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王蜀宮妓圖》

明吳門四家之一的唐寅名氣最大,得益於一段風流韻事:我畫蘭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稠。秋月融融照佛寺,香菸嫋嫋繞輕樓。這首藏頭詩還真能成其與秋香相好的鐵證。豔聞增加了一個畫人的知名度,另一個醜聞考試弊案也讓他“名聲狼藉”,無任古代與當今,人人知有唐伯虎,一風流才子。上為《王蜀宮妓圖》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唐寅坎坷的一生,使他鬱郁不得志,故有更多的精力致力藝事,詩文書畫均為一流,其山水遠師李唐、范寬,近師沈周、周臣。師古人外,其曾用九個月遊歷江山,行萬里路,師造化。其山水融南北宗之長,把雄強與俊朗同組其畫中。他結一廬多植桃,自稱桃花庵主,有陶潛隱逸意味,故其山水少塵俗多仙氣。

唐寅師沈周,沈周師劉珏,劉珏師倪瓚,中國的畫人師一家等於師百家,轉轉多師,就看其悟性,探到其中消息,美國的高居翰先生在一本書中對中國一些畫人及作品的來龍去脈分析翔實,可見中國的畫學博大精深,大部分人只探得點皮毛,有時不如洋人,包括東洋人,比如內藤虎。值得國人深思。

唐寅雖師沈周,書法則不傾向黃庭堅,而是趙吳興,從中窺視二王消息,取流美俊逸一路,又不失其雄強,與其畫一樣融會多種元素。《落花詩冊》是其著名作品,其實其詩的精華亦在其中,為詩、書雙璧,只活了54歲的唐解元壽不如另三位吳中才子永,亦不富,不平之氣皆寓於詩中。《落花詩冊》是唐寅的長歌當哭,內含深刻,承屈原香草美人詩意傳統。(詳見下方附文)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在明四家中,短命的唐寅遭遇贏得後世的同情,一些風流韻事附體在唐寅身上,讓更多的民眾知道這位吳中的才子畫家,儘管當今的藝人會裸奔而美名日:行為藝術。其實明朝的唐伯虎先生為逃禍已經裸奔過了一回。放浪形骸,詩酒生涯,醉入溫柔鄉里,畫春宮圖冊,一系列常人難做的,被他演繹了一回,實際上在現時紛紛紜紜的時代,豔情的映象往往帶給一個人的知名度,有的是臭名遠揚,比如重慶的那些臭事。但對於一生不得志的唐寅來說,生前的失衡在死後獲得平衡,雖然風流韻事並不是一定雅,但在民眾看來唐伯虎的臭名,是其臭如蘭的“臭”:芬芳、芬芳、還是芬芳。香港笑星周星馳的演繹唐伯虎的故事更是推高唐寅的名氣,不說外國,得有幾個億的人民知道吧,要知道古時人,一個時代多是幾千萬人,到四九年也就四個億吧,而沈周、文徵明、仇英大多在專家的圈子裡熟悉,不為普通民眾認知,看來老天是公平的,身在世上讓其吃苦頭,死後揚其名是正常的。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秋風紈扇圖》


《秋風紈扇圖》的無上風流

水墨的仕女圖與水墨山水圖的意蘊相同,洗盡鉛華在一片天真,有出水芙蓉般的清新自然風韻,唐寅畫濃郁的著色仕女,主要是性感的宮女與妓藝時,刻畫是嚴謹而精緻些,塵世的的慾念在畫中亦是含量多一些,現實的風尚亦多一些,但是水墨的仕女出現在唐寅的作品中時,是一切雜色的放下,一切俗念的放下,天然自由的風尚佔據了畫面,線條的勾勒淡然而簡省,背景的虛空與陪襯物的少許(僅一石一竹))顯現出仕女主角的視覺的集焦程度,東方古代的名仕,畫自寫像不必是直接畫自己的真容,不象西方人比如凡高畫了自己不同時期的自畫像,包括瘋了後割掉自己耳朵後的自畫像,雖然不是特別寫實的,而是藉助外物,這個外物除卻植物,動物,連異性的人物亦成了自寫像的媒介,所謂的香草美人,香草是植物,美人是人物,同性的異性的皆可以成為自喻的對象,這絕對不是偽娘派,而是東方約定俗成的一種藝術表達方式。

南京解元唐寅作為煙花隊裡醉千場的老手,象仇英畫的《漢宮春曉》中的畫師對於宮妃寫生那樣,對妓藝的寫生應當是常有的事,無論是裸體與著衣的,畫多了便訓練成老手,也就是老司機的意思,對著對象畫時雜念仍然是多,拘束也多,畫的不一定是自然流暢,未必進入到自由王國的境地,而是有不足之處,但他長期訓練到了老境時,技術的成熟會演繹為程式,這才是最後的完美,畫之自由瀟灑的境地終於到來,加上絢爛之極歸如平淡的水墨風尚,寫的意味濃郁起來,所繪的對象已經是十分的貴到似與不似之間,這就是你在《秋風紈扇圖》中所感受到的情形。

圖中的人物的形象,是典型的,亦是這一個的,個性與共性的同時存在,我們那時的教育意識(後文革初期)仍然有效,並沒有失去它的真理性。說她是班姬也好,還是其它美人也好,其實這皆不是畫者的主旨與重點,重點是畫一個仕人的心理流動,一種仕人或者直接說是佳人處於世間的際遇。(家林論藝)

被人重視或不重視時展現的快樂與不安 ,在人生的境遇中的泛起的一種淡淡的憂愁,尤其是藉助美人遲暮,在一年四季最為感傷時的環境中,諸如在在嫋嫋秋風,洞庭波啊木葉下的情境中的佇立裡,展現主角(對象與作者)的心理意識流,無盡的愁緒與傷感。

畫中的叢竹嫩而弱小,與主人的力量與情境是合拍的,有些佳人在空谷,不管是南方有佳人還是北方有佳人,天寒尚有修竹可倚,而圖中的女子佳人,連個背靠的都沒有,何其的弱小不勝支撐的,藉此表達的仕人的境遇就更加的濃郁與貼近真實。

風流才子的所有詩意與文心皆從東方遠古的詩意與文心中來,從所謂伊人到嫋嫋秋風,從北方有佳人到佳人在空谷,東方的詩意意蘊深厚而悠遠,浸潤著每一個代有才人的情思。老天對於代代的才子的眷顧只是在才情上的,並不需要連其它的境遇比如官運與財運皆給予,不可能是十分的完美,不足是同時的存在,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紅粉佳人也會是害怕愛的消逝,有才情的君子亦擔心得不到社會的重視,但是遭遇過後的反思,或者悟得,一切便能醒悟與放下,如是唐子畏先生由畏懼到無畏,是因為他知“道”了,他終於說出:“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那麼,美人在秋風中,握紈扇而不失,不棄,扇子是自己的媒介,亦是自己的愛物,同樣是自己的折射,另一個的“我”,世人棄之我不棄,執之到老,以這種永恆來慰安自己的人生境遇(這是另一種顧影自憐),於是一切外物,諸如秋風寒冷,不再著於我相,超然的思緒便是忽然的喚起。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煙花隊裡的人與仕人君子隊里人,有什麼區別,不是異性的問題,而是愛與被愛的問題,達與不達的問題,唐寅在中間周旋久了,理解也多了,紅粉佳人,佳人紅粉,仕人境遇好,不就是紅嗎,如此美人與君子,君子與美人,還能分出個你與我來嗎?

一幅畫的技法能夠窮盡,而他的內含卻是無盡藏,等更多的智者去發掘---

於是我用唐寅自己的題畫詩結束全文:"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明代人物畫因唐寅、仇英而振興

我們的思維定勢裡有一種觀念,就是自唐宋高峰後人物畫的衰落,文人山水畫的興起,李山就持此一觀點,其實不然,雖然經歷元朝短暫的文化低潮期,但朱明時代卻出現某種中興的氣象,這個人物畫的中興還是得力於兩位大家,就是人們熟悉的唐寅,仇英。前者是文人,後者是匠人,無論前者後者,皆在這人物畫的天地裡耕耘,獲得不小的成績。當然還有燕京的法海寺壁畫,不僅如此,明代壁畫成就高者還有四川新津觀音寺的壁畫,觀音像繪製得非常的精緻。各地的明代壁畫同樣顯示出明代人物畫的成就,這些成就多在無名的工匠的原始工匠精神,沒有受文人習氣的侵襲,保持唐宋人物畫的連貫性。四川的壁畫還有劍閣覺苑寺大寶積宮壁畫,蓬溪寶梵寺,廣漢龍居寺諸寺壁畫,山西有新洚稷益廟壁畫,稷山青龍寺的明代部分,繁峙公主寺,荊莊大雲寺諸寺壁畫,南京有報恩寺,靈谷寺諸寺的壁畫以及雲南麗江白沙壁畫皆各有千秋,另外還有河北尉縣壁畫,懷安昭化寺壁畫,湖南的江永水龍祠,江西廬山亦發現有明代古祠、古墓壁畫,顯示其獨特的風情。

大凡繪畫史學者往往是關注文人系列的畫者,忽略民間匠人藝術的部分,放在今天,卻是應當有所改變,民間匠人的藝術水準,至少是技藝的水準還是相當高超的,他們對於所繪的題材(儒、佛、道)帶有某種虔誠,心態好,沒有文人那種多心與雜念,在繪事上專注一些,而且他們可能沒有太強烈的名利意識,在某個地域的廟堂的壁面來展示自己的技藝,獲得一種精神的慰藉。曾經的繪畫史或者美術史藝術史,對於唐宋之後的人物畫的理解屬於萎靡,是認知上有誤差,至少忽略了名之為“春宮”系列人物作品的價值。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洋人的高佩羅,娶中國女子,深入中國文化,其中對於春宮畫的研究讓國人汗顏。這個也是因為我們經歷滿清的漢唐文化低潮期,對於春宮畫作的異樣心理所致,這個慣性,在民國興時有所緩和,到後來文革又入岐路。放在今天,我們更加開放的心理來審視春宮畫對於明代人物畫的意義與作用。縱使不談及春宮畫,兩位大師的人物畫的成就亦是彰明的,比如唐寅的《秋風紈扇圖》、《牡丹仕女圖》、《王蜀宮妓圖》、《吹簫圖》等等,繪畫成就是相當高的,延續了唐宋宮庭畫的風格,這個風格與他的山水畫一樣,不完全是水墨的山水風格,而是院體風格,原因是作為落選的文人,沒可能進入仕途的一員,繪畫可能成為唯一或者較重要的經濟來源(亦是唯一能夠施展男兒身手的方式),所以不可能象其它的畫者比如沈周,文衡山一般的可以戲墨而不在乎售出,文沈皆是大地主,有錢且有閒從事繪畫與書法藝術。

唐寅不可能過文沈那般的閒適生活,現實逼迫他選擇傾向院體風格的作品,不僅是更像一個畫藝者,更主要的是他有經濟上的壓力,文人戲墨作品是不容易換生活資源的,這也造成唐寅在某種程度上與仇英的作派相接近,當然他們還是有程度的差別,一個傾向文人,一個傾向匠人,所以仇英對於藝術精緻刻畫程度上,仍然勝過唐寅。仇十洲的人物畫的場面有點宏大,人物眾多,這種在文人畫中是不容易見到的,比如他的《漢宮春曉》圖卷,人物有一百一十五人之眾,眾多人物的場景也就是人物的背景與人物十分的諧調,這個恐怕需要高超的耐心與匠心。另外兩位大師還繪製了大量的春宮繡像,或者說就是情色小說的插圖與古人做愛的系列動作的作品。金瓶梅二百繡像,《風流絕暢》、《花營錦陣》之類的繡像等等,雖然有些作品有點過火,但大量的作品還是含蓄有節制的,這些情感風情的作品還與豔詞豔文並存,人物與生活的場景結合得非常的統一,甚至比完全的人物畫更有構圖與佈局上的技巧高超。

繪製春宮畫是市場的決定,春宮畫不僅是一種性愛教育與情趣生活的需要,按中國古代民間的說法,春宮畫可辟邪,這個在古代社會的需求量決定兩者會在繪製春宮上下點功夫,歷史上的唐寅並非象今天的文學與電影演繹的那般在情色上的過分追逐,那是文人好事者的無聊戲筆,為點讀率與上座率而來的,真正的唐伯虎生活其實是很落魄的,錢少,真朋友也不多,壽命也不長,我今年剛剛滿五十四,唐伯虎同志是在這個年齡一路向西,永不歸來的。

閒話少說,繼續正題,若再深入一點,對比一下唐、仇兩人的作品與新津壁畫的觀音圖,我們仍然能夠比較在單純的技藝上,還是這種民間的金碧輝煌的人物畫在技藝上佔有一定的優勢,匠心更精密,在技藝上的發揮更深入而忘我,也許一幅作品往往是幾個繪手合繪,或者一個繪手用較長的時間繪就,皆顯示他們在人物畫一門的成就。元代的官方不重視文化,沒有設立畫院這類的機構,而所謂的畫者皆只是隱居山林者,以元四家為代表,但民間的傳承仍然是唐宋的風範,這個從永樂宮的部分作品中可以窺探得出來,洪洞廣勝寺水神廟壁畫亦是如此。民間的藝術或者邊區的藝術,會遠離中央的影響而師承前朝先朝的藝術,而不受當時的當代畫風的影響。事實上在文革的現實藝術的情形下,仍然有畫者歸隱山林,或者大隱於朝市,比如黃秋園,石壺之流,堅持自己的藝術風格,而不是畫圖解政治的工農兵題材。

明代的唐寅按理作為一個文人,當然是失落的文人應當是傾向於王維蘇軾的藝術理念,以文人戲墨為旨歸,實際上唐寅傾向的是宋院體風範,無論是人物畫還是山水畫,皆是以院體風範為歸依,他接過宋代山水人物的衣缽,尤其是人物畫的門類中獲得中興與提振。明朝後來因燕王的關係而遷都北京,這個避免明朝因前首都南京的王氣不足而短命,同時其附近的法海寺的壁畫繪製,獲得增添明朝人物畫藝術的加分成分,這些貌似民間藝術的形式的作品,其實技藝是相當的高超的。

在今天的網絡時代,獲得各類明朝壁畫的圖像其中是十分便捷的,在能夠直觀的的圖像面前,任何枯燥畫理畫論皆顯得十分的蒼白,不斷湧現的發掘與不斷出現的新的圖像資料會修正我們的定見,獲得新的理解。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落花詩


唐寅《落花詩》的痛感人生與哲理意義


明代的文人的失意者,其痛楚勝過元代的文人,是因為元代的文人失意為普遍現象,外族入主中原,漢人多不受重視,所謂重視者,也只是裝點門面而已,如趙子昂等人。而有明一代,文人多可進入主流社會,這是漢人政權重入中原的常態現象。但也有例外的,唐寅就是一例。因為一場考試風波,使其仕途受阻,故詩畫成其慰藉,同時放浪形骸,不重禮法,風流浪漫,在情色上多有角逐,以致後人反覆寫其風流韻事,其知名度遠沈周、文徵明等人之上。“桃花庵”作為其齋名,其用意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理想而來,似乎是自造一個秦人村,避世而居,儘管這個“秦人村”建在知有漢的人世社會,他一樣自醉在這樣一個小小的天地之中,花開花落,先是痛楚起伏,愁緒千般,到後來又是平常慣了:“花開花落總屬春,開時休羨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髏冢,就是紅樓掩面人。”、“桃花淨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只道是平常,惜花還惜自己,佳人在空谷,佳人桃花時而幻出美人,時而幻出高士,都是美人遲暮的感慨,與屈原的精神連脈,屈原是費盡辭章寫愁,唐寅是和詩三十愁千萬,如盡之江河,落花瞬間輾著泥,春風千般之惡,也無可奈何,人生境遇如同這般,青春轉眼變衰朽,歲月風霜,空度一生,能不痛哉,古詩人的理想沉思,死生之大,全寓於此遊戲般的詩文唱和之中。

文徵明作過三年京官,嚐到“兼濟天下”的滋味,知凌煙閣之險惡,主動回到他的“停雲館”(其齋名源於陶公詩句子,足見其與唐寅等臭味相投),而唐寅作為士人兼濟天下的理想遙遙無期,內心的苦楚是他人難以體會的:“和詩三十愁千萬,腸斷春風誰得知。”、“風情多少愁多少,百結愁腸說與誰。”一人之愁,千千萬萬,在其腦海中湧現,歷史上的幻相,洛水之神,西子,昭君,綠珠,張麗華等美人的際遇不幸與落花的現相相映照,進而是仕人亦如美人,才華與青春逝如流水,不得找回,其詩的意象如電影之蒙太奇,不斷地變幻,加深詩意的思索的歷史沉痛感和畫面的壯闊感或者詩境空間的廣闊感,“江流曲似九迴腸。”那種抽象的思緒愁感,就在東流的逝水之中,反覆迴旋。詩境中有自己與情人連臂看花時,也有與仕人把臂賞花時交織在詩的意象中,難以清晰,有一種朦朧的感覺,本來詩的言簡而意賅,雙關喻意是常有的事,全在讀者的理解與想象,不同的畫面不斷地跳蕩在虛空的詩境裡,反反覆覆,惜花傷逝,從花想到美人,進而想到仕人,然後想到自己,同一命運同一哭,千萬落紅能幻化為淚點“花並淚絲飛點點”一點紅的燭光亦是一點淚而不盡:“燒燈坐飛千金夜,對酒空思一點紅。”那分明是李白的“人生燭上花,光滅巧妍盡。”的化入,詩人的詩思豐富多姿,而非輕率的遊戲之作,鬱抑太久,發而為詩章,一次雅集成為詩人渲瀉的機會,寫他那胸中之磊塊,抒盡胸中的鬱勃不平氣,那種慟哭的深度,是境遇好的沈周、文徵明所不能到的。五十四歲的濃縮人生,便是詩文書畫未能達到老境,卻有情感的真摯與深度:“千年青冢空埋怨,重到玄都只賦詩。”想想李白亦云“我昔飛骨時,慘見當途墳。”詩人看到自己到了冥界,也不過是一個詩才而已,人生空幻“色即是空空是色,欲從調御懺貪嗔”“顏色自來皆夢幻,一番添得鏡中愁。”“春光棄我意如遺”,那隻好“五更飛夢環巫峽”,醉在溫柔鄉里,有朝一日逝去前,亦不必自費辭章作隴崗仟表之類,所謂“九畹招魂費楚詞”,有誰知我愁千萬啊。唐寅的《落花詩》說到骨子裡,那是自己人生的絕唱,唱給那桃花杏花,唱給西子昭君綠珠,唱給古往今來(包括我們未來的)失意之人,更是唱給自己,人生空幻,還把蓮歌唱,落了就落了,飄零了就飄零了,隨風而去,化為塵土,飛向太空。。。成為一個無名的星。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畫家想提高知名度,是不是要學唐伯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