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专题|DEX平台观:各自出招解跨链之困

专题|DEX平台观:各自出招解跨链之困

文|嚯嚯


与区块链强调的“去信任化”相反,当用户选择使用一家中心化交易所时,便意味着与平台建起一种单向的信任关系。因此当交易所跑路、破产、禁止提币时,用户往往处于被动。


2020年,中心化交易所UPbit和FCoin的接连爆雷后,外界再度讨论起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从2018年开始,去中心化的DEX崛起,经历了2019年发展,此前被外界集中诟病的用户体验不足、无法跨链交易等问题稍有改善。


币安DEX通过推出1:1锚定BTC的Token BTCB来解决比特币币对的链上交易问题;Newdex则于借助稳定币来实现跨链交易,支持EOS链上的USDT和波场及以太坊链上的USDT兑换。


DEX们想法突破去中心交易的技术瓶颈,但整个市场气候仍未成风。2019年全年,全球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总量略高于17亿美元,仅占币圈全球交易市场的0.01%。


多家DEX运营团队认为,目前市场距离DEX的大爆发仍囿于公链基础设施不足的困境中,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心化头部交易所已经进军公链领域,布局DEX。行业中,有人依然留守在前夜,等待爆发。


去年DEX全球币市占有率仅0.01%


中心化交易平台拿下了全球数字资产交易市场99.9%的份额,与此同时,围绕他们周围的风险同样高频爆发。


FCoin成为中心化平台的暴雷典型之后,2月19日,韩国交易所UPbit也被曝封锁了国外交易账户,用户提币久遭堵截。多名UPbit用户表示,自去年11月以来,账户就一直不能提现,平台的财务状况暴露出问题。


从去年年底开始,交易所被查、关闭、跑路的各种风险延续至今年2月,币还能不能放在交易所的讨论不断。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直言一些中心化交易所“耍流氓”,应该“burn to hell”。


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目前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自己的资产能否拿回来。一些人也又重新讨论起可以自理资产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期待着市场上能有更多好用、安全的DEX出现。


区块链实现DEX的方式各式各样,核心要素是让用户来掌控自己的资产,在交易过程中,无需信任第三方,用户间可以点对点地完成实时的链上撮合、结算。


DEX推进者们怀抱理想,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币圈大部分交易场景仍发生在中心化平台上。评级机构TokenInsight 2019年度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里,全球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总量略高于17亿美元,仅占币圈全球交易市场的0.01%,整体交易趋势仍未成气候。


专题|DEX平台观:各自出招解跨链之困

2019年DEX仅占币圈全球交易市场0.01%


以Newdex为例,它是EOS公链上的第一家DEX,于2018年8月完成上线。一年时间里,它已成长为EOS链上的头部DApp。据Dappradar显示,截至2月27日18时,Newdex的24小时交易量为7.18万个EOS,交易额为25.91万美元,排在EOS链上DEX应用的榜首位置。但25.91万美元的日交易体量与中心化平台比起来杯水车薪。在OKEx上,EOS的24小时成交量在4021万,交易额1.44亿美元。


有人关门 有人坚守


DEX产品崛起于2018年,经历了去年一年的发展,它的市场占有率并未迎来爆发,各大DEX平台 2019全年的交易总量不足中心化交易所全年的交易量。


据TokenInsight数据,2019年全年,在日均交易量上,币安交易平台是所有DEX的49倍。无论去中心化与否,交易手续费是所有交易所的主要收入,在市场低迷下,不少DEX只能无奈关门。


DEX行业最近的一次集体倒闭潮发生在2019年底,包括WAVES DEX和Cryptobridge等平台主动选择关停。其中Cryptobridge在博客中写道,平台被迫停运的原因包括市场条件、监管法规以及资金缺乏等。


专题|DEX平台观:各自出招解跨链之困

Cryptobridge去年年底发布关停公告


“去年不少赛道上的竞争对手都转型了,他们有的尝试借贷业务,有的直接关门。”但Newdex觉得,同路人越走越少,对他们并不是好事。


包括DEX用户都认为,优质资产的欠缺与操作复杂是导致DEX用户体验、发展受限的根本原因。支撑DEX运转的公链领域,尚无成熟技术来解决资产跨链解决方案,这就让用户的去中心交易行为往往只能局限在一条公链上,主流币交易尚且受限于此,资产多样化及后续的各种资产兑换问题就更得排着队,等待技术支持。


Newdex举例,目前,币圈最主流的交易对是BTC/ETH、BTC/EOS,ETH/EOS,但这些需求在DEX上都不能满足,仅支持单一公链生态上的Token交易,“如EOS只能与EOS生态项目的Token交易。”


问题摆在眼前,不解决即是用户流失、平台死亡,立志于DEX的开发者们着手解决用户提出的需求。


Newdex上线之初便授权钱包扫码登录,改善了以往用户登陆时需要通过输入私钥等手动导入钱包的繁复步骤,相应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对于当前跨链交易的技术瓶颈,Newdex想到了引入EOS链上发行的USDT稳定币。2019年年底,该平台上线了USDT跨链兑换功能,支持EOS链上的USDT与USDT(Erc20)和USDT(Trc20)兑换,为不同公链用户打通任意门,此外团队还将在今年探究更多跨链交易的落地。


可见,一条公链的发行服务往往决定了跑在其中的DEX命运。


破局之路也不仅一条。针对BTC交易对无法通过链上交易的问题,币安DEX推出了1:1锚定比特币的Token BTCB。团队表示,未来,将在币安链上按照BEP2标准,继续推出一系列锚定各大主流币种的中间Token,以100%支撑的方式来实现链上兑换。


开拓热点业务满足主流需求


不少币圈老炮都说过,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大势所趋。


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就是去中心化的坚定信仰者。币安在推出DEX之初,他就明白,去中心化交易所距离爆发仍需一段时间,因此布局意义超越了盈利要求。


币安DEX团队告诉蜂巢财经,“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处在发展阶段,盈利并不是主要目的。”他们认为,基础设施和市场需求相辅相成,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来帮助用户创建、发行、交易和管理资产,此外,还要想办法让信息和价值流通更加顺畅。


币安DEX毕竟背靠着巨头币安。而Newdex、鲸交所等DEX原生军们,不仅仅需要在技术难点上有所突破,还得能在市场爆发前活下去。


Newdex团队坦言,如果市场不好,仅依赖交易手续费无法支撑团队开支,因此在早期,团队也借助孵化、投资盈利来保障平台正常运营和开发。


去年,Staking质押和矿池在下半年出现了一波小高潮,DEX平台们也迅速跟进。


“我们投资了Staking去中心化矿池Newpool和基于EOS的去中心化抵押型稳定币项目Danchor。” Newdex表示,这既是盈利的需要,也是在发展生态、扩展业务。


鲸交所去年也上线了“鲸矿池”,支持个人投资者质押EOS等PoS类Token获利,并鼓励用户托管给鲸矿池为节点投票,以此获取收益。


如今,在这个尚未成气候的DEX赛道里,越来越多的中心化头部交易平台开始发力公链,OKEx和火币等主流平台,开始重视DEX赛道的布局。


专题|DEX平台观:各自出招解跨链之困

OKEx近日推出了DEX应用


在匿名性、点对点交易和自管资产上,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无疑有天然优势,当公链和跨链技术一旦有突破性进展,币安、Newdex等早起之鸟必然有先发优势。


正如一名用户所说,希望DEX的爆发前夜不要让人等得太久。


互动时间


你愿意尝试在DEX上进行交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