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心理学:趁疫情,帮助自己改掉那些小毛病


心理学:趁疫情,帮助自己改掉那些小毛病

啃手指……(重灾区)

吃东西之前先洗手……

打喷嚏要避人还要用纸巾捂住口鼻……

出门之前戴口罩……

手机电脑勤消毒……

等等。

活了几十年都没有让我们改掉的生活“陋习”,被这场疫情猝不及防地“治好了”。

其实,这些“改不掉”的坏习惯,在维基百科上被定义为“轻度自残“。

当然,这种状况其实更多应该发生在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

但是现在,却频繁地出现在成年人身上。

这是为什么?

以”重灾区“啃手指为例。

弗洛伊德提出了口欲期固着的概念,指的是在人的性心理发展阶段中,有一个”口欲期“,是人出生到第18个月。

心理学:趁疫情,帮助自己改掉那些小毛病

在这个阶段,小婴儿会吃手、吮吸母乳、叼奶嘴、把各种玩具往嘴里塞……

他们通过口唇部位感受到的刺激,探索外部世界,获得快感和欲望的满足;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通过这种过程,第一次建立于他人的联结。

但是,这个阶段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度过。

当我们在这个阶段遭到忽视、没有获得足够的满足,或者被过度满足,都会导致我们无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甚至在成年后,依然持续追求口腔的满足。

当然,这是佛洛依德的一个观点。

还有其余的观点是,这种方式,是我们在平衡情绪。

帮助我们获得适度刺激、暂时逃避压力、转移注意力。

但是,无论时口欲期固着,还是缓解焦虑。

这都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甚至可能在某一次无法缓解时造成更严重的焦虑情绪。

遇上点小意外,还会更加焦虑。


心理学:趁疫情,帮助自己改掉那些小毛病


如果在疫情之中,还无法改掉你这些小毛病,怎么办呢?

①尝试分散注意力

当你意识到自己马上要出现这些小毛病时,让自己的思维或者身体动起来。

当你有事可做,就不会下意识地重复啃手指地动作。

②缓解自己的情绪

其实,焦虑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避免自己被负面的情绪淹没。

当前情绪的存在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当你面对一件会让你产生焦虑的事情时,尝试想想它所能带给你的正面的能量。

当你发现这一点时,焦虑的情绪就能给你带来正面的激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