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25歲後,體會到這4件事,遠比你獲得月薪5萬更重要

今年我25歲了


特別<strong>恐慌


新年一過就遇到了疫情,不好的開端,我前所未有的感覺到,25歲是一個分水嶺,我不在年輕。


疫情之前好多想不清楚的事情,也漸漸明瞭,之前好多接受不了的事情,現在也慢慢的學會<strong>寬容。


25歲之前我認為只要努力,便可以得到、只要有夢想,不愁沒有金錢、只要他愛我,談什麼車和房。


今年,我25歲了,活的卻很清淡,像一杯水,平平淡淡,沒有絲毫波瀾。


跟大多數人一樣,道理都明白,可是現實中的我,用盡了力氣,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今天我想說說,這4個道理,你應該早點知道,比你獲得月薪5萬更重要。


25歲後,體會到這4件事,遠比你獲得月薪5萬更重要


01

20歲覺得談錢很土,25的我覺得沒有錢自己不如土。


20歲的我覺得我們可以為夢想做許多事情,不能因為錢決定工作,事實證明我錯了。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剛成立1年的公司做編輯,每天加班到十點,單休,但是並不覺得累,因為覺得是為了自己的理想在工作。


時刻記著“第一份工作,工資不重要,996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strong>信念,一直堅持著。


就是因為是自己喜歡,所以當時工資也沒怎麼談,就爽快答應了,現在想想當初自己太傻了。


公司成立之初,人根本沒幾個,專業出身的更是沒有,我一個人身兼多職,每天要蒐集資料、篩選內容、整合檢查、最後在交給領導檢查,合格之後才可能發佈。


本來應該是3個人的工作,但一直是我一個人,時間緊任務重,經常來不及吃飯,只能每天晚上下班去街邊攤鋪買煎餅解決。


就這樣堅持了有半年多,我覺得不能這麼下去了,現在的工資除去房租水電,都不夠生活費,但是每次看到老闆話到嘴邊卻說不出口,怎麼都覺得提錢很俗,而且我能力又不夠,還是在等等吧。


直到有一天領導找我談話:


“工資是跟能力掛鉤的,讓你做這些事情是鍛鍊你的能力,你看你上次文章不是寫錯了嗎,你這個能力到別的地方都不一定收你的”。於是我的工資被扣了500。


我不想我的理想因為公司而貶值,有錢才更有動力完成理想” 跟老闆談完話之後,我便辭職了。


離職的直接原因就是因為工資,我一直以為錢和理想是可以共存的,但是當你受到一些不平等待遇的時候,一定要為自己爭取利益,談錢並不俗氣


相反現在錢是衡量你工作能力的標準,毫無疑問,能力高就應該高薪,金錢才能保證我們的自由,給我們帶來安全感,遠比任何一個人的口頭承諾要實在一萬倍。


當然我們要排除兩個極端:不要過度無視金錢和一切為了金錢,而是讓你要知道,談錢並不可恥,畢竟沒有一個人的獨立能夠脫離經濟上的獨立。


錢很重要。

25歲後,體會到這4件事,遠比你獲得月薪5萬更重要


02

父母並不比你聰明,一些所謂的過來人觀念可能會誤導你一生。


我的原生家庭並不富裕,從小就知道,父母掙錢很不容易,所以我對他們很感激,一看到他們傷


心、難過,我就會很自責,覺得是我的錯。


這是我發小一直在跟我講的話,她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一直在自己想法和父母建議之間掙扎,很是矛盾。


我父母最喜歡的職業就是教師、公務員、護士,生活穩定,工作基本上不會有大的起伏,25歲結婚,等著抱孩子就可以了。


但是事與願違,我對這些職業都不感興趣,每次打電話父母總會抱怨我不聽話,過不如我發小,但是隻有我知道,我發小是多想從那個深坑裡跳出來。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陷入這種困境中,出於對父母的內疚讓我們不知所措,尤其是在國內“百善孝為先”的觀念裡,似乎不聽從安排,就是不孝,有愧於父母。


父母的人生經驗,大多隻適合他們那個年代,唯獨不適合你,這個時代是精英締造的,而不是我們的父母。


國企、公務員、事業單位現在不是時代的主流,互聯網、科技、智能化才是。


與其聽從父母的人生忠告,不如多花點時間自己去認識,收起你內疚的心,自己的人生,父母不會替你買單。


想要孝順父母,可以給他們更多的<strong>讚美和<strong>陪伴,還可以教會他們如何使用手機,享受<strong>互聯網科技時代。


25歲後,體會到這4件事,遠比你獲得月薪5萬更重要


03

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以前總覺得“<strong>我還年輕””<strong>死亡離我很遙遠”,可是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才知道,原來死亡真的很可怕,而且時刻在我們身邊。


某個夏天的晚上大學同學給我打電話,聲音微弱,說自己快不行了,我心突然慌了,沒顧得上穿外套,便朝她家跑去,因為那時候剛畢業在一個城市上班,租的房子很近。


我到她家之後看到房間裡一片狼藉,一個女生,房間真的特別亂,大多都是零食袋子,我問她哪裡不舒服,她說出不上來氣,我扶著她打車去了醫院。


做完檢查,醫生說是熬夜導致的,氣血虧,在這樣熬兩天,人要猝死了,她心臟已經受到影響了,天吶,我聽到這個消息,差點哭出來,猝死,這麼可怕的詞,怎麼能跟我同學沾邊呢。


如果那天晚上我沒有及時趕過去,會不會醒不過來了,我不敢去想後果。在路上我問她為什麼熬夜不睡覺,她說,打遊戲,已經幾天沒睡過了。


她說她也不知道後果這麼嚴重,是啊,她也不知道生命這麼脆弱,我們只知道熬夜會讓皮膚變黃變暗,經常長痘痘,但是經常雷打不動的想要看手機。


一遍責怪自己不早睡,一遍手還在翻視頻,“<strong>熬夜猝死”的新聞層出不窮,可是我們從來沒有往心裡去,永遠存在僥倖心理,覺得這種新聞不會落到自己頭上。


網頁上有很多關於熬夜如何補救的問題:《大家熬夜之後怎麼補救》、《怎麼樣合理的熬夜》、《熬夜怎麼補覺》......相信我,熬夜是沒有辦法補回來的,時間過去的就是過去了,到點沒有睡覺就已經破壞了生物節律,一旦破壞掉,是很難恢復的。


羅曼羅蘭曾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所以25歲之後,一定告誡自己,保持良好的生活,是最理智的投資,生命才是革命的本錢。


25歲後,體會到這4件事,遠比你獲得月薪5萬更重要


04

25歲之後也要依然相信愛情遠比性更重要。


記得之前有一個新聞“30歲未婚遭辱罵被氣進醫院”,一位女士被指責“三十歲還不結婚,真丟人”。


在不少人的概念裡,愛情是年輕人的專利,年齡成了一道分水嶺,年齡到了你就必須要結婚,不結婚甚至沒有男朋友都會被人笑話。


尤其是女性,感覺整個世界都對他們充滿了惡意,<strong>“你為什麼不結婚、為什麼還這麼幼稚、為什麼還這麼作”。


有時候,現實就是這麼殘酷,面對這些指責我們也無能為力,年齡我們無法改變。


但是我們要明白,我們人生的方向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20歲和25歲沒有什麼本質區別,我們也不必為了迎合別人去降低自己的標準。


要敢於愛,也敢於不愛,忠於自己的內心,年少的時候我們面對愛情,總是害怕被傷害,害怕付出得不到回應,而到了一定年紀才明白,敢愛敢恨才是被值得尊重的。


所以我們無論在什麼年紀,希望都是以<strong>愛情為前提的開始。


25歲後,體會到這4件事,遠比你獲得月薪5萬更重要


最後

最近一直在想,如果能看到未來的自己,會不會提前改變現在,答案是不會的。


無論是20歲的懵懂,還是30歲的奮鬥,40歲的平淡,都是屬於我們獨一無二的經歷。


人生最後悔的事情莫過於:如果我當時可以


不要讓還未發生的事情阻止現在的你,我們的未來不可怕,時間會癒合所有的傷疤。


楊絳先生的百歲感言說道: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的確,生活是我們自己的,沒有人為你的人生買單,只有自己才知道什麼是無悔。


過了25歲的年紀,願你有高跟鞋也有跑鞋,喝茶也喝酒。


願你對往事深情意重,但也從不回頭。


25歲後,體會到這4件事,遠比你獲得月薪5萬更重要




作者:一個每天朝九晚五,又想浪跡天涯的姑娘,帶給你最年輕的觀點和最有趣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