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焦德沛:教孩子用Scratch、Python來編寫遊戲究竟有什麼用?

焦德沛:教孩子用Scratch、Python來編寫遊戲究竟有什麼用?

焦德沛


極客海碼少兒編程聯合創始人,資深少兒編程從業者,STEAM在線專欄作者。


目前市場上的絕大數編程機構都在教孩子學習用Scratch或者Python來編寫遊戲,那麼,讓孩子學習做遊戲對孩子有沒有什麼幫助?編程是如何幫助孩子變成“X型”人才的?還有什麼延伸的可能性?


一、學習遊戲是表象,鍛鍊編程思維是核心


其實做為一家培訓機構,每週只上1節90分鐘的課,對於孩子的價值觀,思維結構和行為表現影響都是極為有限的,但是孩子在90分鐘學習編程的過程裡,什麼是最重要的?在有限的時間裡,如何做出對孩子無限的改變?


很多機構都是在給家長強調這節課孩子學會了多少個知識,掌握了什麼技能;但我認為,知識,技能都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編程思維對於孩子思維模式的更新


編程思維是一種思考方式,面對一個任務,會將任務拆解成若干個小任務,對每一個任務設計算法,並編程實施,反覆測試,修改,形成最終結果,完成任務。


算法聽起來很高深,來看一個孩子常玩的腦筋急轉彎(開放性問題,沒有固定答案):

把大象放到冰箱需要幾步?把長頸鹿放到冰箱需要幾步?動物園開運動會,誰沒有去?

我有一個自己的答案,我用流程圖來表示我的想法:


焦德沛:教孩子用Scratch、Python來編寫遊戲究竟有什麼用?

三個問題的解決步驟


其實,這些就是算法,解決一個任務的具體方法,就是算法


所以面對一個小任務,能設計的算法不止一種,往深了說,算法也是有優劣的。


設計了算法之後,就需要編寫程序來實現每一個算法,完成每一個小任務;這時候就需要用到具體的編程知識和技能了。


但是,編寫程序的過程中永遠有BUG,所以孩子就需要使用“觀察——假設——編程——驗證”的四步編程法,不斷去修改BUG,這個過程會充分鍛鍊創新思維裡的多向思維,側向逆向思維,理論思維,並且有效的提升耐挫力,所以,學習過編程的孩子會具有這樣的品質:耐心,細緻,果敢,創新。


舉一個例子:同樣是編寫一個飛機大戰遊戲,不具備編程思維的孩子是不知道如何完成這個任務的,最多隻會去查資料找答案;但是具備編程思維的孩子首先會進行角色與任務分解,然後為每一個任務設計算法,然後寫出每一個基礎程序,再不斷通過“觀察——假設——編程——驗證”四步編程法進行迭代,最終完成一個屬於自己的飛機大戰遊戲。


焦德沛:教孩子用Scratch、Python來編寫遊戲究竟有什麼用?

1.任務拆解,設計算法


焦德沛:教孩子用Scratch、Python來編寫遊戲究竟有什麼用?

2.流程圖表示算法,編寫基礎程序


焦德沛:教孩子用Scratch、Python來編寫遊戲究竟有什麼用?

3.四步編程法迭代修改


作為少兒編程老師,就不僅僅需要教孩子去學習編程知識與技能,更要去思考如何培養孩子的編程思維,如何更好的引導孩子去大膽想象與創作,在一些關鍵節點給予指導,這樣子才能真正去幫助每一個孩子!


二、編程是如何幫助孩子成為X型人才的?


在少兒編程經典書籍《終身幼兒園》裡,作者提到了兩種人才:A型人才和X型人才;

A型人才就是常見的考試型人才:各科目考試都是高分,都是A,但是卻沒有太多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而X型人才卻不一樣:他們願意承擔風險,勇於嘗試新鮮事物,樂於提出自己的觀點,並不斷嘗試;這種孩子會提出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方案來改變未來社會;


編程就是X型人才的一個絕佳工具,他們首先需要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有創造的慾望,然後使用編程來實現想法,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去試錯,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這個實現的想法可能是小遊戲,小動畫,更可能是一個工程項目,一個有很大價值的APP!

這就要求少兒編程老師需要去拓展孩子的想象邊界,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去幫助他們實現想法,而不是隻是教他們完成我們所期望的結果,就像《終身幼兒園》裡所講的好老師的四個角色:催化劑;顧問;連接者與協作者;


那麼,要需要少兒編程老師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才能更好的勝任這個職位。


三、各種延伸的可能性


編程可以和很多的學科相結合,進行跨學科學習,鍛鍊數理思維等等,編程在某種意義上是開放的,所以更多的延伸的可能性在每一個具有創造性的老師,孩子和課堂裡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後臺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