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解密雍正帝的繼位之謎


關於雍正的繼位,民間一直有傳說,而流傳最廣的說法是他修改遺詔篡位,把“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事實果真如此嗎?

解密雍正帝的繼位之謎


這就不得不提他的爸爸康熙大帝。這位清朝第四個皇帝真正是風光了一輩子,他在政治上開創了“康乾盛世”,而且他還長壽,在那個醫療條件非常落後的時代活到69歲,就連孩子也生的多:他一生共有55個子女,其中35個皇子,20個公主。

根據史料記載,這些孩子從小都經過煉獄式的培養,每天從凌晨四點到晚上八九點,文化課和體育課並重。最終這些皇子們個個都成了聰慧過人的學霸級人物,而康熙皇帝一直到臨終前都沒明確指定繼承人,這才給後人留下了不少想像空間。

解密雍正帝的繼位之謎


不過,他一開始也是早早就定下老二為太子的。可能是因為兩歲就被立為太子,康熙又太寵愛這個孩子了,這傢伙長大後就有點兒飄飄然了,不僅對大臣們隨意辱罵,對自己的叔伯父和兄弟姐妹們也都不尊重,更作死的是他有時候竟然隨意更改皇上已經下了結論的事情,最終讓康熙忍無可忍,在他當了33年太子後把他給費了(雖然之後復立,但沒幾年又費了)。

解密雍正帝的繼位之謎


之後皇位繼承人一下子空缺了十年,這也讓其他皇子看到了希望,於是個個都開始花心思蠢蠢欲動了。而其中比較突出的是老大、老四(胤禛,即後來的雍正)、老八和十四子。

老大是個沒眼力見兒卻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他見康熙費了太子,便興沖沖地跑到老爸跟前說了一句要命的話:他說他了解老爸的心思,想殺了老二又怕旁人議論,不如讓他來動手。(事實上康熙是非常喜歡老二的,據史料記載,費這個太子時,他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痛哭流涕)康熙聽老大說出這句話後,震怒,痛罵老大是“亂臣賊子”,而這個標籤也讓他一下子變成了政治殭屍,直接退出太子爭奪戰。

解密雍正帝的繼位之謎


老八表面工作做的最好,很會收買人心,他和朝中重臣關係都很鐵,被稱為“八賢王”。而且為了在朝廷外面營造好名聲,他還專門派人到讀書氛圍最重的南方買書。不過他的這些小心思哪兒能瞞得過他爸爸?在康熙組織的一次不記名投票選繼承人時,老八滿票當選,但是他還沒來得及高興,“結黨營私”四個字便扣下來了。

繼位“緋聞”的主角十四子作為撫遠大將軍,軍權在握,應該是覺得自己有機會獲得大位。不過按照康熙的安排,“五月壬戌,命撫遠大將軍胤禵移駐甘州。以年羹堯總督四川陝西,色爾圖署四川巡撫。”康熙把十四子派出去,又讓老四的親信年羹堯牽制他的軍隊補給,而後直到他駕崩也未召十四子回京。由此可以看出,傳位十四子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而康熙打算傳位於老四胤禛,除了上文說的提拔年羹堯之外,其實是還有許多徵兆的:一、康熙登基六十年之重大祭告先祖,派遣的是雍親王胤禛主持;二、費太子的老師在時隔十年後重新提議選繼承人這個敏感話題,康熙沒有不高興;三、康熙六十一年十月,命胤禛率領眾多王公重臣“察閱京師通州倉廒”;四、十一月,康熙命胤禛恭代祀天。此時,康熙準備傳位於老四胤禛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只差官方公佈了。雍正繼位後,對很多兄弟進行了手段狠毒的迫害,甚至罵他們是“阿其那”,“塞思黑”。其實這在歷朝歷代的皇位爭奪戰中都是正常現象,雍正被黑是因為他殺的兄弟太多。不過仔細分析後發現,受到打擊的幾個都是對皇位有威脅的人,人數多也是因為他的兄弟們實在太多了,而諸多無利害關係的兄弟其實都得到了封賞。關於修改遺詔,我們有三個理由認為這完全是不可能的。首先,按照當時書寫習慣,“於”字用的是繁體字“於”,沒有修改的可能;其次,遺詔中傳位於哪個兒子,會在前面加一個“皇”字的,也就是說,如果真的傳位給十四子,那麼遺詔上也應該是“傳位皇十四子”,這怎麼改?另外,按照當時滿清的傳位習慣,遺詔會是漢文和滿文兩份,即使漢文修改了,滿文怎麼辦?由此可見,所謂的修改遺詔篡位說,最有可能的是當時皇權爭鬥中的失敗方散佈出來的謠言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