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工業機器人:中國市場持續壯大 技能人才必不可少

“這段時間我們在大力推動森林防火機器人的技術發展和場景應用。大興安嶺林區值守的工人非常辛苦,一上去好幾個月,吃喝非常困難,還要24小時不間斷值守。自然災害的防治和救援裝備的提升是非常迫切的任務和需要。”10月19日,在濟南舉辦的全國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面對在座的智能機器人領域主流學者和廠商,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副司長羅俊傑表示。


他口中的應急救援機器人是智能機器人大展拳腳的場景之一。


據羅俊傑介紹,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隨著機器人和新型科技不斷融合,智能化明顯提速,特別是5G和工業互聯網的高帶寬大容量,給機器人產業帶來難得的機遇。機器人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新興應用從工業向社會服務更多領域、更寬更廣更深處滲透,“目前已經發展到救援、醫療康復、社會服務、教育培訓等諸多領域,有力支撐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機器人在工程救援等特殊環境的表現是特別亮眼的,是人所不能替代的。”


工業機器人:中國市場持續壯大 技能人才必不可少


從2013年起,中國已經連續6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由2012年的3148臺增長到2018年的4.36萬臺,年均增速55%。


這串數字顯示了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火爆。


“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低、離市場最近,可以和複雜的工業場景、技藝相結合,加上工業機器人技術相對成熟,在工業現場得到普遍應用,比如防暴領域、電力檢修,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機器人進入家庭,會有幾十上百倍的爆發。”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教授李瑞峰表示。但與此同時,他也強調,目前工業機器人的很多關鍵零部件還是依靠進口,人才缺口也很大。


工業機器人需要的人才除了高端研發人員,還有應用人才、技能人才。

“過去很多工廠不敢用工業機器人,覺得很神秘很高級,一旦壞了不會修,還得去德國去日本找人,成本很高。我們需要會操作、會維護的技能人才,這類人才過去嚴重不足。我們既要培養前端開發應用的,也要培養具備一線操作技能的,只有各類人才都具備,行業才會良性運轉。”同時擔任第三屆全國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專家組組長的李瑞峰說。


工業機器人:中國市場持續壯大 技能人才必不可少


該大賽是目前國內工業機器人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家級一類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今年已是第三屆。據李瑞峰介紹,大賽現場給每位選手安排了由三臺機器人系統組成的操作平臺,其中包括在國內工業現場應用最多的六關節機器人、搬運速度快精度高的四關節機器人以及新增的移動AGV,“一個平臺系統既有機器人,又有工作臺、吸盤等輔助設備,加上傳感器組成的智能感知系統。參賽選手拿到任務書後,要完成如外表面打磨、裝配、物料搬運、精密裝配等作業任務。大賽把實際生產中機器人有代表性的應用置入比賽任務中,這裡選拔出的人一定能在實際生產中成為操作能手。”


當前,技能人才隊伍蓬勃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主任馬薔表示,目前,我國已經有很多企業參與到技能人才培養工作中,通過建立培訓基地,加大與政府、學校的合作力度,使得技能人才的培養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關注最新技術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機床工具展覽會(CIMES2020)將於2020年5月18-22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順義)舉辦,歡迎您蒞臨指導。

工業機器人:中國市場持續壯大 技能人才必不可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