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俗语: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是何意?为何要背到老?

俗话讲:“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这句俗语的重点在后面一句,前一句大家都知道,一个鸡蛋当然吃不饱肚子,顶多是垫垫底。关键是“一身臭名背到老”这句,也就是一个人如果做了一件坏事,那么由此而背负的坏名声将会陪伴这个人一生。

俗语: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是何意?为何要背到老?


这句俗语显然是要告诉大家名誉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有些年轻人总是给自己犯的错误找理由,年轻人嘛,谁不会犯错呢,犯了错就改正嘛。这倒是没有错,可是你想过没有,污点一旦沾到衣服上,就算你拼命洗,也还会留下一些印子。

名誉也是一样,无论你怎么试图恢复,总还会有人记起你过去犯的错。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名声无论是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对于家族来说,都是比生命还重要的。农村人诚信经商,守法经营,如果你开了一家牛肉粉店,生意好得不得了。

可是有一天,你发现市场上的牛肉价格很贵,导致自己的成本过高,利润减少。于是你想投机取巧,用其它的肉来代替牛肉。结果后来被人发现了,哪怕你诚心道歉,哪怕你不计成本免费大派送,也不会有人再来光顾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农村人而言,名誉就是资本,中国农村是熟人社会,四乡八镇的人基本上都认识,而且十分熟悉。你做点什么坏事情,立刻就会传遍全村全镇。一旦恶名被传开,哪怕你想尽办法来纠正,也是于事无补的。

俗语: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是何意?为何要背到老?


相反,那些注重名节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品格高尚的人,无形之中就等于是得到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们的人格魅力就会像香水一样飘散到空中,久久不散。周围的人都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

农村人看名声看得很重,它就像是一份保险一样,一旦烙印在人们的心里,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都会发挥作用。在困难的时候,以自己的名誉作为担保,可以借到钱,可以获得别人的信任,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名声,在做任何事情前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要莽撞,要想一想这件事做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城市商业界,竞争十分激烈,有时为了得到一个客户,几家公司会去争夺。有人靠的是自己的实力,有人则使用了一些下三滥的手段,纵然能够得逞于一时,一旦被人识破,你在商业界的名声也就臭了。

回到中国古代,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节宁可牺牲生命,他们宁可站着死,也不愿意跪着生。如果他们背叛了自己的名声,还会有留传千古的美名吗?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太多太多了,现代社会更加注重诚信,甚至把诚信专门纳入了征信系统。

俗语: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是何意?为何要背到老?


你会发现,自己一旦因为某件不诚信的事情而上了征信系统的黑名单的话,想要再恢复,真的比登天还难。因为不诚信,可能会让自己以后在工作、学习、购房、子女教育等方面都带来巨大的麻烦。总而言之,一个人的名声建立起来难,破坏很容易,这句俗语说得十分有道理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