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鄭州市流行病調查組專家提醒:配合“流調”人人有責

中原網訊(記者 汪輝 成燕 通訊員 劉戰偉)每天有多少人確診?他們去過哪些地方?又有多少密切接觸者?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家每天關注的焦點。而這些信息都是來自流行病學調查。昨日,鄭州市流行病調查組專家提醒廣大市民,流行病學調查對防控疫情至關重要,大家要積極配合疾控部門的流調工作,提供真實信息,瞞報謊報將承擔法律責任。

流調報告讓聚集性疫情浮出水面

2月1日,鄭州市流行病調查組(簡稱流調組)收到來自金水區的第1例病例流調報告,顯示該疑似病人曾在1月15日到湖北某市參加親戚家葬禮活動。

2月3日,流調組收到二七區第2例流調報告,顯示該疑似病人1月19日曾到湖北同一市,其家人曾參加過同一類似活動。同日,收到鄭東新區第3例流調報告,疑似病人為第2例病例的家人,1月15日曾在湖北同一市參加同類活動,其密切接觸者名單和第1例的密切接觸者名單裡有同一人。經過流調隊員縝密核實,第1例和第3例參加的為同一葬禮活動。

這樣,通過流調報告的相互比對和印證,這一起涉及兩個不同家庭的聚集性疫情線索終於浮出水面。

流調人員抽絲剝繭查找蛛絲馬跡

那麼什麼是流調呢?據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主管醫師王小麗介紹,流調是流行病學調查的簡稱,是傳染病防控工作是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用流行病學的方法進行的調查研究。主要用於研究疾病等的分佈及其決定因素,從而提出合理的預防保健對策和健康服務措施。

據王小麗介紹,流調工作好比是疫情防控中的“偵察兵”“尖刀班”,工作人員需要通過流調環節實現“福爾摩斯”偵破案件一樣還原病人的軌跡,掌握病人在什麼時間,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去過什麼地方,在哪裡吃過飯,與什麼人聊過天。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抽絲剝繭,掌握病例發病情況、暴露史、接觸史等流行病學相關信息,條分縷析防風險,以翔實的數據和信息,摸清疫情發展的脈絡,查找可能感染的蛛絲馬跡,摸排所有的密切接觸者,並第一時間採取措施,對密切接觸者這些可能的傳染源進行隔離和醫學觀察,防範疾病的蔓延。

瞞報謊報將承擔法律責任

王小麗說,在工作中她們曾遇到過好多困難。比如,被調查者不配合,故意隱瞞實情;有的疑似病人需要反覆核實、打電話追蹤,查看監控錄像,才能找到所有的密切接觸者等情況,甚至有時有的老人年齡大了,回憶不清,還需要靠親人從側面瞭解其活動軌跡。

王小麗提醒說,流調是為了讓真相浮出水面,若有病人不配合或提供不實信息,一方面耽誤尋找密切接觸者的時間,另一方面還可能會漏掉一些密切接觸者,這都會給傳染病防控帶來極大隱患,若有瞞報、謊報旅行史、接觸史,為疫情防控工作造成被動,產生惡劣後果的,將被處以相應的行政、刑事處罰。近日,我市金水區一男子刻意隱瞞接觸史被立案調查,中牟縣母女兩人隱瞞致家人感染被立案調查,二七區一社區職工隱瞞武漢經歷被開除。

防控新冠肺炎,人人有責。王小麗呼籲,為實現新冠肺炎“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的目標,讓人們儘快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狀態,大家要積極配合疾控部門的流調工作,提供真實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