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何來說不盡的“陰謀論”?

何來說不盡的“陰謀論”?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中國爆發以來,各路“陰謀論”大軍開足馬力,在網絡上“你方唱罷我登場”。種種陰謀論名目繁多、五花八門,其蔓延速度似乎不亞於疫情的擴散。近年來,每當重大災難或對中國產生負面影響的事件發生,“陰謀論”一定會迎來“鬧場”高峰。從這次疫情發生以來的情況看,中國的陰謀論者隊伍大有發展壯大之勢,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的一大“奇觀”。

陰謀論是一種文化現象,其歷史十分悠久,不僅盛行於中國,在國際也很流行。近年來它不斷花樣翻新,不僅在平民百姓中廣泛流傳,而且在精英階層中也有市場,它之所以具有相當“生命力”,其原因頗為複雜。

一是“陰謀論”的製造者,大多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他們有的是網絡大V、有的是“意見領袖”,有的甚至是知名專家,即使是一般網絡寫手,也很善於利用輿情,在輿論場上很會“看風使舵”。有的還以“神秘身份”出現,給人以“很有來頭”的印象,如有人以某集團軍軍長的身份發表針對某大國的陰謀論,雖被知情者一眼識破,但普通網民由於信息不對稱,也會信以為真。

二是“陰謀論”者往往以愛國者身份出現,他們將自己的理論“打扮”成國家意識、政權意識的體現,是一種維護國家利益的行為,因此在政治上非常迎合很多民眾的樸素立場,有時甚至還會產生一定“煽情”效應。日前,筆者的微信群裡有人就轉發了一個長達1個多小時的音頻,對“當前新冠病毒疫情繫某國對華實施生化侵害”這一陰謀之說進行了深入推論,表面聽來似乎理據充分、邏輯嚴謹,細想則捕風捉影、牽強附會,經不起推敲。


何來說不盡的“陰謀論”?

普通網民由於信息不對稱,經常對“陰謀論”信以為真。


三是“陰謀論”者不必為自己的理論提供證據,也不針對具體人員,因而不用承擔民事責任,可以發揮很大的想像空間,其言論越玄乎,吸引力越大,觀點越尖銳,反響越大,因此出現了攀比“誰更尖銳”的奇怪現象。

在中國,陰謀論不大可能掀起大浪,它主要源自民間,在官方看來,雖然可以起到了解社情民意的作用,但政治上利用價值不大,因此對它不很感冒,當出現干擾國家大政方針的情況時,政府部門還會出面干預。比如,不久前網上出現關於“新冠病毒源自美國對中國的生化打擊”的言論,中國強力部門果斷拘留了涉事人員。此舉說明,中國官方並不支持也不相信陰謀論。

“陰謀論”並不是中國的獨特現象,在很多國家都很有市場。比如在美國,“陰謀論”就尤為盛行。但中國版“陰謀論”和美國版“陰謀論”是有區別的。在中國,官方不主張“陰謀論”,但由於不大可能造成大的現實危害,所以官方不是太予重視。當然,在中國也有不少是出於政治理念,或基於一定政治動機而熱衷“陰謀論”,但恐怕更多的是出於個人目的,如為了在網上博取更多眼球、爭得更多流量,出個小名,掙點小錢。

在美國,情況則大不相同。陰謀論歷來是美國的政治工具,因而官方和民間都很熱衷。用“陰謀論”對付敵對國家和競爭對手,是美國政府的“拿手好戲”。美國禁止中國華為的5G技術,其理由是華為受中國政府控制,在其技術中安裝了“後門”,以竊取國外用戶機密,危害別國的國家安全。這是“陰謀論”服務美國商業利益的典型案例。美國甚至還用“陰謀論”為發動戰爭“鳴鑼開道”,如對伊拉克和利比亞的戰爭,就是以兩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


何來說不盡的“陰謀論”?

用“陰謀論”對付敵對國家和競爭對手,是美國政府的“拿手好戲”。


不管“陰謀論”產生於什麼背景、基於什麼動機,有一點是肯定的,即“陰謀論”救不了國,從長遠看會害國。因為“陰謀論”違背了客觀事實和科學精神,如果以“陰謀論”為依據制定國家政策,必然導致決策失誤,最終對國家造成損失。如美國禁止華為技術,真正受損的將是美國自身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