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幽门螺杆菌治好了,没多久又复发?消化科医生:5个原因要当心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多种胃病有关,包括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因此当检查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很多人都会对其进行治疗,希望能够将其杀灭清除干净。但是也有不少人困惑,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治好了,没多久又复发?

据权威专家估计,我国总体的5年再感染幽门螺杆菌率大约在4-8%左右,儿童和家庭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会相应高一点,在感染率可达10-13%。由于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人数很多,几乎达到8亿人左右,因此就算是4%的再感染率,也占到了很多人。

幽门螺杆菌治好了,没多久又复发?消化科医生:5个原因要当心

为什么幽门螺杆菌这么容易复发?消化科医生提醒,5个原因要当心

1、遗传易感性

有研究表明不少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基因相关,存在遗传易感性,就是基因决定了该人是否容易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类人要注意定期复查,并且治疗或者调理都不能马虎。

2、口腔问题

口腔是幽门螺杆菌的另一个储存器,唾液、牙菌斑以及口腔黏膜等部位均存在着幽门螺杆菌,如果从口腔内进入到胃内,也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复发。这就建议日常要注意口腔卫生,吃东西也要洗干净或者煮熟。

幽门螺杆菌治好了,没多久又复发?消化科医生:5个原因要当心

3、家庭成员相互传播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所以存在家庭聚集现象。如果不注意,家庭人员中一人感染,全家人都有感染的几率。建议家人也应该一同检查是否感染,并且也要坚持治疗,还要在进餐时采取分餐制,不给小孩用嘴喂食,牙刷等用品注意分开等。

4、环境因素

吸烟、酗酒、食用生食、长期用药、消化系慢性病及慢性肺病均是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酗酒、合并消化系慢性病可使其再感染风险增加3倍以上。因此平时要注意避免这些问题。

幽门螺杆菌治好了,没多久又复发?消化科医生:5个原因要当心

5、抗生素的耐药性

现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多是采用抗生素治疗。但幽门螺杆菌很容易出现耐药,耐药后其根除率下降的同时再感染率也会增加。这时候建议除了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外,还需配合食疗来调理。也就是利用具有杀菌养胃功效的食物来应对幽门螺杆菌的同时,改变幽门螺杆菌易生存的胃内环境。

幽门螺杆菌治好了,没多久又复发?消化科医生:5个原因要当心

常见的杀菌养胃食物有猴头菇、丁香、沙棘、大枣等,它们不仅能帮助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还可以起到抑制幽门螺杆菌渗透的作用,有效的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尤其是将这些食物搭配制成猴头菇食用菌饮品来饮用,可以综合吸收这些食材的成分,可以不断清除幽门螺杆菌,并不断改变胃部环境,让幽门螺杆菌无法继续生长繁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