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武穆岳飛:是真正的忠臣,而非愚忠的武夫

岳飛,嶽武穆,真正的民族英雄,真正的忠臣!

他武藝高強,一杆長槍舞的梨花飛。他治軍嚴明,岳家軍一度讓金國聞風喪膽,更有金軍“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他赤膽忠心,即使君要臣死,他仍毫不退縮!

最近,在網上看到有很多人在評論岳飛,認為他的忠只是一種愚忠,說如果岳飛能起兵收復失地的話,這才是真正的英雄豪傑,才是不愧對百姓人民的忠臣。他的死是一種沒有意義的死,沒有真正的做到為國為民。

看到這樣的評論,我想的是,不能過高的要求歷史人物,以現在的價值觀和視角去評價過去的英雄人物,這往往是很多人在對待歷史問題的態度,這樣是不科學的。

我認為,無論如何,岳飛都是一個真正的忠臣,是一個值得我們尊敬的英雄,而他最後的死可以說是一個真正忠臣所會去做的行為,他的死,並非毫無意義,他實現了自己忠君報國的理想!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我的觀點和看法!


一、不要用現代人的價值觀去評價古代的英雄人物!


現在很多人評價歷史人物是愚忠還是真正的忠臣的問題上是這樣看待的。一個真正的忠臣是為了國家,為了老百姓而不懈去奮鬥,而非是為所謂的“一家一姓”的安危去拼命。而愚忠就是死忠於君主,不管不顧百姓和國家。

但是,這樣想是否想得有點偏差呢。真正意義上的談及人民利益的是近代社會才開始的!古代是沒有人民利益這樣的說法的。

就算是中國古代很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提出過要愛民思想,但他們的根本出發點還是為了鞏固封建統治!還是為了皇帝這一家一姓的利益!


武穆岳飛:是真正的忠臣,而非愚忠的武夫

所以,我們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的時候,不能脫離他們的時代背景,跳出時代,來用現代人的價值觀去評價他們!

二、古人的思想是隻有忠於皇帝,你才是真正的忠臣!

不單單說宋朝,就算上自始皇開始到清朝溥儀王朝結束為止,整個中國封建時代所宣揚的正統思想都是忠君愛國!也就是說君即是國,國即是君!民為主的思想從未佔過主流,不論是“兼愛”的墨家,或者說明清時期黃宗羲、顧炎武這些的新思想所提出的“民為主,君為客”的觀點,他們從來都並非主流,並且歸根結底它們最終目的也都是為了鞏固君主統治,為了保障皇帝的安穩統治罷了!

所以說,當時的時代,什麼才叫忠呢?那就是忠於君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人民眼中的所有人的地位先後是天、地、君、親、師!所以說,在當時老百姓的眼中,皇帝的地位甚至是要高於父母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忠孝難兩全的說法,因為古代君王的事情甚至比孝順父母的事情都要重要!

這也就是說,在當時百姓的眼中,岳飛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忠臣所應該有的做法!即使皇帝是錯的,岳飛也要服從。不能因為皇帝給你的是不對的指示,你就不去執行,你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辦事。這才是人們眼中的“大逆不道”!

武穆岳飛:是真正的忠臣,而非愚忠的武夫

這也就是《三國演義》中為何會寫到諸葛亮在北伐的關鍵時刻,明知道劉嬋召他回去是錯誤的決定!明知道在這個關鍵時刻如果能把握機會,就有一統天下的可能!明知道他就算不聽從命令,劉嬋不會也不敢把他怎麼樣!但他最終還是服從了命令,他寧可放棄自己心中夢寐以求的天下一統的夢想,而聽從了命令!為什麼?因為這就是諸葛亮眼中的“忠”!這個“忠”甚至是比他的生命還要重要!是可以讓他放棄一切的精神信仰!

同樣的道理,岳家軍兵強馬壯,當時的時機,如果能當機立斷,立刻北上的話。那麼“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並不是一個空話!當時的金軍可以說完全被岳家軍剋制,金國賴以克敵的騎兵部隊,被岳家軍的長槍短棒一系列的招數給打的毫無招架之力!可以說,岳飛那個時機是南宋朝廷最接近能收回北方時代的最好時機了!


武穆岳飛:是真正的忠臣,而非愚忠的武夫


​ 但是,問題在於有時候最符合人民利益的時候,往往卻不符合君王的利益!如果岳飛收回了失地。那勢必會迎回老皇帝,到此時,讓徽宗這個現任如何自處?是退位讓賢?還是讓他們繼續當太上皇?這絕對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歷代為了皇位而出現父子相殘,兄弟相傷的局面還少嗎?前有隋煬帝淫亂後宮,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最近的也有晉王趙光義“燭影斧聲”的疑雲!徽宗有這個膽量敢迎回二帝嗎?他不敢嘗試,所以他必須召回岳飛!

而岳飛呢?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忠君,君王就是天,君王就是地,是可以主宰他一切的人!所以,這樣一個人的命令,他能不服從嗎?就算是錯的,為了“忠”他也要拼命的去做,哪怕他會死亡!他從不畏懼死亡,如果死亡能成就他心中忠君愛國的思想的話,可能他寧願以死來完成自己心中的忠君報國的理想!


武穆岳飛:是真正的忠臣,而非愚忠的武夫


所以說,岳飛當時的做法才是當時百姓眼中的“忠”的表現!不是你為國家為百姓做了多大的貢獻,而是你為皇帝做了多少事,盡了多少力!岳飛如果當時不接受徽宗的命令的話,最後他也必死無疑,而且會是以一個百姓眼中的“亂臣賊子”的身份而死去!當時的時代就是如此!思想也是如此!

三、岳飛雖死,但他的忠卻得到後世的認可和尊敬!

岳飛死了,但他是為了自己心中的忠而去慨然赴死,可能他提前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結果,但是他並沒有退縮,他可能已經決定用死來成全自己的理想,來實現自己忠君報國的願望。

武穆岳飛:是真正的忠臣,而非愚忠的武夫

岳飛是死了,但他做到了名流千古,萬世景仰!縱觀宋代後的歷朝歷代,那一朝的文人墨客評價岳飛時,不是真心的讚揚他的義舉,那一朝的百姓評價岳飛時,不是想起他的赤膽忠心,不是為他修祠建廟,而是說他是一個愚忠的人?

所以,評價任何一個歷史人物時,都要把他放在當時的背景之下,而切莫以現代人的觀點和視角去對待,否則的話,你是無法得到一個客觀的結論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各位看到的朋友能多多評論討論!歡迎大家評論關注我,關注後有更多精彩內容哦!我是一名專注於歷史的創作者,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在此拜謝各位朋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