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國外疫情爆發,機票代理的日子怎麼過?

燈下品茗


對於這種人力無法抗拒因素引起的行業重創,還反應出機票代理行業過於激進,風險較高的行為,都應該進行深刻反思。現階段應行業龍頭髮聲,從實際出發,給政府報出實際困難,申請相關的的補貼或者優惠政策。


心旅時代


新冠疫情突發後,民航局從1月23日起先後4次發佈有關客票退改通知。根據最新數據,國內外航司共辦理免費退票超2000萬張,涉及票面總金額逾200億元。對國內無數機票代理來說,現金流壓力撲面而來,此時攜程宣佈“同袍計劃”,十大措施向平臺上機酒、旅遊度假等合作伙伴,投入10億元合作伙伴支持基金和100億元額度小微貸款。之後,同程藝龍、螞蟻金服等也開始提供各類金融產品、費用減免等措施,協助代理商度過寒冬。


  一家機票代理行業第三方擔保公司人士介紹,“當下代理商普遍面對的是比以往大10倍、甚至更多的現金壓力,他們都在想如何撐過這個‘冬天’”。

  與結算週期“賽跑”的退款

  現金流的重要性,幾乎所有做企業的人都明白。

  沒有現金流,企業無法繼續進行採購、生產,一切經營都會陷入停滯。

  但讓深圳大型機票代理商老杜沒想到的是,公司數百萬現金流瞬間“蒸發”。“我1996年進入這個行業,經歷過非典、地震等各種災害,也經歷過提直降代等政策衝擊,但危機感如此強烈的,這次是頭一回。”

  危機的來源,正是因疫情爆發的機票退改需求。這個量到底有多大?民航局的統計口徑是2000萬張。“從疫情突發、民航局發文後,我們員工至今一天沒休息,實在因為量太大。這20天,我們100人團隊平均每天接到退訂單6000多張,高峰時更多。” 一家位於西部地區的機票代理商張總告訴記者,“民航局發文,但各家航司制定方案需要時間,每家航司的方案還會有細節差異,都需要一一對應,難上加難”。

  但是,對大部分機票代理商來說,“壓力最大的還是現金流”。

  有人奇怪,民航局發文,明確要求乘客在一定時間段內購買的機票自願退票的,各航空公司及客票銷售代理機構應免費辦理退票,不收取任何費用。票款由航司退,作為中介的代理商,有何損失?

  這就涉及到機票日常的結算流程了。前述第三方擔保公司人士介紹,一般當旅客發起退票需求後,退款會按照航空公司—代理商—平臺—旅客的順序流轉。“原來,如惡劣天氣或航司原因造成航班取消時,旅客都能獲得全額退款。如果符合國際航協BSP(開賬與結算計劃)標準,航司受理後結算一般需要7—14個工作日,一些在BSP之外的廉價航司時間會更長。這時,為了保證用戶體驗,平臺、供應商會先墊付用戶,再等航司退款。”

  “以往退票墊付的比例不到10%,當平臺發出需求後,我們用自有資金還能解決,但當數十倍需求來襲,錢都墊進去還不夠。”大東感慨,“這時候就像‘生死時速’,錢墊出去,航司若能及時回款就能維持,若幾個月不回款,再沒人幫忙,隨時可能倒閉”。

  壓力需要時間化解,更需要反思

  新冠疫情對民航的衝擊直接而猛烈。近日,某航司或將被接管的消息甚囂塵上,消息是否屬實尚待官宣,但民航的壓力已有目共睹。

  “民航局統計出的200億退票金額,其實需要票代、航司和平臺一起面對。”在老杜看來,現金壓力會先在票代,接著是航司與平臺。票代墊款、航司退款後,平臺核算符合要求但未補足的部分,補貼給用戶。“這種現金流壓力的緩解需要時間。只要航司全力運轉,問題迎刃而解。但在眼下困難時期,需要有人‘撐一把’,大家才能熬過去。”

  行業管理部門已率先出手“減負”。民航局新聞發言人熊傑近期表示,除免徵航空公司應繳的民航發展基金外,民航局還將爭取對民航企業疫情防控的財政補貼政策,同時出臺進一步降低民航企業成本負擔措施,並支持航企根據需要進行聯合重組、優化運力。

  行業內的幫扶與金融支持也在擴容。2月5日,攜程宣佈“同袍計劃”,十大措施向平臺上機酒、旅遊度假等合作伙伴,投入10億元合作伙伴支持基金和100億元額度小微貸款。之後,同程藝龍、螞蟻金服等也開始提供各類金融產品、費用減免等措施。

  除了幫扶與自救,行業內也開始反思。大東說:“目前情況最嚴重的票代,都是激進型業務過多。我們已經在研究,今後如何在高回報高風險和低風險業務之間找到平衡。畢竟,活下去才最重要。”

  疫情後的市場值得期待。機票代理行業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個性化產品,前景依然被看好。至少在一段時期內,他們的服務仍是任何一家航司都無法做到的。因此,行業人士建議,管理部門應儘快出臺有關疫情期緊急政策的執行細則,方便消費者理解,為航司、票代、平臺減負。

  還有更多配套政策、舉措可以快速推進。例如,加速推廣普及機票電子行程單,可迅速降低企業成本,大幅縮短消費者退票時間。“非典時期中航信曾免除票代近半年配置費,此次也可參照執行。”民航專家建議,“此外,航司收入端的境內客運收入,適用增值稅銷項稅率為9%,若能納入免徵增值稅範圍,也能助力行業發展”。

  面對此次疫情,財政部、國稅總局曾發文,宣佈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包括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旅行社及相關服務、遊覽景區管理兩類)四大類,但並不包括機票代理。有觀點認為,從實際出發,後續制訂執行細則時,也可將票代行業納入其中。


花兒旅途


您好,我是山丘,一個專注於澳大利亞新西蘭旅遊的從業者。

關於您提出來的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下面就是我的一點愚見,歡迎指正。

古語有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也就是說不僅僅是您票務代理這個行業正在水深火熱之中,其他各行各業的日子也都不好過,經濟是一個整體,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您公司只是經營票代業務,那麼首先我覺得在這個時期應該儘可能地縮減規模,可以通過減少人員,或者在休假期間減少工資發放,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大家共度時艱。

其次,票代業務太過於單調,抗風險能力較低,趁此機會應該培養員工多涉獵其他業務知識,比如代辦簽證業務,現在很多國家的簽證都可以網上申請,完全可以無接觸代辦。或者全民代購,找出境遊組團社,或者出境遊領隊合作,共享資源,共同拓展客戶。如同程老闆說的,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多把目光放向自由行市場,尤其是境外自由行市場,這裡涉及到境外航空公司訂機票業務,境外導遊,包車,景區門票預定等等,疫情過後自由行的恢復速度將會快於跟團遊,且這些對客人來說信息還不算非常透明,還有操作空間。

第四便是等待了,在此期間苦修內功,堅信祖國能夠打贏這場硬仗。你我共勉吧。



山丘的都靈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突然爆發,來勢兇猛,讓旅遊業幾乎停擺,大部分旅遊從業者的工作受到了影響、並且手足無措地忙碌著。隨著遊客集中退票的愈演愈烈,巨大的墊資壓力,這對機票代理人來說是致命的壓力!國內大部分地區都已經開始復工,從航班管家的數據來看,國內航班需求小幅回升,國際航班仍然處於需求冰點狀態。但是太陽照常升起,票代們也陸續返崗。票代們都清楚接下來半年必然要過苦日子,只要熬過去,就會有春暖花開時,正如渡劫成功,自然是飛昇上仙境。





山城魯渝


疫情爆發 運輸行業一片蕭條 機票代理當然也受衝擊,如何應對

1.如果機票代理 主要拿團隊票 日子肯定很難 團隊遊暫停了 恢復需要時間

2.如果主要做散客業務 也受衝擊,但是散客流量會恢復比較迅速 這個時候要加大與散客的粘性 做好內功 為恢復做好準備,例如提前跟航司簽好協議 拿到好的價格 把信息發佈給自己客戶群;

3.藉此機會 擴大宣傳 增加潛在流量

4.積極拓展新業務 減少損失


苗苗帶您看世界


導遊小帥,不請自來。

其實疫情期間,大家才發現好多產業原來都是那麼的脆弱。比如旅遊業一下子跌落低估,直接到了0。和旅遊業相關的產業也是受到了致命的打擊,比如機票代理,旅遊酒店,旅遊餐廳。其實機票的需求當中,旅遊佔了極大的比例。現如今國內的疫情已經接近尾聲,但是國外處於爆炸期間,那麼機票代理究竟怎麼辦呢?我認為應該做的就是開拓其他相關業務,比如說保險?代購?不過實話實說,今年的疫情很可能會對旅遊行業就行洗牌,會淘汰一部分旅遊行業。加油吧


導遊小帥


凡事都有物極必反,一時的停擺,為了以後得高速運轉。現在大家關在家裡,以後會得到充分釋放的,所以大家稍安勿躁,一切聽政府安排。



寶潮


不好過,留動性小


老路吐槽


難過,可能損失慘重。


講信譽1234


這時候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生存下去,假如你還能堅持個半年時間,難麼可以繼續等待下去,否則只能是換行業了!希望你能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