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中华古典诗词文化历史研究艺术解读

《暮江吟》唐白居易原作品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中华古典诗词文化历史研究艺术解读

解读:晚霞一道太阳的余晖映照在江水中,半江琴声的微波助碧澜,清水荡浆悠静的美,又有半江清水在余晖的照耀中殷红美丽。这两句写了江水傍晚时节的美丽景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里的白露稍寒冷了些,万物有些打蔫,透明的清寒露,像珍珠一样欲滴,弯弯的月亮象一张弓一样挂在墨渊的空中。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中华古典诗词文化历史研究艺术解读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中华古典诗词文化历史研究艺术解读

解读:横向看也是对面看,庐山是巍峨连绵起伏的大岭,侧面看,峰峦耸立,从远处、近处各个角度看,高低山峰各有千秋不同。

不识得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成为千古绝句名句,寓意看任何事物都要全面深入,跳出自己所在范围才能看得更清。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也是这种寓意哲理。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中华古典诗词文化历史研究艺术解读

《雪梅》宋代卢鉞

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卢钺:卢梅坡应该是后人送他的雅号。字威节,一作威仲,闽县(今福建福州)人。1244进士,调建昌军学教授。1264秘书郎。1267迁著作郎。出知隆兴府,官终户部尚书。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中华古典诗词文化历史研究艺术解读


解读:其一

那梅花和白雪都身处严寒季节,说他们争春色不分上下。评语:实在是诗人闲的没事在深悟人生哲理啊!让作者诗人没法给他们评判列出谁高谁底的章法文章来。

梅谦逊地看到雪的洁白无瑕,雪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评语:其实雪是真得没有花清香。确来自雪浴甘露的滋润,才美才香啊!

解读:其二

有梅无雪就不显梅的傲骨耐寒的精神气质,下雪了,没人作诗就显得很俗气。评论:其实大自然的美不是写出来的,更不是画出来的。而是自然风雪节气,风骨傲然的美呀!

在傍晚时分,暮色苍茫中,写成了美诗佳句,天又下起了雪。傲骨怒放的梅花与纷纷下起来的雪花,互相回应,迎来生机勃勃,艳丽多姿的春天。

文章原创,中华古典诗词解读艺术领域作品。欢迎朋友们审核评论,转发收藏,赞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