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重疾险可以买吗?要注意什么?

cyyaizyh


重疾险是可以买的,重疾险是买给自己的,重疾险的作用是:治疗费用,补充收入损失,康复费用。重疾险是我们人生七张保单中的一张,购买重疾险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1,年龄不要超过55周岁,超过55周岁买重疾险,一般都会被拒保的。

2,购买重疾险之前没有患过重大疾病。如果身体健康有问题,购买重疾险也有可能会被保险公司拒保。

购买重疾险需要注意的事项

1,注意购买保险的顺序,先保大人,后保小孩。因为大人才是一家的经济支柱,把大人保障全面了,自然可以给小孩提供更好的保障。

2,购买重疾险一定要选择豁免条款,添加豁免条款后,一旦后面患有重疾,获得理赔,后期的保费就不用你自己交,有保险公司给你缴纳,你还可以继续享受保障。

3,购买重疾险,保额一定要买够。现在患重疾后,治疗费用一般在20-30万左右,如果我们为了图便宜,只买了一份10万保额的重疾险,那么对后期帮助不是很大,保障不全面。

4,购买重疾险一定要搭配医疗保险一起购买。前面也说了,重疾险是买给自己的,一旦罹患重疾,除了治疗费用,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的收入损失和后期康复费用。如果我们搭配医疗保险一起买,那么治疗费用就可以通过医疗保险进行报销,而重疾保额可以很好弥补收入损失。

5,购买重疾保险时,一定要看清保险条款,有些公司可能在宣传时说保费便宜,但是真到理赔的的时候,很多条款就会很苛刻,所以购买是可以多对比几家保险公司。

6,购买重疾险时,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不要为了更高的保额,选择了自己难以承受的保费,后期交不上保费,保单失效,造成自己的损失。一般来说,购买自己年收入10倍左右的保额就可以了。



魔力K线图


重疾险肯定是要买的!

一个家庭有一个人得重疾,这一家人就会导致致贫或者返贫,一人得脑梗,全家中风!这样的家庭太多了。我的一个亲戚是我姨父,是家里边的顶梁柱,50岁左右就得了一个肝癌,家里边倾尽所有,把该花的钱,该借的钱都借了,都花了,病也没有看好,人也走了。要是买了重疾险就可以由保险公司来买单了,一般的重大疾病都需要30万到50万,甚至100万的医疗费,所以买重疾险就要买保额至少30万,或者50万的保额。

买重疾险要注意的是,把握好这几点就清晰了?

第一如何确定保费预算?

在购买重疾险之前,一定要先确定自己的预算是多少,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保费可以规划到年收入百万的10%左右,比如说你的年收入是12万元么?给自己配置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等总保费大概是1.2万左右,这样比较合理,然后单独把重疾险保费拎出来,可参考的保费是1.2万的,50%到百分80,也就是6000到9600,当然,以上的保费预算是普通的做法,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行确定保费。当然,重疾险是越早买越好,年龄越早买越便宜越优惠。

常见25种重疾保障是什么?例如恶性肿瘤,急性心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等20种重大疾病,他们已经占了所有重疾险理赔的95%以上,所以不用担以上重疾保障不全的问题。

八种轻症高发病症有哪些?

比如极早期恶性肿瘤或者恶性病变轻微脑中风,主动脉手术等等。

如果遇到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你必须重点关注这几点?

轻症保障:轻症疾病种类定义,赔付方式重症保障,首发疾病要求重疾分组赔付间隔时间等。

癌症保证:癌症能不能多次赔付?赔付要求赔付时间间隔,身故保障产品是否含有身故责任?




苑庆磊


答案是肯定的!

1⃣️[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环境空气质量差,发生疾病的几率越来越高,高达72%还多!医疗技术水平却越来越好,治愈率也越来越高了,很多病死不了,但是治疗费用相当昂贵,很多普通家庭的状况都是病不起的,一病毁所有,特别是大病,一场病下来家底全部都掏空。

[what]不过在这里我有个疑问想问问大家:

在我的从业生涯中,给很多朋友推荐过重疾险和医疗险,他们的回答是:我有医疗就可以了,更有甚者说,我买社保就够啦,为什么要买重疾,还那么贵[捂脸][捂脸],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样的疑问?

我只想说的是重疾险从来不是用来解决医院治疗费用的问题,社保能解决一小部分医院的费用,加上商业医疗险,基本上解决大部分医院费用!

[what]那还有什么费用呢?

假如拿30岁的我举例说明,万一某一天我发生了重大疾病,我有社保,我还买了百万医疗!

我住院了,进医院,医院让我先交10万定金(对于普通家庭马上要拿这么多钱还是有点压力的),然后我治疗花了50万,很庆幸,我可以出院回家,医生嘱咐我要多休息,至少5年不能上班!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还有就是需要药物维持等等……

定金我是凑齐了,出院的时候社保结算了一小部分,估计就10来万,剩下的需要自己先拿钱垫着,然后拿着发票去保险公司报销,那我这30多万又从哪里来?

我出院了,但是却不能像从前一样正常上班,我以前每个月1万的工资没啦[尬笑],老公要照顾我,还要努力挣钱,累不累不说了,一个普通中产的工资能否支撑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养老?如果不能,这部分钱又从哪里来?社保会帮你养娃,养父母吗?

还有药,康复费用,车贷房贷,生活费用等等一系列问题,不是说社保不好,但是它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2⃣️注意事项:第一,选大公司,毕竟买这样一份保障不是拿来当摆设的,而是希望万一遇到风险的时候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公司的服务,理赔条件,速度都更加有保障

第二,选产品:重疾险有所谓的消费型和储蓄型之分,在这里不过多的阐述区别,只是想说如果买了消费型的重疾也一定要再加一份储蓄型重疾!

第三,如实告知身体情况

第四,保障内容(这个很多人也看不懂),遇到靠谱的代理人其实还好!




asd钟钟


建议您购买重疾险。同时,也可以配备百万医疗险,保费很低。

购买这两个险种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抗击您家庭现金流带来中断的风险。

在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中,建议配置您家庭的一部分资产于杠杆投资,就是以小金额换取高回报的投资,这里指的就是保险。拿重疾险为例,每年几千至一万的保费,保额可以有50万,杠杆比很大。若是健康险,每年几百块的保费,但保障了100W的医疗费用。

先说医疗险,他可以在你发生重大疾病时报销医疗费用,也就是说,在你发生疾病无法工作时,收入虽然中断,但是不会为你产生新的巨额支出。

而重疾险是非报销性质的,你的收入中断了,重疾险将直接补偿你一笔款项,相当于将你的收入补充了。且一般发生重大疾病,都会有很长一段疗养期也没有收入,这时重疾险就在医疗险的报销基础上有给你的家庭带来了承担日常生活开支的收入。

因此,建议您至少购买此保险至60岁,因为在这之前,你工作的现金收入对于家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且你的劳动力也更具备价值。60岁以后,你的孩子已经可以承担起家庭责任,而你可能也在面临退休,因此保险对你而言的重要性会略有降低。

希望以上的答复对您有所帮助。


芒果投


可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买重疾险要注意:

(1)高发轻症:相关法规对于重疾险的保障范围进行了要求,必须保障25种重疾,覆盖重疾理赔的95%,然而对于轻症这一块却没有强制要求。

但是对于很多患者来说,高发轻症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在买重疾险的时候,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条款上对于轻症的保障范围是怎样。

(2)豁免条款:保费豁免是非常受投保人欢迎的,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可以看一下,产品是否本身自带豁免功能还是需要另外附加,如果附加保费过高就要仔细考虑了。

(3)购买时间:建议还是尽早买最好,早一点买保费低、保障期限长,更加容易通过核保。

(4)购买顺序:优先考虑家里的大人,再考虑小孩、其次是老人。尤其是老人因为年龄和健康条件限制,很容易出现拒保,建议用防癌险+医疗险来搭配。

(5)购买额度:建议选择保费为家庭年收入10%左右,保额为年收入5倍左右的产品。



冷面刺刀


可以买,大家记住一句话:买重疾就是买保额,如果重疾险保额不够,那就失去了投保的意义那么保额是什么呢?是指一个保险合同项下保险公司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中国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基本在10--50万,除了治病,还要考虑后续的康复费用,治病修养期的失业损失,减少对家庭经济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要确保保额充足,只有高保额才有抵御风险的能力

常说的25种重疾保障是什么?

重疾保障:保监会制定了25种重大疾病,要求所有重疾险必须包含他们,并且疾病定义和理赔标准都必须一样,不准修改

例如: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等等这25种重大疾病,他们已经占了所有重疾险理赔的95%以上。所以不用担心重疾保障不全的问题

8种轻症的高发病症有哪些?

轻症保障:衡量一款产品的轻症保障是否完善,不是看他有多少种轻症,而是要是要看他有没有包含8大高发病症,比如,极早期恶性肿瘤或者恶性病变,轻微脑中风,主动脉内手术等等

如果遇到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你必须重点关注这几点:

轻症保障:轻症疾病种类、定义、赔付方式

重症保障:首发疾病要求、重疾分组、赔付间隔时间等

癌症保障:癌症能不能多次赔付、赔付要求、赔付间隔等

身故保障:产品是否含有身故责任



最新商业模式专家


答案很简单,人人都需要重疾险

因为人这一辈子,患重疾的概率非常之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的一生患重大疾病的概率是72.18%,平均3个人,就有2个人会患重疾,而42岁这个年龄阶段患重大疾病的概率最多的。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40岁患了重大疾病,正处于工作事业的上升期,此时,不但不能工作赚钱,而且需要支付一笔高昂的医疗费用,这对家庭的大家无疑是致命的。所以有人说:一个中产家庭和一个无产家庭的差距,仅仅只是一场重疾而已。

重疾险要买多少保额合适?

这个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在计算保额之前,大家先想象一下,一个正常人,如果患了重大疾病,生活上会有哪些改变:

首先,需要一笔巨额的医疗开支。医学观察统计,重疾住院平均需要2年时间,这期间需要一笔巨额的医疗开支。

其次,无法工作创造收入。因为要住院治疗,工作是没法继续的,不但自己无法工作,可能因为治病期间需要照顾还得连累家人。所以,个人和家人的收入损失费用,也得考虑进去。

第三,漫长的康复期:治愈出院了,还需要一段漫长的康复期,这期间的康复费用也是一笔巨大开销。

所以,重疾险保额的计算方式就三部分:

医疗开支+收入补偿+康复费用

通俗来讲,50万是基础线,100万是标准线,200万以上才够用。如果这样还无法清楚计算保额,那就给你个简单的公式,重疾保额=你的年收入 x 5,也就是重疾险的保额,一定要设置到你年收入的5倍以上。

如何挑选重大疾病保险?

重疾险产品虽然很多,但是有几个关键原则,把这几个原则搞清了,买重疾险基本不会掉坑。

原则一:先看是否涵盖高发轻症。

很奇怪,重疾险为什么不是先看是否涵盖高发重疾?

因为重疾险的前25种重大疾病,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的,统一标准,统一条款,统一疾病定义,各家保险公司都一样。而这25种重大疾病,占据了目前理赔市场的95%以上。而这25种以外的重大疾病,理赔率不到5%。所以无论保险公司宣扬他的重疾种类有80种也好,有100种也好,200种也好,都属于锦上添花,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但是轻症就不一样了,轻症由于协会没有做统一规划,那各家保险公司就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公司会去掉一些高发轻疾,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注意一下啦。根据目前保险市场的理赔率,高发的轻疾包含以下几个病种:

1.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原位癌);2.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3.轻微脑中风;4.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5.心脏辨膜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6.主动脉内手术(非开胸手术);7. 视力严重受损;8.特定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比例在10%-20%之间);9.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

所以,在挑选重疾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查看,是否涵盖这几种高发轻疾,尤其是前四种轻疾,一定要注意看条款,选择理赔条款宽松的重疾险。

第二:看有没有轻症豁免条款,尤其是要看是否有投保人轻症豁免

豁免责任指的是当投被保人在缴费期内,罹患重疾险种中规定的重疾或轻疾,可以免交后续保费,但保单依然生效。这个条款对于投/被保人是非常人性化的。

目前市场上的重疾险豁免条款,分轻疾豁免、重疾豁免和身故全残豁免。最好的当然是轻疾豁免,只要罹患轻疾,就可以豁免全部保费。目前大部分重疾产品都自带被保人轻疾豁免功能,只有少部分寡头保险公司没有。

相比于被保人轻疾豁免是保险公司附赠,投保人轻疾豁免则需要自行附加。投保人豁免条款主要用在投被保人不是同一人发情况下,比如父母给孩子投保,夫妻双方互为投保人。这个时候就要考虑两点:第一,是否可以附加投保人轻疾豁免,第二,附加豁免条款保费的高低。

第三:看重疾理赔次数,单次理赔还是多次理赔,是分组多次赔,还是不分组多次赔。

重疾险不看重疾疾病种类,但要看重疾理赔次数。目前,好的重疾险产品按顺序划分依次是:

1、 不分组多次赔(这个最没有套路,但费用也贵,有条件就上)

2、 分组多次赔(这个套路有点深,需要根据保险公司分组情况而定,最好是癌症单独分组,其他高发重疾如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心脏搭桥手术,重大器官移植和终末期肾病单独分组,保障二次赔付的概率更高)

3、 不分组单次赔付(除非经济实在有压力,否则不建议投保,因为随着重疾越来越呈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人在罹患一次重疾后,就永远失去再次投保的机会,所以建议有条件一定要投保多次重疾赔付的产品)

第四:看轻疾的理赔次数和理赔比例

由于重疾险种的轻疾,发病率远远高于重疾,而且重疾险的治愈率也非常高,所以在投保重疾险是,应当考虑轻疾多次赔,至少要有2次以上的轻疾赔付是比较好的,而且最好是轻疾不分组多次赔的重疾产品。分组多次赔的产品也可以考虑,但是在保障方面,肯定没有不分组多次赔好。

轻疾还有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是:轻疾的赔付比例,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重疾险种,轻疾的赔付比例是为保额的20%,但是有些保险公司,推出了高达30%,40%,甚至最高可赔保额45%的重疾险。同样一个轻疾,可能有的保险公司赔付比例是其他公司赔付的2倍。消费者可要看清楚了,尽量选择理赔保额高的重疾产品。

原则五:早投保。

这可能是在投保重疾险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原则。早投保不仅意味着更低的保费,而且可以更早享有一份保障。要知道,年轻和健康才是购买重疾险最大的资本。尤其是现在,很多城市白领,因为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旦身体异常,很有可能无法正常投保重疾险,甚至有可能永远的失去投保重疾险的资格。


二师兄谈保险


利益说明:本人非保险从业人员。我们在给客户做资产配置时,会针对客户的财务情况做出适当建议,因此对各大类保险品种有所涉猎。经验分享,仅供参考。

很多人面对重疾险都很纠结,一方面,担心换了条款定义之外的大病,没办法得到赔付。另一方面,重疾险的费用高且缴费期长。通常需要交20年左右,每年的费用从几千到上万。

目前我们国内已经对重疾险的保障范围规定了25种必须赔付的重疾、括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移症、重大器官移植手术、管状动脉搭桥术和终末期肾病等。

在实际的重疾赔付案例中,国家规定的这25种大病占据了所有赔付的95%以上。因此,现在国内的重疾险已经基本可以覆盖可能罹患的重疾,可起到转移重病风险的作用。

至于费用的问题,我们要理解重疾险对于普通大众的意义。重疾险,侧重的是对患病后收入的补偿作用,不因患重病而影响生活质量。举个例子,正常就业的工薪阶层,年收入为12万日常开支靠劳动收入。患重大疾病之后,通常治疗和恢复的周期需要达到3-5年,在此期间无法工作没有收入。

如果他有配置重疾险,一旦确诊,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赔付的资金。我们一般将重疾险的额度设置为年收入的5倍左右,在患病治疗期间,有了这60万的赔付就可以安心治疗,并且家庭的财务结构避免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总结起来,重疾险是适合普通大众进行大病风险转移的保险工具,特别是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工薪阶层和中产阶层。建议有条件的个人和家庭进行配置。



财复有道


谢谢题主提这个问题,正好借此机会普及一下重疾知识。重疾险是每个人的必需品,必须配置,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先看看重疾险的重要性

重疾就是重大疾病,人的一生罹患重疾的概率为72.18%,为什么这么高呢?因为:①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②人们吃的食品,呼吸的空气等问题很多,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熬夜、喝酒等等。重疾中,以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为高发。据最新数据显示,在我国,每7分钟就有1个癌症患者,每天大约有1万人确诊癌症。年龄上看,40岁开始,癌症发病率急剧飙升,目前,癌症发病率还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同时,长寿也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这点,因为所有的重疾,都是由慢性病慢慢演变而来的,我国现在长寿的人越来越多,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平均寿命在74.87岁。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要么是老死,要么是病死,年龄越大,得癌症的几率就越高。实际上,随着高科技医疗水平的发展,很多重疾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的,但是,治疗得需要钱,没有钱治疗,就只能眼睁睁放弃治疗,那这么解决钱的问题呢?配置重疾险。

二、重疾险如何配置

①注意对比各保险公司的重疾条款。重疾险是确诊或者疾病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必须实施某种手术后,一次性赔付,唯一的标准就要完全符合合同中约定的重疾条款才可以理赔,这点非常重要;②选择可以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比如癌症多次赔付;③不要认为重疾种类越多越好,一般都包含国家规定的25种高发重疾;④重疾险一定跟百万医疗搭配买;⑤重疾保额一般要做到年收入5-10倍,甚至更高,逐步加保。

三、管理重疾,必须做好健康管理

重疾险是为了防止万一得了重疾有钱治疗,是事前有预防,事后能面对,而不是为了得重疾才买。我们最好不要用到这份重疾险,所以要做好健康管理,提前预防:①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不喝酒,不抽烟等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保持愉悦的心情等等;②养成每年体检一次的好习惯,身体重点部位 要做深度体检,体检方式要对,比如肺部的检查要做低剂量螺旋CT,肠胃要做肠镜和胃镜等等。

总之,重疾险极其重要,人人都需要,越早配置越早拥有保障,越安心。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大家,谢谢!


保保讲法商


我曾经是保险从业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保险有条件的话一定要买,重疾险作为商业保险的一种,被保险人一旦罹患保险荷合同条款中所包含的重大疾病即可赔付。

重疾险分为短期重疾险和长期重疾险。

短期重疾险就是我们常说的消费型的,在支付宝、微信平台上经常见到的一两百块钱保一年的那种。

长期的重疾险是连续交够一定年限,可以保终身。

这两种重疾险的共同点是随着年龄增长保费随之增加,都是在健康的前提下,才可以投保。

不同点是短期重疾险对被保人年龄要求相对宽松,交一年保一年,不交不保,保费相对较低。

长期的重疾险一旦合同签订,保费在缴纳年限里,每年保费都一样,对被保身体状况和年龄要求较高,年龄偏大的容易让去体检,一般55岁以上就不能购买了,同样保额比短期的保费要高出数倍,交够年限后,保险依然有效,直至被赔付或被保人死亡。

在购买重疾险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条件允许的话。买长期的,虽然保费高,但是交够年限就可以保终身,可以说是一劳永逸。条件不允许,就买短期的,经济压力小,还能得到不错的保障。

还有一点买之前一定要自己弄明白保险合同条款,要知道保障范围,再做出选择,不要光听销售人员的话,大多数保险业务人员的心里只有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客户的利益最大化。

最后,无论买哪种,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越早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