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山壑依舊在,風骨萬古存——寫在陳天然逝世二週年之際



山壑依舊在,風骨萬古存——寫在陳天然逝世二週年之際

清晨,東方泛起魚肚白,我打開窗簾,如夢如幻的霧朦中,稀稀拉拉從空中擠出幾滴眼淚,灑落在乾涸和部分依舊青綠的草樹中……

我望著窗外,拿起紙筆,抒寫此時心境:

兩年前的今天,陳天然懷著對故土的不捨離我們而去,走得那麼匆忙……

兩年後的今天,我手持《家鄉寫真》,由感地寫出“山壑依舊在,風骨萬古存”的標題,來寄託我們對先生的哀思……

山壑依舊在,風骨萬古存——寫在陳天然逝世二週年之際

不是嗎?古為百花谷,今為百溝嶺的地標,溝壑縱橫,依舊經受著風雨的洗禮,蜿蜒在黃河之畔,良田沃野依舊在耕勤的汗水中收穫,滄桑的道道山樑依舊記載著歷史的積澱和記憶。

山壑依舊在,風骨萬古存——寫在陳天然逝世二週年之際

如今的柏溝嶺,作為一個特殊地標,不正是因為陳天然對家鄉的依戀而賦予它深刻的內涵嗎?如今的柏溝嶺,作為一個藝術載體,不正是因為陳天然的妙筆而熠熠熠生輝嗎?如今的柏溝嶺,作為一個歷史和藝術傳承之地,不正是因為陳天然的終生挖掘而成為獨樹一幟、取之不盡的藝術礦藏嗎?

山壑依舊在,風骨萬古存——寫在陳天然逝世二週年之際

難怪陳天然會終其畢生,孜孜不倦,愛之彌篤,為它奮筆不綴,傳神寫照。

依舊的山壑,只有藝術家才會賦予其真情實感,徐文長眼中的石榴、葡萄,鄭板橋筆下的竹子傳遞出其精神意涵。“渾厚無極”“萬年老土”“洞天福地”“棲心天涯”“生機滿滄岑”“地老天荒”“巋然獨存”“詩意拂高冥”“沃土”“草木知春”“山色有無中”“古壤新綠”“明暗鑄情”等等都是陳天然對柏溝嶺的真情流露,在藝木上豐富了地貌的內涵,承載著藝術家的人格風骨,展示出藝術昇華的無窮魅力……

山壑依舊在,風骨萬古存——寫在陳天然逝世二週年之際

寫到此時,抬眼目視窗外,瞬間飄起了片片雪花,如同送行先生西去的那天,同樣以寒冬的白雪,籠罩在柏溝嶺的溝脊山樑……

此時的我,不時停筆望著飄蕩的雪花,心境合一,反而在平靜中帶有思索、清涼中帶有感慨、回憶中帶有思念、奮進中帶有責任、憧憬中帶有希望……

是的,藝術的本質是什麼?是在人生的修行中蕩滌心靈,只有純靜的靈魂,才能涏生不朽的藝術作品,就像窗外這片片白雪,無憂地隨心飄灑在曠穹的天空,為大地增其情韻……

山壑依舊在,風骨萬古存——寫在陳天然逝世二週年之際

寫著寫著,窗外的屋頂己經覆蓋一層白色銀妝,不由想起陳天然最喜愛的毛澤東詩句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釆;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山壑依舊在,風骨萬古存——寫在陳天然逝世二週年之際

陳天然也有關於雪的詩句:“幽谷莫測高深,大漠白璧無垠。往者行跡可察,凜然冰雪精神。”“大雪封山漫高原,玉裝帛鎖滌瀛寰。囊括萬類成一統,窯洞安身耐歲寒。”

雪,依然在飄灑,想象中的柏溝嶺己經披上銀裝,蜿蜒的山道,如同銀色的盤龍環繞在黃河岸邊,以它的肅穆向世人訴說,以它的寬厚敝開懷抱,以它的博大盡顯無窮風姿……

飄蕩吧,潔白的雪,讓它把純情帶給世界,蕩滌濁汙與塵埃,還時空清明吧……

飄蕩吧,自由的雪,讓它隨心而去,灑向萬物,滋潤那乾涸而寒冷的土地,孕育出勃勃生機吧……

飄蕩吧,心中的雪,讓它帶去思念,沿著陳天然的藝術精神和人格魅力,走向更加自由、更加寬廣的藝術世界……

山壑依舊在,風骨萬古存——寫在陳天然逝世二週年之際

喬國強,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民盟河南省文化學術委員會詩書畫支部詩書畫工作室主任,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刻字硬筆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鴻儒書畫院副院長,鄭州溱洧書畫院副院長。

山壑依舊在,風骨萬古存——寫在陳天然逝世二週年之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