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齐齐哈尔关注」教育部再回应高考延期、考研扩招!正式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

今年高考会不会延期?

高校毕业生就业怎么办?

刚刚结束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

解答了上述问题

「齐齐哈尔关注」教育部再回应高考延期、考研扩招!正式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


高考会不会推迟?组织专家综合评估



28日上午,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综合研判各方面因素对考试组织的影响,正会商有关部门和各地,研判疫情走势,组织专家评估疫情对考试组织、考场防疫、交通出行、命题制卷以及中学教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哪种高考方案,都要全力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人员的生命安全,稳妥审慎考虑今年的高考安排,相关工作安排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向这些地区和专业倾斜


翁铁慧介绍,

今年将着力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32.2万人。

翁铁慧介绍,教育部将科学确定分校招生方案。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财政支持情况、高校办学条件等因素。目前全国有44万左右研究生导师,1.2万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近几年新增2000多个硕士点。经过认真研究过,科学确定招生规模,将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经测算,预计硕士研究生扩大规模同比增加18.9万人。同时,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同比争取增加32.3万人。

她表示,扩大招生将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倾斜。

其中,硕士研究生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

专升本计划增量向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倾斜,包括预防医学、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倾斜。


24365全天网上校园招聘


教育部副部长 翁铁慧: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加之突发疫情影响,压力增大。教育部已遴选5家企业(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猎聘网),要求这些企业严格审核岗位信息,确保真实可靠准确。

教育部今天正式推出“24365全天网上校园招聘”服务,“24365”是指24小时,365天,希望创造条件,不见面也能招聘,也可签约认定。

教育部:已为2020届高校毕业生举办了12场大型招聘活动,还有18场,主要是教育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合作举办,行业特点比较强。 3月份,将举办电子商务行业、 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6场网络招聘活动,马上就要推出。

人社部:今明两年将组织百万毕业生见习,对开发见习岗位的企业给予3到12个月的政策补贴。


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


教育部妥善的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拓展就业渠道,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入伍参军。

教育部副部长 翁铁慧:鼓励入伍参军,配合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通过优化指标分配,提前体检等举措,征集更多的应届毕业生。每年国家征兵大概要四五十万,我们现在已经差不多超过一半是大学生,今年这方面我们在继续扩充,同时主要向毕业生倾斜,过去是在校学生都可以,今年更多的是主张让毕业生参军入伍,毕业生的积极性也很高。


人社部:7500万农民工跨省务工


28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表示:当前疫情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带来较大冲击,人社部将紧紧围着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支持企业发展稳定就业、突出重点群体保障就业、优化培训服务促进就业、加强就业援助兜牢底线等重点工作,综合施策、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尽早就业、及时返岗,努力降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努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游钧表示,我国农民工总量去年已达2.9亿人,其中1.7亿人外出务工,包括7500万人的跨省务工。总体来看疫情对农民工的影响比较大也最为直接。人社部将通过支持返岗复工一批、帮助招录一批、动员投身农业解决一批、鼓励重大项目吸纳一批、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开发公益岗位安置一批等举措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

知道多一点

中考高考会如何调整?新华社刚刚发了篇文章

受疫情影响,今春各地学校均延期开学。在此背景下,今年中考、高考时间有没有变化?学校、考生怎么安排教学、学习?如何帮考生减压?针对公众关注的相关热点,此前“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采访了解。  


各地考试安排有哪些变化?


疫情影响下,今年高考时间会有变化吗?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2月1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将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变化情况,会同相关部门和各地及时评估疫情对组织考试可能产生的影响,审慎研究制定今年高考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时向社会公布。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部分地方对与中考、高考相关的一些安排已做了调整。


一是多地根据当地疫情形势宣布推迟中考报名时间和一些考试安排。北京、海南、浙江嘉兴、江苏苏州和常州等地教育部门宣布,2020年中考报名时间推后。北京市宣布推迟进行2020年高考第二次英语听力机考、中考第二次英语听说机考。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省教育考试院宣布推迟多个自学考试和成人考试项目,不过尚未涉及中考、高考。


二是全国统一延迟了高校“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包括“强基计划”招生、保送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等。


三是一些地方改变了模考方式。日前,北京市教委宣布,原定于2月25日举行的全市新高考模拟测试延至3月3日,并采用居家统考形式。这次考试与新高考日程一样,连考四天。考场在家中,家长当监考,考生“云交卷”,教师也将力争完成“云阅卷”。后续模考也将视开学的具体时间进行调整。


北京一位中学校长说,模考是为了对前段复习效果进行评估,进而明确下一段复习的方向和节奏;对学生来说,采用居家统考的形式,是更严格的育人检验,也是独特的人生体验。


网课效果如何?


自1月下旬宣布“停课不停学”以来,各地学校均在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下,结合自身实际,整合线上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内容,为考生提供适合的居家学习方式。


每天7点多起床,上午9点上课,晚上10点多睡觉。一天六节课,安排文化课、体育锻炼、答疑时间,网课时间尽量控制在三小时内。这是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初三学生的学习时间表。“网络授课进度相对较慢,居家也很难像在校那么紧张有序。


针对这些问题,这几周,我们一边实践,一边改进。”该校初三某班班主任杨老师介绍,为指导学生做好居家复习,录播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做课堂笔记拍照上传;重点关注有懈怠和焦虑情绪的学生,并根据个体情况更新复习计划。


沈阳市浑南一中初三数学老师刘斯文说,目前最紧缺的是适应网络教学的高质量的练习题,希望教研院、招考办能组织专家出一些专门的练习题,不能靠老师们各自为战。


湖北省考生面临更多困难。据统计,仅武汉市就有1.8万名学生的父母在医疗机构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了确保复习质量和效率,当地教育部门除了依托空中课堂保障优质教育资源普惠,还专门组织各科名师,为高三、初三学生定制复习和冲刺指南。


武汉市新洲区城关高中一名高三学生在网上重点关注了武汉市一些名师的复习计划。“跟着名师的复习计划,有问题线上咨询,这对我很有帮助。”


多位毕业班班主任分析,在家上网课,对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影响不大,但学习不自觉的学生成绩可能会下滑。从考生种类来看,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受影响较大。艺术特长生需要在考试前强化艺术训练,体育特长生也要进行大量体育锻炼;这两类考生都需要实地训练,考前更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如何为考生减压?


以往高悬在教室黑板上方的“高考倒计时”,如今也“搬进了”钉钉、微信等网络平台上的班级群。多位受访考生说,没有老师在身边耳提面命,压力和焦虑反而更大。


“这届高三情况比较特殊,要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多位老师说,除了疫情影响,本身他们就处在高考改革的过渡阶段。比如,北京今年实施新高考,由原本的文理分科变成“3+3”考试模式,考试时间由2天变成4天,适应新模式需要多次模拟考试“练手”。而对于广东、湖北、江苏、辽宁等8省份的考生来说,今年是高考文理分科最后一届,如果今年考试不理想需要复读,会面临很多困难。


为化解考生的焦虑情绪,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在努力。近日,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正式开通,可满足1000人同时求助,每天开放14小时。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制定了《守护希望之心——南京市“心理抗疫”教育指导手册》,还开通“陶老师”工作站心理热线,24小时答疑解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各班在群里进行“云端百日誓师”,请校长录音频给他们打气,考生之间互相激励。


南京“陶老师”工作站的心理专家认为,高考、中考既考知识技能,也考心理素养。临危不乱,方为上策。疫情背景下,负面或焦虑情绪的产生很正常;考生要用目标引领自己,激发学习斗志。同时,家长和孩子更需要相互理解,多沟通、多交流。


不少初三和高三毕业班老师担心,由于复习、预热不足,今年的中考、高考总体成绩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教育专家认为,即便分数可能受影响,招录形势没有变。


广东省一所重点中学校长说,一方面,分数线的划分更多还是根据考生整体成绩来决定的;另一方面,一地考生所面临的情况是一样的,备考时间、学习困难也都相似,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看齐整理自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