注册阶段。

同月,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将2019年谈判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并正式公布了谈判药品准入结果。从谈判结果来看,参加谈判的12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纳入8个,其中部分属于近几年的新上市药品。

此外,2019年推出的“4+7”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对仿制药企业的经营模式带来了较大冲击,压缩仿制药利润空间的同时,对更多具备优秀研发能力的行业企业在创新药领域的研发上带来了更多机会。

2019年,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BTK(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泽布替尼(英文商品名:BRUKINSA,英文通用名zanubrutinib)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全球范围内获批上市的首个自研药物,同时也是国内药企首个自主研发、在FDA获准上市的抗癌创新药。该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项疗法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

3 关注行业龙头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创新药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关注机会在哪?

西部证券表示,目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仍未退散,医药板块行情渐趋理性,临近年报披露季,预计未来呈现各企业业绩预告催化下的结构性行情。针对创新产业链,应该关注龙头行业企业,除此之外,还可以关注部分二线创新药企业的创新进展。

长城证券认为,疫情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并不会改变行业发展长期趋势,仍然坚定看好医药行业投资价值,推荐关注三条投资主线:首先是受益于政策导向、符合行业发展方向的创新药及其产业链,其次是估值修复+高品质的原辅料行业,第三是消费升级带来可选消费以及医疗服务发展潜力较大。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研发水平虽与国际大型药企仍有一定差距,但近年来差距正在逐步收窄。中国医药企业的研发费用在快速增加,向全球行业平均水平逐步趋近,尤其是创新药转型药企。

行业主题ETF再添一员,首只创新药ETF来了

公募现“定增热”:双重诱惑之下,六家基金公司争食份额

创业板指大跌近5% ,两市成交额连续6日破万亿,后市如何布局?

《国际金融报》金融中心等你来爆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